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4.
一种竖管降膜蒸发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设计了一种竖管降膜—横管冷凝的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以电加热作为供热热源,在不同的运行参数下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影响装置性能的各种因素。分析表明:在供能相同的情况下,闭式循环的单位能耗产水率比开式循环提高了约1.0~1.5倍;提高循环热水进口温度有利于提高产水率和单位能耗产水率;海水流率有一个理想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5.
设计制造一种以太阳能等低温热源驱动,并在负压下运行的两级管式淡化脱盐装置。在44及62℃恒温热源加热条件下,测试装置处于101、60及20 kPa运行压力时的水温及淡水产率,对其性能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负压运行可使蒸馏系统产水率提高到常压运行时的3倍以上,同时可提升装置对热能的利用效率。此外,数据表明真空辅助技术应用于小型淡化装置时,电能消耗较低,操作压力为60及20 kPa时,真空泵每小时耗电量分别约为0.00035及0.009 kWh。结合实验数据对2~5级管式蒸馏器的能量利用效率进行估算,当热源温度为70℃时,5级蒸馏器性能系数在60 kPa负压下可达3.79。 相似文献
6.
文章针对常压运行单级太阳能蒸馏器产水效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嵌套管回热和负压运行的改进方案。改进装置由多层圆管嵌套而成,其内部具有多个独立拱形产水腔室,在负压下运行时具有能耗低、操作维护简便、产水性能好且水质高等特点。分别于成都和西昌两地测试了装置处于95(常压),60,40,20 kPa运行压力时的产水性能,结果表明装置在西昌维持40 kPa运行时具有最优产水性能,对应单日产水量为7.2 kg/m2,性能系数为1.45,较常压运行时性能提升近一倍。此后对装置维持负压的能耗数据及产水经济性进行了评估,数据表明装置产水时维持负压能耗低于4 kJ/kg,综合产水成本约为0.1元/L,与同类太阳能蒸馏器相比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7.
8.
9.
太阳能膜蒸馏海水淡化技术研究和发展状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太阳能膜蒸馏海水淡化技术是以太阳能为驱动能源、基于膜蒸馏过程的新型海水淡化技术。介绍了太阳能膜蒸馏海水淡化技术的原理,总结并分析了国内外研究发展状况,指出了其优势所在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简要分析了200MW褐煤锅炉立管式空气预热器烟气侧入口处在短期运行后出现严重磨损的原因,并提出了处理方法和预防方法. 相似文献
14.
15.
16.
天然气锅炉尾部增设冷凝换热装置,可以回收烟气中的显热及潜热,是锅炉节能的重要技术措施.对于大量中小型微正压燃烧的天然气锅炉,在实施这项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瓶颈是节能装置增加的阻力必需在燃烧器风机的压头裕量之内.由于微正压燃烧器的风机压头裕量通常较小,如果增设节能装置的阻力超过其裕量,则会影响原燃气锅炉的正常运行,出现炉门冒烟、出力不足等故障.介绍一台成功运行的微正压燃气锅炉所增设的节能装置中一组错列翅片管束和一组顺列翅片管束在低雷诺数下运行的阻力特性试验研究情况及相应的试验关联式,可供设计运行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W”火焰锅炉燃烧系统的设计特点,该锅炉运行过程中出现了炉膛负压波动大、燃烧不稳定的问题。对该炉实际运行情况的分析研究表明:锅炉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偏低、燃烧调整不平衡、燃煤煤种偏离设计煤种过大以及各煤粉管道风煤比偏差过大是造成炉膛负压波动大的关键问题。通过优化调整燃烧、加强燃用煤质管理、减小各煤粉管道风煤比偏差、增加炉膛卫燃带的敷设面积、加大磨煤机出力裕度,保证满负荷运行中合理的煤粉细度等措施,基本消除了炉膛负压波动大的问题,同时还降低了锅炉飞灰可燃物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18.
Hyunjoo Han Jeong Tai Kim Hyun Tae Ahn Sang Jin Le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 in Heat and Mass Transfer》2008,35(5):589-596
The thermal performance of a solar system composed of parallel, all-glass (double skin) vacuum tubes has been investigated by using a three-dimensional analytical model. Each vacuum tube is equipped with a coaxial fluid conduit for water to flow through and collect the sun's thermal energy. The space between the exterior of the fluid conduit and the glass tube is filled with antifreeze solution to facilitate heat transfer from the solar heated absorber surface to water and to prevent the functional problems due to freezing in frigid weather conditions. Different from one-dimensional analytical models, the three-dimensional model considered in the present analysis enables the prediction of spatial variation of water temperatures as it flows through the coaxial conduit. This is quite useful in extracting major variables for the operation of the solar system using all-glass vacuum tubes as considered in the present investigation. 相似文献
19.
通过试验,对新型管芯式散热器进行了研究,根据国家标准建立了一套汽车散热器热力性能试验系统;运用该系统对管芯式散热器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试验研究,获得了它的三种水管排数下的传热与阻力特性的试验数据;运用最优化方法通过计算机编制程序,对数据进行处理和计算,从而得到了管芯式散热器的三种管排数的空气侧与水侧的对流换热准则方程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