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回顾国内外洪水预报实时校正的产生背景,评述其理论与方法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将实时校正方法归纳为终端误差校正和过程误差校正两类,并梳理出各自的典型校正方法以及联合校正方法,概述不同方法的研究成果及进展。重点介绍其中的反馈模拟技术、误差自回归算法(AR)、递推最小二乘算法(RLS)、卡尔曼滤波技术(KF)和动态系统响应曲线算法(DSRC)等5种代表性的实时校正技术,阐述其计算过程,并分析其特点与适用性。对洪水预报实时校正的未来发展方向及研究热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枫树坝水库降雨径流概念性模型的建立及其自动采集系统的完善,为枫树坝水库洪水实时预报校正研究提供了前提条件.概念性水文模型考虑因素尽管较全面,但汇流经验单位线计算流量过程精度有待提高.基于洪水预报误差信息,对一阶自回归模型自适应递推、二阶自回归自适应递推和卡尔曼滤波校正方法进行研究分析.实际洪水与模拟计算结果对比分析表明,二阶自回归递推和卡尔曼滤波校正计算方法提高了洪水预报精度.  相似文献   

3.
枫树坝水库洪水实时预报校正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枫树坝水库洪水预报误差信息,探讨了多种洪水实地预报校正模型与计算方法,实际洪水模拟计算表明,AR(2)模型的自适应实时校正方法和卡尔曼滤波方法的预报校正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概念性流域水文模型洪水预报误差信息,探讨了多种洪水实时预报校正模型与计算方法,经枫树坝水库实际洪水模拟计算,表明针对该水库AR(2)模型的自适应实时校正方法和卡尔曼滤波方法的预报校正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洪水预报实时校正技术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典型的水文模型流量预报实时校正算法、误差自回归校正算法、衰减记忆最小二乘算法和卡尔曼滤波算法等洪水预报实时校正方法及其求解过程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各种方法的利弊.结果表明:水文模型流量预报实时校正算法物理意义明确,容易编制程序,但预见期较长时的校正效果不明显,对于有多个水文站的较大流域,不适宜采用该法;误差自回归校正算法的阶数可以通过实际情况来确定,模型可以确定系数,也可以加入不断反馈的信息而成为变系数的时变模型;衰减记忆最小二乘算法仅适用于缓时变系统的参数识别,对于非确定性动态水文系统模型参数跟踪乏力,容易形成参数在线跟踪的滞后性;卡尔曼滤波技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但在实际使用中仍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借助滤波处理技术加以改善.  相似文献   

6.
以经典流域水文模型——新安江模型为基础,耦合SCE-UA全局自动优化算法和AR自回归误差校正模型构建出适用于水库流域的洪水实时优化校正预报模型。根据实测的降雨径流过程对水文模型参数和流域状态变量参数进行全局优化实时校正计算,并依据预报降雨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水库洪水过程进行高精度预报。选取亭下水库流域为实验对象,对亭下水库流域洪水分别进行初步预报和实时优化校正预报,两种预报结果比较分析显示,实时优化校正预报结果能更好地模拟实测洪水过程,其预报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7.
权锦  冯琳  张大伟  蒋云钟 《人民黄河》2012,34(11):37-38,42
为了提高洪水预报的精度,采用预报加校正的模式探讨了卡尔曼滤波算法与衰减记忆最小二乘法在西江下游洪水预报实时校正中的应用。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能明显提高预报精度,但是综合比较而言,卡尔曼滤波方法取得的结果更优。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淮河流域上游的洪水预报精度,引入计量经济学中的协整理论与误差修正模型用于洪水预报实时校正;同时为了解决自回归算法无法针对非平稳序列建模以及序贯相关性问题,构建了基于误差修正概念的自回归误差修正模型。以淮河鲁台子站以上流域为研究区域,基于分布式垂向混合产流模型模拟结果,分别构建一阶至三阶自回归模型、误差修正模型和基于误差修正的自回归模型对模拟结果进行校正,采用修正效果评价系数、确定性系数、洪峰相对误差、径流深相对误差和峰现时差5个评价指标,分析对比各校正模型对流域2003—2014年10场洪水的校正效果。结果表明:3种实时校正方法均对淮河流域上游洪水有一定的校正效果,其中,自回归模型校正效果最差,排除误差序列非平稳的两次洪水后,其平均修正效果评价系数为0.20;误差修正模型能够有效校正预报洪水,其平均修正效果评价系数为0.76;基于误差修正的自回归模型校正效果较好,与传统自回归模型相比,对洪峰流量的校正效果显著提高,其平均修正效果评价系数达到0.98,可用于淮河流域上游洪水预报的实时校正。  相似文献   

9.
针对水文径流预测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误差,提出基于经验模式分解的卡尔曼滤波校正方法,采用经验模式分解理论将径流序列转变为平稳过程,并结合预报过程误差规律及不同物理背景,运用基于Sigma点的卡尔曼滤波校正的动态系统分析技术,对单个水文模型的输出资料进行同化操作,对状态方程进行多变量最优控制,实时修正径流预报误差。实时校正结果表明,基于经验模式分解的卡尔曼滤波校正方法能一定程度上提高径流预报精度。  相似文献   

10.
枫树坝水库洪水实时预报校正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枫树坝水库降雨径流概念性模型的建立及其自动采集系统的完善,为枫树坝水库洪水实时预报校正研究提供了前提条件。概念性水文模型考虑因素尽管样全面,但汇流经验单位线计算流量过程精度有待提高。基于洪水预报误差信息,对一价自回归模型自适应递推、二阶自回归自适应递推和卡尔曼滤波校正方法进行研究分析。实际洪水与模拟计算结果对比分析表明,二阶自加归递推和卡尔曼滤波校正计算方法提高了洪水预报精度。  相似文献   

11.
简述了光学电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介绍了近几年块状光学玻璃型电流传感器传感头的设计方案和它们的优缺点,阐述了光学电流传感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最后,指出了光学电流传感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杨志芳  朱钊 《人民长江》2020,51(2):125-130
乌东德水电站主变压器电压等级高、容量巨大且超出了目前已有水电站主变压器的容量,因此主变压器的选型成为工程设计中需要重点研究和解决的难点之一。针对单相变压器组、三相组合式变压器以及现场组装式变压器3种型式,从设备的制造水平、大件运输、技术性能、设备安装、维护检修及投资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和方案比选。根据研究结果,最终确定选用技术成熟、质量稳定、结构简单、维护灵活的单相变压器组方案。  相似文献   

13.
针对水轮发电机组保护的若干实际应用问题进行了探讨,包括厂用变压器(以下简称厂变)高压侧电流是否差入主变压器(以下简称主变)差动保护、失磁保护阻抗圆选择、转子接地保护的实现方式、注入式定子接地保护启动失灵问题、发电机复压过流保护跳母联断路器问题、接地变短路阻抗对基波零序电压定子接地保护的影响等。针对上述问题给出了具体的建议:厂变高压侧电流不计入主变差动电流计算的前提是厂变低压侧母线上发生短路故障时,该电流产生的差流不会导致主变差动保护误动;水轮发电机失磁保护宜选择静稳阻抗圆;转子接地保护宜就地安装;注入式定子接地保护动作后,动作接点不会快速返回,启动断路器失灵时可靠性有所降低;发电机复压过流保护不宜动作于跳母联断路器;应校核接地变短路阻抗对基波零序电压定子接地保护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对电能计量装置的影响,分析了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产生原因,提出了降低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具有绝缘裕度大、抗谐振强度高等优点,是在电力系统中得到广泛运用的重要输变电设备,维护其正常运行是保障电力系统可靠性的必要条件之一。本文以某水电站110kV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爆炸事故为例,分析了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结果为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运行维护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李家峡电厂主变低压侧电压互感器出现的故障情况进行分析后指出了故障情况时对设备的危害,并提出改进方案,对设备的安全运行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陆丁 《红水河》2014,(6):101-105
结合高压套管结构和现场检查,对某型号220 kV主变高压套管末屏故障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高压套管更换施工进行了介绍,特别是在连续阴雨天气条件下成功实现套管更换,为类似条件开展主变检修作业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漫湾500kv变电站的电气主接线及主变,GIS等主要设备的型式选择特点:总结了变电站的总体布置特点及主要部位的布置方式:概述了变电站过电压保护的实施方案。目前,该变电站运行状况良好,为高山峡谷地区超高压、大容量变电站设计积累了新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戴厚民 《红水河》2011,(6):118-122
通过对220 kV南冶变电站1号主变压器差动保护误动的事故原因分析,发现保护误动是由安装在差动保护用电流互感器上的电流互感器过电压保护器误动引起的,指出在保护用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设置电流互感器过电压保护器存在安全隐患,宜慎用.  相似文献   

20.
It is shown that the operation of connection of a filter-compensating device (FCD) to the buses of tertiary windings of a converter transformer in parallel to another (earlier connected) FCD is accompanied by a transient process that virtually does not influence the operation of the converter. On the contrary, the operation of disconnection of FCD (at another connected FCD) is accompanied by a transient process that affects the operation of the converter strongly and unfavorably due to disturbing the commutation of valves and often causes locking of the converter. This is a result of saturation of voltage transformers used for controlling the converter upon connection of FCD. The effect can be eliminated by replacing 3NOM-type voltage transformers by NOM-type transformers for controlling the converter or by ungrounding at least one FCD. In addition to improv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converter these measures prevent a dangerous increase in the currents of primary windings of voltage transformers. Their efficiency has been confirmed by digital simulation and field tests of the back-to-back link between power systems of Russia and Finlan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