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王严伟  卢刚  李声晋  周勇 《微特电机》2012,(1):45-47,57
介绍了一种基于32位ARM7微处理器LPC2290、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Ⅱ和μC/GUI图形库的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系统设计方案.分析了无刷直流电动机驱动原理和LPC2290在液晶显示、触摸屏技术中的应用,给出了硬件原理图、软件设计原理和实验结果.实验表明,该控制系统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嵌入式系统对开发图形用户界面应用的迫切要求,详细介绍了图形用户界面软件μC/GUI在ARM7 S3C44BOX硬件平台上的移植过程和应用方法,并给出了其在光伏电站监控系统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3.
一种基于ARM核处理器的嵌入式网络温度传感器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简要介绍网络传感器概念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用低功耗的Philip ARM7TDMI核的 LPC2104作为微控制器,以RS232作为网络接口的网络温度传感器的设计.在软件上采用嵌入式μC/OS-II.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智能控制器的主要功能,给出了基于μC/OS-II系统的嵌入式系统软件的实现方法,重点介绍了μC/OS-II系统在ARM微处理器LPC2119上的移植、系统任务的分配和任务间调度及同步与通信。实践证明,采用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作为智能控制器开发和运行平台,具有很好的运行稳定性、可靠性和实时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以ARM Codex-M3为内核的32位微控制器LPC1768,利用其内置以太网控制器搭建web服务器.web服务器以μC/OS-Ⅱ为操作系统,并在其基础上,成功移植了LwIP协议栈,通过该协议栈,实现了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服务.文中介绍了该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开发过程,涉及μC/OS-Ⅱ的移植、LwIP协议...  相似文献   

6.
将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II移植到ARM平台上,可深入地了解实时操作系统的构造,加快在ARM平台上的应用和开发.本文深入研究了启动程序的组成和设计,重点论讨如何将μC/OS-II移植到嵌入式系统硬件平台,提出了基于μC/OS-II的FM电台测试仪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面向变电站的新型远程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采用了基于ARM硬件平台及嵌入式μC/OS-II操作系统的数据采集终端,通过以太网实现了电力系统多功能电表与远距离主站间数据的透明传输.该采集终端具有高可靠性、良好的可扩充性及实时性强、传输速度快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将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II移植到ARM平台上,可深入地了解实时操作系统的构造,加快在ARM平台上的应用和开发。本文深入研究了启动程序的组成和设计,重点论讨如何将μC/OS-II移植到嵌入式系统硬件平台,提出了基于μC/OS-II的FM电台测试仪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基于LPC2124的远程配电变压器监测终端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一个基于ARM技术的LPC2124微控制器为核心的远程监控终端的设计.包括LPC2124的特点,将μC/OS-Ⅱ实时操作系统移植到LPC2114上的方法,终端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  相似文献   

10.
介绍基于新型高性能DSP芯片TMS320F2812和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MAX7128实现的断路器智能控制单元设计。采用嵌入式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μC/OS-II作为系统软件平台,用VHDL语言实现执行电路的设计。该方案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并且利于系统功能扩展。  相似文献   

11.
基于ARM控制器LPC2214的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作为智能化的工业控制设备,取代传统的继电保护装置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本文着眼于现阶段城网和农网改造中对低压配电网络的继电保护,探讨了基于ARM7系列的LPC2214的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系统设计方案,讨论了该装置的硬件系统结构以及采用源码组装技术及源码资源库管理技术对μC/0SⅡ嵌入式系统进行改进,给出了系统的软件流程。该系统功能完善、运行可靠、实时性强,可维护性和可移植性高,充分体现了ARM技术应用于微机继电保护系统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基于线阵CCD的纠偏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决自动化生产流水线上物料在传送、收放卷过程中的偏差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自动纠偏系统.该系统以线阵CCD作为传感器,以ARM作为控制器,以电机和滚珠丝杠作为执行机构,具有纠偏方式多样性,纠偏精度高和系统实时性高等优点.同时借助于LCD和GUI,实现了系统参数的图形化设置,系统运行状态的直观显示和纠偏基准位置的简单设定.实验表明,系统的响应时间不大于10 ms,系统纠偏精度达到0.2 mm,可适用于各种需要纠偏的场合.  相似文献   

13.
针对低压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漏电保护系统存在的缺陷,设计了一种基于μC/OS-II与LabVIEW的井下低压选择性漏电保护系统。该漏电保护装置采用集中控制模式与零序电流相对比幅法、零序电流方向法和零序电流群体比幅比相法相结合的漏电选线方法完成数据采集;监控软件实时监测井下低压电网运行状态,对漏电故障进行报警和记录。应用表明,该漏电保护系统人机界面友好,能够可靠、快速地实现漏电保护,提高了低压电网供电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一种以ARM微处理器和单相电能计量芯片CS5460A为核心的电能校验仪,可以完成三相电力参数的检测,并能对其它电能表进行精度检测。该校验仪是以实时操作系统uCOS-II为平台开发的,本文重点介绍uCOS-II的移植和应用。实验证明,该系统实时性好,稳定性高。  相似文献   

15.
数字化变电站的结构体系、通信方式和通信内容与常规的变电站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其继电保护装置所接收的信号与传统继电保护装置也有所不同,因此,对继电保护测试仪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介绍了基于IEC61850标准的数字式继电保护测试仪的定义和功能,并提出了一种基于ARM Cotex-M3处理器的实现方法。测试仪利用ARM Cotex-M3处理器自带的以太网控制器实现与上位机的以太网通信,采用外扩的以太网模块来完成对测试数据的打包、发送和保护动作信号的接收。测试仪所用ARM Cotex-M3处理器具有极高的运算能力和中断响应能力,并采用实时性较高的μC/OS-II作为操作系统软件,完全能够满足测试系统对实时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一种基于ARM11的麦克风控制系统的硬件、操作系统驱动部分的设计与实现.采用继电器对外部进行控制,并使用片上AD采集语音信号.系统的处理器运用了高性能低功耗S3C6410A ARM11芯片作为主处理器,操作系统采用Linux系统,使板上FLASH进行数据存储,外部采用有触摸屏进行输入,软件系统采用Nokia公司...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研究了基于ARM9的嵌入式Web服务器的软、硬件设计及其实现,其中硬件部分的核心是三星的S3C2410X微处理器,是基于ARM920T内核的RISC型CPU,软件部分采用了源代码开放的Linux操作系统,主要对启动程序U—Boot、嵌入式Web服务器的各模块设计及系统运行等做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