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语义本体表示知识的方法,构建了机加工工艺领域本体模型,提出了机加工资源与任务本体的描述方法,反映了各类属性与数值的直接关系与语义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语义相似度计算提出了基于语义的机加工服务匹配算法,开发了云机加工平台系统。根据某订单实例进行验证,证明了匹配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现有本体表示方法在虚拟企业模型描述方面的不足,通过扩展本体关联语义和约束规则,提出一种适合虚拟企业模型的、图形化的本体表示模式--本体结构图.在分析虚拟企业模型及其特点的基础上,形式化定义了本体结构图的关联和约束规则,给出了虚拟企业模型片段的本体结构图的描述实例,并进一步提出了一种基于可扩展标记语言扩展的本体描述语言,说明了其基本元素和文档结构,描述了本体结构图的关联和约束.最后,通过与其他本体表示方法的比较,阐述了本体表示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数控机床故障诊断领域知识复杂、异构、表示不完备和共享困难等问题,采用了一种基于本体的知识表示方法,结合故障诊断需求,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数控机床故障诊断领域的本体构建方法及知识表示模型,构建了包含故障现象、故障原因、故障部位和解决方法等的数控机床故障诊断知识本体。使用本体开发工具Protégé4.3构建了某型号数控机床故障诊断本体并做了相关的一致性检验,为数控机床智能故障诊断的本体推理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了让知识本体表示方法能同时描述概念和概念间关系的多种特性,在图论的基础上,借鉴已有研究成果,采用多色图理论实现了本体的形式化描述,通过图的多色性质反映概念、关系的多种特性;将属性与概念和关系分离,便于多色图知识表示方法描述能力的扩展,提高了方法的柔性;实现了基于多色图的本体并、交、差的基本运算。最后应用基于多色图的本体表示方法建立了钣金工艺本体片断的形式化描述模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让知识本体表示方法能同时描述概念和概念间关系的多种特性,在图论的基础上,借鉴已有研究成果,采用多色图理论实现了本体的形式化描述,通过图的多色性质反映概念、关系的多种特性;将属性与概念和关系分离,便于多色图知识表示方法描述能力的扩展,提高了方法的柔性;实现了基于多色图的本体并、交、差的基本运算。最后应用基于多色图的本体表示方法建立了钣金工艺本体片断的形式化描述模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让知识本体表示方法能同时描述概念和概念间关系的多种特性,在图论的基础上,借鉴已有研究成果,采用多色图理论实现了本体的形式化描述,通过图的多色性质反映概念、关系的多种特性;将属性与概念和关系分离,便于多色图知识表示方法描述能力的扩展,提高了方法的柔性;实现了基于多色图的本体并、交、差的基本运算.最后应用基于多色图的本体表示方法建立了钣金工艺本体片断的形式化描述模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知识库建模技术的发展,原有的知识表示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在新的建模方法基础上应用DAML+OIL本体语言表示装配规划领域知识库。首先,采用CommonKADS方法构建知识库模型,然后利用DAML+OIL本体语言表示知识库。深入讨论了如何采用DAML+OIL本体语言对装配规划领域(面向对象的方法建模)内的对象、类和关系进行描述,并给出了虚接触产生规则表示方法实例。  相似文献   

8.
知识表示是实现智能化设计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文中分析了目前常用的单一知识表示及混合知识表示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把几种单一知识表示方法按照本体的原理组成一种基于本体混合型的知识表示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组合机床夹具设计系统中,提高了产品的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9.
秦大力  于德介  刘坚 《中国机械工程》2014,25(14):1861-1866
为了提高机械故障诊断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引入了诊断维护知识的语义表示方法。通过对设备结构信息、维护经验知识以及诊断行为过程进行建模,建立了本体驱动的故障诊断推理模型。提出了设备运行状态与故障征兆之间的本体映射算法,并根据征兆空间到故障案例空间的映射关系进行实例匹配,完成了静态维护知识与动态诊断过程的统一,从而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故障诊断与维护决策。将所建立的本体驱动的故障诊断推理模型应用于某转子故障诊断,得到了准确、实时的诊断结果。  相似文献   

10.
对机械产品工艺知识进行了基于本体的表示。知识表示基于通用工艺知识树形分类体系,首先对通用工艺知识分类情况进行简要说明,进而对机械产品工艺知识具有的共有与特有属性进行总结归纳,然后对基于本体的知识表示方法和操作步骤进行描述,最后以轴类产品制造资源知识为例进行基于本体的工艺知识表示,表明基于本体的知识表示方法可以实现机械领域工艺知识的规范表述。  相似文献   

11.
建立基于知识的冲压件及冲压工艺集成模型,构建包含概念、关系、属性和规则四要素的冲压工艺领域本体,提出基于本体的冲压件及冲压工艺实例表示方法。冲压件实例表示以形状特征为核心,为后续的冲压件实例特征匹配检索做准备;冲压工艺实例表示以刃口信息为核心,将刃口信息与形状特征相关联,这是后续冲压工艺实例修改的基础。实例表示建立在集成模型基础上,全面描述了模型的各个要素,同时也建立在冲压工艺领域本体基础上,表示的术语全部来自本体库。该实例表示方法不仅利于知识的共享、重用和标准化,而且利于后续的检索和修改。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电网中的数据量激增,大量数据不能被及时有效处理将造成决策延迟甚至电力事故,而电网数据本身抽象层次低,不足以为决策者提供支持。为将电网中的数据抽象提升至知识的层次,在基于本体语言OWL表示电网知识的基础上,研究了电网知识库的构建方法与架构,提出了电网知识库中本体链的概念,分析了各种知识间的协同作用机理,为电网知识的处理及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针对飞机设计知识来源复杂和类型不同的问题,概述了本体的相关概念,提出了采用本体方法来表示知识的模型。在本体构建原则和构建方法的基础上归纳出一种循环反馈法,并应用该方法进行具体的飞机设计知识建模,最后总结了基于本体进行知识建模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针对飞机设计知识来源复杂和类型不同的问题,概述了本体的相关概念,提出了采用本体方法来表示知识的模型。在本体构建原则和构建方法的基础上归纳出一种循环反馈法,并应用该方法进行具体的飞机设计知识建模,最后总结了基于本体进行知识建模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业务本体的产品设计知识表示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积累存储并表示产品设计过程中的知识与经验,提出了业务本体的概念.利用业务本体将知识与产品设计流程紧密关联起来,真正实现知识来源于设计流程且服务于设计流程.为更好地支持设计知识的共享与重用,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给出了基于业务本体的知识表示方法,该方法使知识的语义信息更加丰富,大大提高了知识检索效率.通过在某军用车辆知识管理系统中的应用,验证了该知识表示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利用本体表示知识的方法,构建了基于本体制造工艺知识库的框架和领域本体模型,提出了白车身制造工艺本体的描述方法,并且通过本体编辑工具Protégé对车身左前门工艺进行了本体语言描述,提供了一定形式的本体文件,为制造工艺知识的共享和重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最后对将概念相似度计算应用于基于本体的语义检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7.
针对智能设计方法中的知识库搜索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本体映射的设计知识库搜索方法。为描述复杂的产品设计知识,使用本体知识表示方法建立了产品设计知识库。将产品设计方案的搜索问题转换为本体映射问题,使用本体映射算法搜索本体知识库中符合设计需求的产品设计方案。设计并实现了一种结合了元素级映射技术和结构级映射技术的本体映射算法,并应用于基于本体映射的设计知识库搜索。最后,通过飞控作动器设计实例,验证了基于本体映射的设计知识库搜索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有利于白车身焊装工艺知识的共享和重用,把本体思想引入知识表示中。根据白车身焊装工艺的特点,将焊装领域本体分为零件特征本体、装配特征本体和制造资源本体,分别建立本体树。采用概念、关系、属性、规则和实例五元素对这三类领域本体进行定义,并对定义进行形式化描述。通过实例给出了零件特征信息的本体表示。  相似文献   

19.
基于本体的机电设备故障诊断知识表示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机电设备故障诊断领域知识表示不完备性和共享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本体的知识表示方法.首先对故障诊断系统知识结构进行了分析;其次完整的定义了本体概念、属性、关系、实例和规则,为知识表示提供了明确的形式化规格说明;基于上述分析和定义,并结合滚齿机故障诊断的知识结构,借助prot é g é工具构建了知识表示的计算机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的解决滚齿机故障知识表示困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针对电子商务网站中半结构化的产品网页数据,提出一种基于本体的产品需求知识表示及构建方法,包括概念模型、知识库模板和知识获取三部分。在概念模型中设计了从产品需求形式化表示到基于Web本体描述语言的知识表示的映射方法;在知识库模板中提出了将其结构分为逻辑结构和采集点的两类表示方式;针对知识获取,提出了基于包装器归纳的电子商务网站网页模板抽取方法。通过某电子商务网站手机产品知识库的构建,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