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概括了新型功能材料——贮氢材料的发展状况和应用研究进展,重点综述了稀土储氢合金性能改善方面的最新成果和用于二次电池的贮氢材料的状况。  相似文献   

2.
氢是一种清洁的绿色能源,其应用研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氢能的利用可以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充分发挥能源利用率。本文概述了贮氢材料的种类及其最新的研究进展,介绍了贮氢材料的性能特点,并对贮氢合金、轻质金属-铝氢化物、玻璃微球、碳纳米管、高比表面活性炭、有机液体氢化物等贮氢材料做了进一步的综述。  相似文献   

3.
Metal-N-H体系新型贮氢材料有很高的贮氢量和相对温和的释氢温度条件,有可能成为新一代的车用贮氢材料.详细阐述了该体系从Li-N-H向Mg-N-H转变的研究历程及研究进展,探讨了2种可能的反应机理,介绍了3种氨基物材料的合成方法,总结了Metal-N-H体系新型贮氢材料目前应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V-Ti-Cr-Fe系列贮氢合金,该系列合金常温无需活化即可快速吸氢,放氢平台压可调,其1 atm以上的可逆吸放氢量超过质量分数2.0%,吸放氢循环500次的容量衰减小于30%.此外,由于利用了廉价的FeV80中间合金,解决了钒基贮氢合金价格昂贵的问题,是目前少有的综合性能优良的贮氢合金,可用于PEMFC燃料电池的高纯氢燃料的贮存载体.  相似文献   

5.
借助X-ray及吸氢性能测试装置研究了AB3型La-Mg-Ni系贮氢合金的结构和贮氢性能,测试了不同温度下合金的PCT曲线.结果表明,La-Mg-Ni系贮氢合金可获得(La,Mg)Ni3相组织;加Co,改善了合金的特性,并使平台压力降低.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近几年稀土-镁-镍基贮氢合金电极材料相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改善合金电化学性能的方法,包括合金组成的改进、热处理、表面处理、制备复合合金等方法。讨论了稀土-镁-镍基贮氢合金研究中的几个重要问题以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稀土、钒钛贮氢合金及镍氢电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利用四川省稀土钒钛优势资源研究开发稀土、钒钛贮氢合金及镍氢电池的进展情况。成功开发了:1)无钕贮氢合金,所制备出的镍氢电池不仅常温综合性能优良,且可在-30 ℃下放电,比普通镍氢电池在电动车等用镍氢电池上更有优势;2)低温无钕贮氢合金和性能优良的宽温区(–40 ℃~+55 ℃)镍氢电池,对我国国防、寒冷及特殊行业的应用意义重大;3)吸放氢性能优良的V-Ti-Cr-Fe系列合金,采用廉价的80VFe中间合金解决了添加金属V带来的高昂成本的问题,可作为车用燃料电池的氢源载体。研究发现温度和钯对钒的放电性能有重要影响,结果表明这种合金在温度不超过80 ℃的加热条件下有可能成为高能量密度的一次或二次镍氢电池负极材料。无钕系列贮氢合金的开发成功对于缓解我国长期存在的稀土资源利用不平衡的突出矛盾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贮氢合金热力学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贮氢合金热力学主要研究内容的分析,研究了贮氢合金热力学的p-C-T曲线的测定和计算方法,并通过对LaNi5合金的性能测试,证明了该合金具有良好的活化性能和吸氢性能,在30℃常温下吸氢平衡压仅为0.28MPa,吸氢量(H/M)可达1,吸收氢反应热焓达31.9kJ/mol。  相似文献   

9.
对贮氢合金的工作原理、应用领域及基本类型进行了综述,介绍了贮氢合金的研究现状、发展方向、研究思路及机械合金化制备工艺,并对产业化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寻找测试贮氢合金低温(233 K)放电性能的最优条件, 采用三电极方法,测试了电极在低温不同条件下的放电容量.结果表明 搁置时间达到4 h后,合金内外温度达到平衡;电解液密度为1.33 g·ml-1、压片压力为3.5MPa、镍粉与贮氢合金粉比例为3∶1时,合金具有较好的低温放电性能;铜粉作为添加剂时,贮氢合金的低温放电性能不好;添加细小镍粉的贮氢合金电极比镍粉尺寸大的电极的低温放电容量高;活化制度对贮氢合金低温放电性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索一种新的掺杂方式对AB5型贮氢合金贮氢性能的影响,采用熔炼掺杂方法制备La-Ni3.8Co1.1Mn0.1/TiMn1.5(TiMn1.5质量分数为4%、8%)贮氢合金,利用PCTPro-2000气体吸附测量仪研究了合金的气态储氢性能。XRD和SEM分析显示,熔炼掺杂后合金主相为LaNi5相,出现少量(NiCo)3Ti相。P-C-T测试结果表明,(NiCo)3Ti相的出现对合金气态贮氢性能有较大影响,熔炼掺杂后合金吸放氢平台压和滞后效应降低,贮氢容量减少。掺杂TiMn1.5使得合金的氢化物的生成焓由原始合金的-27.35kJ/mol降至-29.14kJ/mol(掺杂质量分数8%的TiMn1.5),较高温度有利于合金中氢的释放,同时掺杂形成的(NiCo)3Ti相改善了合金吸/放氢动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索一种新的掺杂方式对AB5型贮氢合金贮氢性能的影响,采用熔炼掺杂方法制备La-Ni3.8Co1.1Mn0.1/TiMn1.5(TiMn1.5质量分数为4%、8%)贮氢合金,利用PCTPro-2000气体吸附测量仪研究了合金的气态储氢性能。XRD和SEM分析显示,熔炼掺杂后合金主相为LaNi5相,出现少量(NiCo)3Ti相。P-C-T测试结果表明,(NiCo)3Ti相的出现对合金气态贮氢性能有较大影响,熔炼掺杂后合金吸放氢平台压和滞后效应降低,贮氢容量减少。掺杂TiMn1.5使得合金的氢化物的生成焓由原始合金的-27.35kJ/mol降至-29.14kJ/mol(掺杂质量分数8%的TiMn1.5),较高温度有利于合金中氢的释放,同时掺杂形成的(NiCo)3Ti相改善了合金吸/放氢动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3.
LaNi5—xAlx贮氢合金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Al置换LaNi5贮氢合金中部分Ni,得到一系列LaNi5-xAlx(x=0.1,0.3,0.5)贮氢合金。通过对合金的热力学性能的测试可知:随着Al的加入及其含量的增加,贮氢合金的平台氢压降低,吸氢量有所减少,而吸氢速度有所增加。通过对合金及吸氢后氢化物晶体结构的X射线衍射分析,发现Al的加入并未使晶体结构类型发生变化,只是晶格常数略有增加;同时还证明了LaNi5-xAlx合金吸氢后其晶体结构  相似文献   

14.
用气体雾化方法可以制备具有CaCu5型六方晶体结构MmNi5-x(CoMnAl)x的球形贮氢合金粉.其贮氢合金表面存在氧化层.气体雾化合金需要较长周期才能充分活化,然而气体雾化合金的循环寿命明显优于机械球磨合金.  相似文献   

15.
硼对稀土系AB5型贮氢合金电化学容量及循环寿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低钴AB5型贮氢合金的电化学循环稳定性,在MmNi3.8Co0.4Mn0.6Al0.2贮氢合金中加微量的硼.用真空快淬工艺制备了稀土系低钴AB5型MmNi3.8Co0.4Mn0.6Al0.2Bx(x=0,0.1,0.2,0.3,0.4)贮氢合金,分析测试了铸态及快淬态合金的电化学性能及微观结构,研究了硼对铸态及快淬态合金电化学容量及循环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硼使铸态及快淬态MmNi3.8Co0.4Mn0.6Al0.2贮氢合金的电化学容量不同程度地降低,但使电化学循环稳定性大幅度提高.硼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主要是促进非晶相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利用电荷自洽离散变分Xα对Mg2Ni氢化物的电子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Mg2Ni氢化物中,H与Nj原子之间强烈的成键作用是导致Mg2Ni合金释放氢的温度比较高的原因.在A2B型贮氢合金中,因为氢原子更倾向于进入吸热型元素周围的品格位置,所以吸热型元素在储氢合金中起到了增强对氢原子吸附力的作用.吸氢后,A2B型合金出现了A-B键受到减弱的现象,使得贮氢合金的性能降低了.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索一种新的掺杂方式对AB5型贮氢合金性能的影响,采用熔炼掺杂方法,研究了掺杂适量TiMn1.5合金(掺杂量为4%、8%的TiMn1.5)对成分为‰.La0.7Ni2.65Co0.75Mn0.1的AB5型贮氢合金的结构及性能影响。XRD测试结果证实:掺杂后合金的主相仍为LaNi5相,生成了少量(NiCo)2Ti相。(NiCo)3Ti相的出现对贮氢合金的气态和电化学贮氢性能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合金电极的动力学测试结果表明(线性扫描法和交流阻抗法):在0.5~2.5C的放电电流密度,掺杂前后的合金电极的反应速率均由电极表面电荷转移速率决定,掺杂4%TiMn1.5的合金样品电极的高倍率放电性能有一定的改善。在3C放电电流密度以上,电极反应速率均由氢扩散速率来控制,随着TiMn1.5的掺杂的增加,其合金电极的高倍率性能降低。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贮氢合金动力学主要研究内容的分析,研究探讨了在等容差压法热力学测试装置上进行等温等压的吸放氢动力学曲线的测定。用该装置直接进行测定,只能得到压力变化的动力学曲线,为解决等压问题,采用了在不同初始氢压下进行多条吸氢曲线的测试、计算并绘出某一恒定氢压下吸氢量与吸氢速度的关系曲线,进而利用数值积分公式计算并绘出吸氢量与时间关系动力学曲线。通过LaNi5合金动力学曲线的测定,证明了该合金的良好动力学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索一种新的掺杂方式对AB5型贮氢合金性能的影响,采用熔炼掺杂方法,研究了掺杂适量TiMn1.5合金(掺杂量为4%、8%的TiMn1.5)对成分为La0.7Ni2.65Co0.75Mn0.1的AB5型贮氢合金的结构及性能影响.XRD测试结果证实:掺杂后合金的主相仍为LaNi5相,生成了少量(NiCo)3 Ti相.(...  相似文献   

20.
用电位阶跃法和恒电流充放电法研究了贮氢合金凝固组织中的氢扩散行为和合金氢化物(MH)电极放电的速度特性。研究表明:合金MLNi3.45(CoMnTi)1.55的各凝固组织中氢扩散系数及合金的电极性能均明显不同,随合金凝固时冷却速度增大,氢扩散系数和晶胞体积减小;合金电极的高倍率放电率主要取决于氢在合金中的扩散速度和电极表面的电催化活性。定向凝固组织具有良好的放电速度特性与其凝固组织中存在Ni的析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