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彭志刚 《轻工设计》2014,(36):274-274
文章通过对尼尔森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联合发布的《一线汽车消费者白皮书》调查情况的分析,针对汽车再购行为进行了现状总结,并提出了汽车企业未来的销售模式,同时对购买群体、受众人群再次购买行为进行了分析,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汽车针织内饰材料的应用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汽车内饰纺织品的发展,其中针织物以良好的弹性、透气性、低成本等性能,占汽车内饰纺织品应用的比重最大,从而促使了针织工业的发展。论述了针织汽车内饰物具有的特性、织物性能上的要求,针织新技术的应用,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产业用纺织品》2007,25(8):48-48
印度聚酯纤维生产商Reliance公司计划进军汽车用纺织品市场。汽车用纺织品用于一些可见的部件,如汽车内饰、地毯、座位安全带等,以及一些隐蔽部件,如轮胎帘子布、安全气囊等。  相似文献   

4.
《美食》2010,(10):41-41
V8 Hotel位于德国Baden—Wurttemberg机场旧址的汽车博物馆之内,以新颖的汽车主题著称,超级汽车爱好者赶快去感受一下吧。  相似文献   

5.
汽车是现在人们必不可少的代步工具,随着汽车行业的大力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简洁便利,为了顺应潮流的发展趋势,并且提高汽车的使用性能,缩短汽车系统的开发周期,汽车设计者们不断改进设计技术。仿真技术的出现,让汽车研发部门发展了新的大陆,SABER仿真技术能够有效地改善汽车电子系统开发周期过长,实验成本过高的难题,因而被开发者喜爱。SABER仿真技术已经在大型跨国汽车公司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大大节省了试验的时间。目前,我国也正在开发和改进仿真技术,运用其建立起来的汽车系统模型,分析整个汽车的状况。在本文中笔者主要论述了仿真技术的发展和SABER仿真技术在汽车电子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我国汽车用纺织品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汽车产量的不断增加,对纺织品的需求也不断升温,汽车工业已经成为纺织品的一大消费对象。就我国而言,2004年汽车的产量达到约500万辆,纺织品的需求达17.85万吨。据交通部规划,2010年汽车的产量达到约800万辆以上,纺织品的需求达26.73万吨。另据英国DRA公司透露,预测在2005年全球汽车用纺织品将达到192.8万吨,2010年达到238万吨。由此可见我国汽车用纺织品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7.
余勇 《中国纤检》2009,(10):44-45
一辆汽车,除钢铁、塑料外,最主要的部分就是纺织品。车用纺织品主要包括汽车顶篷、地毯、座椅面料、安全气囊、安全带、轮胎、后备厢内衬,背衬、护板、过滤材料、篷盖布等。近年来,我国汽车工业保持超高速发展.而目前国内汽车用纺织品生产还远远不能满足汽车工业的发展需求.市场缺口较大,汽车纺织品的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8.
史国岭 《轻工设计》2013,(34):188-188
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使得汽车成为了重要的交通工具,汽车方便快捷的特点从而使其在货物运输方面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汽车运输中也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很多的执法人员在汽车运输中存在着乱收费的情况,这样就使汽车的运输成本增大,同时在汽车运输中,为了追求更多的利益,很多的车辆都存在着超载的情况,而且很多的超载人员对车辆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也是没有足够的认识。这样就使得近年来汽车运输中交通事故频发,为了更好的解决汽车运输中出现的问题,对汽车运输中出现的超载问题一定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  相似文献   

9.
车用风标     
汽车风标是安装在汽车前盖上的立体标牌,主要用于汽车的装饰,并以此提高汽车的档次。德国产奔驰车、日本产的皇冠车、丰田车都有安装汽车风标的车型。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国产车也在安装汽车风标,眼下风标的安装正在由皮卡车向轿车转移。作为标牌生产企业应该瞄准这一市场,做好批量生产的技术准备工作。目前,国内生产汽车风标的企业不多,其生产工艺流程大致如下。一、汽车风标的设计汽车风标的设计一般由汽车厂家完成,必要时标牌制造企业应提供设计服务。从国产汽车风标的设计来看,大都以仿制为主。如国产皮卡车的风标设计大都…  相似文献   

10.
电子技术在现代汽车的应用非常普遍,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和人类需求的不断变化,电子技术将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文章首先阐述了汽车电子技术的概念以及我国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现状,再分析电子技术在汽车中的应用,最后谈谈汽车电子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李文石 《五金科技》1995,23(4):9-12
本文介绍汽车电子锁的概念和特点,研究其发展趋势,剖析其执行机构的优缺点,最后介绍国外汽车遥控电子锁产品,供国内选型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原博  赵锋  赵峰  张帅 《轻工设计》2012,(22):29-2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汽车行业也发展起来。汽车不仅是一种交通运输工具,它更是一件精致的艺术品。作为一件艺术品,那就应该对其造型进行设计,把汽车造型和其功能相结合起来。通常,人们在设计汽车造型时,都会与TRIZ理论相结合,以便装饰和美化汽车的整体艺术形象,再利用新技术,对其进行加工,从而使汽车实现技术与艺术的统一。本文就针对基于TRIZ理论下的汽车造型设计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中外轻工科技》2001,(1):46-46
美国一家公司在汽车电池上加装一部微型电脑,让电池不但能够有效防止任何类型的汽车被盗,还能自动为汽车关灯,防止因车主忘记关灯而耗尽电力。 这种“智能电池”由美国的西尔斯(Sears)公司研制,它在外表上与普通汽车电池没有区别,安装方法也一样。不同的是,“智能电池”不仅供电,还加入了“掣动器”技术。有了这种技术,即使盗贼成功登车,也无法启动引擎将车开走。 “智能电池”的动作方式如下:它会与一个跟普通汽车防盗系统相似的遥控器一起售出,车主只须在离开汽车时按下遥控器,电池便会进入保护程序,此后若有任何人试…  相似文献   

14.
汽车内饰用针刺非织造布通常,汽车内舱和后车箱都材有各种类型的织物,其中包括针刺非织造材料。在所有的非织造材料中,只有针刺非织造布可以用于汽车的内部装饰。在日本,1992年汽车内饰用针刺非织造布的消费量达到6000万m2,与1991年的消费量大致相同。...  相似文献   

15.
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汽车经历了无数次的升级和改进。汽车空调是随着汽车的发展而产生的装置。伴随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汽车空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最初单纯的制冷或制热需求,发展到今天对整个空调的舒适性的要求,如温度、湿度、噪音、多温区控制等。HVAC作为汽车空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上述功能得以实现的装置。文章针对汽车空调HAVC设计技巧进行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汽车内饰材料阻燃的重要性,从阻燃理论的研究、阻燃纤维的开发、织物阻燃整理、阻燃纺织品立法工作4个方面总结了汽车内饰材料阻燃研究的内容,同时简介了国内外关于汽车内饰材料阻燃性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汽车内饰材料阻燃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汽车的更新换代的速度明显加快,内部设施明显增多,也使得汽车的火灾危险性增大,汽车火灾发生的次数逐年增加,认定汽车火灾事故原因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本文就此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8.
车用燃料是汽车工业的血液,现代工业化国家的发展离不开能源,掌握世界能源和汽车节能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石油总耗量的50%被各类交通工具消耗。而汽车是现代社会最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汽车的发展使得石油危机越来越严重。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汽车的保有量还会不断增加,但地球资源有限,为合理利用资源,汽车的节能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就针对该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9.
漆志勇 《轻工设计》2014,(36):117-117
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汽车行业也处于快速发展状态中,汽车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人们工作生活不可获取的交通工具。但是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汽车的使用时间和里程越长,内部零件的状况就越差,所以需要不断提高现代汽修技术,才能满足当代人民的需求。接下来作者将结合自身多年的从业经验和调查走访结果,基于现代汽车的特点,详细论述现代汽车运用和维修问题。  相似文献   

20.
大洋 《新食品》2006,(9):37-37
汽车改装是车迷最热衷的事情之一,因为改装汽车可以发掘汽车的潜力。 营销“改装”也是我们必须做的事情,因为竞争的环境需要更高效率的营销系统。 作为常识,我们知道提升一辆汽车性能的途径不只是发动机升级一条路径,悬挂、电子、润滑、转向的改进,甚至优秀的轮胎选择都能帮助我们实现目的。 把营销系统看成一辆汽车,营销模式是发动机。同样,营销系统的任何一个环节的提升都能让我们更优秀。 与木桶效应相似,汽车的改进讲究整体匹配,一个优秀的部件难以实现整车性能的突破;营销系统中,工具的改进能提升效率,如果再对工具和系统进行匹配和优化,最大限度发挥新工具的效率,我们就能获得更高效的营销。 互联网络和短信的普遍应用已经是事实,从营销角度来着,网络、短信在信息交流方面具有即时性更好、物理时空限制更小、成本更低、针对性更强、管理更方便的特点。 实际上,不少企业已经在试着这样做。他们做得还不够完善,方法也不够丰富,但是绝对值得关注,因为每一次技术进步都是机会。[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