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哈锅引进型300MW等级循环流化床锅炉采用带有外置式换热器的布置形式,锅炉运行时,炉内和外置式换热器内存在大量的高温循环物料,一旦发生给水泵突然事故、全厂停电、汽轮机跳闸等情况,如无紧急补给水措施,外置式换热器内与高温循环物料接触的受热面将不能有效被冷却,管子壁温会急剧上升,为防止受热面管子烧坏爆管,设置紧急补给水系统。哈锅自主开发型的300MW等级流化床锅炉为不带外置式换气的布置形式,不再设置紧急补给水系统。本文主要从引进型和自主开发型锅炉结构设计上进行分析,流化床锅炉设计时是否需要设置紧急补给水系统。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白马电厂引进型300 MW CFB(循环流化床)锅炉和自主研发的600 MW CFB锅炉的外置式流化床换热器内的燃烧份额及蒸汽管屏出口温度偏差进行了实炉测量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外置式换热器内存在一定程度的燃烧现象,其燃烧份额与外置床进灰量等参数有关。600MW CFB锅炉外置床管屏出口热偏差比引进300 MW CFB锅炉外置床管屏的出口热偏差小25℃。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东方型3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主要技术特点、结构和系统布置等方面,介绍了东方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国产化3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开发设计上取得的成果,体现了东方自主开发型300MW循环流化床成熟可靠、系统简单,调试运行方便等特色。  相似文献   

4.
外置床(FBHE)对床温、汽温调节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外置式换热器对循环流化床锅炉床温、汽温调节特性 ,分析影响外置床对流化床锅炉床温、汽温的调节特性的因素 ,提出使用外置式的流化床锅炉在设计中应当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尹刚  陈继辉  卢啸风  刘汉周 《锅炉技术》2007,38(3):29-33,66
为有效利用我国高硫低质煤资源,加快大型循环流化床(CFB)锅炉在我国的发展,国内采用引进技术制造、投运了多台 300 MW CFB锅炉.在介绍引进的 300 MW CFB锅炉结构及布置特点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引进300 MW CFB锅炉与国内现有的100~ 150 MW级CFB锅炉所采用更新技术:裤衩腿炉膛、高的运行床压和控制系统、长入口中心筒偏置的分离器、管束管径不同的外置式换热器、将多维膨胀简化为一维膨胀的膨胀节、四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汽水调节技术、互为备用的给煤线路以及溢流式风水联合冷渣器.  相似文献   

6.
流化床换热器是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重要部件。基于实验数据和机理分析建立了考虑运行参数和结构尺寸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外置式换热器的换热模型,并确定了模型参数。利用该模型,对实际运行的3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外置换热床受热面的传热进行了预测分析,并与其实际运行结果进行比较,预测结果与实际运行结果的相对误差在7%之内,表明建立的计算模型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7.
采取300 MW循环流化床锅炉现场试验,研究循环流化床锅炉床温、床压随一次风量、二次风量、给煤量及回料阀开度的阶跃响应和锅炉负荷的阶跃响应。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智能辨识,构建了床温、床压和锅炉负荷在不同工况下的阶跃响应模型。分析结果与前期学者仿真理论研究保持一致,并为300 MW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系统控制策略和不同负荷工况运行提供了优化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300MW裤衩型循环流化床锅炉两床失稳是运行中最常见的问题,如监视不及时调整不当即会引发严重的床料压死无法流化,甚至超温结焦的严重后果,本文通过本厂遇过的典型的两床失稳的案例,作一次运行调整的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9.
流化床换热器是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重要的热交换设备,其有利于灵活调节床温、汽温,提高机组的燃料适应性,降低污染物排放。运行经验表明:流化床换热器内存在严重的热偏差问题,靠近床中央区域的受热面壁温显著高于壁面区域的壁温,从而导致在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中出现爆管、停机等事故。当前缺乏从气固流动、换热角度分析流化床换热器热偏差形成机制原因。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B0600201)支持下,开展了流化床换热器内热偏差问题产生机制的相关研究。系统讨论分析了流化床换热器内热偏差形成的流动基础,揭示了气固流动不均匀性特征及其对传热不均匀性的影响,发现受热面管排存在进一步加大了近壁区传热偏差,提出了通过优化流化床换热器结构和布风设计降低热偏差的建议,为660 MW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与安全运行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循环流化床锅炉床温控制过程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阎维平  于希宁 《锅炉技术》2001,32(12):20-25
比较全面地分析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中影响床温的因素,结合电站锅炉的特点,讨论了在变工况运行下的床温调节规律,着重分析了与煤粉炉控制和运行性能的不同点,对循环流化床电站锅炉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300 MW循环流化床锅炉负荷、床温和床压的动态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300 MW循环流化床锅炉现场试验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拟合推导,提出了较为完整的锅炉负荷、床温和床压在不同工况下的阶跃响应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锅炉负荷、床温和床压的动态响应特性,阐述了相应的控制难点.分析结果为300 MW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运行和优化控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引进型135MW等级再热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型、总体布置及其特点,为优化锅炉总体布置、简化系统结构、提高锅炉运行可靠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很多已投运循环流化床锅炉暴露出床温偏高的问题,不仅影响炉内脱硫效率,也降低了锅炉运行安全可靠性。针对某50MW CFB锅炉为例,从床压、一次风量、二次风率、总风量等方面进行床温影响试验,实现有效降低床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日益严格的染物排放标准对循环流化床固有的NO_x排放低的优势受到挑战,为进一步了解CFB(循环流化床锅炉)NO_x的排放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以便有针对性进行设计优化和运行调整,有效地降低NO_x原始排放浓度,则有可能取消炉外脱硝设备或降低其运行成本,以利于电厂的经济建设和运行。为此,本研究在一台带有外置式换热器的300 MW循环流化床锅炉上进行了相应的测试分析,得到了NO_x排放浓度和氮转化率随煤种、燃烧温度和氧量的变化规律,供锅炉设计、运行和调试时参考。  相似文献   

15.
李兵  李沙  秦大川  朱良松 《节能》2022,(10):13-15
循环流化床锅炉长期处于低负荷运行时,床温偏低会导致燃烧效率降低、脱硫效率下降、石灰石消耗量增加。以某电厂2×150 MW机组的两台循环流化床锅炉为例,针对机组低负荷运行时床温偏低的现象,寻找合适的改造方法。结果表明:通过调整炉膛出口综合氧量、二次风配风方式、流化风量及床压、炉膛运行负压、入炉煤与石灰石的粒度,机组的低负荷运行参数得到明显改善。调整3个月后,低负荷运行的锅炉平均床温提高了52.1℃,低负荷平均床温能够有效控制在850℃;入炉煤硫分变化不大时,石灰石单耗下降18.9 g/kWh,飞灰、炉渣含碳量下降明显,综合供电煤耗下降3.3 g/kWh。  相似文献   

16.
针对引进型带有外置换热器的300MW亚临界CFB锅炉,对外置式换热器中布置高温再热器受热面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外置床内再热器受热面在各种恶劣工况下,可能存在干烧时高温再热器壁温升高过程进行计算分析.提出了一些保护措施和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中的传热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分析了典型的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传热数据及其相关参数关系.以12 MW、50MW和135 MW循环流化床锅炉为例,讨论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传热问题.此外,还讨论了炉膛悬吊受热面、汽/水冷旋风分离器、外置式换热器和尾部受热面的传热规律,并给出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传热系数计算的经验公式.图10表2参12  相似文献   

18.
非机械阀控制外置式换热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外置氏换热器(EHE)在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已被广泛应用,而目前国外厂有通常采用的控制进入EHF的物料量的机械阀存在着磨损严重,维护费用高等问题,作者提出一种非机械阀控制进入EHE的物料量的外置式换热器面置方案,它把外式换热器和Loopseal返料机构结合在一起,通过控制Loopseal返料机构和外置式热器运行时送入的风量来控制进入外置式换热器的高温物料量,从而取消机械控制阀,文中对叠置布置方案的外式换热器及其连动的Loop seal返料机构进行了冷态试验研究,试验研究结查表明这种布置方案可以实现料向Loop seal返料机构和EHF的分流,通过调节运动参数或结构参数,可以控制进入EHE的物料流量及比例;得到了叠置式换热器的压力分布和阻力特性,另外,也给出了EHE换热床内的传热特性,图14表1参7。  相似文献   

19.
低成本控制污染物排放是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的突出优势,但是实际运行中能否实现这一优势,取决于运行参数.在实际运行的循环流化床锅炉上,研究分析了影响SO2和NOx排放的主导因素,验证了床温是控制循环流化床锅炉排放的关键.目前在已经运行的大多数循环流化床锅炉上存在设计失误,使得床温普遍偏高,造成其污染排放偏高.严格控制床温低于890℃、合理控制石灰石粒度分布在150~300 μm、选择反应活性较高的石灰石,在一定的钙硫比下,对于含硫量1%左右的原煤,锅炉出口原始SO2排放基本可以满足<200 mg/Nm3;同时控制炉膛出口氧气含量低于2.5%,其原始NOx排放基本可以满足<200 mg/Nm3.因此,降低运行床温是已经投运的循环流化床锅炉低污染排放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20.
在传统能源的清洁高效开发、转化、利用为主要发展的趋势下,更低供电煤耗和超低污染物排放将是火电机组未来发展方向,开发更高蒸汽参数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是流化床技术发展的客观需求.本文论述了哈锅开发的660MW高效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技术路线和技术方案,重点对锅炉的炉型选择、布置特点、系统配置、以及水动力、外置床、循环回路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