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根据GB/T 10184—2015,构建了高炉煤气锅炉炉效计算模型,分析了高炉煤气锅炉炉效计算方法。结果表明:燃气基准的差异导致高炉煤气水分及低位发热量的计算方法不同,并列出了2种燃气基准下高炉煤气水分的计算方法及低位发热量的换算方法;提出了3种适用于高炉煤气锅炉的过量空气系数、实际烟气量及烟气中CO2含量的求解方法,并提出了适用于含煤气加热器的高炉煤气锅炉排烟温度的修正方法;GB/T 10184—2015对部分公式的计算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并可作适当修改。  相似文献   

2.
锅炉效率计算是火力发电系统的基础性工作,而《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DL/T 904—2015标准与《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 GB/T 10184—2015标准在计算锅炉效率时存在一定的差异,给技术人员带来困扰。研究分析了在相同运行参数下煤质变化时两个标准计算方法得到的锅炉效率和各项损失,以及各项损失差异产生的原因,给出了相应的处理办法。研究表明,对《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进行修改后通过煤质工业分析计算得到的锅炉效率和《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通过煤质元素分析计算得到的锅炉效率接近,能够满足电厂燃烧优化和智能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佘园元  张茜  周平  张富春  王涛 《热力发电》2020,49(1):98-103
针对《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GB/T 10184—2015)中排烟温度修正计算模型,在非典型进风温度和空气预热器性能状态下对其适用性进行研究,给出修正计算改进模型,并依托某300 MW机组试验结果进行校核计算。结果表明:空气预热器烟气侧漏风率偏离设计值1%以上,进风温度偏离设计值20℃以上时(非典型进风温度条件),GB/T 10184—2015中排烟温度修正计算结果存在较大误差,应将空气预热器漏风率和烟气侧效率引入修正计算;不同电负荷下,试验机组空气预热器烟气侧漏风率较设计值偏大2%~3%,依据GB/T 10184—2015修正计算结果 tG 15dA1会偏低1.7~2.6℃,该误差值与烟气侧漏风率(AL)呈正比关系;在非典型进风温度边界条件下,空气预热器烟气侧效率目η较基准工况降低1.2%~3.3%,依据GB/T 10184—2015计算结果 tG 15dA1偏高0~7.2℃,误差值与系统进风温度呈正相关关系。该改进模型不仅消除了修正计算误差,也为诸多电站锅炉热效率精准计算提供了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4.
针对《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GB/T 10184—2015)中排烟温度修正计算模型,在非典型进风温度和空气预热器性能状态下对其适用性进行研究,给出修正计算改进模型,并依托某300 MW机组试验结果进行校核计算。结果表明:空气预热器烟气侧漏风率偏离设计值1%以上,进风温度偏离设计值20℃以上时(非典型进风温度条件),GB/T 10184—2015中排烟温度修正计算结果存在较大误差,应将空气预热器漏风率和烟气侧效率引入修正计算;不同电负荷下,试验机组空气预热器烟气侧漏风率较设计值偏大2%~3%,依据GB/T 10184—2015修正计算结果t_(G15dA1)会偏低1.7~2.6℃,该误差值与烟气侧漏风率(A_L)呈正比关系;在非典型进风温度边界条件下,空气预热器烟气侧效率目η较基准工况降低1.2%~3.3%,依据GB/T 10184—2015计算结果 t_(G15dA1)偏高0~7.2℃,误差值与系统进风温度呈正相关关系。该改进模型不仅消除了修正计算误差,也为诸多电站锅炉热效率精准计算提供了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5.
黄伟  李文军  熊蔚立 《湖南电力》2005,25(1):12-14,18
随着我国大量引进国外技术、采用ASME标准生产制造电站锅炉,锅炉性能考核试验越来越多地要求采用ASMEPTC4.1标准计算锅炉热效率,因此有必要对GB10184—88标准和ASMEPTC4.1标准、尤其是采用损失法计算锅炉热效率进行分析,以指导电厂的安全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6.
锅炉热效率是评价机组运行经济性的重要指标.现有的锅炉热效率修正方法,不便于分析某因素变化对锅炉热效率的影响和运行中引起锅炉热效率降低的原因和部位.提出一种结合一阶泰勒公式并采用微分偏差修正锅炉各项损失及锅炉热效率的方法,并与GB 10184-88修正方法进行了比较和分析.通过对某1 025 t/h锅炉2个不同试验工况下锅炉各项损失及锅炉热效率的计算,表明微分偏差修正法修正后的各项损失及锅炉热效率与GB 10184-88修正后的数值差别较小,可以应用于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7.
李勇  韩为  王艳红 《中国电力》2014,47(3):48-54
锅炉热效率是评价机组运行经济性的重要指标。现有的锅炉热效率修正方法,不便于分析某因素变化对锅炉热效率的影响和运行中引起锅炉热效率降低的原因和部位。提出一种结合一阶泰勒公式并采用微分偏差修正锅炉各项损失及锅炉热效率的修正方法,并与GB 10184—88修正方法进行了比较和分析。通过对某1 025 t/h锅炉2个不同试验工况下锅炉各项损失及锅炉热效率的计算,表明微分偏差修正法修正后的各项损失及锅炉热效率与GB 10184—88修正后的数值差别较小,可以应用于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8.
对GB/T 22473.1—2021和IEC 61427-1:2013进行对比,并对GB/T 22473.1—2021标准修订条款内容进行解读,详解了充电效率、过充过放电能力、循环耐久性等光伏离网系统的特殊应用条件,使储能用蓄电池从业人员能准确理解标准条款。  相似文献   

9.
由于锅炉性能试验规程ASME PTC 4-2013与GB 10184-88有较大差异,从适用范围、性能试验程序、相关概念的定义、测量方法、热效率计算方法及修正方法等方面对这两个规程进行对比,分析两者主要差异。并以某660 MW燃煤机组依据ASME规程的热效率测试结果为例,分析空预器进出口的烟气成分和温度、进风温度、环境条件、煤质、灰渣等参数对锅炉热效率的影响程度,以帮助理解和分析锅炉热损失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6月19—24日,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邀请GB/T 16507—2013《水管锅炉》和GB/T 16508—2013《锅壳锅炉》两项国家标准编制组主要成员在无锡分别对两项标准进行了宣贯。参加宣贯的代表主要来自锅炉制造单位和锅炉检验机构,400多人参加。各主讲老师对两项标准的16个分标准进行了认真地讲解,并对代表们提出的问题逐一  相似文献   

11.
GB/T 14864—2013《实心聚乙烯绝缘柔软射频电缆》新版标准已实施,新版标准与旧版标准相比在许多方面发生了变化。介绍并分析了GB/T 14864—2013与GB/T 14864—1993标准的主要差异,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对新颁布的GB/T 3906—2020与旧GB/T 3906—2006的关键技术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时结合相关IEC标准,对新标准的主要变化及产品型式试验的新要求作了重点阐述.  相似文献   

13.
耐电痕化是评价电工电子产品中固体绝缘材料性能优劣的重要参数。通过对比GB/T 4207—2012与GB/T 4207—2003标准差异,分析了耐电痕试验及其影响因素,为正确进行固体绝缘材料的耐电痕化试验提供参考,有助于检测部门改进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4.
某600 MW机组锅炉于2014年4月完成大修并投入运行,结合现场锅炉性能试验相关数据,进行锅炉试验时采用ASME PTC 4.1《锅炉机组性能试验规程》和GB 10184—1988《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对锅炉效率进行计算,在计算结果的基础上,分析2种标准中的若干重要区别,以期为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锅炉效率的计算方法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ASME PTC4-1998标准和DL/T964-2005标准中锅炉效率的定义、输入热量、基准温度、各项热损失、计算锅炉热效率时燃料热值的取用以及计算方法等方面的主要差别.通过比较某电厂300MWCFB锅炉基于2种标准下的热效率计算结果后得出如下结论:DL/T964-2005标准下的排烟热损失值、固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值和锅炉热效率值稍高于ASME PTC4-1998标准:而ASME PTC4—1998标准下的灰渣物理热损失值、可燃气体未完全燃烧损失值略高于DL/T 964-2005标准:但总体说来2个标准下的计算结果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16.
对现行的有关高压电器的标准GB/T 11022—2020,与作废的GB/T 11022—2011中温升试验的差异内容进行了对比分析,重点介绍了三极串联方式、允许温升限值及周围环境等条款在新旧标准中的差异,希望研究结果有助于质量控制、产品设计及实验室检验检测人员快速理解和应用新版标准,为标准中温升试验规定的顺利落实奠定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7.
简要介绍了国内锅炉性能试验的常用标准,包括中国标准和美国标准。由于不同标准版本会带来试验结果上的差异,有必要对如何使用不同标准版本进行研究分析,以便工程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不同标准版本在实际工程中的使用。本文针对实际工程中常用的美国标准,重点对ASME PTC4.1—1964标准和ASME PTC4—2013标准中锅炉效率计算方法的区别进行了分析讨论,详细比较了锅炉效率的定义、适用范围、基准温度以及主要热损失计算的差异。试验案例计算结果表明:如果忽略物理输入热,2个标准计算的锅炉效率结果相对偏差值为0.054%;如果考虑物理输入热,2个标准计算的毛效率相对偏差值为0.055%,锅炉燃料效率相对偏差值为0.079%。  相似文献   

18.
对涉及电缆燃烧试验方法标准GB/T31248和GB/T18380进行了对比解析,对GB/T31248标准规定的仪器设备、热释放速率、热释放速率峰值、热释放总量、燃烧增长速率指数、产烟速率、产烟速率峰值、产烟总量的定义及计算进行了详细解析,并以常见B1级为例,列举了各项不合格情况,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1课题的提出按照《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GB10184-88)(简称规程)的规定,为了保证测试计算结果的精度,对电站锅炉热效率计算要求比较严格,当锅炉热效率试验测试工作结束后,如采用规定算法,热效率计算较为繁琐,需要工时较多。一般计算一台锅炉5个工况的热效率大约需要5~7天的时间。规定简化热效率计算的部分对于降低计算的工作量也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0.
九、工序能力的控制实践表明,我国企业实施GB/T19000—ISO 9000标准系列必须在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上进行;而实施该国际标准系列必须持续深入全面质量管理.本篇拟以标准系列中多次述及的工序控制中工序能力这一问题作为深入TQC的一例,进行浅探.这问题在GB/T 19000—ISO 9001与GB/T 19000-ISO 9002中都作为质量保证模式标准所含质量体系要素着重提出.在GB/T 19000-ISO 9004中10.2条工序能力中作了具体规定:“应验证各生产工序是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