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热力站系统中一个分布式变频泵(回水加压泵)输入及多个电动控制调节阀输入强耦合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调节方法,将变频泵进行多模态划分与多个控制阀输入级联后,进行神经网络PID解耦,消除了热力站系统的调节死区,改善了变频泵的自动控制调节能力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保定市热网应用分布式变频泵的设计方案、设备选型、控制策略和运维管理情况,探讨了在实际工程中大规模应用分布式变频泵应注意的问题。结果表明:与中继泵站方案相比,分布式变频泵方案具有节省初投资、节省运行费、对未来工况变化适应性强的优势;分布式变频泵数量众多,需要通过建立水力模拟达到精细化选型,保证大部分水泵工作在效率较高的区域;通过全网集中控制,统一调控各热力站的分布式变频泵与电动调节阀,可以实现全网水力平衡;通过运行参数的在线监测和诊断,及时发现运行中的问题,可以保证分布式变频泵系统的供热质量和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12)
传统的供热系统热源泵必须按满足最不利用户的资用压头设计,靠阀门调节各热力站的水力平衡,阀门的截流损失浪费了大量电能,各热力站水力工况相互耦合,水力平衡调节难度很大。而分布式变频二级泵技术的供热系统,实质性地把传统的供热系统改变成了一种柔性的供热系统。大庆油田矿区服务事业部外围物业管理公司庆新区域供热系统改造方案,验证了分布式变频二级泵技术的节电效果,系统改造后总功率降低45.88%,年节约电能40%以上。  相似文献   

4.
分布式变频泵供热系统的运行调节方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分布式变频泵供热系统是指在热力站换热器一次侧回水管上设置回水加压泵,代替阀门完成流量调节的供热系统。分布式变频泵供热系统中存在零压差点,该点供回水压力相等。采用变流量调节时,存在定零压差点和变零压差点两种运行调节方式。采用定零压差点运行调节方式时,供热系统在整个供暖期的各种工况均属于相似工况,运行调节较为简单,输送能耗也较小。  相似文献   

5.
方旭  何岳  赵武 《区域供热》2013,(2):27-34
本文详细介绍了大庆庆新供热处在供热系统改造中采用分布变频泵、二级泵和分解泵技术,并装备热网计算机监控系统来管理指导供热运行,有效解决了传统供热系统中热源和热网之间、各热力站之间、二次网各分支之间的流量强耦合关系,证明了这项技术在调节供热平衡上的独特优点,取得了较好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分布式变频泵供热系统的基本原理,比较了传统供热系统与分布式变频泵供热系统的水压图及运行方式。采用变压差调节法使分布式变频泵供热系统达到水力平衡,即运行流量达到实际需求的流量。然后介绍了以此为前提条件分布式变频泵供热系统按热量量化的数值而进行调节的方式。该调节方法的特点是:直接采用热量控制调节,改变了传统用供回水温度来间接调节的方法。通过该方法可以保证供热质量,并最大限度地保证了供热系统的稳定性,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7.
以某工程实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分析热力站传统供热和分布式回水变频泵系统的工作效率,得出了采用分布式回水变频泵供热系统比采用传统供热系统节能约40%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城市热力系统中热力站的数量多,其规模和类型也不同,热力站的调节与控制状况对供热系统的能耗有很大影响;因此对热力站的调节与控制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应用意义。本文对城市供热系统热力站的调节控制方法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分析了不同类型热力站的特点。提出了确定热力站热负荷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探讨了热力站的调节控制方法;给出了采用温度控制法时,二次侧系统供水温度随室外温度的调节公式;给出了采用热量控制法时,供热量随室外温度变化的调节公式。将温度控制法和热量控制法应用于实际,取得了预期的效果。根据不同的热力站类型,提出了满足实际供热系统运行要求的调节控制方法。对于同一类型用户热力站和一站一户式热力站,可以执行热力站一次侧调节,即:以室外温度作为干扰量,根据室外温度的变化,通过改变一次侧水流量,进而达到运行调节的目的;对于热力站站内各分支可以进行人工流量均衡调节。对于不同类型用户热力站,可以执行热力站二次侧调节控制,即:根据热力站二次侧各分支的不同用热特点分别进行运行调节,以达到比较好的控制效果。热力站二次侧调节控制的被控参数可以采用二次侧供水温度,也可以采用二次侧供热量。  相似文献   

9.
实施供热计量的变流量系统中,电动调节阀被广泛应用在热力站进行供热量调节。但电动调节阀在实际使用中常出现运行效果不理想,甚至无法正常调节、调节阀损坏过快的情况。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电动调节阀的设计选型不当。本文介绍了电动调节阀常用的设计选型原则和计算步骤,并结合工程实例进行说明。针对资用压头过大的常见情况,介绍了串联手动调节阀和压差控制阀两种方式来改善其调节性能。  相似文献   

10.
分布式变频调节系统在供热中的节能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狄洪发  袁涛 《暖通空调》2003,33(2):90-93
分析了供热系统中传统的电动调节阀调节方法的特点,认为如使用分布式变频调节系统取而代之,在初投资不增加的条件下,可大量减少水泵的能耗,特别是在部分负荷运行工况下,其节能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以山东某市实际热网改造项目为例,根据实际运行现状,提出该市热网平衡自控及信息化解决方案,在全面水力计算基础上,对水力失调工况进行理论分析,确定管网流量、压力等参数的变化规律。通过增置选型合理的调节阀和分布式变频泵,采用全网平衡控制方法解决各热力站间流量分配不均问题。在均匀供热基础上,优化调节方法,对理论调度曲线进行修正,拟合不同室外温度下水温、流量运行调节曲线,有效指导热网节能运行。  相似文献   

12.
某集中供热系统由于地处采矿区,各热力站和热源相互间相对高差较大,其管网的设计和运行难度相对较大。本文对两种方案进行分析比较,一为采用一般的阀门调节的方法,一为在热力站站内采用回水加压泵调节的方法,即为分布式变频泵系统的方法。如采用一般的阀门调节的方法,则使得热网中大部分管道设计压力高于1.6MPa,管道投资大,而且管网输送能耗大,如采用分布式变频泵系统则有效解决了如上问题。  相似文献   

13.
简要介绍了直供式供热系统的特点。为了保证直供式系统中热用户水力和热力工况的稳定、安全,探讨了分配式热力站的设计方案。以某县级市为例,在不同的主管网压力工况和热用户情况下,通过对水压图的分析,给出了不同类型的热分配站的设计示意图。分析了在直供式系统中采取分布式变频泵的优缺点,并与传统直供式系统的初投资和运行费用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4.
某热电厂集中供热系统受供热管网承压能力低及一次热网循环水回水温度高的影响,吸收式热泵运行效率低下。经分析原因,采取了热力站加装分布式变频泵、板换间接供热改为混水供热的主要技术措施,有效提高了吸收式热泵的COP值。  相似文献   

15.
针对分布式变频泵供热系统,提出按照热量控制的方法。该控制方法的特点是:直接采用热量控制,改变了传统用供回水温度来间接控制的方法。针对分布式变频泵供热系统,热源处按照热量总量控制,主循环泵按照压差控制,分布泵按照热量-温差控制的方法。通过该方法可以保证供热质量,并最大限度地保证了供热系统的稳定性,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6.
高海旺 《区域供热》2022,(2):21-29,40
随着供热技术和运行水平的不断提高,在热力站内二次网侧增设调峰锅炉成为研究者们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以太原市的供热现状为基础对热力站内分布式燃气调峰锅炉与供热系统串联进行研究,通过理论分析给出了一次网分阶段质调节和等供水温度的量调节、一次网等供回水温差的量调节两种调节方式.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两种调节方式下供热系统在调...  相似文献   

17.
根据城市集中供热系统调节的特点和全网平衡控制原理,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模糊PID控制方法,构建了温度、压力、压差三种热力站控制回路,给出了大系统热负荷调节与热网平衡的控制策略。热源粗调节与换热站细调节相结合,以二次网供回水平均温度为基准,保证了供热系统在阶跃输入下响应的稳定性,实现了供热管网的水力平衡。  相似文献   

18.
太古大温差长输供热系统分为高温网、一级网及用户换热站后的二次网,已运行三个供暖季,供热面积逐年增加。降低回水温度主要措施在一级网侧的换热站,本文详细介绍太古一级网各用热单位大温差机组热力站和板换热力站供热面积比例及运行情况,并对各用热单位每一供暖季一级网回水温度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受板换换热性能限制,在同一室外气温下,面积相当换热形式不同的热力站,板换热力站一级网流量偏大,导致系统回水温度较理论加权平均温度高。另外,大温差机组运行异常比例较高,也是造成系统回水温度较高的主要原因。将用热单位供热面积按照不同采暖方式统计,暖气片采暖比例明显较大,但实际供暖时,暖气片采暖控制二次网回水温度较地暖采暖高,对一级网回水温度有一定影响。为保证供热效果,实际供热指标偏高,耗热量增加并不多,但供热能力下降,影响大温差效果。  相似文献   

19.
多热源联网可以把多数量、多形式的热源组织起来,形成"一城一网、多源互联、灵活调度"的供热局面,是实现清洁、经济供热的重要途径。但部分城市存在较大地理高程差,供热运行中面临超压和倒空的双重风险,这对联网供热的运行带来极大挑战。本文通过陕西SM市的实际工程案例,探讨了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案。通过热力站设置分布式变频泵、主干管设置透平泵、旁通管定压等多种技术策略的综合运用,解决了热网输送压力问题。对类似问题的解决有较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分布式变频泵供热系统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介绍了分布式变频泵供热系统的基本原理.比较了传统供热系统与分布式变频泵供热系统的水压图及运行方式,结合工程实例,说明分布式变频泵供热系统的耗电量比传统供热系统低.探讨了分布式变频泵供热系统的适用条件及待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