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直径为60 mm的12Cr2Ni4圆钢进行了渗碳及分别在770℃、790℃和810℃奥氏体化后油淬和220℃回火。随后检测了圆钢的心部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770℃油淬的圆钢心部组织为回火马氏体和少量铁素体,因此力学性能较差;790℃和810℃油淬的圆钢心部组织为回火马氏体,无铁素体;经790℃油淬随后220℃回火的12Cr2Ni4圆钢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2.
研究热处理对ZG65Cr3NiMo钢显微组织、硬度、冲击韧性及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950℃正火和高低温回火处理的ZG65Cr3Ni Mo钢显微组织为珠光体;经950℃油淬和570℃回火处理的ZG65Cr3NiMo钢显微组织为保持马氏体位向的回火索氏体;950℃油淬和250℃回火处理的ZG65Cr3Ni Mo钢显微组织为回火马氏体。ZG65Cr3NiMo钢的磨损量随磨损时间的延长而提高,几乎呈线性规律,磨损率较稳定。这种磨损条件下的ZG65Cr3NiMo钢的耐磨性受钢硬度影响明显,硬度高的合金钢耐磨性较高。经950℃油淬和250℃回火处理的ZG65Cr3NiMo钢的硬度值57.5 HRC最高,耐磨性能最好,在此磨损条件下ZG65Cr3NiMo钢的冲击韧性对耐磨性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
采用显微组织观察、拉伸试验、冲击试验和硬度测试等方法,研究了4Cr5Mo2NiV模具钢淬火、回火工艺对其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淬火态4Cr5Mo2NiV钢组织主要为板条状、针状马氏体以及少量碳化物。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4Cr5Mo2NiV钢硬度先升高后降低。1010℃淬火,4Cr5Mo2NiV钢硬度达到最大值58.3 HRC。当回火温度在400~650℃,4Cr5Mo2NiV钢回火后出现二次硬化现象。4Cr5Mo2NiV钢最佳淬、回火工艺为1010℃淬火+600℃回火,此工艺下,4Cr5Mo2NiV钢的综合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4.
通过洛氏硬度和冲击试验以及OM、SEM和TEM组织观察,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参数对塑料模具用3Cr2Mo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不同热处理工艺条件下3Cr2Mo钢塑性、硬度以及冲击韧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3Cr2Mo钢经850~920 ℃×1 h油淬,获得细小板条状马氏体组织,合金元素充分溶解;经570~630 ℃空冷回火,碳化物细小弥散分布得到均匀稳定的回火索氏体组织,其硬度达到较佳的使用范围(28~36 HRC),且具有较好的强韧性配合,能够满足塑料模具钢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5.
慕芷涵  陈炜 《热处理》2021,36(1):40-42
对1Cr12Ni2WMoVNb马氏体不锈钢在真空炉中加热至1 140℃高压气淬随后680~710℃回火.热处理后检测了钢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并与在常规电炉中加热油淬和高温回火的钢的组织和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经真空热处理的1Cr12Ni2WMoVNb钢的显微组织与经常规热处理的钢的相同,主要为回火马氏体,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6.
《热处理》2020,(3)
为了解淬火温度对30Cr2Ni4MoV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对尺寸为φ100 mm×200 mm的试棒分别从780℃、820℃和860℃油淬随后640℃回火,检测了钢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①不同温度淬火随后回火的30Cr2Ni4MoV钢的组织均为回火索氏体和残留奥氏体;②较低温度淬火、640℃回火的钢,马氏体呈条带状;③随着淬火温度的提高,钢的组织逐渐均匀化,由条带状转变成等轴状,其硬度和强度增加,冲击吸收能量下降。此外,扫描电镜检验表明,经调质处理的30Cr2Ni4MoV钢冲击试样断口有大量的韧窝,也有细小撕裂棱,基本为韧性断裂。  相似文献   

7.
真空气淬相较于传统热处理工艺具有控温精度高,表面氧化脱碳少等优势,但同时具有冷却速度慢的劣势。本文对KMN钢锻件进行真空加热970℃、淬火(5 bar氮气冷却或油淬)及580℃高温回火。热处理后,检验其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结果表明:经气淬并高温回火的KMN钢力学性能略低于油淬并高温回火,显微组织均以回火索氏体为主。KMN钢经真空气淬或油淬并高温回火后,可以得到类似的力学性能与显微组织。  相似文献   

8.
利用热膨胀相变仪测定了新型热作模具钢4Cr3Mo2Si1V的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CCT)曲线,研究了其在不同淬火、回火工艺下的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结果表明:4Cr3Mo2Si1V钢的珠光体与贝氏体的临界冷速分别为0.03 ℃·s-1和0.8 ℃·s-1。经淬火试验,发现该钢种在1030 ℃和1060 ℃油淬后具有较高的硬度,且晶粒未发生明显长大。随着回火温度的提高,其硬度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在500 ℃回火时由于第二相粒子大量析出,析出强化作用增强,促使二次硬化现象产生,硬度达到峰值,约57 HRC。经过多组工艺对比后,发现1030 ℃淬火和600 ℃回火后的平均冲击吸收能量达到最大值,为265 J,且硬度值仍保持在52 HRC,故最终选定1030 ℃×30 min油淬+600 ℃×2 h回火两次作为4Cr3Mo2Si1V钢的最佳热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9.
高压气淬是一种先进、环保的淬火工艺。对12Cr2Ni4A钢制负拉力油缸分别进行了9×10~5 Pa压力的高压气淬和普通的碱浴等温淬火,然后进行-70℃冷处理和180℃低温回火。热处理后,检测了油缸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以揭示12Cr2Ni4A钢零件采用高压气淬替代等温淬火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经高压气淬、冷处理和低温回火的12Cr2Ni4A钢油缸的显微组织、硬度及力学性能与经等温淬火、冷处理和低温回火的12Cr2Ni4A钢基本相同,且高压气淬的零件畸变更小,说明对于12Cr2Ni4A钢零件,以高压气淬替代现有的等温淬火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通过显微组织观察和力学性能检测,分析了42CrMo钢在不同回火温度下微观组织形貌和力学性能的变化.通过三维原子探针(3DAP)技术分析500℃回火温度下42CrMo钢中元素分布情况,研究了Cr、Mn、Mo等合金元素对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42CrMo钢水淬后在450℃回火时显微组织为回火屈氏体,在500~650℃区间...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不同淬火温度、回火温度、回火时间、冷却方式、预处理工艺对气瓶用34Cr Mo4H高强度钢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淬火温度的提高,其抗拉强度增大,冲击韧度和伸长率降低;随回火温度的提高,其抗拉强度降低,伸长率增大,在540~570℃回火时冲击韧度表现为变化不明显,然后随回火温度的提高而增大。油淬或水淬,其强度、冲击韧度基本一致,但油淬的伸长率比水淬高2%;随回火时间的延长,其强度降低,冲击韧度值增大,伸长率在回火时间为2 h时最大,然后随回火时间的延长或缩短,逐步降低。最佳的热处理工艺为840~900℃淬火,水或油淬+570~610℃回火1~2.5 h,可以获得符合ISO 9809-2:2010标准和设计要求的力学性能;在最终调质处理前增加870℃正火预处理,可进一步改善34Cr Mo4H钢的塑韧性。  相似文献   

12.
通过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测量了26CrMo4钢的相变温度,然后对其进行910 ℃水淬和400~740 ℃回火处理,并用光学显微镜、拉伸试验、硬度试验和冲击试验研究了热轧态和淬火、回火后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26CrMo4钢具有优良的淬透性,910 ℃水淬可得到原奥氏体晶粒细小均匀的马氏体组织。26CrMo4钢的强度和硬度随着回火温度的提高而降低,回火温度在400~600 ℃、600~640 ℃和640~730 ℃之间时,抗拉强度随回火温度升高而下降的速率分别为1.685、1.500和2.822 MPa/℃。26CrMo4钢的冲击性能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而提高,700 ℃回火时0 ℃冲击吸收能量达到227 J,但继续提高回火温度至730 ℃时0 ℃冲击吸收能量基本保持不变。26CrMo4钢640 ℃和700 ℃回火后均具有较好的低温冲击性能,-70 ℃冲击吸收能量仍分别可达81 J和110 J。  相似文献   

13.
陈晨  罗小兵  梁丰瑞  杨丽  刘宁 《热处理》2021,36(3):31-36,54
对含0.06%C,1.50%~2.0%Ni,0.83%Cr,1.20%~1.50%Cu 和0.20%Mo(质量分数)的高强度球扁钢分别采用感应加热和传统炉子加热至980℃水淬和680℃回火.检测了热处理后钢的屈服强度、-40℃冲击韧度和显微组织,以确定淬火加热方法对球扁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感应加热淬火调质...  相似文献   

14.
叶轮是丙烯压缩机的关键零件。对25Cr2Ni3Mo钢叶轮进行了真空热处理:将叶轮在真空度为1.33×10~(-2)~1.33×10~(-3)Pa的真空炉中加热至830~870℃,保温后分别进行油冷和以5×10~(-5)Pa压力的氮气冷却,随后于610℃回火。热处理后,检测叶轮的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结果表明,经油淬和气淬并高温回火的叶轮的力学性能基本相同,显微组织也均以回火索氏体为主。经真空热处理的叶轮表面质量优于经普通热处理的叶轮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15.
通过成分设计、铸造试块制备及热处理试验,研究了热处理参数对ZG42Cr2Ni2Mo齿轮钢的硬度、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870℃油淬和560℃回火后,ZG42Cr2Ni2Mo钢试块硬度可达到HB 350以上,满足HB 340~380硬度要求;试块淬火及回火后为均匀回火索氏体组织,晶粒细小均匀;试块热处理后,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可达到900MPa和1 000 MPa以上,且韧性优良。  相似文献   

16.
对马氏体不锈钢0Cr13Ni5Mo焊接接头经过1000℃油淬后,分别进行了600℃,620℃+600℃,400℃回火。通过显微组织分析、拉伸试验、冲击试验和硬度检测对3种焊接接头的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焊接接头中焊缝组织粗大,硬度最高;焊接接头的韧性低于相应热处理状态下母材的韧性;随着回火温度的降低,韧性下降,强度提高。二次回火比一次回火组织更加细小,强度和韧性更好;620℃+600℃二次回火后焊接接头具有比较理想的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7.
《热处理》2020,(3)
30Cr2Ni4MoV钢是一种发电机转子用钢。对含0.22%C、1.49%Cr、3.63%Ni、0.35%Mo和0.09%V(质量分数)的30Cr2Ni4MoV钢进行了860℃油淬随后615~740℃回火,以研究回火温度对其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860℃淬火、不同温度回火的30Cr2Ni4MoV钢的组织均为回火索氏体+残留奥氏体,并且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钢的硬度和强度下降,冲击韧度增加。扫描电镜检验表明:调质处理的30Cr2Ni4MoV钢的冲击断口有大量的韧窝及细小的撕裂棱,具有韧性断裂特征。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对G18Ni Mo Cr3-6铸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G18Ni Mo Cr3-6钢经900℃奥氏体化正火后,显微组织为粒状贝氏体,试验铸钢具有最高的强度,但冲击韧性和塑性最低;经900℃奥氏体化正火、630℃回火后,显微组织转变为铁素铁+颗粒状碳化物,试验铸钢强度降低,塑性最高,韧性较好;经900℃奥氏体化淬火、630℃回火后,显微组织为回火索氏体,试验铸钢强度、塑性居中,韧性最高。综合比较,G18Ni Mo Cr3-6铸钢经900℃奥氏体化正火、630℃回火处理后,强塑积最高,综合力学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19.
《热处理》2020,(4)
超纯30Cr2Ni4MoV钢适用于火力发电机组的汽轮机转子等零件。对要求的主要元素含量为≤0.35%C、1.50%~2.00%Cr、3.25%~4.00%Ni、0.25%~0.60%Mo和0.07%~0.15%V(质量分数)的超纯30Cr2Ni4MoV钢进行了热处理工艺试验,采用Marc软件对钢的淬火冷却过程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并采用小试样进行了物理模拟。检测了钢的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结果表明:840℃水淬、600~605℃回火的超纯30Cr2Ni4MoV钢屈服强度达到了760~900 MPa的要求,840℃水淬、560~575℃回火的超纯30Cr2Ni4MoV钢屈服强度达到了965~1 035 MPa的要求,并具有良好的冲击韧度,显微组织为回火索氏体。  相似文献   

20.
Cr12钢经980℃奥氏体化后,于280℃硝盐中等温不同时间获得不同比例的马氏体一贝氏体复合组织,测定了其力学性能.并与常规淬火回火后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具有马氏体-贝氏体复合组织Cr12钢与常规淬火回火的回火马氏体组织相比,除硬度有所降低外,抗弯强度、挠度、冲击韧度及耐磨性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经980℃加热、280℃等温5h、180℃回火后,Cr12钢具有最佳的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