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炭纤维表面处理对短炭纤维增强炭基复合材料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增强炭纤维的表面活性,提高炭纤维与基体炭的结合强度,用浓硝酸对炭纤维进行了表面氧化处理。考察了处理时间和处理温度对短炭纤维增强炭基复合材料(SCFRC)力学性能的影响;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SCFRC的弯曲断面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对炭纤维进行表面处理可以提高其与基体炭的结合强度,炭纤维与基体炭的结合强度以及SCFRC的抗弯强度均随着炭纤维氧化处理时间的增加和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2.
炭纤维的表面处理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前言炭纤维(CF)是五十年代以来随着航空航天等尖端技术的发展而崛起的新型增强材料。由于它具有高强度、高模量、低密度、耐烧蚀、耐高温和耐化学腐蚀等优异性能,已广泛应用于很多领域。所谓复合材料是指由两种以上的单一材料经复合工艺而制得的新材料,它能赋予各单一材料  相似文献   

3.
用湿法缠绕技术制作了CF/5228预浸料,对热压罐固化的CF/5228复合材料的室温、高温干态和湿态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与其它复合材料相比,M40J/5228复合材料的各项力学性能均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且具有优异的耐湿热性能,在130℃干态和湿态下,其弯曲强度、模量和层间剪切强度的保持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炭纤维表面处理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吴庆  陈惠芳  潘鼎 《炭素》2000,(3):21-25
综述了炭纤维的表面结构与性能,介绍了两种通用的炭纤维表面处理方法:电化学氧化法和等离子氧化法;同时也总结了炭纤维表面处理对提高炭纤维/树脂复合材料界面的粘接机理。  相似文献   

5.
采用射频氧冷等离子体对兰州普通型PANCF进行了表面处理。由于CF表面酸性基因增加,表面粗糙化,浸润性改善,使CFRP的层间剪切强度(ILSS)提高了约90%。  相似文献   

6.
纤维表面处理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碳纤维表面处理方法对纤维-基体界面剪切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未进行表面处詈的碳纤维-所采用的胺基化处理和偶联剂处理两种表面处理方法都能够提高碳纤维界面的剪切强度,从而提高复合材料整体的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并且偶联剂处理方法具有更好的工艺性.  相似文献   

7.
木粉表面处理对PVC/木粉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使用钛酸酯偶联剂、油酸酰胺、聚氨酯预聚物三种表面改性剂处理木粉并制备了PVC/木粉复合材料,研究了表面改性剂的不同种类和不同用量对复合体系性能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几种木粉表面处理剂均可明显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其中使用4份聚氨酯预聚体和6份油酸酰胺处理木粉表面的复合体系的力学性能较优;使用表面改性剂处理木粉,也可以明显改善复合体系的流变性能;同时扫描电镜观察也发现同样规律,体系中添加改性剂,PVC与木粉的相容性明显改善,材料性能也有所提高,但表面改性剂用量过多,也会造成木粉团聚,从而影响复合材料的性能。  相似文献   

8.
利用溶胶—凝胶方法在炭纤维表面涂覆了一层 Al2 O3 。发现该涂层厚度适当时 ,不仅对炭纤维有化学保护作用 ,而且会使炭纤维与基体之间有适当结合 ,从而使该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得到提高。室温抗折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达到 1 1 2 0 MPa和 1 9.30 MPam1 / 2 。用 XRD和 SEM测试手段解释了这一结果  相似文献   

9.
讨论了炭纤维瞬时高温空气氧化对炭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特别是对抗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合适的空气氧化条件下,空气氧化表面处理能提高炭纤维的抗拉强度,但是其操作范围很小,不易稳定。  相似文献   

10.
C型炭纤维阳极氧化处理及其增强ABS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NH4NO3为电解质,对C型通用级沥青基炭纤维在不同条件下进行阳极氧化表面处理,并通过SEM、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考察了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性能,发现经氧化处理后,炭纤维表面粗糙度和含氧官能团如C-O、C=O、COOH等数目明显增大,CF/ABS复合材料的界面粘结性得到有效地改善;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及模量有所提高,断裂形式由纤维拔出转变为纤维断裂。  相似文献   

11.
《炭素技术》1999,(2):3
为了增强炭纤维的表面活性,提高炭纤维与基体炭的结合强度,用浓硝酸对炭纤维进行了表面氧化处理。考察了处理时间和处理温度对短炭纤维增强炭基复合材料(SCFRC)力学性能的影响;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SCFRC的弯曲断面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对炭纤维进行表面处理可以提高其与基体炭的结合强度,炭纤维与基体炭的结合强度以及SCFRC的抗弯强度均随着炭纤维氧化处理时间的增加和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12.
考查了不同表面处理工艺对碳纤维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及层面、断面形貌的影响。通过材料实验机测得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层间剪切强度,并通过扫描电镜分析评价不同电导率对复合材料ILSS的影响。结果表明,12ms/cm是表面处理工艺中电导率的较优选择;碳纤维的层间剪切强度随电量的变化符合"层进式物化双效模型";制备高层间剪切强度碳纤维和复合材料时,较优的电解质是NaOH,较优的电解液浓度为2%,较优的电量为10C/g;本工艺条件下制得的SYT49碳纤维层面形貌与东丽T700G碳纤维相似。  相似文献   

13.
毡体热处理对炭/炭复合材料氧化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炭纤维毡体进行两组不同温度的高温热处理,然后采用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制备炭/炭复合材料,考察了两组材料在不同温度、时间下的氧化失重率,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分析了炭纤维的石墨化度,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氧化前、后炭/炭复合材料的形貌,探讨了两组材料的氧化反应过程及其氧化行为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含不同上胶剂的碳纤维与苯并(噁)嗪树脂复合,制备碳纤维/聚苯并(噁)嗪单向复合材料,研究了碳纤维表面上胶剂对于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ILSS)、弯曲性能、断口形貌及动态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有环氧树脂上胶剂的碳纤维/苯并(噁)嗪树脂基复合材料(EPCF/PBZ)的ILSS和弯曲性能优于含非环氧类树脂上胶剂的碳纤维/苯并(噁)嗪树脂基复合材料(VECF/PBZ)和不含上胶剂的碳纤维/苯并(噁)嗪树脂基复合材料(USCF/PBZ).环氧树脂上胶剂改善了纤维与苯并(噁)嗪树脂的粘结性能,使复合材料的内耗峰峰高降低,能量损耗减小.电镜照片同样验证了这一结果.  相似文献   

15.
碳纤维对C_f-HA/PMMA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原位合成和溶液共混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短切碳纤维(Cf)增强纳米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生物复合材料(Cf-HA/PMMA).重点研究了短切碳纤维对Cf-HA/PMMA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了Cf-HA/PMMA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材料微观形貌进行了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采用浓硝酸和二甲基亚砜处理后的碳纤维与PMMA基体的界面结合性得到有效改善,显著提高了Cf-HA/PMMA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碳纤维和HA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和8%,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弯曲模量、拉伸强度和压缩强度均达到最佳值.  相似文献   

16.
对多壁碳纳米管进行了表面羧基化处理,将羧基化碳纳米管添加到环氧树脂基体中,通过湿法缠绕工艺制备出具有高性能的T1000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和耐热性能得到改善,当羧基化碳纳米管质量含量为1%时,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提高了近29%。  相似文献   

17.
采用高频电场诱导法制备了碳纳米管定向有序填充的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研究了电场频率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对复合材料的显微形貌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在富树脂区碳纳米管沿着电场方向存在明显的有序排列现象;高频电场诱导后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最大提高28.9%,压缩强度提高28.83%,弯曲强度提升15.01%,断口粗糙度增加,树脂与碳纤维的界面结合状态改善。  相似文献   

18.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和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acrylate,PMA)为原料、短切碳纤维(Cf)为增强相,采用悬浮聚合法制备碳纤维增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酸甲酯基复合材料(carbon fiber-reinforced polymethyl methacrylate-polymethyl acrylate matrix composites,Cf/PMMA-PMA)。研究碳纤维含量(质量分数,下同)对Cf/PMMA-PMA显微结构及力学性能(抗折强度、抗压强度和拉伸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碳纤维含量增加,Cf/PMMA-PMA的挠度呈线性增长,而抗折强度、抗压强度和拉伸强度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当碳纤维含量为15%时,Cf/PMMA-PMA的抗折强度、抗压强度和拉伸强度分别达到最大值115.5、244.6MPa和158.6MP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