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冬雪 《染料工业》1999,36(5):22-25
本文详细地研究了过氧化月桂胺(LPO)/N,N-二丁基苯胺(DBAN)引发苯乙烯乳液聚合反应的动力学行为。检测了聚合反应速率,聚合物粒子数,以及聚合物的分子量随引发剂DBAN/LPO比率的变化。分析这些实验结果,从中发现聚合反应的极限转化率取决于DBAN/LPO的比值,表观聚合反应速率是由发生在聚合物粒子中和在单体液滴中的聚合反应两部分组成。聚合反应总速率取决于DBAN/LPO的比值。聚合物粒子数  相似文献   

2.
以不同的过氧化物引发剂分别与硫酸亚铁组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引发苯乙烯的乳液聚合,研究反应温度和还原剂用量等对聚合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三检测体积排除色谱、动态光散射对单体转化率、聚苯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和乳胶粒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升高温度或增加还原剂用量均会使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聚合反应速率加快,与常规...  相似文献   

3.
丁—苯乳聚中不同引发体系的反应速度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焦书科  罗斌 《弹性体》1993,3(2):1-7
本文以短周期(≤10小时)高转化(70±2%)E-SBR-1500的合成为目标,在对比不同氧化—还原引发剂聚合活性的基础上,研究了氯化剂/还原剂配比、电解质、乳化剂、硫醇和聚合温度对聚合速度的影响,为确定合成配方和加料方式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4.
紫外光引发乳液聚合可在室温下进行,克服了热引发的缺点,应用潜力巨大。本文介绍了其发展历程和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以及特点、应用等。  相似文献   

5.
分别考察了主单体配比、功能性单体用量、乳化剂用量、引发剂用量与反应温度对苯乙烯乳液聚合反应的影响,以获得最佳的实验聚合条件。结果表明:在St∶MMA(质量比)为1.0,复合型乳化剂用量为5%,SDS∶OP-10(质量比)为1∶1,引发剂用量为0.5%,丙烯酸用量为3%,反应温度为75℃,油水比为1的最佳乳液聚合条件下,可得到黏度和颗粒尺寸均匀适中、涂膜性能优良的苯丙乳液。  相似文献   

6.
本工作通过苯乙烯乳液聚合,研究了在引发速率相差千倍的情况下,胶乳粒子的成核机理,胶乳粒子和自由基的静电相互作用对乳液聚合动力学以及胶乳粒子的成核和增长的影响。全部实验的聚合温度为60℃。引发剂采用(CH_3)_3COOH/VO~(2+),或者K_2S_2O_3/VO~(2+)氧化还原体系。乳化剂分别为阴离子型的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非离子型的Rerot277(C_9H_(19)C_6H_4(C_2H_4O)_(30)OH)。引发速率是通过调整精确计量泵的  相似文献   

7.
陈朝阳 《广东化工》2003,30(2):65-66,64
考察了热引发方式和不同种类、浓度下的引发剂引发方式在苯乙烯的本体聚合中对聚合反应速率和产品的分子量及其分子量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发剂用于苯乙烯的本体聚合可缩短反应停留时间、提高转化率或提高产品的分子量、使分子量分布变窄,双官能团引发剂的影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苯乙烯和丙烯酸丁酯微乳液聚合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苯乙烯和丙烯酸丁酯的微乳液聚合,研究了聚合动力学,引发剂种类和浓度、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通过在较低温度下的乳液聚合制备出共聚物SIBR,研究影响其聚合速率的因素。结果表明,温度的变化,以及乳化剂、引发剂用量的不同,聚合速率影响较大;而调节剂用量的变化对聚合速率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十二烷基硫酸钠为乳化剂,叔十二烷基硫醇为链转移剂,通过乳液法对溴化苯乙烯、苯乙烯、丙烯腈进行共聚得到溴化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考察了引发剂、乳化剂、链转移剂的添加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水和单体比例等对聚合反应收率的影响.研究表明:较适宜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6h,水与单体质量比4∶1,引发剂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0.4%,乳化剂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4%,叔十二烷基硫醇为单体总物质的量的2%;上述条件下的产物收率高,相对分子质量4万左右,热分解温度高于350℃.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硫醇的种类,用量及加入方式对反应速率、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除叔四、八碳硫醇使反应速度降低外,其它均无影响;叔十二碳硫醇是较为理想的分子量调节剂,改变其用量可以适当调整分子量;增量法是实现高转化率、控制分子量、保证产品质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考察了正、叔十二碳硫醇(n、t-DDM)和调节剂丁在氯丁二烯(2-CB)乳液聚合中的行为及对氯丁橡胶(CR)性能的影响。硫醇对2-CB的聚合有阻碍作用,它加入水相和加入单体中,其消耗速度相同,但n-DDM加入水相中的用量较高;t-DDM用量约为n-DDM用量的2.5倍。单体中的杂质甲基乙烯基酮消耗硫醇,应按其含量相应地增加硫醇用量。调节剂丁调节型CR生胶的拉伸强度比硫酸调节型CR的稍高,但其硫化胶的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却比硫酸调节型 CR的稍低。硫酵调节型 CR的热稳定性和电性能均比调节剂丁调节型 CR的高。  相似文献   

13.
In the present paper a model equation for calculating the radical desorption rate constant,k_0,in the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of vinyl acetate was suggested and the various parameters forevaluating k_0 were determined.Effects of reaction temperature,emulsifier concentration,initiator con-centration,monomer conversion and phase ratio on k_0 were studied.It indicates that the desorptionof radicals from latex particles to aqueous phase must be taken into account in the modelling ofemulsion polymerization for the monomers with higher hydrophilicity such as vinyl acetate.  相似文献   

14.
St-MMA无皂乳液共聚合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70℃下进行了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无皂乳液共聚合,研究了单体初始总浓度[M]_0、引发剂浓度[K_2S_2O_8]和总离子强度I对乳胶拉平均直径d_w与粒子数N_p的影响,其关系式为: lgd_w=lg([M]_0~(0.795)[K_2S_3O_8]~(-0.193)I~(0.346))-0.213 N_p=0.762×10~(15)[K_2S_2O_8]~(0.579)[M]_0~(-1.385)I~(-1.038)发现平均聚合速率随[M]_0及I的增大而减小,随[K_2S_2O_4]的增大而增大;在成核过程中,同时存在着两种相反因素,即新柱子的生成与柱子聚并。粒子间的有限聚并平衡既可提高乳液的稳定性,又是导致乳胶拉子单分散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硫醇在Bd-St乳聚中的调节反应和调节指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提高转化率x(>60%)为目的,按生产SBR 1500标准配方,研究了小试和工业装置聚合速度的差异。结果表明,小试的聚合速度、硫醇的消耗速度比后者快,硫醇在不同聚合阶段的调节作用有很大差别,为提高x,必须强化聚合后期的调节效果。对6种硫醇的调节作用的研究表明,小试所得调节指数r值不能直接用于生产装置。为提高x,建议采用r值大的和小的硫醇混合一次加入,或r值大的硫醇分步加入。  相似文献   

16.
17.
引发剂,乳化剂对苯丙核/壳乳液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采用预乳化工艺和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技术合成了具有核/壳结构的苯丙乳液,研究了引发剂种类、乳化剂用量及两阶段乳化剂用量比等对苯丙核/壳乳液合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用阳离子乳化剂的丙烯酸丁酯-苯乙烯共聚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4种阳离子乳化剂,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合成了丙烯酸丁酯(BA)─苯乙烯(St)共聚物乳液。考察了乳化剂种类、聚合条件及加料方式对共聚合及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发现乳化剂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用量为2.0%时,BA─St共聚物的[η]和乳液粘度出现拐点现象。  相似文献   

19.
谢芳宁  潘勤敏 《化工学报》1996,47(5):563-570
建立了苯乙烯本体热聚合过程模型,分析讨论了苯乙烯在连续搅拌槽式反应器中进行热引发本体聚合行为.分别讨论了聚合温度和停留时间对苯乙烯的转化率、聚合速率、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粘度和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温度决定产物的相对分于质量及其分布,且对转化率、聚合速率及粘度均有较大影响;停留时间对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无明显的影响,对转化率、密度及粘度有较大影响.聚合温度和停留时间是苯乙烯本体聚合过程中的两个至关重要的操作条件,同时为方便工程应用提供了经验关联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