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多种生态护坡技术在丽水市瓯江堤防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生态护坡的概念及其主要功能,结合丽水市瓯江生态护坡示范段工程,分别对三维植物网、绿化混凝土、连锁水工砌块、三维排水柔性生态袋及椰网植生带5种不同类型的生态护坡技术进行了应用研究,从各技术的施工方法、施工难易程度、工程成本以及工后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表明,各方法能达到保持水土、绿化环境、构建"和谐"水陆交错带的目的,因此建议在瓯江类似流域的护岸工程中,可根据施工成本、长期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合适的生态护坡技术。  相似文献   

2.
现浇型生态混凝土护岸抗水力冲刷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现浇型生态混凝土等新型的生态型护坡逐渐取代传统混凝土护坡,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作为一种新兴的护坡方式,现浇型生态混凝土抗水力冲刷性能缺少实验数据的支撑。根据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情况,制作了三种不同厚度的现浇生态混凝土样本,采用专用的实验仪器研究其在高速明渠流作用下的抗水力冲刷性能。结果表明:边界效应对生态混凝土的抗冲刷性能影响很大。在处理好边界效应的情况下,现浇型生态混凝土护岸在高速明渠流的作用下,水力淘刷现象不明显,下覆土体表面基本保存平整,土体高程下降微小(0.1 mm)。因此,现浇型生态混凝土护岸有着很好的抵抗高速水流(本研究最大流速达到6.11 m/s)冲刷的能力,在水利护岸工程中可以代替传统护岸和预制生态混凝土护岸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3.
中小河流生态护岸技术发展趋势与热点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河流整治工程中过度硬化现象仍较普遍,亟需开发和应用兼具生态保护、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及符合工程安全需求的生态护岸技术。生态护岸不仅具有传统护岸的行洪、排涝以及水土保持等功能,而且还融入了城市景观、文化和生态等内容,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结合生态护岸的基本定义,总结了国内外在中小河流生态护岸研究方面的进展及其不足之处,阐述了生态护岸构建技术,指出生态岸坡构建应与传统护坡技术结合、与土工合成材料结合,同时注重新型植被生长基质研发和施工方式的创新。针对现阶段生态护岸技术在破坏机理与耐久性、生态恢复效果定量评价等方面的不足之处,文中提出了若干生态护岸建设中亟需攻克的共性关键技术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浅谈崇明岛河道整治中生态护岸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护岸是现代河道整治的发展趋势,该文结合崇明岛作为生态岛的定位,着重介绍了石笼护岸及绿化混凝土护岸两种生态护岸的设计应用。  相似文献   

5.
我国河流生态护岸建设及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了国外生态护岸技术的发展概况,分阶段阐述了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引入生态护岸技术以来的发展历程与应用实践。总结了我国生态护岸建设相关规程的制定状况,具体分析了生态格网、土工合成材料、生态混凝土等生态护岸材料在产品标准、设计规程、工程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生态护岸植被建设存在的护岸植物品种及群落结构单一,植被选取缺少调查与论证,护岸植被类型未能与河道特点和护岸功能相适应等问题。从生态护岸技术标准制定、生态护岸植物名录制定、传统硬质护岸改造三个方面给出了我国河流生态护岸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生态护岸工程现状、需求及型式等的分析,探讨了生态护岸的发展趋势及其应用前景,提出需要进一步加强生态护岸研究.要更加重视从生态角度加强对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崩岸与险工段河段的综合整治,同时还需开展对不同类型生态护岸防护机理、生态效应、已实施护岸工程的生态修复技术及生态护岸设计规范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箱式绿化混凝土生态挡墙是河道生态堤防(护岸、堤岸)建设中的一种新型生态挡墙。通过对丽水市太平港林宅口段河道治理工程中箱式绿化混凝土生态挡墙的应用,表明该生态挡墙具有结构稳定、安全可靠、施工简便、实用性强、生态效果良好的优点。该类挡墙在城市内河治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绿化混凝土的概念及其基本工程特性,结合丽水瓯江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示范段工程,主要对绿化混凝土生态护坡技术进行了应用研究。根据本次示范应用成果,分析绿化混凝土护坡在丽水瓯江生态保护示范段植物生长情况及原因。  相似文献   

9.
绿化混凝土植被护岸在河道整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论述了绿化混凝土植被护岸的构造原理、技术要点和植被选择,并对其工程应用实例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河道治理工程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长久以来,人们对河道的重视都在于其自身的功能,如抗洪排涝等。所以,河道的护岸技术也较为单一,应用的材质也比较简单。但河道治理工程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护岸工程。传统护岸工程的结构对河道生态及景观性的建设帮助不大,所以在现代的护岸技术发展中,多采取有利于河道安全,景观性强,生态性强的治理方式。因此,材料的选择上也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而混凝土孔板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比较显著的优势技术,所以在河道治理中也逐渐取代传统的切石技术。并且,在河道治理中发挥了巨大的生态效应和经济效应以及工程效应。文章就对河道治理过程中,应用混凝土孔板护岸技术进行分析,以A河道治理为例,分析混凝土孔板护岸技术在河道治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
生态袋挡墙护岸结构设计及其力学性能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前我国河流整治工程中过度硬化现象仍然普遍,亟需开发和应用兼具生态保护、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及符合工程安全需求的生态护岸技术。生态袋挡墙护岸技术是能够将生态岸坡和墙体工程完美融合的系统,该系统解决了结构工程与生态工程结为一体的难题。以南京市板桥河岸坡整治工程为例,详细研究了生态袋挡墙护岸结构的设计、施工及植被种植技术。通过现场试验段的全过程跟踪,总结归纳出影响生态袋挡墙护岸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为生态袋体质量、加筋材料质量、袋内土体密实度、植被覆盖度等。以生态袋这一典型柔性护岸材料为例,通过对比全新生态袋、工程中已使用1.5年的生态袋力学性能和抗老化性能,评估生态袋的耐久性,研究生态岸坡工程质量与生态袋物理力学性能的内在联系,结论表明使用1.5年后的生态袋力学性能保持率较好,但较难满足30年使用寿命的设计要求。必须进一步改进生态袋护岸工程设计和施工方案,以满足工程耐久性能与力学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2.
加筋生态护坡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越来越注重工程生态性的今天,生态护坡在道路、堤防、城市水利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很多情况下,生态护坡在强度上无法满足工程设计的要求。加筋生态护坡是土工织物与植草相结合形成的一种护坡形式,在保证工程生态性的同时大大提高了生态护坡的强度,近年来逐渐得到重视与应用。综合介绍了加筋生态护坡的发展历程,将其概括为传统生态护坡、普通加筋生态护坡和高性能加筋生态护坡3个阶段,在此基础上对加筋生态护坡使用的不同结构型式和材质的土工合成材料进行了分类总结,针对国内外加筋生态护坡技术的研究现状和主要结论,结合实例分析了加筋生态护坡的工程应用,指出在保护边坡、减少水土流失及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最后,展望了未来需要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刘林 《人民长江》2018,49(11):97-102
为了选择固土能力强、结构稳定、生态影响小的护坡结构,以长江荆江段为例,通过护坡概化模型水槽试验,分析了不同生态护坡结构对近岸水流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钢丝网石笼和护坡砖本身对近岸水流流速影响较小,对结构下层的土体有较好的守护作用,但在没有辅助措施或植被覆盖的情况下,对表层土体缺乏有效的守护;植被护坡植物能减缓近岸流速、减弱水流对表层土壤的直接冲刷,但守护岸坡稳定性较差,下层土体易被掏刷。将硬质结构护岸与植被护岸相结合,可减弱表层土壤的流失并对岸坡下层土体进行有效守护。将生态型护坡结构运用到长江中游荆江河段航道整治工程中,现场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苦溪河流域防洪整治及生态修复工程的基本情况和设计要求,论述了在壅水堰、护岸整治、沿河建筑物等工程的设计上如何保持和恢复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稳定,并提出了相应的设计方案来实践人水和谐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5.
湖北省咸宁市邱家湾护岸段是老险工段,岸坡工程地质条件差,近年多处发生滑塌,严重影响堤防安全,经研究分析,滑塌体治理方案应用了加筋水泥土搅拌桩新技术,该方法技术先进,比钻孔灌注桩方案经济。加筋水泥土搅拌桩多用于工民建基坑支护及房屋地基加固中,在近年实施的堤防隐蔽工程建设中常采用多头或单头水泥土搅拌桩组成连续结构,用于堤身和堤基的防渗措施中,但采用加筋水泥土搅拌群桩作为受力结构使用,对长江堤防岸坡滑塌体进行整治尚属首产次,经分析,其技术上是可行的,施工也比混凝土钻孔灌注桩方案方便,邱家湾其它3个滑塌体的治理均采用该方法进行了整治,工程直接费比混凝土钻孔灌注桩方案节省投资197万元。  相似文献   

16.
吴丹凤 《广东水利水电》2016,(5):120-122, 125
铰链式混凝土生态护坡作为一种新型的生态护坡技术,在构建和谐河道生态护坡系统和维持稳定的生态环境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该文探讨了铰链式生态护坡结构和施工工艺方面的优势,对比分析了生态护坡铰链矩阵、混凝土护坡的造价情况,并结合铰链式生态护坡的特点,对工程各阶段的造价控制进行了分析。该研究可为生态护坡技术造价控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设计了对沿岸坡径流而下的雨水有强化净化作用的柔性排护岸,该结构充分利用了城市岸坡普遍具有一定坡度和落差的特点,将大孔隙混凝土砖的砖间隙作为布水通道,实现了径流雨水在排体内植物和骨料间逐层阻滞后的深度渗滤,强化了对径流雨水的阻滞作用和渗滤强度.配合比优化试验、植物种植试验和工业化生产中试等试验表明,该排体材料可保证植物生长,在强度上可满足护岸要求,并可进行规模化生产.该结构对径流污水有较好净化效果好,整洁美观,运行成本低,维护简单,不占用土地,在我国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