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社区建设语境下的重大实践 自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社会需求趋向多元化,人们与社区的联系也愈来愈密切,不仅要求社区为其生活质量的提高、人的社会化的实现以及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和社会安全等提供可靠的社会支持,同时也要求社区能够成为他们参与各种社会事务、实现不同社会价值的重要场所.  相似文献   

2.
<正>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成为国际建筑师的表演舞台。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中外交流活动的增多,中国建筑师在境外的实践也有增无减。目前,这种建筑设计实践仍以项目援建为主,并主要集中在亚非地区,除单个建筑外,也开始有一定规模的开发项目。在建筑项目的实践之外,也有中国建筑师通过参  相似文献   

3.
夏军 《时代建筑》2005,(1):37-37
中国的发展与开放为世界建筑师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舞台及挑战。我个人以Gensler在中国这几年的实践,归纳出下列几条感受与体验。  相似文献   

4.
<正>程泰宁:作为建筑设计师来讲,首先要解决观念上的问题,就是我们做设计时要有世界语境。我提倡公平竞争,也提倡双向交流,但我们要有自信,这非常重要。我觉得我们有些建筑师不太自信,把西方的东西看得高不可攀。我觉得应该尊重西方建筑文化,看到他们好的地方。但你不能不假思索地用他的思路,跟着他往下走。用我们自己的思路来走,也许也会出一些好作品。  相似文献   

5.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至今,随着环境污染、能源危机、土地退化、生态失衡等问题的不断恶化,建筑与环境的关系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和重视。近10多年来,绿色建筑的设计和建造,已经成为国际建筑界普遍关心的课题。各种关于绿色建筑的评价工具也应运而生。在对这些评价工具的研究中,笔者发现,虽然建筑师在绿色建筑工程实践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这个群体对绿色建筑及其评价工具的理解和需求状况却无人研究。笔者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对中国四个城市的一级注册建筑师做了一次问卷调查,其结果有助于了解中国建筑师对绿色建筑及其评价的理解和选择。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20世纪50、60、70年代生中国建筑师"群体研究的视角和方法进行讨论,这种观察视角的选择是开放的,是带有我们所处时代语境特点的,是可以发展和演进的。同时,针对50年代生中国建筑师的特征分析了多个观察视角的逻辑,包括对话互动与自我审视、时代语境与历史意识、教育变革与知识结构、时间观念与范式转换、前辈影响与思考路径、实践策略与关注方向和职业环境与执业特征等,以期未必完整却能深刻地体现这批建筑师的所思所想所为之特征。  相似文献   

7.
朱承韵 《中国电梯》2005,16(8):30-31
回顾中国电梯市场的发展历程,中国的电梯市场经历了3个快速发展的时期,20世纪80年代初至20世纪80年代末期为第1个快速发展时期,1980年来自瑞士的迅达电梯在国内建立了第1家电梯合资企业,首次将外资品牌的概念引入中国,紧随其后,奥的斯、三菱等著名外资品牌相继进入中国,并对中国的电梯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为第2个快速发展时期,从2002年开始,中国的电梯市场更是进入了跳跃式的发展,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对外开放,中国的电梯市场正在经历着第3次的发展浪潮,更多的电梯外资品牌纷纷进入中国,我们面临着一个品牌众多,甚至是让人眼花缭乱的电梯市场。  相似文献   

8.
田俊 《规划师》2006,22(7):30-31
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各地的城市建设日益加快,城市规划也随之蓬勃发展.在管理理念上,政府管理部门彻底突破了计划经济模式下封闭排外的思维模式,树立了以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切合各地各层次需求的规划思想;在实践操作中,也越来越多地应用方案征集方式来快速汲取国内外最科学的规划设计成果以提升当地城市的规划、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9.
王雯淼 《建筑创作》2006,88(10):151-155
张玉泉,我国第一代女建筑师,作为建筑师,她孜孜不倦,刻苦钻研,为女性在建筑舞台上赢得光彩和荣誉,作为母亲,她含辛茹苦,以身作则,独自抚养两个孩子长大成人,同时,她笔耕不辍,一幅幅翰墨丹青见证她浓厚的诗词,书画造诣,  相似文献   

10.
刘虹 《建筑师》2011,(4):92-97
Team10是20世纪50年代之后活跃在西方建筑界的组织,它的主张曾对西方建筑和城市思想产生过比较深远的影响.近年来也逐渐为中国设计界所关注。本文希望对Team10活跃时期和同时期岭南建筑界的创作活动进行考察.并通过这一历史现象来探讨不同时空上设计观念的悬隔以及对于今日建筑思想理论和设计实践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史巍 《时代建筑》2004,(4):26-29
文章首先对20份采访记录上的数据作了统计.并归纳出受访者的创业概况,接着分析了他们回来后获得的一些先发优势,继而列举了一些在目前的实践中仍让他们感到困惑的问题,最后是对海归建筑师现象的解读。  相似文献   

12.
卜冰  戴春 《时代建筑》2004,(4):30-32
文章从探讨“海归派建筑师”这个外加的身份定义下,是否存在着某种行为方式的共性,是否存在一种有意识的社会身份和权力的自我建构等这一系列问题入手,认为由于缺乏主体的自我认同,“海归派建筑师”的身份在当代是难以成立的,在操作层面,比较突出的共性特征是非本土化,这与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的明显悖论,其社会根基,源自由于东西方社会落差而产生的市民大众心理深层的对西方榜样的需求,并且其异化而且虚设的话语权力是被社会赋予的。文章最终结论,在全球化环境下,地域身份划分方法的不可靠是产生“海归派建筑师”身份定义可疑的根本原因,因而对于“海归派建筑师”而言.正视地域身份模糊这一事实,或许能够带来基于社会立场的更深层次的思考,而这对检视当代中国建筑转型期的过程,无疑也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3.
境外建筑师在中国的实验 中国的城市正处于多、快、好。省的大跃进建设中,甚至多而快,但有时候不见得好,也不见得省。有时只注重过程的速度和求新、求变、缺乏理想的城市目标。中国的城市化的速度几乎是难以想象的,每年全国要建造大约20亿M^2的建筑,据美国时代周刊的报道,1999至2002年间,全国兴建了将近61亿M^2的新建筑,与以往相比几乎翻了一番。从1985年至2001年期间,上海一共建造了4.68亿M^2的各类建筑。其中大约59.8%是住宅。然而,如此大量的建筑理应出同的优秀建筑却相对较少。中国建筑师在当代世界建筑史上依然处于边缘状态。而建造量与中国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荷兰、西班牙等国的建筑师却世人刮目相看呢?其核心是文化问题,而不仅是“创新”问题。  相似文献   

14.
钱锋 《时代建筑》2004,(4):20-25
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不少建筑师曾在国外建筑院校接受了教育。他们回国后,不仅在国内创建了大学建筑教育,而且在教育体系发展的一系列过程中不断地发挥独特的作用。文章试图通过考察中国建筑教育体系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分析这些海归建筑师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对建筑教育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笔者近几年的创作实践,探讨了当代职业化的建筑创作环境下,建筑师如何结合项目所在地域的特定历史、人文及经济环境,选取适当的切入点,创作出扎根当地环境,被当地民众接受,能与地域文化、地理空间氛围对话、融合的新建筑形态,从而在传承地域文、维系地域空间特征的同时,赋予地域性命题时代性及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2004年4月22日,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园建造学术研讨会召开,会议云集了国内有影响的建筑师、艺术家、学者,包括多位参与了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实践展的建筑师,笔者借此机会对相关人士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17.
在2011成都双年展国际建筑展实践板块中,作品遴选的挑战在于如何挑选对城市化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的作品。入选的作品与物我之境的主题相关,在地域性和方法论的批评性方面都十分多样化,它们的一致之处在于处理当代社会问题时具有明确的立场,并坚持其批评性的实践。  相似文献   

18.
19.
海佳  尹南 《南方建筑》2006,(12):152-154
海外建筑师在中国从事建筑设计是中国现代建筑文化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建筑文化自身的发展和转型具有特殊意义.理性地思考和审慎地面对海外建筑师在中国的建筑实践,规范有序地将其纳入中国新建筑文化的创造体系是推动建筑文化成功转型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