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5 毫秒
1.
分析了核反应堆抗震的科学原理;据中国地震灾难的实际经验,探讨核安全的动力技术,利用地震波P波,通过I&C/FCS.DCS,在破坏性S波到来前,触发动态安全停堆系统,避免地震核引发灾难。介绍了2007年新潟6.8级地震震中km处柏崎市刈羽郡世界最大的8.2kMWe核电厂无核事故的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2.
简介第3代欧洲核电EPR-1600核反应堆防地震灾难的静态安全措施;据中国地震灾难的实际经验,探讨动态安全技术,用4种对预报欠充分的震前效应,触发动态安全措施--停堆I&C,避免因地震引发的核灾难.  相似文献   

3.
简介第3代欧洲核电EPR-1600核反应堆防地震灾难的静态安全措施;据中国地震灾难的实际经验,探讨动态安全技术,用4种对预报欠充分的震前效应,触发动态安全措施——停堆I&C,避免因地震引发的核灾难.  相似文献   

4.
海底的分层结构中,一般认为存在着一种高速薄层,在地震勘探中形成径向波,并对深层反射信号形成屏蔽,使深层地震成像效果不佳;研究径向波,对提高高速薄层的认知,对研究深层地震勘探的方法,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因此研究径向波的形成机制有着前瞻性认识和重要的应用价值.文章介绍了用计算模拟的理论分析方法研究径向波的机理及其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5.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区发生的地震,是继唐山地震32年之后中国经历的第二次震惊世界的自然灾害,灾难过后,工程机械企业在抗震救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从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了重大支持.  相似文献   

6.
简介第3代欧洲核电EPR-1600核反应堆防地震灾难的静态安全措施;据中国地震灾难的实际经验,探讨动态安全技术,用4种对预报欠充分的震前效应,触发动态安全措施——停堆I&C,避免因地震引发的核灾难。  相似文献   

7.
简介第3代欧洲核电EPR-1600核反应堆防地震灾难的静态安全措施;据中国地震灾难的实际经验,探讨动态安全技术,用4种对预报欠充分的震前效应,触发动态安全措施——停堆I&C,避免因地震引发的核灾难。  相似文献   

8.
地震预警系统应实时接入智能城市装备的自动化系统中,在灾难发生前的秒分级时间内,自动启动防地震安全与减灾功能,并自动评估减灾效果.本文指出CC-Link Heirarcky与Profi Heirarcky是目前能实现这一目标的理想平台,但其中仍有科学问题,特别是降低错/漏报概率的地震预警信号的高速判选触发功能和网络安防等.  相似文献   

9.
土体的地震剪切波速度是评价无黏性土地震液化、划分场地类别、定量计算土层动态剪切模量等的重要参数。以某建筑项目岩土工程勘察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实测的方法获取场区各层岩土体的剪切波速度,并计算地震等效剪切波速度。结果表明:三分量地震剪切波检波器获得的波形完整,初步时间清晰,波幅能量满足要求,表明现场测试的地震剪切波波形质量良好。随着测试深度的增加,地震波从人工震源传播至三分量地震剪切波检波器的距离也逐渐增加,需要消耗的传播时间也随之增加,地层的地震剪切波速度也逐步增大。对场区的15个钻孔进行的地震剪切波速度测试成果进行场地类别划分,场区各个钻孔之间的等效剪切波速度Vse差异不大,变化范围在163.6~190.8m/s之间,场地类别均划分为Ⅱ类。  相似文献   

10.
《仪表工业》2011,(4):22-22
没有生命的它们,在地震等灾难面前却能代替有生命的人深入险境,为救援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11.
洪水、地震、海啸、火山喷发和核电设施事故等灾难损失都很惨重,比如,1995年神户大地震中死亡6434人、1 996年北海道丰滨隧道岩盘崩塌事件中死亡20人、2004年中越地震中死亡65人等.为了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确保居民和救灾人员的安全,对灾害的预报、预防、救助、灾后重建等领域正在进行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2.
通过统计关于地震造成的发生频率最高的破坏情形,开发出一种液压抗震电梯。这种电梯装备有2个可检测P波和S波的地震传感器开关、导轨对正检测器和相关附加抗震措施,通过实际参数测试,验证这种电梯在发生地震时能达到有效保护乘客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机电信息》2008,(16):9-10
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震动全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地震,这场突如其来的灾害给灾区同胞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精神创伤。大灾面前,业内不少企业秉承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向受灾地区伸出了援助之手。天灾无情人有情,让我们共同为在灾难中遇害的人们哀悼,为在灾难中受伤的人们祈福,为积极投入抗震救灾的人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相似文献   

14.
针对地震、火灾等城市灾难的复杂环境,提出了一种窗口滚动与改进蚁群算法相结合的机器人搜救路径算法.随机设置障碍物模拟搜救场景,采用栅格法对整个环境空间进行划分和建模,在死循环、优化参数、启发因子等方面对基本蚁群算法提出改进,借鉴预测控制滚动优化原理,充分利用机器人实时测得的局部环境信息.最后通过计算机实例仿真,验证该算法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15.
地震预警系统应实时接入智能城市装备的自动化系统中,在灾难发生前的秒分级时间内,自动启动防地震安全与减灾功能,并自动评估减灾效果。本文指出CC-Link Heirarcky与ProfiHeirarcky是目前能实现这一目标的理想平台,但其中仍有科学问题,特别是降低错/漏报概率的地震预警信号的高速判选触发功能和网络安防等。  相似文献   

16.
时间的波动     
本期编辑过程中,我的同事找到了一只在5·12四川地震废墟中的闹钟,这只普通钻石牌闹钟的指针永远凝固在了那可怕的14:28分。这个时刻,一场地震给中国四川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一场气吞山河的生命大营救也紧扣着时间展开。让我们去感受一下米里吧:直升机帮助我们缩短了营救的时间。  相似文献   

17.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云南昭通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国家启动一级应急响应。工程机械行业各企业亦快速响应,成立救援队,紧急调集起重机、装载机和挖掘机等大型工程机械设备驰援地震灾区。 天灾无情,人间有爱。在灾难面前,人类的力量微不足道,但灾难过后,人心的力量却是一切困难都无法阻挡的。汶川、玉树、雅安……在这些性命攸关的大救援中,工程机械人用强大的社会责任感和钢铁般的意志,用连续奋战的实际行动,为灾区救援贡献着令人感动的力量。  相似文献   

18.
分析2011年日本东北近海地震一海啸致福岛核电灾难,发现有严重不符IEC61508风险-SIL准则的多处“冒险点”。结论:决策失误来自忽视基础技术的部门垄断。  相似文献   

19.
地震中所产生的纵波和面波将对贮存化学污染物的容器及管道产生上下颠簸、水平摇摆、左右扭转3种主要破坏力,形成多种类型的泄漏缺陷,并引发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及水体污染的严重后果.针对地震中最常见的法兰连接部位泄漏污染源、裂纹或孔洞泄漏污染源、弯头、三通泄漏污染源、管道断裂泄漏污染源,分别阐述了钢带注剂密封法、塞楔法、密封带捆扎法和断流法4种带压密封应急处置方法.其原理和方法同样适用于其它突发事件引发的化学泄漏污染事故.  相似文献   

20.
地球学3部曲影响了中国战略工业的布局.汶川-北川地震后,中国核电、核制造、核燃料厂都不得不强化抗震的安全措施.在自动IT/NT革命第2波浪潮即工业无线勃兴之际,讨论3种新高技术:碳纤维无线监测核岛结构受损、玄武岩纤维RF透明加固核岛、核岛数据无阻挡无线自动发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