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减少汽车起重机失稳事故的发生,对汽车起重机稳定性进行了剖析,阐述了汽车起重机在行驶和起重工况下及不同施工场地时的各种影响稳定性因素,提出了预防失稳的技术措施.实践证明起重机失稳事故完全可以避免,所提出的预防措施有效,为汽车起重机的正确使用及工程管理提供了可借鉴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一台利勃海尔120 t汽车起重机在 和另一台80 t汽车起重机联合起吊一件 重物时,由于配合失误使重物出现了剧 烈悠荡,造成起重机失稳。经驾驶员及 时处理,虽没有发生大的事故,但120 t 起重机转台已产生严重变形,不能再 用。  相似文献   

3.
基于Modelica语言的Mworks平台,建立了机械、液压、控制等多领域耦合的汽车起重机动力学模型。对汽车起重机带载回转一周的工作过程进行动态仿真,分析其支腿系统的稳定性。针对起重机可能发生的侧滑或侧翻等失稳情况,在模型中建立了卸载保护控制系统,有效地实现了预防系统翻车的功能。结果表明,该机、液、控耦合仿真模型对汽车起重机的失稳分析,充分考虑机械、液压和控制的能量耦合效应,克服了普遍采用的ADAMS单一领域刚体动力学分析的不足及传统动载系数设计方法的缺陷。  相似文献   

4.
一台利勃海尔120t汽车起重机在和另一台80t汽车起重机联合起吊一件重物时,由于配合失误使重物出现了剧烈悠荡,造成起重机失稳.经驾驶员及时处理,虽没有发生大的事故,但120t起重机转台已产生严重变形,不能再用.  相似文献   

5.
运行式动臂起重机由于严重超载而失稳翻倒是在港口使用中常见的事故之一。运行式动臂起重机的额定起重量是由起重机对稳定性的要求所决定的。起重机在工作时相对于倾倒边受到两个相反的力矩作用:一个是使起重机倾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一起发生在宁波环城高架建设工地的汽车起重机倾覆事故,总结了汽车起重机发生倾覆事故的原因和其在使用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对汽车起重机的抗倾覆能力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这起事故的分析可以提高汽车起重机操作人的安全意识,并能对类似事故的事故鉴定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对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人员对汽车起重机抗倾覆能力的判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在不同地面条件下汽车起重机的稳定性。基于ADAMS分析了QY25K-1型号的汽车起重机,通过汽车起重机加载后支腿的振动曲线与现实相吻合,证明模型的有效性。然后进行模拟,分析了汽车起重机在不同地面条件下的稳定性,得出在较软地面上的汽车起重机的性能参数,并提出了每种地面条件的建模方式以及起升能力的测试方法以确保安全。  相似文献   

8.
介绍汽车起重机的分类及其结构,并对汽车起重机操作的安全要求作了重点阐述,具体分析了五例汽车起重机事故。  相似文献   

9.
针对汽车起重机稳定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零力矩点(ZMP)理论的汽车起重机最大起重量计算方法和防倾覆检测方法。首先,建立了汽车起重机的力学模型,得到了其零力矩点坐标的求解公式;为了提高理论模型的准确性,运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回转运动时起重机吊重摇摆的微分方程;其次,利用ZMP理论分析了汽车起重机的稳定性,得到了起重机的最大起重量,并通过实验验证了ZMP理论的可靠性;分析了吊重摆动、变幅运动和回转运动对最大起重量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一种基于ZMP理论的汽车起重机防倾覆检测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稳定性指数Smoment数值越接近1,起重机倾覆可能性越大,作业越危险;在相同的变幅角度,回转角度位于90°和270°时,即吊臂在正侧方作业时,危险性最大;而吊臂作业在支腿附近时,危险性最小。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汽车起重机在斜坡工况下作业时的稳定性,通过Solid Works软件建立汽车起重机的三维立体模型,采用ADAMS动力学分析软件对汽车起重机在斜坡工况下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仿真分析,通过对支腿位移仿真结果分析得到汽车起重机在斜坡吊装工作时的受力情况,构建斜坡工况的临界角度数学模型,得到计算斜坡临界角度的通解,为研究汽车起重机的稳定性能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将研究对象定位为JJ170 /42-K型井架,运用ANSYS软件建立了井架结构模型,通过有限元计算方法和理论折算算法,分别对井架整体结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对这2种分析方法的比较得出,该型井架不会出现整体失稳的问题,而且这2种方法都可以用作井架整体结构稳定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摘要;以XJ350修井机用JJ135/33井架为例,分析其结构特点,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该井架进行静强度分析。主要对3种工况进行了有限元静力分析,即最大钩载工况、非预期工况和预期工况。得出在给定载荷作用时的应力和位移。通过结构静态分析,获知井架的应力集中部位。对井架各部分的结构进行优化.对井架上体缩口角度、井架上体与天车接合段以及井架材料及型材的选择方面进行了优化分析。  相似文献   

13.
桅杆起重机吊耳梁的设计及弯扭屈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弹塑稳定理论分析了桅杆起重机吊耳梁设计时应考虑的因素,得出方便实用的计算公式。此公式亦适用于其他狭长矩形截面悬臂结构的稳定性校核,解答了现行设计规范未能覆盖而设计中不能忽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基于ANSYS10.0的JJ170/30-K型井架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有限元法建立了K形井架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将钻机井架各杆件简化为空间梁单元,对钻机井架三维计算模型进行了离散,给出了模态分析和稳定性分析结果,得到了井架的固有频率和振型等重要参数。结果表明,该井架最大应力位于井架中段前立柱198单元,最大应力值为160 MPa;其安全系数为2.15,满足美国API安全系数的要求。通过将井架的固有频率与钻机的设计工作转速进行比较,并对各阶模态主振型进行分析,得出该钻机井架结构设计合理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运用ANSYS软件建立了ZJ7000型井架的有限元模型,为充分考虑结构承载的实际情况,运用三维梁单元模拟井架结构的各个杆件,对该井架在设计载荷作用下进行了静力学分析,得到井架在各种工况下的最大应力和应变。井架结构的可靠指标β值能较好地反映出井架的承载能力,通过计算井架的最小β值可判断井架的可靠性。井架整体失效概率采用失效函数计算,求得井架的抗力系数,计算额定钩载下由于受力不均对井架各段可靠性的影响,为井架结构的设计提供了一种非常有效的计算方法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少先吊把杆绞车液压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文叙述了浙北某水利疏浚单位将8^#吹泥船上用于起吊输泥管的少先吊把杆绞车,一改传统的电动机驱动方式,优化设计为液压马达驱动,使船、岸对接输泥管的操作变得轻松、快捷,既减少了动力燃油用量、又减少了非作业的时间,真正实现了低耗高效。  相似文献   

17.
对井架起升过程所受载荷进行计算分析,得出了快绳力和钩载同起升角的关系。运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井架模型,对不同起升角时井架的受力和变形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根据计算结果对井架起升过程的可靠性作出了评价。  相似文献   

18.
运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利用ANSYS软件,对ZJ70钻机井架进行了4种工况下的静强度分析,计算出了井架的节点应力和节点位移,根据计算结果可知,井架在1、3工况下不满足强度设计要求。经过井架模型进行模拟优化后,提出了改进方案,使井架强度满足了设计要求。修改后的井架设计方案合理,为钻机井架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采用有限元ANSYS分析软件,对JJ225/43-K型钻机井架进行了自然状态下模态和8度罕遏地震振型谱分析,得出了井架的前10阶模态频率、相对应的主振型和地震影响参数,以及井架应力应变的最大单元。结果表明,该井架能够承受8度罕遇地震的破坏,结构设计合理。  相似文献   

20.
电静压伺服机构属于泵控液压系统,驱动控制器将直流电转换为三相交流电以驱动伺服电泵旋转,进而使伺服机构产生往复运动。驱动控制器与伺服机构进行集成化设计可以有效降低强电电磁辐射,减小电缆长度,减少电接触点。但是在集成化设计中,需要降低直流侧支撑电容容量以减小驱动控制器体积。小容量支撑电容情况下,伺服机构作动时直流侧电压会出现不稳定振荡现象。通过主动缓冲的方法降低直流侧电压振荡幅度,满足集成化设计对直流侧电压稳定性和驱动控制器小体积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