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蔡其华 《中国水利》2010,(23):22-26
三峡工程是长江综合防洪体系的骨干工程,其对长江中下游防洪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010年汛期,长江流域干流和多数支流发生较大洪水,通过科学调度三峡工程,及时拦洪,适时泄洪,有效削峰错峰,避免了上游洪峰与中下游洪水叠加给沿岸人民安全造成的威胁,三峡工程的防洪效益得到了充分发挥。通过回顾规划确定的三峡工程防洪作用,简要介绍了2010年长江洪水特性,结合2010年三峡工程实际调度运行,分析了三峡工程的防洪调度方式及效果,探讨了与水库调度相关的几个问题,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三峡工程对1998年洪水防洪作用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8年长江发生了本世纪仅次于1954年的全流域大洪水,这次洪水的发生又一次引起全国各界乃至世界的关注,三峡工程对1998年洪水的防洪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在分析三峡工程防洪功能的分析中,将三峡工程防洪库容221.5亿m^3划分3个部分,并我对1998年洪水设想了3种调度方案,根据1998年洪水初步的资料,按照以上调度进行了模拟调度运算,结果表明,如果有了三峡工程,1998年长江中下游洪水位将大幅  相似文献   

3.
三峡工程是长江中下游防洪体系的骨干。在回顾1998年长江大洪水、介绍三峡工程建设进展情况和三峡工程防洪调度方式后,分析认为三峡工程建成后再遇’98大洪水,长江中下游防洪形势将大为改善,但防洪体系建设仍需加强。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概述了三峡工程对长江中下游防洪的关键作用后,针对社会上对长江中下游洪水的来源、荆江地区的防洪形势、三峡工程防洪库容的效能、建三峡是否是“舍上保下”、以及三峡工程对武汉的防洪作用等问题,以事实为根据阐述了有关情况与意见,以期说明真象、明辨是非。  相似文献   

5.
三峡水库围堰发电期的防洪调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王海 《水力发电》2003,29(12):32-33,36
按审查批准的三峡水利枢纽初步设计,围堰发电期三峡水库没有为长江中下游设置防洪库容。1998年长江大洪水后,长江中下游的防洪对三峡建设期防洪调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围堰发电期,当长江发生大洪水、防洪形势严峻、诸多水库已非常运用的情况下,三峡水库在确保围堰安全运行的同时,利用可挖掘的防洪潜力,适度发挥滞洪错峰作用,以充分发挥三峡工程围堰发电期的综合利用效益。围堰发电期的防洪调度主要有正常调度和非常调度两种方式。启用非常调度方式是以沙市水位作为控制判定条件的。  相似文献   

6.
三峡工程建成前后长江中下游防洪形势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荆江河段、长江中下游在三峡工程建成前后的防洪形势进行了分析.对于荆江河段,分析了三峡工程建成前后遭遇荆江不同频率洪水的防洪形势变化,结果表明,三峡工程的建成,从根本上改善了荆江河段的防洪形势;对于长江中下游,通过三峡工程建成前后遇1954年洪水的模拟得出,三峡工程建成后,长江中下游防洪能力得以提高,但仍存在约400...  相似文献   

7.
2017年6月下旬至7月初,长江中下游连续发生两次强降雨过程,7月1日长江形成2017年第1号洪水,长江中下游干流莲花塘以下江段及洞庭湖、鄱阳湖水位全线超警,发生了中游型大洪水。为减轻长江中下游防洪压力,避免莲花塘站超保证水位,7月1~3日,对三峡水库进行了城陵矶防洪补偿调度,将出库流量由27 300 m3/s减至8 000 m3/s。对2017年汛期三峡水库对城陵矶进行防洪补偿调度后,水库泥沙淤积、荆江三口分流、坝下游河道冲淤与崩岸以及长江中下游洲滩淹没等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调度实施后,显著减轻了洞庭湖区及长江中下游干流的防洪压力,有力保障了长江中下游的防洪安全。研究成果可为三峡水库制定科学调度方案、进一步发挥三峡工程综合效益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8.
宁磊  张黎明  许多 《人民长江》2012,43(10):7-10
简要回顾了三峡工程论证及初步设计阶段拟定的防洪任务及防洪调度方案。围绕三峡工程的防洪任务,研究了工程建成初期的防洪调度方式。主要针对现状长江中下游江湖行蓄洪水能力,分析了三峡工程对荆江补偿调度、对荆江兼顾对城陵矶补偿调度2种方案及其防洪作用。结果表明,对荆江补偿调度方式能发挥较好的防洪效用。确定了对城陵矶补偿调度方式的3部分防洪库容,为三峡工程防洪调度方式的研究提供了基础论据。  相似文献   

9.
2010年夏季,丹江口水库发生了近20年一遇的连续洪水。回顾了整场洪水的调度过程,分析认为由于科学实施水库调度,不仅成功实现了与长江干流洪水错峰,还避免了汉江中下游分蓄洪工程运用,防洪效益巨大。同时,进一步分析了后期工程建成后,水库的防洪效益。  相似文献   

10.
三峡工程建成后长江中下游防洪形势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仲志余  宁磊 《人民长江》2006,37(9):8-9,23
三峡工程是长江流域治理开发的关键性工程。三峡工程建成后长江中下游特别是荆江防洪形势将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善。但由于长江洪水范围广,峰高量大,部分地区防洪形势仍然严峻。此外,三峡工程蓄水运用后,清水下泄将引起长江中下游河道冲淤变化,导致蓄泄关系、江湖关系发生变化,对防洪产生影响。根据目前的研究成果,对三峡工程建成后长江中下游的防洪形势及对策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针对2009年8月长江上游发生的较大洪水(简称“09.8”长江上游洪水),为减轻荆江河段及荆南四河的防洪压力,控制三峡水库出库流量,实施削峰调度。通过还原计算,分析了防洪调度对荆江及城陵矶河段防洪的影响。结果表明,本次拦洪调度的三峡水库最高库水位达152.89 m,沙市、城陵矶水位均在设防水位以下,避免了荆江河段高洪水位,降低了防汛响应级别,减少了中下游防汛成本支出,同时增加了5.3亿kW·h的发电量,取得了较大的防洪与发电效益,是三峡水库建成以来首次大规模防洪调度的成功案例。  相似文献   

12.
2016年汛期,安徽省多次发生强降雨,特别是梅雨期间,大别山区、江淮之间、沿江江南持续遭受大暴雨、特大暴雨袭击,长江流域省内多条支流汛情超过1998,1999年,发生了仅次于1954年的大洪水,造成了严重洪涝灾害。安徽省各级政府周密部署、精心调度、科学应对,取得了防汛抗洪工作的重大胜利。同时,也暴露出防洪工程存在的诸多问题,通过灾后反思,对加强水利薄弱环节建设、防洪保障机制、防汛科技、队伍建设、应急管理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3.
陈敏 《人民长江》2015,46(19):48-51
在总结长江防洪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基础上,对近年来长江防灾减灾体系在防汛工作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长江流域防洪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发生常遇洪水和局部强降雨时,中小河流及城市防洪问题突出,山洪灾害严重;遇大洪水时,长江中下游河道安全泄量依然不足;蓄滞洪区建设长期严重滞后,河道崩岸问题突出,水库安全度汛任务重等。因此,长江防洪减灾形势依然严峻,防洪仍然是长江治理开发和保护的首要任务。针对所分析的问题,提出了继续加强长江防洪减灾综合体系建设,强化长江防汛减灾管理,加快实现从洪水控制向洪水管理转变等措施,以统筹解决防洪安全问题,确保长江安澜。  相似文献   

14.
张晓红 《人民长江》2010,41(1):11-13
长江洪水峰高量大、历时长,利用蓄滞洪区有计划地分蓄洪水,是保障重点地区防洪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分析了三峡工程投运后,长江蓄滞洪区的作用,提出要根据防洪形势的变化,动态研究长江超额洪量;要考虑三峡工程建设运行后的新的情况,合理布局长江流域蓄滞洪区;按照使用几率,分洪效果及其重要性进行蓄滞洪区分类及建设。  相似文献   

15.
2007年7月末,长江上游发生较大洪水,根据预报分析,若三峡工程不拦蓄洪水,荆江河段各站洪峰水位将超过警戒水位。为缓解荆江河段的防汛压力,决定启用三峡工程进行拦洪削峰调度。通过洪水还原计算,分析了三峡水库调度对下游河段防洪的影响。三峡水库实施防汛错峰调度后,水库最高库水位为146.10 m,拦蓄水量约10.13 亿 m3,宜昌洪峰流量为50 800 m3/s、沙市洪峰水位为42.97 m。根据洪水还原分析,此次调度削减宜昌洪峰流量约1 700 m3/s,降低宜昌及荆江河段各站洪峰水位0.3 m左右,成功完成拦洪削峰调度任务,使荆江河段各站洪峰水位基本控制在警戒水位以内。  相似文献   

16.
城陵矶防洪控制水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易放辉 《人民长江》2009,40(14):71-73
长期以来城陵矶控制水位既是堤防设计水位又是蓄洪工程调度运用水位,这一直是长江中游防洪问题争论的焦点。从分析现有江湖关系条件下的长江洪水特征出发,以长江中游防洪体系既定的布局为基础,结合三峡水库的调节作用,根据模型模拟结果和实际水情,提出将堤防设计水位与蓄洪工程调度水位分开,近期莲花塘防洪设计水位采用历史最高水位35.80 m、蓄洪工程调度水位采用34.4~35.80 m为宜。  相似文献   

17.
1996年长江中下游堤防工程防洪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6年长江中游发生了较大洪水,洞庭湖及干流域陵矶地区的洪水位超过历史最高洪水位,防洪工程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科学评价防洪工程在1996年抗洪斗争中获得的经济效益,总结经验才识,依据有关实际资料对长江中游主要堤防工程的防洪经济效益进行了粗略的分析与估算,结果表明:1996年长江中下游防洪工程的防洪经济效益价值量为840.55亿元。  相似文献   

18.
结合改革开放30年来长江防洪体系发生的巨大变化,阐述了长江堤防、水库、蓄滞洪区、河道整治、平垸行洪等防洪工程体系和防汛指挥调度系统、水情信息系统、防洪通信预警系统、防洪法律法规、防汛组织等防洪非工程措施的变化,提出了加快标准适度、功能合理的长江防洪工程体系建设和继续强化防洪非工程措施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