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纵观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安徽印刷业有三大问题日渐凸显、不容回避、必须应对。安徽印刷私企,多数诞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30多年过去,昔日风华正茂的第一代创业者,如今已是60岁以下的老人,有的已近七旬。再过几年,“老化”问题将更加严重。虽然私企经营者不存在法定退休年龄,但岁月不饶人,  相似文献   

2.
林畅茂 《印刷技术》2008,(13):38-40
20世纪50年代初.在江西这块红土地上诞生了第一家专营书刊印刷的企业——江西新华印刷厂(简称江西新华).她的成立标志着江西书刊印刷业翻开了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3.
在安徽印刷业的发展历程中,有一个群落独具特色,兴衰显著。它就是由省、市新华印刷厂组成的"新华群落"。还有一些地(市)级印刷厂,虽然没有以"新华"冠名,但其性质、从属等要素与新华厂完全相同,也可以归类于"新华群落"。  相似文献   

4.
2012年,皖地包装和商务类印企经营状况普遍好于书刊类印企,销售额增长幅度平均在2.5%~3%。对2012年的印刷形势,去年初业内便早有预测。有诗为证:"印刷行业浪滔滔,2012会更糟。行业如何说升级,创新体制心态好。"那么这一年,安徽印业的状况究竟如何?客观地说,没有更糟,也没有更好。总体运行平稳,发展空间巨大,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5.
靳淑婷 《今日印刷》2011,(11):37-39
初到天津海顺印业集团的工厂,记者被其宽大而现代化的厂房、干净而整洁的厂容厂貌深深吸引了。天津海顺印业集团是新闻出版总署指定的大型书刊印刷装订单位,也是京、津、冀地区最大的纸制品专业生产加工基地。公司年产值2亿多元,新建厂房50000多平方米,业务涵盖了书刊印刷、包装印刷,印后装订等各个主流印刷方面。借第五届德国高宝最新技术巡回研讨会天津海顺高宝利必达105-6+L UV印刷机现场  相似文献   

6.
《中国印刷》2012,(9):51-51
安徽新华印刷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安徽新华印刷厂创建于1950年10月,2002年由安徽新华印刷厂等8家单位出资共同发起成立安徽新华印刷股份有限公司。为了应对新的形势、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转换经营机制、优化企业组织结构、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抗击风险能力,2003年安徽书刊印刷厂整体改制进入安徽新华印刷股份有限公司。如今,公司拥有安徽新华票证印务有限公司等7个控股或参股子公司及制版、胶印、轮转、装订、图书5个生产车间。  相似文献   

7.
在古庐州府北郊,今合肥市砀山路10号,活跃着一家占地20万m2的工业企业.她便是前身为安徽新华印刷厂、现隶属于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的安徽新华印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徽新华). 安徽新华主要做出版物印刷,设备先进、管理规范、VOCs减排见效、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达标,被原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授予"国家印刷示范企业"称号...  相似文献   

8.
如果把进入21世纪的印刷业比喻成一台正在上演的戏剧的话,那么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唱主角的是民营印刷企业。曾几何时,由国有、集体印刷厂一统印刷业天下的局面犹如黄鹤离去、风光不在,取而代之的是民营印刷业风起云涌、日渐昌盛。安徽印刷业就是这样告别昨天,走到今天,并将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明天。  相似文献   

9.
如果把发展中的安徽印刷企业比喻成一支正在昂首阔步的队伍,那么包装印刷就是这支队伍的尖兵.以桐城市包装印刷产业基地为代表的包装印刷已经远远走在出版物、其他印刷品和专项三类印刷的前面,成为安徽印刷业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印刷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印刷厂数量的增加、印刷机数量的增长、工艺的先进、印刷效率的提升和产能的大幅度提高等方面。印能的有效增加,为我国新闻出版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1.
吕理哲 《今日印刷》2007,(12):74-75
印刷与出版密不可分,书刊、报纸、杂志从来都以印刷的方式呈现,而数字与网络的出现改变了这一传统.纸质的书刊、报纸仍是出版主流,但是非印刷出版物逐渐增加.在印刷业衰退之际,许多印刷业者都在思考如何转型的问题,而最顺理成章的转型就是把印刷厂转变为市场传播服务者,而印刷服务的重要对象之一就是制造业.  相似文献   

12.
各行各业都有喜欢踏实苦干又不愿张扬的无名英雄,在这方面,薛永传堪称皖地印刷业的典型代表,他呕心沥血让《合肥印刷》扬名,却从不在愿在杂志上露名。如今只要到合肥大中型印刷厂,或有名的宾馆、酒店、商务会所,你都能看到印刷行业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合肥印刷》和《印刷资讯》熟悉的身影。这两本刊物以印刷人的身边事和其他信息吸引读者眼球,在古城庐州已然占有了一席之地。《合肥印刷》和《印刷资讯》均由合肥皖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主办,而独资创办皖印传媒者,就是合肥春林印刷有限公司总经理薛永传。  相似文献   

13.
电子书是书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从各种电子产品的发展路径来看,在其初期阶段,价位一般较高,但产品的更新换代非常快。随着产品的技术逐渐成熟与应用的普及,价格会迅速平民化。如果出版物印刷业看不到危机已在眼前,那么一旦电子书在教育领域得到推广,对传统书刊印刷企业的冲击将是致命的。  相似文献   

14.
按需出版自产生之日起到现在,已走过了十几年的历程,但一直不温不火。然而回顾最近两年,尤其是2012年,情况开始发生变化。我们发现,印刷业"十二五"规划、《数字印刷管理办法》等相关政策的出台,drupa2012上高速喷墨印刷、数字印后等技术取得的新突破,都为按需出版市场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更令人欣喜的是,随着凤凰、大朗中编、大恒数码、虎彩集团等大手笔引进高速喷墨印刷设备,高调进军按需出版印刷领域,按需出版印刷已经不再是印刷  相似文献   

15.
李君 《印刷工业》2011,(7):45-48
盛名之下,一些隐患总会在无意间被光环掩盖。1996年之后的百花似乎用光了自己的好运气,三番五次"折戟战场",翻身之日也变得遥遥无期。  相似文献   

16.
一个关于市场前景的普遍判断是:出版物印刷下行,包装印刷看涨。绝对如此吗?先不管未来吧,至少,珠三角地区2012年的情况看起来有点不一样。在出版物印刷市场被集体"唱衰"的大背景下,几家珠三角出版物印企却上演了一出充满矛盾的"喜剧的忧伤"。  相似文献   

17.
簿本印刷不仅是蒙城经济的亮点,而且与合肥的出版物印刷、桐城的塑料及瓶盖印刷、太和的中西药品包装印刷,共同成为了安徽省的四大印刷中心。  相似文献   

18.
高晓静 《印刷技术》2012,(19):24-25
廊坊,地处北京、天津两大城市之间,被誉为京津走廊上的明珠,在这片6500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分布着大大小小约1400家印刷企业,这些印刷企业凭借京津地区丰富的书刊印刷资源、自身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以及成本优势获得了快速发展,并成就了廊坊印刷之乡的美誉。然而,面对近年来书刊印刷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  相似文献   

19.
《印刷经理人》2011,(12):86-97
2008年至今,《印刷经理人》已成功举办过两次印刷业形势分析会,均取得了良好的业界反馈。2011年11月15日,第四届中国国际全印展同期,《印刷经理人》再次召集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重点地区印刷行业主管部门领导、协会代表、印刷企业以及供应商代表,共聚2011印刷业形势分析会,集体把脉2011年行业形势,共探2012年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王德明 《印刷世界》2009,(11):36-37
当国际金融危机风暴袭来的时候,身处江淮之地的安徽印刷业受到怎样的影响,又是应当怎样应对呢?就这个问题,笔者在对部分印刷企业调研的基础上,作了初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