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修井监督是质量、安全、环保全方位的监督,主要是保证小修作业能保质保量按时完成,防止油气资源受到破坏,预防发生井喷、井喷失控和着火、人身伤害事故,杜绝各类污染环境事故的发生;督促作业队伍积极主动提高操作技能水平、增强服务意识和加强队伍自身管理,促进原油上产。  相似文献   

2.
油井、水井、气井井喷失控是施工过程中的一种工程事故。在井下作业施工过程中,由于预防措施不当,补救工作不及时,往往会造成严重井喷或无控制井喷。严重井喷或无控制井喷之后,轻者可导致油、气资源浪费,造成环境污染,地层压力下降,生产能力降低;重者可导致全井报废或对整个油田、气田的严重破坏,给国家财产和入民的生命安全带来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3.
文南油田修井作业时,为减少间喷井或补孔后有溢流的井发生井喷失控事故,减少压井作业对储层的损害,设计出一种新型管式防喷泵。本文分析了新型管式防喷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进行了应用情况分析。该泵可有效防止井喷事故,还可以减少不压井作业的能源浪费、环境污染和作业工作量。  相似文献   

4.
《流程工业》2004,(4):18-24
当我们在即将告别不寻常的2003年之际,一场天然气井喷事故牵动了亿万中国人的心,使2003年在载入史册中时又增添了灰色一笔。这一生产事故的发生又一次给人们敲响了安全生产的警钟,而安全再一次成了人们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讨了石油开采方式有自喷采油和机械采油,在石油开采中主要存在井喷事故、火灾事故、爆炸事故、中毒事故,污染事故,只要掌握其危险特性、事故类型及事故成因,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管理,事故是可以防范和控制的。  相似文献   

6.
井控技术是勘探开发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石油天然气钻井安全的关键技术。为了避免和减少井喷和井喷失控造成的巨大损失,井控技术也相应有了发展。钻井井控指的是油气井在勘探和开发的过程中,注水井、油气井的控制和管理。钻井井控的安全管理则是油气的勘探和开发企业的安全工作的核心,尤其是“三高”的油气井。在井下作业的时候,钻井井控的安全管理工作某种程度上是整个石油的产业链中最弱的环节。正是从这个层面出发,本文对钻井井控安全管理工作的方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常会东  马宗亮  曹会明  徐海东 《硅谷》2013,(13):148-149
从当前原油开采的情况来看,受到地下压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原油会发生溢流现象,如果不加以干预和控制,溢流将会引起井涌和井喷,不但会给原油生产带来巨大损失,同时也会对施工人员的生命造成严重的威胁,从历来的井喷事故经验中可知,只有对井下油流进行全面的监测和控制,在油田井下作业过程中,认真做好井控工作,才能有效杜绝井涌和井喷现象的发生,才能保证油田安全生产的实现。因此,我们应对油田井下作业井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油田井下作业实际,制定相应的对策,有效解决井下作业井控问题,得到消除井喷隐患,提高井下作业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采气工程中油、套管的腐蚀问题是关系到气井安全生产的重大问题。油、套管因腐蚀而造成井喷或泄漏事故时有发生,现在普遍的研究方向是采用不锈钢内衬技术,核心问题是解决管体与内衬间的密封防腐问题,本文介绍的方法是采用摩擦焊技术制造带有密封装置的油、套管。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我国石油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井喷事故不断发生,提高井控技术已成为保障石油业顺利发展的关键所在。近些年,我国在避免溢流、井喷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已获得较好的成果。但是随着对环保的呼声越来越高,过量的开采和投入也带来了不小的副作用,例如:资源的浪费、地层的污染等。其中,含硫气井污染更是严重,我国科研人员根据含硫气井的特点,制定了含硫气井的井控工艺原则,并提出了针对井控问题的措施,研究出了许多防爆、防喷等可靠的保证井控合格的装置,并满足井眼力学的要求,严格防止井喷失控,选用合适的压井技术,避免发生井喷,并提高对含硫油气井的工作人员科学、安全、高效的进行井控工作的理论学习水平,这都对含硫油气井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对含硫气井的概念和含硫气井井控的重要性进行阐述,并对井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提高井控技术的措施。对我国的含硫气井开采工作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事故的表观原因表现在物质的固有危险、设施的缺陷、操作的失误上,但每起事故均有深刻的管理原因。制定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标准,目的是规范企业安全管理行为,持续改进企业的管理工作,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1.
结合石油井下历史事故资料和井下高危作业风险辨识资料,依据SMART原则,从企业应用角度,建立井喷风险预警分级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包括固有风险频率、事故严重度、监控与监测措施3方面。对各指标给出相应的权重和分值,并在风险原理的基础上设计风险评价分级数学模型,建立石油井下作业井喷风险预警分级标准。根据分级模型得到的风险分级结果可以对石油井下作业井喷风险进行有针对性的防范和控制,避免井喷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安全来自预防,危险在于控制,事故发生在失控之中。除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外,通过努力所有事故都可以预防,任何隐患都可以控制。  相似文献   

13.
<正>我国锂离子电池(锂电)技术产业迅猛发展[1],锂电产业正处于全面突围的关键发展时期[2]。但由于锂电在电子器件、飞机以及电动汽车应用领域多次事故的发生,使锂电的安全性问题备受关注。2017年5月1日,北京蟹岛停车场89辆电动大巴爆炸燃烧事故,由于柳絮自燃引发的锂电热失控安全问题被推向风头浪尖,锂电热失控致灾成为科学家和政府密切  相似文献   

14.
煤矿安全生产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发展和社套稳定大局。众所周知,煤矿企业是典型的职工劳动强度高、从业危险性高、事故发生率高的“三高行业”,在煤矿企业里安全自然就成了人命关天的头等大事。国家和各级部门下发了一系列文件,召开了多次会议。安全生产工作必须落实到每一个具体企业,每一个职工.注重企业内部具体日常化细节管理,真正做到安全生产,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王大鹏 《硅谷》2011,(1):35-36
油田的安全生产关系着国家能源的安全可靠,而随着油田开发难度的不断增大,工艺措施不断增加,进而对电力的需求也日趋增多,电力需求几乎贯穿于油田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以电换油趋势再所难免。因此,用电安全在油田安全生产中占有及其重要的位置,抓好安全用电管理,提高安全用电意识,减少电气事故发生的几率,防止及避免人身伤亡、设备损坏事故的发生,既有利于油田开发的安全生产和生活,也有利于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对目前油田生产过程中的日常生产用电管理、施工临时用电管理、电气工具管理、安全检查、安全知识宣传等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提出具体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煤炭是我国工业的重要能源,在国民经济及其社会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煤矿企业是典型的职工劳动强度高、从业危险性高、事故发生率高的“三高行业”,在煤矿企业里安全自然就成了人命关天的头等大事。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必须落实到每一个具体企业,每一个职工,注重企业内部具体Et常化细节管理,真正做到安全生产,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企业中,仅仅依靠改进工程技术来预防事故不完全有效。管理是一切组织行为得到统一、规范的保证.企业应成立专门的管理部门,依靠计划、组织、指导、控制等管理职能,经过长期的努力,才能防止事故的发生。但管理很难顾及到事故的方方面面、往往会因管理的能力簿弱或疏忽导致事故的发生。如果从领导到每一个职:亡真正从思想上到行动上都重视安全了,安全生产就能得到保证。保证在安全管理中有足够的超前意识,才可以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本文从安全管理建立模式出发,淡淡安全管理中超前意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电力生产中不可避免的会发生事故,电力生产事故大多是由于忽视操作安全以及违反规定所致。虽然时常在生产中强调安全问题,但是事实上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只重视产量而忽视了安全。安全问题是生产的基本要求,事故发生之后要学会总结,将经验应用到以后的生产减少或者避免相同的事故发生,或者有计划的预防事故的发生。企业在生产中只有重视安全总结事故,并总结经验避免事故再次发生才能使得企业的生产步入安全的轨道。  相似文献   

19.
煤矿安全已经成为制约煤炭企业发展的难点问题,人们对煤矿安全给予了越来越高的关注。每一起重大的安全生产事故,都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综合运用信息技术加强煤矿的生产安全管理,提高应急指挥效率已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安全生产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关系到国家和地区形象,近年来,虽然我们国家的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率在逐年下降,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处于居高不下的状况。在针对各行业的对比过程中,安全生产事故的主要发生地又大多集中在矿山、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单位、建筑施工企业、烟花爆竹和爆破器材及作业、交通运输等高危行业。而如何降低或减少安全生产事故,始终是国家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面临的重大课题,文章从安全生产事故的形成原因、针对安全生产事故原因描述、安全防范措施或应急处置措施以及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管理措施等方面具体论述了面对严峻的形势,有必要和必须要认真分析安全生产事故产生的根本原因以及应采取的措施,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