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4种不同方法检测审核样本中沙门氏菌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门氏菌是引起食物中毒的最常见食源性肠道致病菌之一,严重危害人畜健康。通过传统培养法、检测机器联用法、快速测试纸片系统及PCR共4种方法检测测量审核样本中的沙门氏菌,结果表明,不同方法均能在供试样品中检出沙门氏菌。在日常检验工作中,推荐使用以PCR或全自动荧光酶免疫分析仪mini-VIDAS完成快速初筛,继而以快速测试片或显色培养基分离可疑培养物,最后依托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VITEK 2 Compact对特征性单菌落进行鉴定,以快速获得精准检验结果。  相似文献   

2.
针对花生致敏蛋白Ara h2、Ara h3及芝麻蛋白2S albumim,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eal-time PCR)及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纯芝麻酱中上述蛋白进行检测.两种方法的特异性、重复性方法学验证显示均良好.验证后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纯芝麻酱DNA进行芝麻蛋白2S albumim基因、花...  相似文献   

3.
沈锐  马力  严海元 《食品工业》2023,(11):118-122
参加编号为ACAS-PT1343 (2022)的能力验证,从人工污染的样品中检出沙门菌并鉴定。对随机人工污染样品22-A419、22-F730进行沙门菌检验。分别采用国标法、全自动酶联荧光免疫系统(Mini VIDAS)和荧光定量PCR技术(Applied Biosystems 7500fast PCR) 3种检测方法对食品中沙门菌进行检测及鉴定。结果表明,编号22-A419和22-F730血清分型均为O (9, 12) H (m),确定为肠炎沙门菌。采用酶联免疫或荧光定量PCR可在国标法7 d基础上缩短为2 d,大幅缩短检测时间,同时特异性、敏感性和准确性也比国标法更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参加编号为NIFDC-PT-220的能力验证,考核从乳粉中检出沙门氏菌及血清分型能力。方法参照国标方法对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提供的随机乳粉样品(CODE140、CODE121)进行沙门氏菌的检验,并将荧光酶联免疫法和荧光定量PCR技术作为辅助方法。对分离出的疑似菌进行生化鉴定,并且采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全面鉴定。结果编号CODE140血清分型为O:4,5,12, H:i; 1,2被确定为鼠伤寒沙门氏菌。编号CODE121未检出。结论荧光酶联免疫法和荧光定量PCR技术缩短了检测时间,特异性和敏感性好,与国标方法配合可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PCR方法快速检测变形杆菌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一种快速、准确检测变形杆菌属的PCR方法.采用传统分离培养法、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检测法和常规PCR方法对66株变形杆菌样本分离株进行鉴定.三种检测方法结果一致,但PCR方法检测时间只需5~6h,比传统分离方法节省40h左右.通过对13株非变形杆菌属菌株的特异性实验和标准菌株的灵敏度实验,进一步表明,PCR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准确可靠以及灵敏特异的特点,优于传统分离培养法和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检测法.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 建立一种基于自动化的快速核酸提取方法,联合三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提高羊肉制品真伪鉴别的检测效率。方法 分别采用全自动核酸提取法、磁珠手提法与柱提法对不同状态羊肉制品进行核酸提取,比较不同方法的提取时间差异,通过三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结果评估不同方法的提取效果。以国标法为对照,对市售的羊肉制品进行平行检测,评估本方法的检测性能。结果 与磁珠手提法、柱提法相比,全自动核酸提取法的提取时间缩短了15-30 min,且提取的核酸扩增效果更好。全自动核酸提取法在羊猪混合样本中羊源核酸检出限为0.010 mg·g-1。全自动核酸提取法在生鲜肉、生肉及熟肉制品等多种类型产品中提取的羊源核酸PCR检测结果的CV值均<3.000%。分别采用三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法与国标法对全自动提取的21份市售的涵盖不同类型的羊肉制品核酸进行平行检测,符合率为100.00%。结论 本研究方法可为羊肉制品掺假的快速真伪鉴别提供操作简便、稳定灵敏、快速准确的整套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通过检验各类乳制品收集了大量乳源性金葡菌菌株,应用酶联荧光免疫分析法对菌株的肠毒素进行检测分析,并进一步使用荧光定量PCR法对肠毒素基因进行分型.结果表明,乳源性金葡菌肠毒素的检出率与基因型分布均呈现一定显著特征,应用酶联荧光免疫分析法与荧光定量PCR法对肠毒素的检测结果总体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8.
摘 要: 目的 比较实时荧光定量PCR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在核桃露(乳)饮品中检测花生和大豆成分的灵敏性的差异。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样本DNA的核桃、花生和大豆源性成分,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样本的花生和大豆特征蛋白成分。结果 加热处理对实时荧光PCR和ELISA法检测花生和大豆的结果均有显著性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出2个品牌4批次样本含有花生源性, 3个品牌的6批次样本含有大豆源性; ELISA方法除检出这些批次含有花生和大豆源性成分外, 另检出3个品牌5批次样本含有大豆源性成分。ELISA方法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大豆检测结果差异主要集中在低蛋白浓度样品中, 这与2类方法的检出限不同有关。结论 鉴于2类方法检测结果在高浓度水平的高度一致性, 说明实时荧光PCR和ELISA方法对花生和大豆源性成分检测结果均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国标法(生化试剂鉴定法和全自动细菌鉴定仪法)、实时荧光PCR法在能力验证项目巧克力中沙门氏菌检验中的优缺点。方法分析2种方法的不同检测原理,比较生化试剂鉴定法、BD Phoenix-100全自动细菌鉴定法、实时荧光PCR法在细菌鉴定应用中的优缺点。结果 3个能力验证样品检出1阳性2阴性, 2种检测方法结果一致, 3个样品实验均获得满意的结果。结论国标的常规培养法与仪器检测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有助于提高结果的准确性;参加能力验证工作有助于提高实验室的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10.
马力  沈锐 《食品工程》2023,(4):44-46+64
参加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编号为ACAS-PT1343 (2022)的能力验证,该能力验证考核能否从人工污染的样品中检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验。对随机人工污染样品22-D378、22-G483进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验,采用国标法、酶联免疫法和荧光定量PCR技术3种检测方法,探讨食品中单核增生李斯特菌的快速检测及鉴定。试验结果表明,编号22-D378样品检出单增李斯特菌,22-G483未检出。在国标方法的基础上,辅助酶联免疫和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检测,缩短了检测时间,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好,3种方法互相补充可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 jejuni)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病原菌,可以使人和动物引发多种疾病。目前,检测C.jejuni采用的国标方法是传统的培养法,但C.jejuni培养条件苛刻,且培养法存在操作繁琐、特异性不强、费时等缺点。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以其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特点,现已广泛应用于C.jejuni的检测,并成为目前快速检测临床与食品中C.jejuni最常用的的方法。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利用RCR技术,包括常规PCR、多重PCR、巢式PCR、实时荧光定量PCR、PCR-酶联免疫吸附法、最大几率数-PCR、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变性高效液相色谱、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和磁捕获-荧光PCR方法检测C.jejuni的研究进展,并针对这些PCR技术的原理、检测效果、优点和缺点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为有效控制和预防该菌引起的疾病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2.
3种沙门氏菌检测方法能力验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国标法、VETIK和荧光定量PCR法3种沙门氏菌检测方法的检测效果。方法 10份盲样经GB4789.4-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和VIDAS仪器检测,生化部分用VITEK2 compact执行。结果国标法在10个盲样中检出3种血清型沙门氏菌,分别为5号样品检出阿贡纳沙门氏菌、7号样品检出蒙得维的亚沙门氏菌和肯塔基沙门氏菌。VETIK和荧光定量PCR法检出5号和7号呈沙门氏菌阳性,其他为阴性。结论 VIDAS和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快速、可靠、灵敏度高,可作为传统检测方法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T-PCR)与分离培养法对食品从业人员肠道致病菌沙门菌和志贺菌的检测效果。方法 1RT-PCR法: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体检肛拭子进行初筛;2分离培养法:按照国标方法GB/T 4789.4—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和GB/T 4789.5—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对所筛选出的菌株进行鉴定。结果 RT-PCR法对食品从业人员肠道沙门菌和志贺菌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分离培养法。结论 RT-PCR法相对于分离培养法在从业人员体检沙门菌和志贺菌的检测中,无论从检出率、准确度,还是检测时效性上都有着明显的优势。因此,在从业人员体检中运用RT-PCR法具有很好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3种方法对鸡肉粉中沙门氏菌进行检测。方法3份样品的前处理依据组织方提供的《作业指导书》进行,每瓶样品直接加入4.5 mL灭菌去离子水复溶,作为初始样本,后续实验依据GB4789.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操作。鉴定分离出疑似菌后,加入了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2种方法作为辅助检测,并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生化鉴定,再结合生化鉴定与血清学实验综合评判检测结果。结果使用3种鉴定方法在JS015、JS110、JS140样本中均检出沙门氏菌。结论本研究采用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2种方法均能快速准确鉴定出沙门菌,特别是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和血清学分型配合使用,对沙门菌的快速鉴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运用实时荧光PCR法辅助鉴定能力验证样品中的沙门氏菌,以提高检验准确度。方法采用传统的增菌、选择性培养、生化鉴定方法进行样品检验,实时荧光PCR法作为辅助手段对BPW增菌液及可疑菌落进行扩增,最后用API20E鉴定系统对可疑菌落进行确认。结果 3个样品经增菌、选择性培养、生化鉴定后均无显著符合沙门氏菌菌落特征及生化特征的可疑菌落;缓冲蛋白胨水增菌液实时荧光PCR法扩增结果表明样品S02为可疑样品,其分离得到的菌落S02-4有典型扩增曲线;经API20E鉴定系统确认,样品S02为阳性样品,阳性菌为猪霍乱沙门氏菌亚利桑那亚种。结论实时荧光PCR法操作简单,准确度高,可作为传统检验方法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应用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闫雪  姚卫蓉  钱和 《食品科学》2005,26(6):269-272
本文对目前国际上公认且具有良好发展空间的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和特点进行综述。包括:多聚酶链式反应PCR、实时定量PCR(real-timePCR)技术、酶联免疫法ELISA、PCR—ELISA技术、直接表面荧光滤膜计数技术、生物感应器biosensor、最近似数测定方法MPN以及Dipstick。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榛果过敏原成分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将此方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方法进行比对实验。方法根据榛果成分oleosin特异性基因设计并筛选合适的引物和探针,优化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建立榛果过敏原成分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对荧光定量PCR方法与ELISA方法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建立的榛果过敏原成分荧光定量PCR方法特异性良好,可用于榛果过敏原成分的定量检测,但检测灵敏度低于ELISA检测方法。结论所建立的榛果过敏原成分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达到10 mg/kg,具有较好的实用性,ELISA检测方法灵敏度高于荧光定量PCR法,但当榛果过敏蛋白被破坏后有可能出现假阴性结果。  相似文献   

18.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的微生物定量检测法,在食品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原理,及其在食源性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O157∶H7、沙门氏菌和副溶血性弧菌检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对粮谷及其制品中麦角生物碱的定性和定量检测方法进行了介绍,包括传统的检测方法,如比色法、薄层层析法(TLC);仪器检测法,如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毛细管电泳法;免疫分析法,如放射免疫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并综述了国内外麦角生物碱分析检测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肉制品中掺杂掺假是我国食品行业中存在的问题之一。现阶段,对于肉制品的鉴别有以下几种:DNA分析法、显微镜观察法和特异性蛋白质检测法等,但这些方法工作量较大,需要通过凝胶电泳、转化以及测序等流程,并且成本比较高。基于实时定量荧光PCR方法,其通过荧光信号积累,从而做到监测整个PCR的进程,在日常的应用中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定量范围宽和实时监测结果等优点,在很多物种鉴定中得以应用。本文就荧光定量PCR方法鉴别肉制品中羊源性成分做简要的分析探讨,希望能够给相关工作者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