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针对寒地居住建筑能耗高、天然采光应用不足的现状问题,通过实地调研和理论解析确定居住建筑光环境的影响因素,应用DIALux 4.13进行模拟分析,探寻光环境各影响因素与天然采光满足率和照度均匀度的量化关系,测试数据为寒地居住建筑室内光环境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与城市间差距不断缩小,农村住宅环境舒适化设计已成为建筑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结合国家最新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 50033-2013,通过对严寒地区农村现有民居书房采光环境现状的调研,天然采光模型的模拟分析,提出书房天然采光舒适性设计参数。为寒地民居光环境设计提供指导,为住宅功能空间舒适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图书馆阅览空间具有较高的采光性能需求,如何营造适宜的室内采光环境,减少眩光干扰,是建筑采光性能优化的目的。通过相关数据调研、建筑性能模拟、机器学习模型训练、遗传算法优化等一系列数据驱动型设计方法,对阅览空间简化模型的光环境进行多目标优化提升实验,验证了机器学习代理模型预测方法的可行性与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得出五项设计参数对三项性能指标的非线性影响机制及其采光性能优化策略。表明数据驱动型方法的运用可以高效的辅助建筑师解决阅览空间采光性能优化问题,为建筑师提供可靠的优化解集与优化决策。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寒地气候影响下的建筑形态创作为切入点,分析消隐设计之于寒地建筑的目的与意义,进而提出了寒地建筑形态消隐设计的方法,同时对寒地建筑形态消隐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能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人、建筑、环境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寒冷地区,地域的自然环境、社会文化和人的行为习惯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形成了具有鲜明特征的整体环境。体育建筑作为一种独特的建筑类型,其使用功能、建筑形态、空间性能和应用技术与众不同。本文以寒地体育场馆为研究对象,将调查研究与设计实践相结合,从功能适需、形态适地、空间适候、技术适宜4个方面,通过对国内外案例的综合分析,探索寒地体育场馆地域适应性设计策略。旨在使寒地体育场馆与当地的地域环境有机结合,实现低碳高效,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寒地城市哈尔滨松北区某高校校园建设的实例,以校园建筑的过渡空间为典型进行研究,讨论过渡空间中出现的由于忽视寒地气候因素而带来的问题.然后,提出寒地高校建筑过渡空间设计的策略,强调了寒地高校设计中应注重关注气候的影响,从而创造富有生机的寒地校园.  相似文献   

7.
针对建筑光热性能在形体设计中的重要性与矛盾性,以寒冷地区高校教学楼为例,提出基于参数化设计平台的建筑形体光热性能优化方法;以四种典型建筑形体为原型,探究不同形体在采光与能耗性能共同驱动下的优化设计方案,并由此推导出形体决策以及针对建筑方位、平面形式和教室进深具体参数的设计策略,为建筑形体光热性能优化设计提供方法借鉴,也为高校教学楼建筑设计实践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刘柏彤  刘鹏跃 《当代建筑》2023,(S1):119-123
气膜体育馆是全民健身事业高速发展背景下逐渐兴起的新型健身场地设施。由于膜材的透光性比传统建筑围护材料强,气膜体育馆的室内光环境更容易受到外界气候条件的影响,造成使用者视觉上的不舒适,同时寒地漫长、寒冷的冬季使室内需要更多的天然光,因此探索寒地气膜体育馆的天然采光设计对改善室内空间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膜材透光率、透光膜面积比、布局形式三方面对典型模型进行采光模拟分析,为后续创新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天然采光技术在绿色建筑中应用逐步扩大,应用于不同场所时,其节能效果不一。该文基于《建筑采光设计标准》提供的重庆地区导光管天然采光节能量核算方法,量化重庆地区办公室及地下车库的绿色建筑天然采光节能量。并基于重庆某地区绿色二星级项目,在设计中采用软件模拟分析技术优化地下车库导光设计,并对地下车库采用天然导光系统的天然采光节能量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在重庆地区地下车库建筑中,可按8m×8m的间距设计直接采光导光管(Φ530),每平米导光管每年节约电能为1985.2k Wh。  相似文献   

10.
自然采光对提升建筑室内光舒适、 降低建筑能耗有重要作用。设有夹层的开放 办公空间灵活性强、面积利用率高,空间自然 采光状况较为复杂。为研究夹层空间形态对 室内自然采光性能的影响,本文以全年有效 天然采光照度(UDI 100-2000 )和全天然采光百 分比(DA450)为自然采光性能评价指标, 基于grasshopper参数化平台,应用Radiance 和Daysim展开自然采光性能参数化模拟实 验,分析夹层布局位置、夹层面积占比、夹层退窗比例等设计参量对室内自然采光性能的影响,为自然采光性能导向下的开放办公建筑夹 层空间设计与改造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夹层位置对夹层上下空间自然 采光性能影响差异较大,南侧夹层布置方式更有利于提高室内UDI 100-2000 水平,东西侧夹层布置 方式下的DA450相对更高;夹层面积的提高会对室内自然采光性能产生不利影响,而夹层面积 占比为50%时,夹层的UDI 100-2000 水平最高;适当提高夹层退离窗的距离有利于改善夹层空间的 UDI 100-2000 水平,夹层退窗比例达到10%~20%时为相对最优。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一起高架桥上BRT公交车火灾事故的详细勘察和缜密调查,分析提出制定特殊火灾事故调查应急预案的重要性,探讨如何建立重大火灾事故多部门尤其是刑侦部门协作配合机制,以及从火灾事故调查中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对混凝土裂缝自愈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峰 《山西建筑》2014,(10):110-111
阐述了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以及混凝土裂缝自愈合的机理,并对混凝土的自愈合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合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对其在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该问题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王文晋  王成荟 《山西建筑》2011,37(29):75-76
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钢筋混凝土管桩模型,对成层土中桩身处承受水平荷载的基桩受力性状进行了计算机数值模拟,通过对桩身位移和应力变化曲线的分析,得出了水平荷载下桩身位移和应力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4.
卢春祥 《煤气与热力》2007,27(11):36-37
分析了燃气表滑阀与滑座、输出轴、计数器对产生跳字的影响,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5.
孙健  丁国忠 《山西建筑》2008,34(6):57-58
对MVRDV 的理论进行了探索,指出MVRDV 建筑事务所热衷于研究城市空间扩张与自然空间发展的关系及城市空间和建筑本身的密度实践,并通过对MVRDV 案例的分析,论述了提高建筑密度的手法和优化城市空间的理念。  相似文献   

16.
许兆凤 《山西建筑》2009,35(2):185-185
指出光伏电池是光伏发电系统的主要元件,对其特性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介绍了利用PSIM软件建立光伏阵列的仿真模型,并对仿真效果进行了分析,得出该模型仿真精度高,能够准确地反映其物理特性,为光伏发电系统的仿真分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王力强  刘经伟 《山西建筑》2011,37(28):171-173
为了检测清水桥当前的承载能力,对该桥进行了荷载试验并介绍了检测内容、加载工况、测试方法以及荷载试验结果,对检测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得出:该桥的整体强度和刚度基本上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承载能力基本上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8.
19.
基桩性能一直是工程技术人员关注的问题,基桩承载力、桩身完整性及基桩施工质量具有不同的定义和联系,既有基桩性能检测是基桩验收的必要条件。该文主要论述了桩身完整性和基桩施工质量检测、鉴定的概念及差别,基桩抽样检测的方法、特点及钻芯法检测应注意的问题,所述观点和工程实例可供相关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0.
张嘉毅 《山西建筑》2005,31(18):103-104
阐述了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的施工程序,就钻孔灌注桩成桩过程中几个主要的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要点进行了详细探讨,并对一些常见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