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电子设计技术》2004,11(3):54-54
精工爱普生开发成功传输效率高达约70%的非接触式电源传输模块.此模块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从输电端模块向受电端模块传输电能而无需通过触点.输电端模块集成了初级线圈和线圈的驱动电路等,充电端模块则集成了次级线圈和二极管整流器、滤波电容器.此项技术将应用于个人数字助理(PDA)和手机等的蓄电池充电及工业用传感器非接触式供电等领域.  相似文献   

2.
基于ERPT无线供电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电能传输中由摩擦与传输介质老化产生的电能传输风险等问题,提出了基于电磁谐振型电能够传输技术(ERPT)的无线供电系统设计,主要通过调节发射场电磁频率使之与接收场固有频率一致,进而引起电磁共振产生强电磁耦合实现电能的无线高效传输。通过分析线圈谐振频率、互感系数、线圈内阻等参数之间的关系得到ERPT的理论效率值,并通过实际例子验证了理论值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液晶显示器的电源系统与CRT显示器有根本的区别,由于LCD显示器体积、功耗较小,其供电电源既可取自AC市电也可取自可充电池。所以LCD显示器电源部分的主体是DC/DC变换器,其功能是将单一电压的可充电池变换为各功能电路需要的电压。交流适配器的用途是将AC市电变成与供电电池电压相近的直流输出,以在固定场所使用显示器时可直接由市电供电。不过该交流适配器不同于笔记本电脑交流适配器,它设在  相似文献   

4.
非接触式弱电实验供电平台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接触式弱电实验供电平台是一种新型非接触式电能供应系统,通过电磁感应耦合,实现非接触式能量传输,为负载提供电能。整个系统主要由电能转换、耦合变压器和能量调节三部分组成。电能转换主要完成能量逆变;耦合变压器将逆变后的能量耦合到用户端;能量调节主要为提高耦合到用户端能量的传输能力。该平台克服了传统导线多点接触式电能传输方式的不可靠和不可迁移等缺点,为移动电气设备、易燃易爆环境和水下设备的能量供给提供便捷、安全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前,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数字摄像机、MP3 播放机等便携式设备与日俱增,种类繁多。电池充电器 和AC适配器的广泛使用,不仅为便携式设备用户提供 了极大方便,而且还大幅度降低了设备的使用费用。事 实上,如果没有充电器和AC适配器,这些便携式设备 就没有任何商用价值。但是,随着便携式设备的数量日 益增加,大量的AC适配器投入使用,却带来一个十分 突出的新问题。数量如此之多的AC适配器每年消耗电 能多达若干个TWh,而且这一数字还在继续攀升。  相似文献   

6.
现在,利用无线方式传输电能的三种方法的开发状况各不相同. 电磁感应型方法已经在无绳电话等设备中投入实际应用,目前,面向手机的非接触式充电器,正在积极开发2W~3W级的供电技术.在日本,相应的手机产品最早可能在2008年下半年上市.  相似文献   

7.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具有传输距离远、效率大、功率高等特点,还能穿透障碍物传输,该技术的研究对于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设计制作的磁耦合谐振式电能传输模块以SG3525芯片产生PWM控制的高频功率源,经物理上隔开的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实现无线能量的传输,接收电路再经整流和滤波,实现了DC-DC的无线电能传输。经测试,SG3525供电电压为15V且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间距为10厘米时,输出功率约为4W,传输效率约为46%;线圈间距最大为50cm时,仍可点亮LED灯。  相似文献   

8.
非接触式电能传输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耦合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实现的电源侧与负载侧完全分离的电能传输技术,它克服了传统电能传输方式在一些特殊环境如易燃、易爆、水下等场合存在的弊端,实现了电能安全可靠地传送。文中简单介绍了非接触式电能传输的工作原理和方式,归纳总结了电磁感应式、电磁共振式及辐射式三种不同传输方式的特点,分析了该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提出一种非接触供电与电磁悬浮技术相结合的实现方案。非接触供电利用电源测的线圈产生的交变磁场耦合到负载侧的线圈,进而将电能传递给负载,而电磁悬浮技术是利用电磁力来控制物体悬浮的空间位置。将两项技术相结合,研制了一种无线供电磁悬浮灯饰,具有安全便利、美观别致、照明效果好等特点,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0.
SG3525是一款单片集成PWM控制芯片。文中以SG3525为控制核心,运用高频逆变、软开关和电容补偿等技术,设计了一种具有过流保护功能的非接触式小功率电能传输系统样机。经实验表明,该系统原、副边距离为1 mm时,电能传输效率可达到78.9%,实现了能量的高效传输。  相似文献   

11.
便携式产品通常由交流(AC)适配器或电池提供系统电源,图1所示电路能够自动切换AC适配器和电池输入,为系统提供稳定的5V和3.3V输出,通过限制不必要的能量损耗有效延长电池寿命。该电路仅在撤掉AC适配器时吸取电池能量,适配器与电池输入之间输出电流达600mA;线性稳压器提供3.3V输出、电流达200mA。 图中IC1内部包括一路开关型稳压器和一路线性稳压器,独立的ON/OFF控制能够在开关型稳压器关闭时保持线性稳压器输出有效,此时,线性稳压器输入电压由IC2提供。IC2为开关型DC—DC转换器,能够将不稳定的AC适配器输入  相似文献   

12.
刘锐 《电声技术》2003,(2):74-75
该产品是一个没有电感线圈的新型AC交流电源净化器。“宽带”意为对交流电源中包含的各种不同频率的电能在通过这个电路时的响应速度所受到的电抗最小,效率最高。1电能源污染的现状现代生活中所有的日用电器与用电设备都是一种换能器,都是将电网中的电能转换为人们所需要的声、光、热、力等各种能量形态。从发电厂传输来的50Hz电能在途中有升有降,在同一供电区有不同用电量的电器工作使供电电压瞬间波动比较大,一方面造成50Hz频率不稳,另一方面使50Hz周波的波形扭曲失真。不同的脉冲噪波会寄附在供电线路中,在与50Hz主电…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电话系统在交流电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仍然可以正常使用。而在IP电话系统中.电话机通常是通过交流电源适配器供电的.因此当交流电故障时.电话机就不能使用。而如果采用苏迪思用。而如果采用苏迪思公司的BPSl2机架式电池系统与EPS48交换机.系统管理员就可以选择哪些IP电话可以继续使用.并且可以通过取舍所供电的IP话机的数量来调控供电时间的长短。  相似文献   

14.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电能传输技术,它可以克服有限电能传输方式的诸多弊端。本文分析并设计了一种基于近距离无线电能传输原理的传输系统,阐述了磁耦合谐振式无线传输系统工作原理,叙述了对系统的发射模块、接收模块的设计,分析计算线圈的电感量及传输效率及系统各部分参数对传输效率、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数字通信》2003,(1):29-29
以前我们曾介绍过蓝牙通等蓝牙无线连接设备,这里介绍的是与蓝牙类似的产品,傲达蓝牙电脑适配器,这种设备的型号为BT 5 0。通过蓝牙电脑适配器可实现文件传输、互联网接入、局域网连接和数据同步等功能。对于需要移动办公的用户,可以配合笔记本电脑轻松实现拨号上网。该产品频率为2.4~2.483 5千兆赫兹,输出功率最大可达2 O d b m,信号传输率为每秒1兆比特,电源传输及使用接口都采用USB接口。与蓝牙通相比,该设备的优点在于具有更大的有效距离。蓝牙通有效距离为1 O米,而傲达蓝牙电脑适配器B T 5 0有效距离可达30米。根据实际使用表明,…  相似文献   

16.
电源     
通用型电池充电器MAX1909Maxim公司推出MAX1909高度集成的充电控制IC,适合于各种化学类型的电池充电器,大大简化了通用型电池充电器的电路结构。新产品利用模拟输入控制充电电流和电压,并可由主控制器或硬件电路进行编程设置,同步整流结构有效提高了降压转换器的效率,且可编程最大AC适配器电流能够在同时提供电池充电和负载供电的情况下避免过载,从而也降低了AC适配器的成本。此外,该产品还带有一个指示AC适配器是否接通的数字输出端,可根据AC适配器的是否与系统连接自动选择适当的系统电源,且可利用一路模拟输出来监视AC适配器的输…  相似文献   

17.
家庭和办公应用中的xDSL调制解调器通常采用外部交流-直流(AC-DC)适配器供电.从大多数人的使用习惯来看,这些适配器一直插在电源插座上,持续从交流主电源消耗着电能.据估计,通过适配器的电能中有高达25%是在待机(空载)时消耗的.基于这个原因,AC-DC适配器在设计之初就必须考虑到在待机模式下要保持极低的能耗.  相似文献   

18.
孔杰 《电子世界》2013,(22):207-207
非接触式能量传输方式可以解决接触式能量传输带来的各种问题。但非接触式能量传输存在较大漏感,传输效率受到限制。本文通过对非接触武能量传输的分离式变压器的拓扑结构,补偿容抗电路,闭环控制电路的研究与分析,设计一套非接触能量传输平台,提高非接触能量传输的效率。文章完成了非接触传输系统的硬件电路和实验平台的搭建,实验结果证明在一定输入条件下,在气隙间隙5mm的条件下传输效率达7096,随着气隙增大传输效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9.
在笔记本电脑应用中,负载功率的测量往往非常重要,此类应用中,整个电路(负载)是由锂离子(Li+)电池或同时向电池充电的交流适配器供电。因为每个电源的输出电压不同,负载电流也不同。通常情况下,交流适配器输出16V,而电池包由3节锂离子电池组成,充满电时电压约12.6V,完全放电时约为9V。  相似文献   

20.
《电子与封装》2016,(4):29-33
针对传统有线充电方式的弊端,开发一种由无线充电发射模块、无线充电接收模块、电源管理模块组成的无线充电管理方案。发射模块通过发射线圈发射能量,接收模块产生电磁感应以后将接收到的电能输出。当接收模块接收到的电能功率较小时,电源管理器能够采集毫瓦级的电能,为充电电池进行充电。整个系统能够满足各种电子产品及无线传感网络节点的供电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