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穿黄河工程作为南水北调东线的关键性工程 ,自 1978年以来配合南水北调东线规划进行了大量的勘测设计工作。目前 ,穿黄河工程从总体布置到结构设计技术日臻成熟  相似文献   

2.
南水北调工程穿越黄河是完全可以实现的。1988年1月25日胜利竣工的南水北调(东线)穿黄勘探试验洞工程,为穿越黄河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成功经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关键为缓解我国北方地区日益严重缺水的局面,水电部提出了将长江水引到黄河以北的南水北  相似文献   

3.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水量调度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仿真技术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水量调度进行了模拟,建立了南水北调东线调水仿真模型.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仿真模型对东线工程所经过的黄河以南5个湖泊、13级提水泵站,黄河以北的4个水库的水量调度联合运行进行了模拟计算,模型既模拟了东线工程范围内各湖泊、洼淀间的水力关系,也模拟了供水区的水资源供需关系,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可以为有关部门的决策提供背景材料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穿黄工程2007年12月28日正式开工建设,南水北调东线长江水过黄河的咽喉将在未来3a内被打通。  相似文献   

5.
如何穿越黄河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关键。30多年来,针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穿越黄河的位置、方式、线路及设计方案,有关单位做了大量的规划、研究、论证和勘测设计工作,尤其是克服孔隙水、岩溶裂隙水及黄河水“三水相通”的不良水文地质条件,在黄河以下基岩中成功开挖了穿黄勘探试验洞,最终明确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在黄河下游中段山东省东平和东阿两县境内的解山与位山之间黄河以下基岩中,以隧洞方式穿越黄河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6.
<正> 一、概况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输水干线线路,基本上沿着京杭运河线路。京杭运河北起北京,南到杭州,途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等四省二市,纵贯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流域,全长1700余km。其中南水北调东线(黄河以南)山东济宁至江苏扬州段  相似文献   

7.
南水北调工程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指从长江下游调引长江水过黄河,经位临运河、南运河自流供水到天津。东线工程88%是利用现有河道输出,便于分期分步实施,可适应受水区经济发展和缺水形势,逐步扩大建设规模,分期建设投资较小,没有什么风险。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第一步方案,从长江  相似文献   

8.
范传辉  陈颖  文武 《治淮》2010,(1):8-10
<正>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解决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的一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调水工程,利用现有京杭运河及其平等河道输水,沿途联接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实施,对北方地区特别是黄淮海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将起到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9.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向黄河相机补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分析长江、淮河和黄河的来水丰枯遭遇规律,结合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规划的工程基础,重点研究了东线工程向黄河相机补水的可能性及补水潜力。认为东线工程无论是水源还是工程运用条件均有能力向黄河相机补水,补水不仅对黄河下游河道减淤有利,而且对黄河下游及河口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南水北调(东线)穿黄勘探试验洞(以下简称穿黄探洞)已于1988年1月25日胜利竣工,比原定的3年工期提前了4个月。南水北调东线全长1180km,其中黄河以南(包括穿黄工程)690km,黄河以北490km,贫越黄河处为全线的最高点,该处水位高出抽江水位40m。穿  相似文献   

11.
南水北调东线输水干渠工程地质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跨流域调水的一项大工程,主要沿京杭大运河向北分级提长江之水送至黄河南岸,穿过黄河自流至京津唐地区。本文根据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黄河以南段)地质勘察资料的综合分析整理,从区域地质稳定、渠线渗漏、渗透变形、边坡稳定等几个方面评价东线一期工程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12.
赵衍庚 《人民黄河》2004,26(6):1-3,9
将黄河下游治理成窄深河槽,能输送高含沙洪水,进而解决防洪问题,是国家“上拦”治黄战略的完善。利用东线南水北调工程向黄河增水,促使窄河道河床冲刷下切,以形成宽河道溯源冲刷。调整南四湖流域以泄为主的水利体系,实行蓄泄结合,促进东线引江淮汛期水优化,使增水刷黄有了水源。小浪底水库拦沙期泄水冲刷,东线南水北调工程通过东平湖向黄河增水冲刷,两种冲刷共同作用,给黄河治理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相似文献   

13.
·专题评论·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几个重要问题的认识孙建峰 (77 1)…………………………………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管道输水方案杨志河 王永生 (77 4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关键———穿黄河工程孙庆国 (77 7)…………………………………黄河大柳树水利枢纽工程高土石坝或高面板堆石坝的抗震稳定性林 昭 (78 1)…………黄河大柳树水利枢纽工程高面板堆石坝的渗流稳定性林 昭 (78 8)……………………黄河黑山峡河段大柳树水库比小观音水库原始库容多 4 0亿m3 的作用刘德堂 王永珍 (78 11)……………………黄河大柳树水利枢…  相似文献   

14.
《水利水电技术》2004,35(12):55-55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韩庄运河万年闸泵站2004年11月18日上午开工建设,标志着南水北调东线又一关键性控制工程——韩庄运河工程开工建设.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规划从长江下游抽引江水沿京杭运河逐级提水北送,黄河以南13级提水,总扬程65m,其中山东省境内共有7级泵站.韩庄运河段工程包括新建台儿庄、万年闸、韩庄3座泵站和韩庄运河水资源控制工程.  相似文献   

15.
图片新闻     
王永林 《山东水利》2008,(1):F0002-F0002
2007年12月28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穿黄河工程暨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首个截污导流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主任张基尧、副主任李津成,水利部副部长矫勇,省委副书记、代省长姜大明,副省长贾万志等领导出席开工仪式。开工仪式由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宋继峰主持,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指挥部总工程师、省南水北调局局长耿福明作开工准备报告。  相似文献   

16.
2003年7月16日,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穿黄河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会在山东聊城召开.大会由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副总工关志诚主持.水利部水规总院副院长沈凤生、水利部南水北调规划设计管理局副局长尹宏伟、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副主任王文生等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为实现2007年东线第一期工程通水到山东,满足南水北调工程开工建设的需要并根据调水局的统筹安排,水利部天津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于2003年5月完成了《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穿黄河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现该项目已进入可研阶段,此次大会专家们将对该报告进行审查.国务…  相似文献   

17.
范传辉 《治淮》2008,(2):16-18
一、概况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为解决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的一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调水工程,它利用现有京杭运河及其平行河道输水,沿途联接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实施,将为北方地区特别是黄淮海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18.
李燕 《治淮》2002,(7):10-11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以下简称东线工程)的基本任务是从长江下游取水,主要为天津及黄淮海平原东部和山东半岛补充水源,供水范围分为黄河以南、黄河以北和山东半岛3片。供水目标主要是解决天津、河北、山东半岛和输水沿线的城市缺水,并为农业  相似文献   

19.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关键——穿黄河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关键是如何过黄河。对此 ,水利部天津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进行了大量的方案比较、地形测量、地质勘探、规划设计以及科学试验等工作 ,提出并逐渐完善了东线穿黄河工程的设计方案。尤其是穿黄探洞的开挖成功 ,为东线工程的方案论证与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作为东线工程的关键控制性项目 ,穿黄隧洞工程有望在 2 0 0 2年率先开工建设。  相似文献   

20.
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毛主席根据北方干旱缺水提出南水北调宏伟设想以来,经过40多年前期工作,形成了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线路的总体规划布局,并进入准备实施阶段。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从长江上游引水入黄河,主要解决西北地区缺水问题,并促进黄河治理开发。西线工程不解决河北省供水问题;中线工程从长江最大支流汉江丹江口水库引水,沿黄淮海平原西部,新开挖输水干渠到北京,沿途向鄂、豫、冀、津、京五省市供水。中线工程可向河北省中南部整个平原供水;按照最初的规划设想,东线工程从江苏扬州长江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