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旋流燃烧煤粉锅炉NOx生成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焦炭燃烧选取扩散-动力模型,煤热解反应采用双挥发竞争模型,气相湍流选取RNGk—ε模型,燃烧湍流选用PDF模型,采用CFD软件对1台装有32只双调风旋流燃烧器两侧墙对冲布置的1025t/h燃煤锅炉炉内氮氧化物生成进行数值计算,研究了炉内温度场、氧浓度场以及氮氧化物浓度场的分布特性。发现三者在炉膛内均呈对称分布,燃烧区域内的温度和氮氧化物浓度较高而氧浓度较低,燃烧区域上方温度和氮氧化物浓度逐渐降低而氧浓度升高。研究了温度和空气系数对氮氧化物生成的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氮氧化物生成量呈升高趋势,而随着空气系数的增大,氮氧化物生成量呈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2.
3.
4.
5.
6.
7.
在一台燃烧福建无烟煤CFB锅炉上进行了炉内添加石灰石脱硫的工业热态试验,分析了Ca/S比(物质的量比)、炉床温度、二次风率、脱硫剂粒径等对锅炉炉内脱硫效果的影响,以及炉内脱硫对锅炉氮氧化物排放浓度、飞灰和炉渣含碳量、飞灰比电阻、电除尘器除尘效率等的影响。试验表明:在Ca/S比较小时,脱硫效率随着Ca/S比的增大而迅速提高;当Ca/S比达到一定值后,脱硫效率提高缓慢,且趋于一稳定值。石灰石的平均颗粒粒径越小,脱硫效率越高;随着炉床温度的上升,脱硫效率线性下降。脱硫效率随着二次风率的增大先缓慢提高后急剧下降,呈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分布特征,存在一个最佳二次风率。炉内添加石灰石脱硫对锅炉氮氧化物排放的影响很微弱。飞灰含碳量随着Ca/S比的增大而有所下降,但当Ca/S比达到较高值以后,飞灰含碳量不再明显变化,反而有上升的趋势;炉渣含碳量随着Ca/S比的增大而上升,总体控制在1.5%以下。随着Ca/S比的增大,飞灰比电阻增加,电除尘器除尘效率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8.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对750 TPD的生活垃圾焚烧炉建立模型,模拟炉内的气相燃烧过程,研究了炉内燃烧过程对二恶英控制及SNCR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10.
11.
介绍了高风湿无焰燃烧技术原理,并对其进行了数值计算。其湍流流动采用k-ε模型,燃烧采用混合燃烧模型,耦合蒙特卡洛辐射传热模型;NOx模型采用Zel’dovich温度型NOx和成模型和DeSoete快速反应型NOx生成模型。 相似文献
12.
13.
考虑到燃煤仍是我国今后相当长时期的主要能源政策,故研究探讨其燃烧技术仍有很大现实意义。笔者根据在苏州某厂锻工车间进行煤粉炉技术改造的实践结合冶金炉加热理论撰写了此文,供参考。一、燃烧室内煤粉的燃烧过程火焰炉中主要有两类燃烧方式,即层式燃烧与悬浮燃烧。在煤粉炉中,呈悬浮状的颗粒极细小的煤粉,以射流的形式随助燃室空气从喷口进入燃烧室。煤粉的燃烧属多相悬浮火炬燃烧。与层式燃烧 相似文献
14.
应用FLUENT软件对影响多孔金属板燃气灶燃烧性能的多个参数进行了控制变量的数值模拟,对各参数进行归一化处理与敏感性分析,探讨各参数对灶具燃烧性能的影响。简化模拟计算,取多孔金属板上的一个单火孔的一半作为数值模拟对象并划分网格进行模拟。得出以下结论:火焰中心位置随板面表面发射率的增大而上升,表面发射率的增大使氮氧化物体积分数峰值出现下降,降幅约7.9%。表面发射率的增大在维持火焰温度基本不变且氮氧化物排放降低的情况下,提升了火焰位置,因此为提升灶具热效率,应将主要优化方向集中在通过表面处理以提高板面的表面发射率。灶具热负荷和火孔内直径的增加对上板面温度的提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当热负荷从3.1 kW增加至3.9 kW时,火焰中心温度增幅为5.3%,同时氮氧化物排放量随之增大。内直径对上板面温度的提升作用在其值大于1.10 mm后开始显现,内直径的增加会明显提高氮氧化物的排放。因此在适当考虑烟气中氮氧化物排放的范围内,可提高灶具的热负荷和火孔内直径。在灶具热负荷较小时,孔隙率不可过大,但随着热负荷的增加,孔隙率可适当增大。鉴于板面厚度增加会明显增加达到稳态所需的时间,因此不宜采用过厚板面,以3.00~4.00 mm为宜。 相似文献
15.
16.
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脱硫因其系统简单,投资节约,运行安全稳定,被广泛采用。本文针对实际投入运行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脱硫实际运行情况进行研究,提出安全经济和可靠的运行方式。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干扰群井基坑降水设计中基坑及周围地下水位实时预测方法。通过交叉验证对插值方法进行有效性评价,选择出最合适的插值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基坑降水过程的数值模拟,该方法可指导基坑开挖、分析降水工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对管道中流体冲刷含有均匀内热源的固体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求解得到了固体外侧,管道内侧的温度场和速度场。进而在数值模拟的基础上,分析了流体和方形固体壁面之间的对流换热Nusselt数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发热物质的后部紧靠固体壁面处有两个明显的对称漩涡;并且在流固耦合上、下界面上,随着水平方向距离的增大,对流换热量和Nusselt数急剧减小。 相似文献
19.
分析煤粉炉水洗炉底渣和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灰的化学成分及性质,介绍利用它们在国产成型机上生产轻质混凝土砌块的配合比、工艺流程及养护方法,并对实际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采用Fluent软件,选取标准k-ε湍流模型、涡耗散反应模型与DO辐射模型,利用UDF函数将玻璃液面与玻璃熔窑火焰空间进行耦合,获得玻璃熔窑火焰空间和玻璃液的温度、速度及压力分布模型,从而更为细致全面地分析了玻璃熔窑工作时的传热传质过程.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玻璃的熔制过程,对优化窑炉设计,提高窑炉使用寿命,降低成本和工作风险,改善工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