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对于北方城市来说,集中供热是生产生活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市政组成部分。换热站是集中供热系统应用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北方城市某供热公司下的换热站及二级管网(供热面积为250万m~2,共33个换热站)1月份总运行能耗进行分析,并采取使用气候补偿器调整一次供水管网中的阀门开度来调整一次网侧的流量、在热网设置泵阀联动系统、对系统平衡进行优化调节等措施进行节能改造。改造后,共节约电能14.5%,节约水25.2%,为推动建筑节能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针对换热站循环泵与二次网不能实现联动调节的情况,提出了以二次网末端资用压头为目标进行换热站循环泵频率调节的技术。对循环泵与二次网联动调节的原理、方式及优势进行了探讨。结合算例,对该种调节方式的经济性进行了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3.
梁丹丹  白凯 《区域供热》2023,(5):106-111
通过分析变频水泵系统各个环节效率的变化规律,结合当前换热站循环水泵实际选型结果、运行过程中的无效节流和二次网不平衡导致的大流量运行等情况,提出换热站节电不是单纯的降低循环泵频率,而是依据运行工况确保变频水泵的综合效率最优,并对循环系统中无效节流和大流量运行状态进行优化,从系统工程的层面达到换热站节电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王宇 《山西建筑》2012,(18):134-136
以太原市某集中供热换热站的运行调节为例,将水泵变频控制技术应用于两个换热站的二次网循环水泵上,分析了2007年~2011年四个采暖年度的运行工况特点,总结了变频调速控制技术的应用,指出了利用二次网循环水泵变频技术是降低换热站能耗的有效手段,从而达到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根据管道水流理论知识,并结合工程实践经验,从一次网热源节能、采用变频系统、改变二次网流量、住户分户计量等方面,分析研究了供热系统节能增效的措施,从而提高冬季供热管网换热站的供热效率,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回收某小区汽—水换热站运行时产生的大量凝结水,减少直接排放造成的能源浪费,对水—水换热站进行了改造.在换热站改造中用平衡阀补水定压方式代替了原有的补水泵定压方式;在水—水换热站中利用平衡阀将一次网的热水补入二次网中,并维持二次网的水压稳定.该方法简单易行、定压效果好、运行可靠.改造后,这种方式回收利用了较多的凝结水,从而节约了能源并减少了换热站的运行费用.  相似文献   

7.
现有城镇集中供热管网输送能力有限与供热需求增加的矛盾日益突出。提出了一种电动热泵与蓄热装置联用的换热站系统,该系统可以将一次网回水温度降低到20℃,相同流量下一次网供回水温度120℃/20℃相比常规集中供热系统供回水温度120℃/60℃时输送能力提升66.7%。而且,该热力站中电动热泵仅在夜间谷电期间运行,相比纯电动热泵方式运行费用显著降低;较低的一次网回水温度有利于回收集中供热热源中锅炉烟气余热或者热电联产乏汽余热等低品位热量,从而显著降低集中供热系统的能耗。  相似文献   

8.
以供热工程基本理论为基础,对某高原地区换热站的工程设计及节能潜力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研究了换热站控制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通过对换热站一个供暖期关于一次网和二次网供回水温度的测试,结合理论分析并指出其不合理之处。得出利用提高供回水温差和一次网供回水温度的方法,挖掘节能潜力,降低供暖运营成本的结论。这些数据为集中供热的节能运行分析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北方地区采暖主要以集中供热为主。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扩大,供热规模也在随之扩大。北方地区集中供热主要以热电联产为主,其中换热站是连接一次网和二次网的热交换媒介。换热站在运行过程中的能源资源浪费问题日益严重。论文主要分析换热站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节能技术和措施,以期降低换热站运行成本,提高供热效率。  相似文献   

10.
郭保山  徐晓波 《山西建筑》2003,29(4):149-150
概述了山西农大 ( 3× 14 )MW供热锅炉房工程及与之相配套的换热站建设、一次网建设、二次网改造等几项工程的设计、施工、运行情况。分析了工程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积累了类似综合性集中供热工程的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11.
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带动了与其配套的供热事业的发展,同时也给集中供热提出了新的课题,即如何满足日益增长的供热需求?如何对老设备、换热站和热网进行改造?如何节能降耗、平稳运行和提高供暖质量等一系列问题。建立混水系统及自力式流量控制阀在该系统的应用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例证。本文力求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此进行浅述。  相似文献   

12.
针对某热力公司集中供热系统2014-2015年供暖期热源、一次网、换热站的运行能效,采用现场调研的方法,结合(GB/T 50893-2013)《供热系统节能改造技术规范》中的评价标准,对该供热系统的运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计算出该集中供热系统锅炉房单位供热量能耗、单位供热面积能耗、锅炉运行效率、一级管网的补水率及水力平衡度。结果表明:锅炉房单位面积能耗较高,其中供暖期单位面积耗电量3.36k Wh/m~2,标准值为2k Wh/m~2~3k Wh/m~2;单位面积耗热量0.404GJ/m~2,标准值为0.23GJ/m~2~0.35GJ/m~2;单位面积供热负荷43W/m~2,较实际需求负荷高10W/m~2;运行的6#锅炉处于"大流量小温差"低效运行状态。补水率为1.28%,标准值为0.5%;单位面积补水量为25kg/m~2,标准值为15kg/m~2;该供热系统36个换热站中统计了16个换热站的水力平衡度,其中11个换热站出现水力失调问题。该集中供热系统处于供过于求的运行状态,管网的运行能效也较低,因此节能空间较大。  相似文献   

13.
本文简要介绍了分布式变频系统的原理,以烟台某换热站为例,阐述了分布式变频系统在换热站二次网侧的改造应用方案,通过对该系统改造前后的理论对比及实际运行数据的统计,探讨了分布式变频系统在二次网侧的节能效果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分析了现有换热站的缺点,介绍了城市集中供热系统中换热站的循环泵和补水泵的恒压变频调速技术以及远程数据集中监控系统在传统供热站改造中的方案,对比了改造后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余热电站冷却塔为电动风机冷却塔,耗电量高、设备故障率高。而水轮机冷却塔是利用循环水系统的回水动能推动水轮机转动,是“系统能量的二次利用或回收”,完全可以替代电动风机冷却,达到降低电耗、运行安全的要求。本文从电动风机冷却塔改造为水动风机冷却塔的可行性分析、改造方案、改造费用、改造成效等方面,阐述了水轮机替代电动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间接供暖系统实际运行数据,计算出改造成混水系统后,理论上能够节约的一次网热水流量。根据某换热站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改造方案和运行方案,以保证混水系统能够正常运行。最后通过节能性分析,说明了混水系统在节能降耗,减少运行费用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马磊  魏巍 《区域供热》2010,(6):37-41,53
随着集中供热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设备被应用到换热站中。由于外部条件所致,供热系统循环水中常会容有空气,影响供热、节能效果。真空脱气机作为一种新型脱气设备开始应用到换热站中,本文通过现场数据的跟踪及收集,对真空脱气机的使用效果、节能效果进行初步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阐述了负荷预测控制方法的组成及其在集中供热换热站自控系统中的应用,选取了河南省长垣县某热力公司两个基础设施和供热面积相近的换热站进行供热量消耗的对比分析:其中换热站A采用负荷预测控制方法,换热站B采用二网供温控制方法。运行结果表明:在保证用户室温达标的前提下,负荷预测控制方法比二网供温控制方法节约热量15.01%,节能效果显著,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重点介绍了加强换热站节能的有效措施,其不仅有利于加强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的应用,而且有利于有效降低集中供热系统的能源消耗,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来加强节能降耗工作的开展,从而有效实现节能目标,促进我国供热行业的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集中供热系统的运行调节问题,根据集中供热系统热平衡方程,考虑循环水流量、散热器散热面积、室内温度等参数,建立了集中供热系统二次网的运行调节数学模型。将该模型应用到某个集中供热系统中,分析了循环水流量、散热器散热面积、室内温度对供热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数学模型反映了集中供热系统的实际特点,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地指导集中供热系统的运行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