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流域视角下京津冀水污染协同治理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志  牛桂敏 《人民长江》2019,50(9):6-12
京津冀协同治理水污染是海河流域建设的核心与立足点,探寻三地联防、联控、联治措施与协同机制是解决水污染问题的关键。在系统梳理三地分治水污染的局限性和区域协同治理的有效性的基础上,提出"扎实区域协同、迈向流域共治"的流域化治理理念。通过剖析海河流域治理瓶颈,发现瓶颈主要在于:资源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的双重水资源压力,流域权威机构和顶层立法缺失的管理矛盾,以及局部性工程和阶段性补偿的治理局限。针对上述问题,从流域资源保障、管理机制和治理模式方面提出一体化实现路径,即从统筹配置水资源量、制定流域水环境目标、重塑流域管理机构、确立统一流域法体系、发展一体化治理模式、深化多元长效补偿机制6个方面,解决跨区域水环境治理工作中合作不彻底的问题。流域一体化理念及其实现路径的研究可为海河及类似跨界流域的水环境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水是区域发展的命脉,但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现代工业飞速发展和大规模聚集,流经京津冀地区的海滦河流域,已成为我国水污染最严重的流域,极大制约了京津冀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借力"京津冀协同发展",以治本的方式,建立京津冀水环境联合保护机制,三地联手保护区域内水环境,构建生态安全、人居环境安全迫在眉睫。1.京津冀区域水环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是水资源整体短缺。京津冀地区属于"资源型"严重缺水,2011年北京水资源总量为26.81亿m3,人均水资源  相似文献   

3.
<正>水生态保护补偿是实现水生态产品价值的重要方式,建立流域水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是现阶段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主要途径。尤其是跨界流域上下游横向水生态保护补偿有助于提升流域上下游协同治理能力、推动水环境质量改善。水生态保护补偿主要包括水生态保护补偿和水生态损害赔偿两个方面。流域水生态补偿机制是指为平衡流域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为恢复、维持和增强流域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由流域水资源的受益者、污染者对贡献者、受害者进行补偿和赔偿,以达到保护和改善流域水生态目的的机制。  相似文献   

4.
京津冀同处严重缺水的海河流域,人均水资源不足全国平均值的1/8,面对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巨大需求,长期以来依靠地表水过度开发、地下水严重超采、流域内从缺水地区向缺水地区调水等不可持续的方式维持发展,引发了地面沉降、湿地萎缩、河道干涸污染、入海水量剧减、土壤沙化和海水入入侵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付出了巨大的水资源、水环境代价,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极不适应.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战略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要求着力加强顶层设计,着力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完善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等领域合作机制.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破解区域面临的严峻的水资源、水环境问题十分必要尤其迫切,河北水利发展迎来了重大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5.
跨省河长制概念,迄今在我国尚未有人提出。针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要"完善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等领域合作机制"重要指示,提出建立京津冀省际河长制。该机制的核心包括三地河长协同联席组织制度、河长轮流值班责任制度、社会化综合监督制度。同时,建立流域管理和区域管理机构协调机制。针对河长制工作内容任务以及协同管理手段、模式,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京津冀地区同属海河流域,是我国水污染最严重的区域之一。要彻底解决水污染问题,必须实行全流域共同治理。分析了京津冀三省市协同治污取得的进展及存在的问题,从建立联系协商制度、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实现信息共享、建立长效机制5个方面提出京津冀水污染协同治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开展永定河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在生态领域率先实现突破的着力点,是国内首个跨省级行政区域、实行流域一体化治理、按照公司化模式运作的生态修复项目,在治理理念、治理机制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文章总结了《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实施方案》编制目标、路线、工作框架及主要成果,为全国其他流域综合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长江中下游水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入江污染物排放总量逐年增加、水资源保护法规不健全、水资源保护机制体制不顺、水资源保护监管和应急处置能力不足等方面。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1统筹长江沿线经济发展,优化产业布局与城镇化布局,逐步形成水资源节约保护和高效利用的倒逼机制;2加强水资源保护配套法规建设,加快推进《长江流域管理条例》立法进程;3建立跨部门跨区域的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协调机制和流域生态补偿机制;4加强水资源保护管理能力建设,加大河湖综合治理力度,建立水资源保护的长效投入机制;5加强长江水生态水环境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科学研究,为水资源保护决策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9.
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实现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在生态领域的率先突破。为进一步打造好永定河治理样本,推动永定河"流域治理一体化"具体工作,永定河投资公司强化设计统筹,深化技术整合,通过统一桩号和高程系统、完善流域防洪体系及打通生态输水通道等手段,完成永定河卢沟桥至屈家店河道主要设计条件技术整合工作,形成了国内第一个由公司编制、流域机构批复、指导跨省市河道治理的技术指导文件,为国内流域治理相关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0.
跨流域调水工程已经成为解决地区水资源分布不均问题的重要手段,然而,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兴建必然会给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为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研究跨流域调水工程中的生态补偿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5个国外著名跨流域调水工程中生态补偿的成功经验,并根据我国水资源禀赋属性,提出了建立政府主导、市场为补充的生态补偿综合机制,健全生态补偿的法律制度,优先兴建解决水质型缺水问题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建立生态监测评估系统,在工程设计阶段考虑生态补偿,增强全社会的节水环保意识等5个方面的建议,这将为我国跨流域工程规划、设计与运行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后,水文部门深入思考如何协作来服务于三地的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治理等工作,经过两年的实践,并总结经验,采取签订联动协议的方式,从水文情报预报、水环境、水资源及整编资料等方面确定了协作方式、交流频次和对口人员,并通过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等保障措施形成信息共享、成果共商及科研共进的长效工作机制,对促进三地水文的联动协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中结合厦门第二水源长泰枋洋水利枢纽工程水环境现状,对龙津溪水体污染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积极实施污染综合治理、加强流域生态建设、探索建立长效生态补偿机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13.
<正>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作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市场化方向,坚持全流域统筹,掀开了永定河综合治理的新篇章。短短几年就建立了规划体系,实施了重点项目,制定了相关支持政策,永定河生态状况得到了改善,综合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成为京津冀生态率先突破的一个亮点,为新时代江河生态保护修复探索了路子,为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4.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成为重大国家战略,但当前阶段的黄河治理与保护仍存在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需要从战略角度进行思考和逐步推进。通过系统分析当前黄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泥沙淤积控制、防洪减灾、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结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要求,按照"点线面结合""五水同治"总体思路,提出重点补齐防洪与水沙调控薄弱环节、加强干支流水环境与水生态系统保护、实施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全面综合治理等举措,形成保护水资源、恢复水生态、改善水环境、治理水灾害、强化水监管的水战略总体布局和战略格局,并制定流域协同管理的体制机制框架,以维持黄河生态健康,支撑流域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等重大国家战略实施的背景下,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谋定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思路,从强化水资源管理、推进重点河湖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提升流域综合治理能力等处着重发力、真抓实干,将"绿色"描绘成海河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美丽底色。  相似文献   

16.
<正>首届永定河论坛以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为主题,旨在总结、交流和探讨流域治理经验,对推进流域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永定河是京津冀区域重要水源涵养区、生态屏障和生态廊道,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的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在生态领域率先实现突破的重大标志性工程,做好永定河的治理保护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9月18日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  相似文献   

17.
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在生态领域率先实现突破的着力点,探索以投资主体一体化带动流域治理一体化的新模式。围绕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作解读了国家层面顶层机制,总结了流域一体化治理实践和初步成效,并提出继续推进有关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介绍了东江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特点,结合当前流域内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水量分配方案制定、水源地保护、河流健康评估、水功能区监督管理、生态流量保障、生态补偿等工作实践,探讨了流域水资源管理与保护过程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提出了节水保护、统一配置、科学规划和水利现代化发展等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9.
刘丹  赵亮  张锐  张挺东 《人民长江》2019,50(1):35-38
流域生态补偿是一项以经济手段来调动各方治水积极性、促进水环境质量改善的重要的环境经济政策。"十一五"期间,山西省创新水环境管理方式,在全省实行跨界断面生态补偿机制,对促进全省水环境改善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在梳理、总结山西省2009年以来实施的地表水跨界断面生态补偿政策实践的基础上,结合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工作中对生态补偿机制建设方面的要求,同时借鉴辽宁、江苏等省份的先进经验,坚持"区际公平、权责对等"的原则,进一步围绕生态补偿的主体、客体、标准、方式等关键要素开展了研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全省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的优化方向和实施要求,优化建立了"上下游双向"横向生态补偿的山西省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以期能够为进一步提升山西省水环境管理水平奠定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20.
海河流域典型水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质刚 《山东水利》2007,(10):27-28,30
通过全面分析海河流域因水资源短缺和污染排放而引发的典型水环境问题,深刻阐述了典型水环境问题对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谐社会建设的危害性及严重性;提出从加强水资源管理体制建设、加强节水技术研究、实施河流生态修复工程、加强污水处理技术研究等方面,改善和修复流域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