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中长期电力负荷预测是电力系统规划的基础和重要前提。分析比较了目前中长期负荷预测方法的特点,并进行了简单的分类。对传统的电力消费弹性系数法进行了改进,结合灰色预测模型与二次滑动平均预测法,建立了新的综合预测模型,并利用遗传算法优化各单一预测模型的权重。通过与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对比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较强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电力系统中长期负荷预测会受到很多不定因素的影响,通过采用组合预测等维新息熵值法对中长期电力负荷进行建模,建立了基于等维新息熵值法组合预测数学模型。先是用最优加权几何平均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算出单一预测模型的权重,接着由熵值法确定模型评价指标的相对权重,最终获得组合权重因子。在组合预测模型中引入了等维新息数据处理的思想,实现了变权重,使预测结果能够更加合理地反映负荷发展趋势;并通过寻找等维新息的最佳维数区,优化了等维新息熵值法组合预测模型,得到更高的预测精度。计算结果显示了采用等维新息熵值法对中长期电力负荷进行预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关于中长期电力负荷预测有多种预测方法,但各方法被许多因素所局限,本文选用线性回归模型、二次多项式模型和灰色预测模型分别对电力负荷进行预测,再综合起来建立方差-协方差组合预测模型。通过比较后得出结论,本方法大大降低了误差,提高了预测精度,可以科学地预测中长期的电力负荷。  相似文献   

4.
针对组合预测未来预测期权重的确定,充分考虑电力需求与未来经济发展的关系,提出基于两个评价指标来计算各单一预测模型的权重,指标一是各单一模型预测值与实际负荷的误差,指标二是各预测值的年增长率与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的误差。采用客观熵权法和主观G1法来确定两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最后综合得出各单一预测模型的权重。该改进组合预测模型解决了未来预测阶段权重的求解问题,通过对农网中长期电力负荷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比常规方差优选组合预测模型更为准确和可信。  相似文献   

5.
针对组合预测未来预测期权重的确定,充分考虑电力需求与未来经济发展的关系,提出基于两个评价指标来计算各单一预测模型的权重,指标一是各单一模型预测值与实际负荷的误差,指标二是各预测值的年增长率与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的误差.采用客观熵权法和主观G1法来确定两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最后综合得出各单一预测模型的权重.该改进组合预测模型解决了未来预测阶段权重的求解问题,通过对农网中长期电力负荷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比常规方差优选组合预测模型更为准确和可信.  相似文献   

6.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中长期电力负荷预测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进行中长期电力负荷预测课题研究中,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研究并提出了新陈代谢局部残差灰色预测模型及相应的预测方法。经实际算例证明,该方法对于解决中长期电力负荷预测问题,具有简捷实用,预测精度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中长期电力负荷预测模型筛选与组合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预测决策思想引入到中长期电力负荷组合预测中,并深入分析了现有预测模型筛选方法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完善了以灰色关联度和预测有效度两类指标为基础的预测模型评价指标体系。依据提出的协调因子、综合有效性指标等概念,构造了基于综合有效性指标和模型冗余校验的预测模型筛选方法和基于综合有效性指标体系的中长期电力负荷变权组合预测模型。算例表明,文中提出的组合预测模型预测精度较高,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电力负荷组合预测模型中出现的负权重、没有区别对待不同历史时段的误差对权重的影响以及变权重计算方法较为复杂等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新鲜度函数和预测有效度的模糊自适应变权重组合预测模型,并应用到中长期电力负荷组合预测中。利用预测有效度进行模型筛选,利用新鲜度函数体现预测中的“近大远小”原则,利用滚动时间域窗口的方法实现变权。算例表明,文中提出的组合预测模型预测精度较高,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9.
龙禹  王小英  周琪  姜楠  罗欣 《中国电力》2016,49(7):72-76
传统的中长期组合预测模型通常没有考虑不同发展阶段各个指标的不同权重,也没有在中长期的预测中考虑不同的发展情形。依据经济发展的周期特性及与电力的内在联系,将电力数据划分为不同阶段,利用电量误差指标和趋势误差指标计算各单一预测模型权重,利用客观熵权法得到各单个预测方法的综合权重。充分考虑未来经济发展的不同可能以及电动汽车、需求响应等用电技术改变因素,设定低速发展、高速发展和考虑其他因素的发展情境,并分别进行组合预测。将该组合预测方法应用于江苏省中长期负荷预测中,得到不同情境下的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10.
在进行中长期电力负荷预测课题研究中,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研究并提出了新陈代谢局部残差灰色预测模型及相应的预测方法,经实际算例证明,该方法对于解决长期电力负荷预测问题,具有简捷实用,预测精度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中长期负荷预测的精度,避免单一的灰色模型预测和指数平滑法预测精度偏低的缺点,提出了基于黄金分割法优选的自适应变权组合预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对灰色预测方法和自适应三次指数平滑法进行了改进,以拟合值与实际值之间的相对误差绝对值之和最小为目标,利用黄金分割法优选出自适应三次指数平滑法的平滑系数,确定最优的三次指数平滑模型,然后以同样的方法确定灰色模型和自适应三次指数平滑法的权重。接着,对原始负荷数据进行新陈代谢,重复利用黄金分割法优选出新的平滑系数和各单一方法的权重,即可得到新的变权组合预测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自适应变权组合预测方法切实可行,与单一的灰色模型、三次指数平滑法及等权组合预测方法相比,有效地提高了中长期负荷预测的精度。  相似文献   

12.
电力系统中长期负荷预测的参数抗差估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提高中长期负荷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改善中长期负荷预测方法的抗粗差效果,对中长期负荷预测中参数的抗粗差估计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权函数的电力系统负荷预测参数抗差估计算法,通过对加权最小二乘法的修改,实现了负荷预报模型参数的抗差估计。算例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在处理中长期负荷预测中数据的粗差问题上效果较好,是改善预测精度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3.
在时间序列预测法的基础上,将数据处理组合方法GMDH应用于中长期电力负荷预测。介绍了GMDH的基本原理,根据历史数据建立GMDH模型,通过某地区电力负荷预测实例,对电力负荷值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获得较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4.
为避免传统方法预测中长期电力负荷建模的复杂性,根据电力负荷历史数据,研究了基于LM算法的BP网络、RBF网络在中长期电力负荷预测中的应用,通过神经网络对训练样本的学习,自动提取影响中长期电力负荷的诸多因素。从训练速度、预测误差等方面分析对比了两种神经网络预测能力,仿真和实例数据表明了两种神经网络在中长期电力负荷预测方面的可行性和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中远期电力负荷预测对于引导电网规划建设和提升电力系统资源优化配置具有重要意义。为解决当前中远期负荷预测时间尺度过大、预测精度有限的问题,利用时间分解技术,对电力负荷的长期趋势与短期特征分别进行建模分析,从而提出一种新型预测方法,将中远期负荷预测的时间尺度缩短至小时,实现中远期逐时负荷预测。算例分析表明,所建模型在中远期逐时负荷预测方面的性能优于现有的同类模型,具有较高的全局精度和稳定性。同时,能够有效呈现电力负荷的概率密度特征和极值特性,有望为中远期电力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采用支持向量机和模拟退火算法的中长期负荷预测方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准确的中长期负荷预测能够提高电力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了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nachine,SVM)模型,并针对利用支持向量机进行负荷预测需要人为地确定相关参数的不足,提出了利用支持向量机进行中长期预测的新方法.该方法利用模拟退火(simulated annealing,SA)算法自动优化参数.实例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地选取支持向量机模型的参数,降低支持向量机的建模误差和测试误差,该方法与利用默认参数支持向量机进行预测的方法相比,有效地提高了负荷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7.
基于粗糙集理论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提出一种预测电力系统中长期负荷的新方法。首先采用一种完备的属性约简算法对影响电力负荷的诸多相关因素进行约简,得到与负荷关系最为密切的核心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来预测未来年的负荷。对一个实际电网的负荷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符合中长期负荷预测的特点并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8.
提出基于支持向量机回归组合模型的中长期降温负荷预测方法。其中,支持向量机模型以多种社会经济数据为输入参数,年最大降温负荷值为输出参数。在训练过程中采用网格搜索法对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参数进行优化;回归分析中,综合采用线性、二次和三次多元回归的组合模型;最后利用最优组合预测方法将二者组合。采用广东省2008~2011年实际负荷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为训练样本,2012~2014年数据为测试样本,对支持向量机回归组合预测模型进行验证,同时也对2015和2020年最大降温负荷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预测值与真实值的误差控制在5%以下,验证了该中长期降温负荷预测模型的有效性。目前该预测模型已在广东电网得到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中压配电网中长期负荷预测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负荷预测是电力网络规划的基础,预测方法的选择是否合理直接影响负荷预测结果以及电网规划水平。因此,对于具有不同特性的供电网络应采用相应的负荷预测方法,以上海市某10kV供电地区的3个典型地块作为配电网中长期负荷预测研究对象,通过详细分析待预测地块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预测方法,并给出3个地块2001-2006年的负荷预测结果,从而为中压配电网中长期负荷预测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灰色理论中长期负荷预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红  史春城  赵亮 《吉林电力》2011,39(6):18-20
针对城市配电网负荷受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很大问题,应用粗糙集理论研究了历史数据不确定性影响下的配电网中长期负荷预测,利用粗糙集理论与灰色理论相结合,提出了适合配电网总量负荷预测的方法,通过实际算例验证了此种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