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刘良玉 《小水电》2006,(4):31-33
随着电网、经济的发展,变电站10kV出线中,电缆所占比重越来越高,导致10kV系统的电容电流越来越大,远远超过了规程规定的10A(10kV为架空线和电缆线混合的系统)。因此,需要在10kV电网中采用中性点谐振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理想的消弧线圈能实时监测电网电容电流的大小,在正常运行时电抗值很大,相当于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能在极短时间内自动调节电抗值完全补偿电容电流,使接地点残流的基波无功分量为零。小电阻接地自动跟踪补偿消弧装置基本上能实现上述功能,能将接地故障电流限制在允许范围内,保证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行、人身及设备的安全。图1幅。  相似文献   

2.
电网中35kV系统一般采用不接地系统,主变压器35kV侧中性点引出方式为不接地、经消弧线圈、电阻器或避雷器接地方式。当35kV线路或变压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就有零序电流从变压器中性点通过,电容电流过大,会产生很高的过电压。结合云南农村电网变电站少,供电距离较长,变压器容量大,单相接地故障多的特点,对35kV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进行了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3.
大型水轮发电机组的中性点采用不直接接地的方式运行。当定子单相对地电容电流值超过5A时,其中性点就需设置消弧线圈,以在机组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向故障点提供电感电流来补偿接地电容电流,使接地点的电弧得以熄灭。  相似文献   

4.
消弧装置在电力系统配电网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晓霞 《人民长江》2009,40(12):73-74
在我国6~66 kV的配电网中,大多数采用中性点不接地运行方式,这种运行方式虽然供电可靠性高,但也存在隐患,如当电网扩大和电缆出线增多时,若发单相接地故障时,系统对地电容电流急剧加、流经故障点的接地电流较大,容易产生间隙性弧光接地过电压,严重威胁到配电网的安全可靠性。而在配电网中增设消弧装置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介绍消弧装置的原理及在现场的运用情况,通过工程建设的运用提出对宝泉抽水蓄能电站10 kV厂用电系统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5.
李勇 《云南水电技术》2007,(4):60-61,67
电力系统10~35kV系统多采用中性点不直接接地方式。随着城市电网建设规模的迅速发展,变电站的电力电缆出线越来越多,导致电网单相接地电容电流不断增大。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电容电流大,接地点电弧不易熄灭产生弧光过电压,引发电力系统事故。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补偿了接地电容电流,限制弧光接地过电压,保证电网供电可靠性和电网的安全。采用自动跟踪补偿后,能实时适应负荷线路接地的变化实现高精度、快速可靠的自动调节。  相似文献   

6.
董伟英 《小水电》2001,(6):29-31
在小电流接地系统中发生接地故障时,系统的电容电流远远超过部颁设计规定,使用老式消弧线圈进行分节调节补偿,已不能满足电力系统发展的需要。简要介绍了自动跟踪消弧电抗器及单相接地选线装置的性能特点以及在小电流接地系统中的应用情况,图1幅,表1个。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现行消弧装置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自动补偿消弧线圈与故障相快速接地装置相配合使用的消弧方法,阐述了基于该消弧方法的消弧装置的整体结构以及各部分的工作方式,讨论了所使用的各部分装置的动作配合方案。该消弧方法兼有快速熄灭电弧和减小接地电流的优点,使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弧光接地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能够进一步提高电网的安全性和供电质量。  相似文献   

8.
随着电网的发展,大量电缆应用到配电网中,当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电容电流变大,威胁到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文章分析了电容电流的产生和危害及消弧线圈在非有效接地系统中应用的必要性;阐述了消弧线圈的工作原理、容量选择等相关问题;对各类型消弧线圈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大型风电场集电网系统接地方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电力电缆线路具有可埋设在地下、占地少、不受气候和环境影响、可免遭雷击、维护工作量小、送电安全性高等优点,因此,在风电场内部集电网中广泛采用。但随着电缆长度的增加,电缆的电容电流将呈线性比例增加。根据河北省某大型风电场(150MW)集电线路的计算统计,采用35kV电缆线路时,其电容电流已达200A左右。对这样大的电容电流,当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会严重威胁电气设备绝缘,因此,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将直接影响风电场接地系统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
风电场35 k V系统接地变中性点电阻器额定电流通常相对偏低。当集电线路发生经电阻单相接地故障时,集电线路继电保护装置往往难以动作成功。针对该问题,根据电网继电保护运行整定规程,结合电网故障波形,分析了集电线路继电保护装置难以动作成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性点电阻器额定电流与电网电容电流的配合关系,并应用于现场,有效提高了风电场集电线路的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大型发电机定子绕组对地电容较大,发生定子单相接地故障时电容电流也较大,采用中性点经配电变压器接地方式,能起到对过大故障电流限制的作用。采用高阻抗变压器作为中性点接地变压器的配置方法,利用变压器内在电抗生成的电感性电流,对故障电容电流进行部分补偿,在满足抑制故障暂态过电压要求的同时,将接地故障电流限制在允许范围内,解决了配置大型发电机中性点接地装置中常见的接地故障电流过大问题。  相似文献   

12.
刘亚青  朱钊  张丹丹 《人民长江》2019,50(6):143-147
乌东德和白鹤滩水电站单机装机容量分别为850 MW和1 000 MW,发电机容量和电压等级均超出了既往工程。发电机中性点接地装置作为发电机重要的辅助设备之一,其参数的配置是根据发电机定子回路对地电容来确定的。巨型水轮发电机组定子回路对地电容非常大,其中性点的接地装置参数若继续采用传统的高阻接地方式进行配置,将无法满足目前标准所推荐的安全接地故障电流限值。为此,对巨型水轮发电机组中性点接地装置参数配置专门进行了探讨研究。首先针对铁芯烧蚀提出了故障电流限值;然后,基于暂态过电压及接地故障电流限值,提出了加补偿电抗的接地方式;最后提出了采用补偿电抗接地方式下的中性点位移电压计算公式。研究表明,巨型水轮发电机组中性点接地装置参数的配置,需对故障电流、暂态过电压及中性点的位移电压进行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3.
A 6-kV power plant auxiliary grid with low ground fault currents is considered, which can operate in modes with insulated or compensated neutral depending on the connection of the working or backup auxiliary supply element. A high-sensitivity zero-phase sequence current protection from single-phase ground faults is suggested, which operates on commercial-frequency capacitive ground fault current and is suitable for the two kinds of auxiliary grid.  相似文献   

14.
彭泽华  黄维斌 《红水河》2014,(4):103-105
小电流接地系统的配电网络由于其运行环境的复杂多样性,接地选线装置的准确率一直得不到根本性的改善。提高选线装置的准确率,是提高供电可靠率和电能质量的必由之路。随着硬件技术的进步和运行理念的变革,新技术和新运行方式的推广应用,为提高选线准确率和降低接地故障危害提供了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在中低压电网中,PT断线、单相接地及由PT饱和引起的铁磁谐振均是多发性的故障,这些故障都能使电压异常。PT一次不对称断线和单相接地时,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形都有电压,绝缘监查装置都会发接地信号,不能根据所发信号区分是单相接地还是PT断线。单相接地和铁磁谐振往往均表现为中性点出现位移电压,尤其是基波谐振更不易与单相接地区分。此文在分析各种故障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当电压异常时辨识故障的方法,能有效判断是出现何种故障。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容县35 kV中性点不接地电网近年来发生的谐振及造成的损失。通过理论计算分析,找出频发揩振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王成建 《四川水力发电》2007,26(3):46-46,53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常会遇到一些电压输出不平衡的情况。若对这方面认识不足,一方面会因电压不平衡而误认为接地情况,找不到真正的问题所在,将做许多无用功;另一方面,也可能会因未能及时找到接地点及故障原因,而给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埋下隐患或引起扩大事故。结合我厂10kV系统一次单相接地故障的处理经过,就此问题进行一些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线路对地电容对故障电流负序分量和零序分量的影响以及故障电流负序分量在配电系统中的分布特征,提出了根据接地时刻线路负序电流的相对最大值确定故障线路、根据故障线路负序电流和消弧线圈电流的相位差决定消弧线圈的调节方向、以故障线路负序电流分量的最小值为调节目标的新型综合自动调谐方法。该调谐方法在完成调谐的同时也完成了故障选线,但它并不以正确的故障选线为前提条件,无须测量配电系统的对地电容,也不受配电系统运行方式的影响。即使在故障接地期间改变配电系统的运行方式,该方法也能及时判断并准确调节消弧线圈电感使配电系统重新回到谐振状态。对开发的新型自动调谐装置样机进行了动模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方法的正确性和装置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龙洞水电站二号机组出现的单相接地保护误动的实地分析、检验和排除,进一步探讨总结出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的现象判断和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