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3.
为分析清楚巴喀气藏主力层位八道湾组的沉积特征和储层变化,通过对巴喀地区岩心、测井、地震等多方面资料分析,识别出了该组各种相标志(岩石成分、岩性、泥岩颜色、沉积构造特征、岩石粒度、电测曲线及地震相等),在此基础上,厘定了巴喀地区八道湾组主要沉积相、亚相和微相类型。八道湾组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可进一步划分为辫状河道、废弃河道,泛滥平原和河漫沼泽4个微相,并在此研究基础上建立了与之对应的沉积相模式,为气藏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根据取心井分析资料,对成因单元内影响流体渗流的地质参数进行相关分析研究,选取对渗流能力影响大的四个参数,即孔隙度、渗透率、储层质量指标和流动层带指标作为划分连通体内部流动单元的标准,选用模糊综合聚类分析方法,将工区流动单元分为四类。评价结果表明,一、二类流动单元储层性质好,流体渗流能力强,注水受效程度高,因而水驱效率高,但随着注水开发的进行,这类储层易形成水窜通道,导致油井见水快甚至水淹;三类流动单元储层性质差,流体在其中渗流能力弱、水驱效率低,是潜在剩余油分布的储集单元;四类流动单元则主要是孔渗性很差的干层,可视为渗流屏障,开发效果较差甚至极差。 相似文献
5.
崖城13-1气田古近系渐新统陵三段储层特征与沉积微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对南海崖城13-1气田储层非均质性的认识还不清楚,气田储量动用程度较低,动态、静态地质储量差异较大.因此,利用岩心、测井和地震等资料对崖城13-1气田的主力生产层位进行沉积微相和储层特征开展综合研究尤为重要.崖城13-1气田勘探目的层段为古近系渐新统陵三段,主要形成于海陆过渡环境,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亚相主要为上三角洲平原、下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内前缘和三角洲外前缘.储集砂体主要为中-粗砂岩和含砾粗砂岩,其沉积微相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和远砂坝.储层物性较好,孔隙度大于10%.储层物性主要受控于压实作用、溶蚀作用和沉积微相. 相似文献
6.
南阳凹陷张店油田核二段沉积微相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沉积相研究是从成因的角度来研究砂体沉积特征和展布特征。通过对岩心、测井资料的综合分析,在南阳凹陷张店油田核桃园组识别出10余种岩石相类型和8种岩石相组合类型,确定了6种沉积微相类型。并在此基础上在核二段三角洲相地层建立了二维高分辨率地层对比格架,分析了不同的沉积时期各沉积微相的组合特征和平面分布特征。指出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河口坝和重力流砂体为有利储集相带,为本区的勘探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吴133、135井区已进入中高含水开发期,根据测井参数和岩石物性参数对工区主要开发层系延10的流动单元进行了研究。将延10油层组1~4小层各划分为3个流动单元,其中A类流动单元分布最广,B类和C类流动单元分布比较局限,A类流动单元是剩余油的主要富集区。沉积微相决定了流动单元的类型,A类流动单元主要分布于急流辫状河河床内。 相似文献
8.
9.
喇嘛甸油田河流相储层流动单元划分方法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从实际需要出发,在喇嘛甸油田的储层描述过程中引入了储层流动单元的概念并提出了基本研究思路。将流动单元作为储层描述的基本单位,结合生产动态资料围绕复合型河道砂体内部的单砂体以及流动单元三维界面的识别和划分进行了具体探索,提出了一套流动单元综合分析技术,在油田开发应用中见到了明显效果,较好地满足啊目前生产实际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11.
塔河油田1区三叠系储层流动单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动单元研究是深化和发展油藏表征的关键,对揭示剩余油分布规律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在建立河流相及三角洲相流动单元类型划分标准以及判别式的基础上,对塔河油田1区三叠系油藏的储层流动单元进行了划分,研究了流动单元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了流动单元与储层构型及剩余油的关系.结果表明,塔河油田1区三叠系储层流动单元可划分为E(极好)、G(好)、M(中等)和P(较差)4种类型,其中E型和G型流动单元分布面积较大,M型和P型流动单元分布面积较小,同时流动单元的层间差异和井间差异明显.E型流动单元与横向砂坝分布范围一致,G型流动单元与河道沉积及纵向砂坝分布相对应,表明储层构型与流动单元之间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E型和G型流动单元剩余油较富集,是剩余油挖潜的主要方向,M型流动单元是剩余油挖潜的次要方向,P型流动单元剩余油地质储量有限,挖潜潜力较小. 相似文献
12.
NNW 油田油藏主要受沉积微相控制,合理的划分微相类型及给定微相边界值是该区沉积微相研究的关键。在分析传统沉积微相研究方法基础之上,利用优势相分析及离散图方法来划分微相类型及确定微相边界,结果认为长3储层可以划分为分流河道与河道间两种沉积微相,0.5作为长31、长32与长33三个沉积单元的沉积微相边界值较为合理,最后编制了研究区沉积微相平面图。与实际生产对比,微相划分结果较好地印证了研究区生产状况,也验证了研究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14.
介绍了储层地质建模的思路、方法和程序 ,采用基于象元的顺序指示模拟方法 ,建立了真 11块储层的砂体骨架模型和 6个主力小层的沉积微相模型 ,为真武油田开发后期以结构要素为基本单位的剩余油研究和井网调整思路等方面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肇州油田北部扶杨油层沉积微相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肇州油田北部扶杨油层沉积属浅水湖泊-三角洲体系,发育有浅水湖泊三角洲相和湖泊相。通过精细岩心观察和单井相分析,识别出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天然堤、水下决口扇、水下分流间湾、河口坝、前缘薄层席状砂,滨湖泥滩、混合滩、砂滩,浅湖砂坝、浅湖泥等沉积微相类型。其中,河口坝相对不发育是该区沉积体系最为显著的特征。在对以上各种沉积微相特征进行精细研究基础上,通过详细的储层物性特征研究,根据录井油气显示、地层测试、试油资料及开发动态资料分析,确定了水下分流河道砂、水下决口扇砂体、前缘席状砂和滨浅湖滩坝砂等主要储集砂体类型,为扶杨油层的储层评价与预测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鄂尔多斯盆地靖安油田上三叠统延长组长6段沉积相研究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对鄂尔多斯盆地靖安油田上三叠统延长组长6段岩相、沉积微相类型、垂向序列和沉积相格局进行的研究表明,长6段为大型河流入湖卸载的三角洲-湖泊相沉积,并且是一个完整的复合三角洲沉积体,包含了发育齐全的前三角洲、三角洲前缘以及三角洲平原3个亚相。在平面上,三角洲总体表现出向南西方向的不均匀指状进积,形成了鸟足状三角洲;在垂向上,长6 1表现为相对较浅水的三角洲,分流河道最发育,长6 2为相对较深水的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发育。 相似文献
20.
针对洪积扇相储层沉积厚度大、储集岩性粗、非均质性强等特点,提出了以地质研究为主线,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分层次流动单元研究方法。基于流动单元的定义及其地质内涵,根据FZI直方图和累积频率曲线作图法,对取心样品进行定性分析,以此作为流动单元定量判别的依据,同时辅以物性、岩性、孔隙结构等表征流动单元的定量指标建立流动单元定量识别模式,最后应用随机建模方法对流动单元进行井间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划分流动单元,精细表征了厚层砾岩储层的强非均质性特征,与油田开发动态特征具有较高的吻合度,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