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秀  金山 《中国科技博览》2011,(36):391-391
孤岛油田馆上段经过长期以来的强注强采高速开发,其主力油层平面、层闻高度水淹,层内油层底部水窜严重.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期,挖潜难度加大,同时由于河流相储层的沉积特点,各小层砂体储量动用极不均匀。本文分析了窄、薄砂体的沉积相特征、井网分布、油层非均质性以及开发特点,通过精细砂体空间对比,完善流动单元,应用高泥低渗地层解堵技术,不稳定注水技术、注水吞吐技术等相应的配套治理措施,提高了开发效果,为油田持续稳产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测井曲线成果对XX开发区非主力油层进行了判相识别,识别出在该区存在砂坝砂体,并依据测井曲线的旋回特性判断出该层的沉积类型、沉积环境及储层非均质性,为油田开发调整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3.
井网的不断加密,为精细描述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针对喇嘛甸油田河道砂体发育,叠加严重,不同区块成因单元数量不一致:同一河道内砂体连通效果差,注采关系不完善等矛盾,加密后的相带分布应重新研究,以逐步提高描述质量。本文针对喇嘛甸油田聚驱上返开发层位(萨Ⅲ油层组),从砂体剖面旋回特征、砂体内部夹层分布、砂体渗透率分布特征、水淹情况以及砂体微相分布特征入手,按河流沉积微相展布规律,发展平面成因分析模式预测相带图的沉积微相精细划分技术。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油田开发进入高含水期后,受储层非均质性的影响,平面、层间、层内矛盾日益突出,成为制约采收率进一步提高的主要因素。文章利用储层建筑结构要素分析法,对三角洲储层结构要素类型、接触关系进行研究,利用成因体对储层进行精细划分对比,为指导油田开发调整、提高采收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喇嘛甸油田聚驱上返开发层位(萨Ⅲ油层组),从砂体剖面旋回特征、砂体内部夹层分布、砂体渗透率分布特征、水淹情况以及砂体微相分布特征人手,进行了河流沉积微相二次组合方法和沉积微相相带图绘制方法研究,最终确定了河床滞留沉积等七种沉积微相的组合方法。在试验区绘制了萨Ⅲ32沉积微相相带图,沉积微相分布与剩余油分布对应较好,故认为河流相沉积微相二次组合及相带图绘制方法是可行的,有利于层内剩余油挖潜。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密井网条件下确定性建模与随机建模方法的可行性,提出了采用确定性微相建模与随机参数模拟相结合以提高整体建模精度的息路。在微相确定性建模的基础上,采用相控随机模拟预测储层参数分布,生成了储层参数分布模型。葡北一断块一太190地区砂体建模实例的研究结果表明,相控条件下的参数随机模拟精细刻画了储层的非均质性。对于资料信息点足够大的处于成熟开发的油田,采用研究区实际统计分布函数得到的随机模拟结果更接近于地下实际的非均质构型,为油田不确定性评价提供了必要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随着三次加密调整在某油田的不断展开,薄差储层在产出中的比例逐渐加重,但由于萨Ⅱ组和萨Ⅲ及下油层组间油层发育一物性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果进行合采,萨Ⅲ及下油层组的动用状况将受到较大的影响,单独开采萨Ⅲ及下油层组现场试验实施效果表明,通过合理调整开采层系,优化配置完井方式,可以提高表外储层的动用程度。该方法可降低层间干扰、提高低渗透层动用程度,并且满足了三次加密井的开发经济界限。  相似文献   

8.
刘宇 《中国科技博览》2013,(33):140-140
单一河道砂体是储层中相对独立且极为重要的的流动单元,不同期河道砂体之间往往连通较差或根本不连通。如何精细识别复合砂体中的单一河道是储层研究的一个难点。2009年以来,纯油区西部的密井网条件下精细储层解剖,以河流-三角洲相复合砂体的成因模式为指导,在垂向上细分时间单元,在平面上细分沉积微相,根据废弃河道、砂体层位差异、测井曲线形态及砂体在横向上的厚度变化趋势等确定出单一河道边界,提高了对单一河道的识别精度,有力指导了两驱开发调整。  相似文献   

9.
油田开采已进入高含水后期,水驱三次加密调整的主要对象为三角洲外前缘相中的表内薄差层和表外储层。本文以取心井资料为依据,通过对不稳定型外前缘相席状砂、滨外坝外前缘相席状砂、远砂坝外前缘相席状砂及稳定型外前缘相席状砂四种不同成因砂体的平面、层内、层间的非均质特征的研究,为油田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林樊家油田主要含油层系为馆陶组河流相薄层构造-岩性油藏,含油面积广,储量规模大,已经成为现阶段的油气储量与产量的增长点之一。本文以层序地层学、沉积学、地震地层学为指导,通过对滨南地区馆陶组薄层储层的详细划分、微构造的精细描述、沉积微相、地震识别技术以及防砂工艺技术的研究,总结出一套适合该油藏滚动开发的技术与方法,有利地指导了油田开发实践。  相似文献   

11.
延长组长6油层组是延长石油油田的勘查目的油层,主要石油地质特点为:沉积微相控制储层岩性,成岩作用的控制物性,以及缺乏局部构造等。本文基于储层沉积相研究,对研究区域的储层砂体的岩石特征与成岩作用以及孔隙结构特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目前油田已进入高含水后期开采阶段,由于储层非均质等因素造成剩余油高度零散分布,预测难度越来越大,为了充分挖掘开发地震的潜力,对已开发油田的储层再认识,进一步精细刻画储层的空间展布,拓展萨尔图油层勘探和评价的空间,本次在研究区主要采用井震联合方法落实工区内油水边界及储层展布特征等。针对各种技术难点,主要采用三维切片技术和频率补偿重构反演等技术手段进行相应解决。  相似文献   

13.
牛庄油田东部地区勘探面积约200km2,区内主要含油层系沙三段、沙四段,勘探开发程度都较低。区内沙三中主要发育三角洲浊积砂,各沉积期次内沉积规律认识不清,因此在前人地层对比及层序划分基础上,对6套砂层组进行精细沉积规律研究,明确各沉积期次内储层有利发育区。  相似文献   

14.
红台气田三间房组是一个以凝析气藏为主的勘探开发重点区域,而依据目前的勘探开发现状.红台气田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砂体发育变化大,储层认识不清;储层具有低渗透、非均质性较强的特点,气层连片性差,同时又受断层封隔,储量丰度平面差异较大。因此,需要进行精细的油藏描述,建立适应气田开发调整的三维地质模型。  相似文献   

15.
萨北开发区pi3时间单元发育辫状河沉积,以其储层物性好、砂体厚度大作为主力油层开采多年,经过聚驱、后续水驱阶段,剩余油分布零散。原有对辫状河储层的认识已不能满足精细挖潜这一开发需求,本文以纯油区西部北三西区块井网加密的有利条件为基础,应用取心井、测井等资料对辫状河储层描述方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二三结合”推广区块北西块一区精细挖潜的需求,对加密后萨三组沉积特征进行了精细描述。利用”旋回分析、分级划分、成因控制、追踪解剖”的油层对比方法,对复合型叠加河道内单期河道单元进行了精细解剖:在单期河道识别划分基础上,沉积模式指导下,对备类微相进行成因识别研究,对单砂体边界进行了模式预测。对加密后萨三组各单元沉积特征进行了精细描述,搞清了目的层砂体的动用状况,为该区块水驱精细调整及后期的三次采油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将注入、产出剖面两项基本生产测井资料运用到精细地质实际工作中,对窄薄砂体油田储层沉积单元相带图的准确绘制、地震资料解释出的构造小断层真实性的判定及油层水淹级别划分起到重要的作用:利用精细地质解释成果反过来指导生产测井资料验收,成为油田监测工作的良好助手。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喇嘛甸油田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分析与挖潜需求,以北西一区萨Ⅲ1+2单元为研究对象,应用地震波形结构判别方法,探索了井震联合储层预测方法。本方法可有效地实现储层连续性空间预测,能够揭示井间砂体的属性识别,为注采系统分析及井间剩余油综合分析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胡状集油田断层发育、属于近物源快速沉积,储层非均质性十分严重,给油田开发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目前油田主力油藏已经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开发难度愈来愈大,如何挖潜剩余油,提高采收率成为目前开发的一大难题。本文从剩余油研究方法入手,对胡状集油田剩余油的分布进行了定性、定量描述,对剩余油潜力进行了分析,为下步剩余油的挖潜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20.
根据岩性、电性、古生物资料,结合钻井、测井及粒度资料等综合分析认为高青油田沙一段属于滨浅湖亚相沉积,主要发育滨浅湖滩坝、坝缘、泥坪及生物浅滩和滩缘5种沉积微相。沙一段沉积物主要来自西南部的青城凸起。垂向上,下部为陆源的砂岩、粉砂岩发育的滩坝,上部为含丰富生物碎屑的灰岩中夹薄层粉砂质条带。平面上,砂体多呈现条带状,各微相间互分布。不同小层的储层物性及非均质性研究受沉积相带控制作用明显。鉴于其含特殊岩性,对其曲线特征及砂体展布的研究也将会对其他地区类似沉积环境储层的研究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