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3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一种零中频接收机直流偏移对消电路的设计。回波信号与本振进行下变频后,产生的零中频经过加法器抬升电平,然后功分为两路,一路采用有效值检波器进行检波得到有效值,再与另一路信号进行差分放大,得到消除直流偏移的零中频信号。  相似文献   

2.
一种新型的零中频UHF RFID接收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UHF RFID接收机采用超外差结构,电路复杂、成本较高,限制RFID系统的应用和推广。对直接下变频接收机技术进行分析,针对UHF RFID系统的特点,提出一种4通道零中频接收技术,大大简化UHF RFID接收机的设计,同时降低成本,跟同类产品相比具有更高的性价比。  相似文献   

3.
用户对体积更小、价格更低、功耗更小的通信设备的需求,促使零中频接收机成了许多设计人员的新选择。本文探讨了零中频接收机的优点和缺陷,并且针对缺陷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提出一种低噪放和混频器融合结构的零中频接收方案:采用折叠结构降低开关对的偏置电流取得良好的闪烁噪声性能,同时具有优越的增益性能;通过共模与差模反馈来改善直流失调,稳定中频输出;利用差分电路结构以及版图优化布局获得高的二阶交调指标.基于Chartered 0.18μm CMOS工艺的Spectre-RF模拟仿真表明,电路在802.11a频段取得了良好的噪声,直流失调等电学性能.芯片整体功耗为16.5mW,占用面积为0.23mm2.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单正交零中频混频器I/Q失配造成的影响,提高自身镜像抑制能力。基于电位混频原理采用CMOS 0.18μm工艺设计出一款工作在1.575 42GHz双正交结构的抗失调零中频混频器,通过添加四个电容构成MOSFET-C低通滤波器以及两个在低频段工作的运放构成的输出放大级,射频输入信号能够得到有效处理。测试结果表明该结构在镜像抑制能力上比传统结构改善了6dB左右,电路采用1.8V供电电压,功耗为3.6mW,1MHz频点附近的噪声系数约为17dB,1dB输入压缩点为14.6dBm。  相似文献   

6.
周灵运  冉峰  杨文荣 《电讯技术》2005,45(4):129-131
本文提出了一种应用于无线局域网(WLAN)的2.4GHz的零中频下变频混频器的设计方案,采用中芯国际5层金属0.25μm的CMOS工艺制作完成。测试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混频器增益为-1.2dB,IIP3为-11.1dB,其单边带噪声NF为7dB。文中对混频器的噪声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提出了一种解决直流溃通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针对雷达、电子战和通信等多功能一体化探测要求,设计了一种基于零中频架构的0.3~18 GHz超宽带接收机。硬件系统由宽带数字接收机、超宽带模拟解调器和超宽带频率源组成,实现了0.3~2 GHz频段信号的直接数字化接收和2~18 GHz频段信号的模拟正交解调。给出了FPGA软件处理流程,采用了基于镜像功率检测方法对I/Q支路进行时延误差校正,采用了基于矩阵求逆最小方差法对I/Q支路进行幅相误差校正。样机测试结果表明,接收机的最大瞬时带宽为4 GHz,校正后的镜像抑制度超过50 dB。  相似文献   

8.
零中频射频接收机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零中频(ZeroIF)或直接变换(Direct-Conversion)接收机具有体积小、成本低和易于单片集成的特点,正成为射频接收机中极具竞争力的一种结构。本文在介绍超外差(SuperHeterodyne)结构与零中频结构性能和特点的基础上,重点分析零中频结构存在的本振泄漏(LOLeakage)、偶次失真(Even-OrderDistortion)、直流偏差(DCOffset)、闪烁噪声(FlickerNoise)等问题,并给出零中频接收机的设计方法和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9.
基于0.18 μm RF CMOS工艺,设计了一种可用于低中频和零中频GPS接收机的CMOS正交混频器.通过固定电流注入技术,减小了混频器的噪声系数.将混频器的开关管偏置在线性区,可进一步降低混频器的1/f噪声,适用于零中频接收机.在1.8 V的工作电压下,由Cadence Spectre RF仿真可得,混频器的转换增益为7.1 dB,而4 MHz和20 kHz中频输出的SSB噪声系数分别为8.7 dB和12.3 dB.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与超外差式无线接收机的对比,介绍了零中频接收机的设计思想、工作原理以及所面临的技术困难,进一步讨论了近年来为解决这些困难而提出的一些新的电路技术与系统结构。  相似文献   

11.
首先介绍了自动增益控制模块在接收机系统中的作用以及AD8367的电气特性,然后详细分析了自动增益控制模块的设计方案,最后给出了自动增益控制模块(AGC)的实物.测试结果表明基于AD8367设计的自动增益控制模块满足性能指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基于晶体管的自动增益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的自动增益控制方式电路复杂、成本偏高的情况,设计了基于晶体管的自动增益控制方案,包括双晶体管控制方式和单晶体管控制方式,对其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在电路设计环节,推导了基于级联AD603的大动态可变增益放大器(VGA)模型,设计了具体的反馈控制电路。给出了实际电路的测试数据,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对这2种控制方式进行了比较,并对特点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3.
在电子战接收机中,采用自动增益控制,不仅可以确保系统处于较佳的工作状态,同时,也可以减少操作员的负担。电子战接收机的自动增益控制与雷达接收机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设计,文章讨论了电子战接收机的最佳增益控制策略,并提出了基本的实现模型。  相似文献   

14.
面向OFDM接收机的一种自适应自动增益控制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晓琴  黑勇  周璇 《电子学报》2008,36(8):1642-1645
 针对大动态范围、高峰均比的OFDM信号,提出了一种新的自适应自动增益控制(AGC)策略.本策略采用具有混合增益补偿系数的平均绝对误差自动增益控制结构,并增加了可编程的绝对能量误差参考门限,实现了灵活的多步长增益补偿机制.同时,考虑到低功耗设计的要求,AGC电路可以给出增益调整成功标志信号.此外,该算法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5.
张心冲  任海兰 《电视技术》2011,35(9):90-93,103
针对WLAN接收机前端输入OFDM信号特性,提出了一种改进型自动增益控制(AGC)结构.该结构采用具有可选增益补偿系数的平均绝对能量误差自动增益控制方案,通过编程配置绝对能量误差参考门限,实现了快速、稳定的自动增益控制.同时,HJTC 0.18μm CMOS工艺流片使功能和性能满足设计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presents low-complexity detectors for a zero-IF Bluetooth receiver based on a simple phase-domain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 Measurements and simulations prove that the detectors' sensitivity lies close to an ideal coherent Gaussian frequency-shift keying (GFSK) detector.  相似文献   

17.
A new phase self-calibrated scheme maintains the quadrature is proposed in the letter, which mainly includes quadrature phase detector (QPD), charge pump, comparator, controller and variable delay buffer (VDB) etc. The primary idea behind the scheme is that the quadrature phase error is converted to the voltage variation on the capacitor, and then the voltage variation drives the controller to tune the VDB to the proper control word. The phase calibration is digitally controlled and considers the mismatch effect of charge pump, removing the disadvantage of conventional analog calibration circuit whose performance is sensitive to process and temperature variations and aging. It is shown that the two VDBs have an 8°quadrature phase shift tuning range, and an 8 mA current at 1.7 HGz, and the calibration process takes less than 160 μs.  相似文献   

18.
杨照慧  马煦 《电讯技术》2004,44(1):91-93
介绍了JGFD51A型AGc放大器的主要特点及其在应答机和接收机中的应用,通过具体电路的应用和试验结果,介绍了该器件在调试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并得出应用结论。  相似文献   

19.
带通采样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使得数字光载射频(DRoF)通信系统在射频信号传输中具有显著优势,而且系统通过进一步采用数据压缩技术可实现多服务信号的低比特率传输。然而,系统进行数据压缩的同时会极大降低输入动态范围。基于对数据压缩参数的理论分析,该文提出一种新型快速两级自动增益控制(FST-AGC)算法。该算法采用周期内多阈值判定机制来调整链路增益,具有高稳定、准确和快速响应等特性。通过在数字域和模拟(RF)域进行两级自动增益控制,系统的输入动态范围大大提高。该算法被成功应用到能够同时支持3家移动运营商(MONs)所有服务的多服务低速率DRoF系统中。理论计算、软件仿真和系统测试结果都验证了该算法具有显著优势和良好性能。该算法可应用在其他各种新型网络通信系统中,如物联网(IoT)、射频识别(RFID)和未来的5G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20.
张丹  刘元安  唐碧华  姜海莺   《电子器件》2008,31(3):883-886
提出一种具有自动增益控制(AGC)的WCDMA选频式直放站的上行链路系统.基于系统功能电路图,详细地分析了该系统的模拟AGC的电路控制算法,并利用电路设计软件Advanced Design System(ADS)进行了系统级模拟.仿真结果表明此系统具有通带增益大、邻道抑制比高和输出功率稳定可调的优点,适用于WCDMA移动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