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工程咨询》2013,(2):81-81
本刊讯重庆市南川区是全国第三批资源枯竭城市,近日,重庆市出台了《关于促进南川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意见》(渝府发【2012】121号,以下简称《意见》),这是自2010年重庆市出台促进万盛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意见后支持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科学发展的又一项举措。  相似文献   

2.
新型智慧城市是智慧、城市和人三者构成的有机统一体。上海继发布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的意见之后,又发布了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的“十四五”规划,将转型重点从“智慧”转向“数字化”。天津在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实践探索中,全面优化关键数字基础设施,探索推动数据有效支撑各领域应用,筑牢天津“城市大脑”新型智慧城市数字底座,培育一批利企便民的数字化典型应用场景,为上海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3.
马鞍山市是传统的资源型城市,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区域发展空间。目前受整体经济形势的影响,传统工业逐步衰落,正在积极谋求转型发展,是尝试向智慧城市转型的绝佳样本。而以物联网产业链为基础打造智慧城市,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科技产业的重要契机。  相似文献   

4.
管仲及其城市营建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管仲是春秋初期杰出的政治家相思家,他的思想论述汇集而成一部不朽巨著《管子》。本文从《管子》一书入手,就城市功能、分级、密度、选址、型制、布局和防洪等方面探讨管仲的城市营建思想。通过这一研究,昭示世人:管仲在历史上最早以科学、系统的观点论述了城市营建问题,形成了较先进的城市营建思想体系,对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管仲堪称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设的一代宗师。  相似文献   

5.
基于城镇化绩效的资源型城市转型战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评述国内外资源型城市发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了资源型城市城镇化绩效研究的意义.从资源型城市的城镇化特征出发,论述了城镇化绩效的形成机制.基于资源型城市的生命周期模型,指出资源型城市的城镇化过程也是城市转型的过程,涵盖资源、产业和空间三个方面,包括资源开发从单一开发向协调开发转变、产业结构从二元结构向多元结构转变、空间结构从离散型向集聚型转变.以河北省迁西县为例,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内容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6.
张颖 《适用技术之窗》2011,(11):176-179
众多资源型城市发展很难跳出"成也资源、败也资源"规律,因此,如何保持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动力是一项重要课题。如果把握时机引导城市发展的全面转型,是资源型城市摆脱因资源枯竭而呈现"矿竭城衰"的结局。本文从产业生命周期的视角分析资源型城市发展面临的共性问题,并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已经成了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以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原东川市)和个旧市为例,分析了云南省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在分析的基础上对西部资源型城市特别是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现行扶持政策进行了探讨,并针对扶持政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在我国是一个普遍性的课题,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由于资源产业与资源型城市发展的规律,资源型城市必然要经历建设一繁荣一衰退一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过程。因此,资源枯竭型城市都面临着如何寻找新的出路问题。作为资源型城市,山东省枣庄市的产业结构以化工、能源、造纸、建材等为主,这些高耗能型的产业给当地的环境带来了严重污染,枣庄正面临着经济结构的全面转型。面对严峻的形势.  相似文献   

9.
经济转型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走出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对资源型城市概念的界定、面积和人口情况及现状的分析,结合资源型城市与旅游业的关系,对其转型进行了可行性研究,探讨了旅游业的发展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城市建设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多城市病,阻碍了我国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十二五"期间,城市转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提升为国家战略。分析我国城市转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认为知识城市是中国城市转型的路径选择,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城市意象》开启了认知城市的新方式,它打破了《雅典宪章》中传统的"功能规划"思想.城市除了功能外对人有更多的意义,城市景观在城市的众多角色中,依然是人们可见、可忆、可喜的源泉.景观都市主义的兴起,改变了整个城市系统的设计理念.它把建筑与基础设施看成是景观的延续,景观系统成为整个城市的载体.进一步延续这条线索,在郑州滨水新区国际设计工作营的三个追寻城市特色的概念方案的探索中,追寻城市记忆成为又一个最重要问题.回溯记忆的源头,从江户一路发展到今天的东京能给我们带来启发.中国传统城市格局中蕴含着先人们认知、建造城市的方式,回到最初才能找到城市设计中要追寻和保留的城市记忆.  相似文献   

12.
从对墨翟其人及其著作《墨子》的研究着手,重点结合《墨子》现代关于城守十一篇,系统分析与归纳了墨翠的城市防御思想,揭示了墨翟对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设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资源型城市面临着发展困境,低碳经济语境中其转型具有必然性和可能性。资源型城市转型路径存在着诸多误区,必须由"外"而"内"发展集聚产业,产业转型的起点是建立外生型产业集聚,产业转型的终点是实现内生型增长。以张家口下花园区产业转型为例,提出产业转型选择的框架设计。  相似文献   

14.
对区域资源进行整合,实现产业转型,进而实现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目标,是资源型城市发展的一大趋势。本文以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平顶山为例,探讨了城市转型发展的内在需求,以此为研究基础,分析了区域一体化发展背景下的资源优势,打造综合一体化的现代化产业基地;完善三产服务业,提升区域中心服务职能;积极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培育新兴服务经济的新型城市化转型发展战略,研究了平宝叶鲁地区空间资源整合、区域一体化发展平台构建、区域对接等内容,为平顶山的城市转型提供可行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5.
城市增长与收缩都是快速城镇化的必然结果,过度的增长或收缩都会带来资源错配、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本文基于1992—2019年中国各区县夜间灯光数据,深度挖掘中国城市增长与收缩的时空动态特征及其成因,以期为未来新型城镇化建设、资源均衡配置和国家发展政策制定提供借鉴依据.研究发现:1)中国城市增长与收缩现象交替发生,城市增长与收缩两极分化特征越来越明显.2)形成了较稳定的增长轨迹,城市增长的重心一直在南阳市内移动,并呈现出带状为主、点状为辅的增长结构.其中带状增长结构包括沿海城市带和近期形成的“北京—郑州—南昌”城市带,点状结构是指以内陆省会城市为核心的集聚增长现象.3)形成了由东北转向华中,再转向华西的城市收缩轨迹,收缩重心由邢台市转移到安康市,收缩重心出现了明显的变动;收缩结构由分散的点状收缩逐渐转变成了“北京—西安—成都—昆明”方向的带状收缩结构.4)全球化的金融周期变化、产业结构转型、国家政策等因素都是中国城市增长、收缩的主要动因.  相似文献   

16.
近代郑州借助铁路交会、两次开埠等历史机遇,逐步崛起成为中原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工商业城市,并初步实现了由传统城市向现代城市的转型。其经济转型主要表现为近代新式工商业的出现与发展;其政治转型突出表现为市民政治参与意识及组织程度的提高;其文化转型主要表现为新型城市文化的兴起。然而,由于战乱频仍、政局动荡、政治腐败、经济薄弱、思想保守等因素的影响,近代郑州城市的转型仅仅是初步的和低层次的,无论是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还是在其它方面,都没能较好地完成城市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17.
近代哈尔滨城市转型下的城市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尔滨作为沙皇俄国修筑中东铁路的附属地,从1898年由一个分散的乡村形态开始了向现代大都市发展的整体转型,1898年7月,中东铁路工程局委托专人开始着手哈尔滨的城市规划工作,这是哈尔滨地区首次以规划建城市的实践,也是近代中国城市发展史上最早的规划实践,本文从哈尔滨城市的初始转型、规划特色和绿化体系等3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8.
学者刘晓惠和张越在2011年第6期《城市问题》上发表题为《城市消极空间的开发与再造》一文,提出了"消极空间"的概念,这是指与城市空间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相伴而生的,在巨型街区中独自兀立的建筑以及环绕其四周的  相似文献   

19.
未来城市发展需要从资源导向的高速发展向以人为本的高质量发展转型.从人口、土地、产业要素视角,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梳理和提炼城市转型发展繁琐复杂的过程和矛盾:人口要素发展从人户分离向人户一致转型,但其差距并没有"质"的缩小;土地要素发展从异速增长向人地协同转型,但地方政府仍依赖土地财政;产业要素发展从传统工业化到新兴服务...  相似文献   

20.
南京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张鸿雁教授在2011年第10期《社会科学》上发表题为《全球城市价值链理论建构与实践创新论——强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城市化理论重构战略》一文,认为在全球经济关系的整合中,中国的城市正在成为世界新经济一体化中的重要环节和区位节点。但是,在以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竞争中,中国在全球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