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长江中游沙卵石-沙质河床过渡带冲刷趋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30余年特别是三峡水库蓄水以来水文、地形、地质等实测资料的系统收集,对长江中游枝城-陈家湾河段的沙卵石-沙质河床过渡带冲刷特性和发展趋势开展分析。结果表明:虽然河段内自上而下呈现出卵石逐渐减少而沙质比例逐渐增多的渐变特点,但以昌门溪-马家店一带为界,上下游的洲滩组成、深泓形态、河床冲淤、水位下降等方面存在突变现象。在三峡水库蓄水后的冲刷过程中,虽然全河段内均出现了汊道冲刷、枯期河槽扩大的现象,但可以预计的是,河段内河势不会发生大的变化,而昌门溪以下河段难以抵御水位下降的溯源传递,马家店以上在枯水期将出现比现状更为严重的坡陡、流急、水浅现象。 相似文献
2.
3.
长江中游沙卵石-沙质河床过渡带冲刷趋势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30余年特别是三峡水库蓄水以来水文、地形、地质等实测资料的系统收集,对长江中游枝城-陈家湾沙卵石-沙质河床过渡带冲刷特性和发展趋势开展分析,其结果表明:虽然河段内自上而下呈现出卵石逐渐减少而沙质比例逐渐增多的渐变特点,但以昌门溪~马家店一带为界,上下游的洲滩组成、深泓形态、河床冲淤、水位下降等方面存在突变现象。在三峡水库蓄水后的冲刷过程中,虽然全河段内均出现了汊道冲刷、枯期河槽扩大的现象,但可以预计的是,河段内河势不会发生大的变化,而昌门溪以下河段难以抵御水位下降的溯源传递,马家店以上在枯水期将出现比现状更为严重的坡陡、流急、水浅现象。 相似文献
4.
沙质河床清水冲刷粗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沙质河床清水冲刷粗化机理,即它不是靠推移质冲刷,而主要是靠悬移质冲刷,在粗化过程中产生沙波,形成与水和条件相适应的稳定的沙波运动,建立新的平衡。据此,提出了河质河床粗化物理模式和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6.
7.
三峡水库蓄水后,改变了下游来水来沙条件,河床演变也相应发生变化.长江中游窑监水道属典型的弯曲分汉河型,在分析三峡蓄水运用前后河床演变的基础上,采用二维水沙数学模型预测了三峡工程蓄水运用后20a河床演变趋势.计算表明,窑监河段主流仍保持在乌龟洲右汉,主支汉的河势没有发生变化,虽然整个河段呈冲刷趋势,但出浅碍航段航深随着枯水位降落有减小的趋势.在对历史演变分析及演变趋势预测的基础上,利用建立的数学模型研究了航道整治方案. 相似文献
8.
9.
10.
’98长江洪水量级小于1954年,但荆江洪水位却普遍高于1954年,甚至超过历史记录。这一现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许多专家对此进行了研究。尤其是在同一流量下,1998年比1954年水位有明显抬升的现象更加引人注目。例如沙市在50000立方米每秒流量左右,水位升高约0.5米;监利升高约1.0米;螺山升高约1.5米。那么,是否由于河道淤积导致的水位升高呢? 相似文献
11.
12.
精确模拟山区河流非均匀沙质河床桥墩的局部冲刷对桥梁设计和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以黑石渡大桥河床床沙特征为背景,采用Flow3D软件开展非均匀沙质河床上双排圆柱形桥墩冲刷三维数值模拟研究。为考虑河床非均匀泥沙的悬移质运动、泥沙挟带、推移质输运等过程,在数值模拟过程中,根据非均匀沙质河床的颗粒分布曲线,对所筛取的各个级配范围内的颗粒采用其对应的中值粒径来表征。模拟得到了双柱排桥墩局部流场结构、河床的冲淤变化和上下游桥墩周围冲刷坑形态。研究表明:受桥墩阻水作用影响,墩前壅水、墩后跌水现象明显。墩周冲刷坑基本贯通整个墩周区域,受上游墩保护作用影响,下游墩冲刷坑的发育深度和规模小于上游墩。将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二者吻合较好。研究成果可为深入开展非均匀沙质河床桥墩局部冲刷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荆江重点浅滩整治的二维动床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本文针对荆江河道边界形状复杂、长宽相差悬殊及水沙具有明显的二维特征.建立了贴体正交曲线坐标系下河道二维动床数学模型。给出了正交曲线坐标系下二维动床数学模型的控制方程、控制方程的离散及数值解法、边界条件及动边界技术。细致地模拟了荆江卵石夹沙河床及沙质河床浅滩河段的水面线、流速场、含抄量浓度场及河床变形。计算的水位、流速分布及河床变形与实测资料吻合良好。在分析河床演变规律及浅滩成因的基础上.进行了不同组次来水来沙水文年的多个整浩方案的数值试验,探讨了重点浅滩段整治原则及整治工程的初步布置。 相似文献
14.
2016年汛期长江发生大洪水,长江中游韦源口河段左岸黄冈长江干堤茅山堤团林段发生崩岸险情,经现场紧急抢险,情况得到有效控制。对险情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具体的抢险措施,并就此次险情的后续整治和韦源口其他相关河段河道治理措施进行了研究。针对茅山堤团林段的河势情况,提出了今后该河段治理时,应开展水文、水下地形测验,对岸坡的稳定性进行评价,必要时对险情段抛石加固和对上、下游受回流影响段进行新护,适当平整险情附近段岸线,严禁崩岸附近河段非法采砂;对其他河段现有护岸工程进行加固和延护,稳定现有河势和主流位置,整治牯牛沙水道,改善航道条件等治理措施。其成果可供规划设计单位或管理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通过长江下游大量航道整治研究成果的总结提炼,探讨和论述感潮河段航道整治设计理论与方法。结果表明:根据不同的径流和潮汐影响,感潮河段中可划分为常年潮流段、季节性潮流段和常年径流段3个区段;根据河型特征和滩槽格局,浅滩类型有单级分汊型、多级分汊型、水下心滩型和水下沙洲型浅滩四种。应综合考虑航道整治影响因素及外部条件,确立航道整治总体原则,梳理得出不同区段设计通航水位及其与上下游衔接,以及整治参数(整治水位和整治线宽度)的确定方法;针对各类浅滩特点,采取相应的整治思路和整治工程措施,整治建筑物包括混凝土构件混合堤和新型生态守护结构。 相似文献
16.
17.
长江水量丰富,年入海总量约9600亿m∧3,黄河流域水量贫乏。长江上游年径流量(宜昌站)达4000亿m ∧3,为黄河年径流量500亿m∧3的8倍。黄河和长江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其理论出力分别占分国总量的6%和39.6%,长江的水能资源集中在四川,仅四川省的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为10345.96万kW。约占全国30%,但是由于水资源季节不均衡性和地域条件造成的调节性能的限制,严重影响了四川水电的开发。黄河上游虽可建高坝水库,但由于不资源的匮乏,库容闲置,夏季勉强发电,枯期则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黄河断流状况,因此,实现两大水系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优化配置和利用, 是涉及两大流域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对全国的可持续发展也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仅从南北联网,以“电”代水,促进四川水电开发和缓解黄河断流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辽河下游河道泥沙特点及中水河槽治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河下游河道,沿河有许多险工险段,其中水河槽急待治理。根据辽河各河段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治理原则,通过一系列工程措施,逐步控制河势,稳定河槽,清除险工,减少滩地冲蚀,确保堤防安全。 相似文献
19.
The Three Gorges Project(TGP) has changed the flow-sediment process in the middle Yangtze River. For navigation purposes,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to study the changes of the river regime over a long-term period and the shoal-channel evolution over different seasons since the completion of the TGP. Based on analysis of the measured data and the results of a two-dimensional mathematical model, the changes of the river regime and river bed evolution in the Yaojian reach downstream of the TGP were studied. Results show that a high sediment transport flux helps to keep the main flow in the North Branch, while a low sediment transport flux helps to keep the main flow in the South Branch. Thus, the main branch will not change in the near future because of the low sediment transport load. In this study, the flow-sediment process adjusted by the TGP was restored to the conditions before the TGP, and the river bed evolution under the adjusted and non-adjusted flow-sediment conditions was calculated.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the TGP, the reservoir storage accelerated the flood recession process and decreased the erosion by11.9% under the flow-sediment conditions in 2010, and the deposition in the flood season decreased by 56.4%.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