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KH-560与KH-550反应得到新的硅烷偶联剂改性纳米碳化硅(SiC);再以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聚氧化丙烯醚二醇(PPG2000)为原料合成预聚体,改性纳米SiC为填料、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甲烷(MOCA)为扩链剂,制备了改性纳米SiC/聚氨酯弹性体(PUE)复合材料。讨论了改性前后的纳米SiC添加量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耐磨性能和热稳定性的影响,并用扫描电镜分析了改性前后的纳米SiC在基体中的分散性。结果表明,改性后的纳米SiC在基体中的分散性优于纳米SiC,当改性纳米SiC质量分数为9%时,改性纳米SiC/PUE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达到最佳,耐磨性能明显改善,热失重温度提高了33℃。  相似文献   

2.
纯聚氨酯弹性体(PUE)的耐极性溶剂和耐热性较差,限制了其在某些领域的应用,用纳米无机粒子对其进行改性是提高其性能的一种有效措施。介绍了机械混合法、原位聚合法、插层聚合法几种常用的聚氨酯纳米改性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纳米SiO2/形状记忆聚氨酯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合成形状记忆聚氨酯(SMPU)的过程中加入经钛酸酯偶联剂表面处理的纳米SiO2粒子,制备了纳米SiO2/形状记忆聚氨酯复合材料。用FT-IR、DSC、SEM对其进行了分析,考察了它的形状记忆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偶联剂的用量对纳米粒子有很大影响,当钛酸酯用量为纳米粒子质量的80%时才能有效包敷好纳米粒子,而SMPU中只有包敷效果良好的纳米粒子,才能提高SMPU的形状回复温度及其力学性能,否则会使性能下降,而且偶联剂的引入对形状固定和形状稳定都有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4.
王海宝  吴光杰 《上海塑料》2004,(3):12-14,19
试验研究了纳米SiO2改性三元乙丙橡胶/聚丙烯(EPDM/PP)热塑性弹性体(TPE)的性能。结果显示:纳米SiO2对EPDM/PP热塑性弹性体的拉仲强度、扯断伸长率、耐磨性、抗老化性能以及热变形温度等性能指标均有不同程序的影响。所得结论可为有关工程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以聚醚多元醇、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为原料,制备了聚氨酯弹性体(PUE),并采用纳米Al2O3对PUE进行增强改性,制备PUE/Al2O3复合材料,并进行性能测试及表征。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溶剂性能随着Al2O3含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当Al2O3粒径为10 nm且质量分数为0.4%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为28.07 MPa,较纯PUE提升了43.2%;相同Al2O3用量下,大粒径的Al2O3可以更有效地降低裂纹扩展速度,采用粒径为300 nm的Al2O3制备的复合材料撕裂强度为80.55 kN/m,较纯PUE提升了32.0%;Al2O3粒径为10 nm且质量分数为1.5%时,PUE/改性Al2O3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与撕裂强度分别为27.86 MPa,72.70 kN/m,较PUE/Al2O3复合材料分别提升了111.4%,30.7%;经表面改性后的纳米Al2O3显著提高了复合材料的耐热性和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丙烯酸酯类聚氨酯/SiO2纳米复合材料,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纳米SiO2在基体中的分散情况,并对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光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纳米SiO2在基体中分散很好;当纳米SiO2的质量分数为1.5%时,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佳,其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分别为34.20MPa、56.15%和81.52kJ/m2,与纯丙烯酸酯类聚氨酯相比分别提高了52.75%、81.19%和149%;且该复合材料的透光率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7.
采用预聚体法制备了聚氨酯弹性体(PUE)/微米SiO2复合材料,通过硅烷偶联剂KH-550对微米SiO2表面改性以及超声波分散的方法来提高微米SiO2在PUE基体中的分散性,并研究了表面处理后微米SiO2对PUE/微米SiO2复合材料的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表面处理微米SiO2的用量对复合材料的磨损性能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
将预分散的纳米氢氧化镁[Mg(OH)2]加入聚氨酯弹性体(PUE)反应体系进行原位聚合。由于预聚物粘度的影响,纳米粒子的最大添加量为5%(质量分数)。力学测试表明,所得Mg(OH)2/聚氨酯弹性体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较纯PU有较大提高。复合材料置于60℃的水中3周后,拉伸强度保留93%。XRD测试显示复合材料中无明显结晶。氧指数(IO)测定显示,纳米Mg(OH)2的加入,可明显提高复合材料的难燃性能、当其质量分数为5%时,氧指数可达31。  相似文献   

9.
刘学清  刘继延  周芳 《广东化工》2010,37(2):9-10,18
将酸处理后稻壳在600℃焚烧,得到比表面积为212 m2/g,纯度99.3%的稻壳SiO2纳米凝聚体,用偶联剂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改性后,SiO2纳米凝聚体在溶液中以纳米状态分散,大部分粒子尺寸约30~50 nm。将其与聚氨酯(PU)复合,探讨了不同SiO2含量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热分解性能以及吸水性。研究结果表明:与纯PU相比,稻壳SiO2/PU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耐热性能和耐水性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0.
柯昌银 《江西化工》2020,36(5):75-76
环氧树脂(EP)固化后交联密度高,呈三维网状结构,存在质脆、耐热性和耐冲击性较差等缺陷,从而限制了其应用范围。通过在环氧树脂中添加纳米Si O2,可以起到增强、增韧和提高热稳定性的作用。本文采用物理共混方法浇铸成型制备纳米Si O2/EP复合材料,并用偶联剂KH-550对纳米Si O2进行表面改性。主要研究纳米Si O2粒子的表面处理、分散方法和粒子添加量对纳米Si O2/EP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Si O2的加入可以提高Si O2/EP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其中采用偶联剂处理与超声波分散结合时纳米Si O2在环氧树脂基体中的分散效果最佳,当纳米Si O2粒子添加量为3%时,复合材料的的综合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1.
通过熔融共混、模压成型方法,制备了纳米二氧化硅(SiO2)/不饱和聚酯(UP)复合材料,研究了纳米SiO2含量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动态力学性能和热膨胀性能的影响,采用SEM观察了复合材料的磨损面形貌。结果表明:当纳米SiO2含量为2.5%时,SiO2/UP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比纯UP分别提高了28.57%、8.43%;当纳米SiO2含量为3.5%时,SiO2/UP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比纯UP提高了16℃;当纳米SiO2含量为0.5%时,SiO2/UP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为41.367×10-6K-1;加入纳米SiO2后,SiO2/UP复合材料的磨损机理主要表现为磨粒磨损和黏着磨损。  相似文献   

12.
聚醚型聚氨酯弹性体力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以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醚多元醇、二异氰酸酯和扩链剂为原料制备PU弹性体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PU弹性体的力学性能随-NCO基含量的增加而提高;提高聚醚的相对分子质量,PU的定伸强度、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下降,断裂伸长率提高;后熟化时间及R值对PU弹性体性能有显著的影响;聚醚相对分子质量相同时,MDI—PU的力学性能优于TDI—PU。  相似文献   

13.
纳米SiO2改性尼龙力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海宝  吴光杰 《塑料工业》2003,31(11):18-19
研究了纳米SiO2改性尼龙(PA)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纳米SiO2用量的增加,尼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及热变形温度等均有所提高;断裂伸长率降低一定程度后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4.
原位聚合法合成PU弹性体/纳米Mg(OH)2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将预分散的纳米氢氧化镁[Mg(OH)2]加入聚氨酯(PU)弹性体反应体系进行原位聚合。结果表明,所得PU弹性体/纳米Mg(OH)2复合材料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在聚醚脱水阶段加入纳米Mg(OH)2比扩链阶段加入得到的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好,纳米Mg(OH)2在PU中基本达到纳米级分散。  相似文献   

15.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氰酸(酯BCE/)双马来酰亚胺预聚(体BMI)/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2)复合材料,研究了nano-SiO2用量对复合材料耐热性能、静态力学性能和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镜分析了nano-SiO2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分散情况。结果表明:随着nano-SiO2用量的增加,BCE/BMI/nano-SiO2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均是先升后降,冲击强度、弯曲强度和储能模量均在nano-SiO2含量为2%时达到最大值;nano-SiO2的加入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耐热性,但随其用量的增加,nano-SiO2在基体中的分散性逐渐变差。  相似文献   

16.
利用一步法制备了磨碎玻纤聚氨酯弹性体复合材料。详细探讨了磨碎玻纤用量对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硬度、断裂伸长率、流动性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有机处理的磨碎玻璃纤维对弹性体有增强增韧作用,尤其玻纤质量分数为15%时,综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不同热处理温度、热处理时间、冷却方式对PP/纳米SiO2/PA6/POE-g-MAH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与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直线下降,断裂强度与断裂伸长率显著提高;热处理时间的增加,对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断裂伸长率和断裂强度影响显著,对拉伸强度影响较小;在复合材料结晶温度以下温度进行热处理,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下降,在结晶温度以上的温度进行热处理,采用快速冷却的冷却方式能够显著改善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佳热处理工艺:热处理温度为140℃,热处理时间为30 min,水冷冷却.  相似文献   

18.
PVA/Nano-SiO2薄膜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熔融挤出法制备了聚乙烯醇(PVA)/nano-SiO2薄膜,并分别利用万能电子拉力机、透光仪以及差式扫描量热仪(DSC)和热萤分析仪(TG)对薄膜的透明性、力学性能和热性能进行了测试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纳米SiO2用量的增加,薄膜的拉伸强度、硬度、撕裂强度、透光率不断增加,热稳定性也得到提高,但是薄膜的断裂伸长率以及结晶度却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9.
聚氨酯弹性体复合抗磨环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聚氨酯弹性体复合抗磨环的设计及制作过程,并将该产品应用于挖泥船泥泵中。经过试验证明,该产品比传统的钢质抗磨环耐气蚀、耐磨损,使用寿命可延长3倍以上。  相似文献   

20.
钟发春  贺江平  尚蕾 《塑料工业》2006,34(Z1):243-246
采用半预聚体方法制备了系列由聚酯、聚醚二元醇及端羟基聚丁二烯为软段、液化MDI为硬段的三软段聚氨酯弹性体;研究了三软段聚氨酯弹性体的化学结构、力学性能及动态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选择适当的软段组分和制备条件,通过半预聚体方式制备三软段聚氨酯弹性体是可行的。所有聚氨酯弹性体中MDI和软段羟基和交联剂羟基的反应较彻底,三软段可明显拓宽聚氨酯弹性体的玻璃化区域到150℃和有效阻尼温度范围(-30-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