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分析功能性纺织品的发展现状及功能性纺织品的开发、整理与应用。探讨功能性纺织品和新型功能性纺织品的发展趋势,提出建立我国的功能性纺织品标准体系和功能性纺织品应用远景的设想。  相似文献   

2.
功能性食品与功能性乳制品的开发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概述了功能性食品的定义,功能性食品的产生和发展,功能性食品的原料,并就中老年和婴幼儿功能性乳制品开发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3.
功能性食品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国外已将功能性食品研究作为新世纪增强国际竞争力具有战略意义的研究课题,而我国有丰富的中草药等功能性食品特色资源,但在这方面的研究比较落后。本文就功能性食品发展概况、功能性食品发展趋势和我国功能性食品发展着力点进行了探讨,对功能性食品的研究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基于登山服功能性设计研究,分析登山服研究发展脉络及登山服设计原则对登山服功能性设计方法的推动作用,从登山服面料功能性设计、色彩功能性设计、款式功能性设计和智能系统设计4个方面进行阐述,并对未来登山服的面料和结构设计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正处于人均GDP从4000美元向8000美元的进展阶段,人民的健康意识逐渐增强,生活方式也在逐渐改变,生活标准不断提高,功能性食品正逐渐成为我国居民改善营养、预防疾病和提升健康的快速消费品,其属性已经逐步从可选消费品转为生活必需品。功能性食品的发展离不开功能性配料,没有功能性配料就没有功能性食品,功能性配料与功能性食品两者相得益彰互为表里关系。本文在我国居民消费升级和社会老龄化加剧的大背景下,系统的论述了未来10年将会是功能性食品的黄金发展期,是功能性配料的白金发展期。  相似文献   

6.
目前针织面料功能性研发还处于发展阶段,对于今后功能性针织面料发展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来自于功能性纤维和功能性物质中高新技术的开发,以及面料后整理技术的应用开发。功能性针织面料的发展往往是跨领域的技术应用的结果,今后将需要纺织与相关领域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开发功能性针织面料。  相似文献   

7.
功能性脂质(类胡萝卜素、植物甾醇、脂溶性维生素、n-3多不饱和脂肪酸等)具有丰富营养价值和多种生理功能,但其自身存在水溶性差,食品基质中功能性脂质在消化系统中溶解度低、肠胃吸收率低和生物利用度低等缺点,限制了其在食品和医药领域的广泛应用。改善功能性脂质的水溶性、贮存稳定性及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已成为普遍关注和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利用纳米技术制备功能性脂质纳米分散体有望能增加功能性脂质的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从而扩大功能性脂质在食品等行业的应用范围。本文在国内外文献分析的基础上,综述了功能性脂质纳米分散体制备所需材料和制备方法,并分析了纳米分散体系中功能性脂质理化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和初步阐述了功能性脂质纳米分散体的生物利用度和安全性。最后,对目前功能性脂质纳米分散体研究中的科学问题和重点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8.
日本厚生省于1988年8月1日开始组织“功能性食品恳话会”活动。到89年4月3日正式发表了有关功能性食品的中间报告。目前,厚生省对功能性食品的目标是在89年内制定表示方法和规格标准,批准一些品种为功能性食品。因而,在89年内是不存在正确而又严密的功能性食品和功能性饮料的。但从功能性食品的含义看,所谓功能性食品是指食品所具备的营养功能和嗜好功能以外的第三种功能,即调节身体条件的功能,日本近年来的饮料市场上已经陆续出现了具  相似文献   

9.
白玉苓 《纺织导报》2012,(7):146-148
近几年,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功能性服装产品飞速发展,功能性服装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本文介绍了功能性服装概念,分析了功能性服装消费心理,提出在功能性服装开发中,顾客感知价值是影响产品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并为企业提出了在产品、服务和宣传等方面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淀粉是重要工业原料,具有可再生性;由淀粉为原料制备功能性甜味剂,包括功能性低聚糖、功能性糖醇和功能性单糖等,具有良好化学性质和生理功能,在食品、饲料、医药、化工等业有着广泛应用。该文将概述这些功能性甜味剂性质及其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11.
小麦胚芽油的几种生产工艺实践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胚芽油是以小麦胚芽为原料制取的一种谷物胚芽油,它集中了小麦的营养精华,富含维生素E、亚油酸、亚麻酸、二十八碳醇及多种生理活性组分,是宝贵的功能食品,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调查发现,目前山东省及相邻各省小麦胚芽原料供应充足,并已有比较可行的加工设备。对几种小麦胚芽油加工方法经过近两年的生产比较实验,筛选出可行的加工工艺,为小麦胚芽油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小麦胚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小麦胚芽中各种营养成分及其功能性质,总结了小麦胚芽方面的近几年的研究,主要包括小麦胚芽稳定化研究、小麦胚芽油、麦胚蛋白等物质提取的工艺研究、以及小麦胚芽其他各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乳酸菌协同小麦胚芽油发酵对黑曲霉生长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初筛和复筛考察不同乳酸菌的抗真菌活性,并将小麦胚芽油添加入乳酸菌培养液中进行发酵,旨在明确乳酸菌协同小麦胚芽油发酵对抗黑曲霉活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小麦胚芽油不具有抑制黑曲霉生长的能力,而乳杆菌LF5发酵液抑菌率随着小麦胚芽油浓度的升高明显提升,且该现象具有菌株特异性。通过加热、中和pH、添加蛋白酶及过氧化氢酶发现,乳酸菌协同发酵上清液中的抗真菌活性物质主要由有机酸以及部分具有良好热稳定性的非蛋白类组分组成。此外,采用乳杆菌LF5协同小麦胚芽油发酵制备面包,在第5 d发现肉眼可见霉菌,与空白组(第2~3 d)相较具有显著抑制黑曲霉生长活性的作用,为乳酸菌在发酵米面食品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响应面分析优化小麦胚油浸出法提取工艺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微波稳定化后小麦胚芽作为试验原料,用国家标准规定的植物油抽提溶剂,建立了浸出法提取小麦胚油优化生产工艺。探讨了不同原料颗粒度对麦胚出油率影响、溶剂体积分数与麦胚质量分数比值(溶胚比值)对麦胚出油率影响、溶剂浸提温度对麦胚出油率影响、溶剂提取时间对麦胚出油率的影响等单因素试验。依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选择溶胚比值、浸提温度和提取时间为响应面优化分析试验设计因素,建立了小麦胚油浸出法优化提取工艺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优化小麦麦胚油浸出工艺:颗粒度为60目筛上麦胚粉碎物,以植物油抽提溶剂为提取溶剂,溶胚比值为20.5∶1,温度43℃、浸提38 min。优化工艺模型预测出油率的理论值为6.67%,验证试验显示小麦胚油实际出油率为6.65%。  相似文献   

15.
小麦胚油与天然维生素E的提取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小麦胚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从小麦胚提取品位高的小麦胚油是深度开发小麦胚资源的关键。与其它种类的植物油相比,小麦胚油的天然维生素E含量很高。本文结合小麦胚资源开发的最新进展,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介绍了几种关于小麦胚油和天然维生素E的提取技术。  相似文献   

16.
将昆明种健康雄性小鼠随机分为低、中、高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用生物酶法制取的小麦胚芽油胶囊连续灌胃30d 后测定小鼠肝匀浆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酶比活力。结果,小麦胚芽油胶囊具有增强SOD 和GSH-Px 活性和降低MDA 的作用。结论:用生物酶法制取的小麦胚芽油胶囊具备抗氧化功能。  相似文献   

17.
延缓小麦胚芽中油脂氧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了延缓小麦胚芽中油脂氧化的措施。麦胚经过用沸水蒸汽蒸煮30min,90℃微波处理6min,添加0.2%麦胚量的抗氧化剂异抗坏血酸钠、采用真空包装等综合处理的方法可大大提高麦胚的稳定性,延长麦胚的储藏期。储藏期达1年的小麦胚芽中油脂的过氧化值仅为19.8meq/kg。  相似文献   

18.
目的:获得最低非水化磷脂(nonhydratable phospholipids,NHP)含量的小麦胚芽油。方法:采用微波法处理小麦胚芽,以初始水分含量、微波时间、微波功率为影响因素,以小麦胚芽油中NHP含量为考察指标,通过L_9(3~4)正交试验优化获得最佳微波处理工艺。结果:最佳微波处理工艺为小麦胚芽初始水分含量26.0%、微波时间3 min、微波功率480 W。在此工艺条件下,微波处理小麦胚芽的小麦胚芽油提取率为9.22%,较对照和传统烘烤处理分别提高6.21%、1.09%,微波处理、对照、传统烘焙处理NHP含量分别为0.087、15.22、8.04 mg/g。结论:微波处理小麦胚芽能显著降低小麦胚芽油中的NHP含量并提高小麦胚芽油提取率。  相似文献   

19.
以小麦加工副产物——小麦胚芽粉为添加物,研究其对面团的成筋性、面包屑吸油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胚芽粉对面团的成筋性有较好的影响,对后续的发酵无不良影响,添加小麦胚芽粉可以降低面包屑的吸油量,添加量为5%的面包屑吸油量最低;添加小麦胚芽粉对面包屑的形状和附着性影响不大,添加量为5%时面包屑酥脆性最好。  相似文献   

20.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以高、中、低筋小麦胚芽为原料,通过正交试验分析方法,主要研究超临界CO2萃取小麦胚芽油的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3个因素对于小麦胚芽油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50℃、萃取时间2h的条件下萃取效果最佳,萃取率为11.05%。运用气相色谱技术分析不同筋度小麦胚芽油的脂肪酸成分组成,其中低筋小麦胚芽萃取出的小麦胚芽油中亚油酸相对含量高达58.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