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意象是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物象的契合,堪称诗歌的灵魂和诗眼被称为东方大意象诗的毛泽东诗词,在意象的营造方面有自己独特的审美品位."天"是毛泽东诗词中很重要的意象之一.  相似文献   

2.
汉英语言中的动物词汇都具有丰富的民族智慧和历史文化内涵,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意象。因此,在动物文化意象的汉英互译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源语文化意象的异质色彩,还要考虑到目的语文化中读者的接受,适时择取直译、转译或省译的翻译策略,以尽力再现动物文化意象的丰富内涵与修辞色彩。  相似文献   

3.
不同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沉淀出有别于其它文化的独特的文化传统、风土人情、宗教习俗和性格心理,从而形成该文化特有的文化意象。由于文化意象错位的客观存在,作者认为译者在翻译中传递文化意象时应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应尽最大可能传达原文的文化意象:二是译者应相信读者的接受能力,不须越俎代庖,处处采用归化的译法,而应尽可能地异化,以达到保存原作文化意象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谈谈汉英翻译中词语的省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省略技巧是汉英翻译中一项常用的技巧。词语的省略主要包括名词的省略、动词的省略、形容词的省略和副词的省略等。名词的省略主要见于两种情况:1)为了避免重复:2)汉语中有些常用词含义比较笼统、概括。动词的省略:汉语常常将两个意义相近的动词放在一起使用,英译时。为了避免重复必须省略其中一个。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形容词需要省略:1)修饰词的意义包含在被修饰的词语之中;2)某些情况下表示“多”的不确定的修饰词。副词的省略:由于英译时某些修饰副词的意义已经包含在被修饰的词语之中。因此汉语中的这些副词通常省略。  相似文献   

5.
中国文艺审美历来注重神韵的传达,中国译论“神似说”实际上就是传统“神形论”的延续和引申。翻译的过程是译者调动审美情趣发挥创造性的过程,创造性在翻译过程中表现为经验的积累、投射和映照,情感的激发和移易,想象的驰骋,灵感的触发,妙悟的自得等。但这种创造必须有度,因为翻译受制于原文的思想、精神、气质、神韵乃至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6.
从尊重译者主体性的角度探讨了文化意象翻译中情感错位的翻译策略.认为对于微观层面的情感错位现象,译者可以采取“存异”的翻译策略,使译文向源语文化和原作靠拢;对于宏观层面的情感错位现象,译者应采取“求同”的翻译策略,向译语文化靠拢,使译文符合译语读者的期待视野.  相似文献   

7.
汉英翻译中,词语搭配得体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译文的质量。为了在目标语中体现词语搭配的得体性,讨论了3种词语搭配强制性程度,即极强强制性搭配、一般强制性搭配和开放式搭配,并分析了3种汉英翻译词语搭配策略。  相似文献   

8.
动物词语丰富了人类的语言,也折射出各个民族不同的文化背景。本文通过对汉英动物词语不同内涵的比较,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在学习和交流中获得更加丰富的语言,有助于我们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动物词语为例,讨论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文化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影响,强调融文化背景知识于词汇教学中,达到词汇教学的真正目的。  相似文献   

10.
从语义学角度出发 ,探讨了词语层上的文化差异 ,并将语用翻译引入词语翻译 ,提出了词语翻译应遵循的三个原则。  相似文献   

11.
介绍文化意象的概念,成因,并结合具体译例,探讨异化和归化两种翻译策略以及两种方法互惠互补的翻译策略在翻译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2.
“三美论”视角下的英汉习语意象与修辞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渊冲先生于1979年提出了诗歌翻译的"三美"原则,即"意美"、"音美"、"形美"。鉴于英汉习语本身同样体现着"三美",因此,在英汉习语翻译过程中,完全可以借鉴"三美论"理论来处理英汉习语翻译中的意象与修辞。  相似文献   

13.
翻译不仅是一个语言转换过程,更是一种文化传递过程,文化的普遍性和民族规约性决定了文化意象的共性和特性,文化意象在翻译中有不同的生成方式:归化、异化、描写翻译、减译法和功能翻译等.  相似文献   

14.
文化意象是文学翻译的一个基本单位.在文学翻译过程中往往需要保留文化意象以保持原作的异域风格和艺术特色,给读者带来独特的审芙享受.同时,由于社会文化心理的差异,文化意象不可避免地被遗失、被改变和被重构.在诗歌、小说的翻译中,文化意象的动态对应反映出译者的主体操控.  相似文献   

15.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这决定了翻译和文化的密切关系。由于各民族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及宗教等环境不同,因此,各语言所载负的文化信息很难完全一致,后者会造成文化在翻译过程中信息的损失和歪曲,也就是文化意象的错位问题。列举了文化意象错位的几种形式,分析了引起文化意象错位的种种原因,最后提出怎样对待文化意象的传递问题及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中英文中大量习语都用动物作喻体。英汉两种文化由于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的不同,对各具特色的动物所承载的涵义和喻义具有相关性和相异性。本文从翻译技巧的角度,通过对动物习语的比较,灵活处理习语中的文化因素,真正译出习语的特色。  相似文献   

17.
解构主义与翻译研究相结合,形成了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对传统的翻译观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通过对李清照词中菊意象英译的分析,深入理解解构主义翻译观,分析不同意境中的对于"菊花"意象不同策略的翻译,以此探讨其进步性与局限性。  相似文献   

18.
意象是诗歌语言的灵魂,也是赏析和翻译诗歌的关键因素。为了使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达到一致的、至少是类似的审美效果,原诗的意象应该尽量予以保留。关于如何处理文化色彩浓烈的意象,可以有三种解决方式:省略、注解及替代。  相似文献   

19.
介绍中国古诗意象的含义,针对汉诗英译讨论意象翻译方法。认为由于不同语言的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民族有不同的审美观念,意象的翻译过程中出现"假象等值"现象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20.
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它更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认知方式。汉日词语中都有大量的隐喻。其中因为人类对动物的身体结构、生理特征和生活习性非常熟悉,故就善于将动物的某些特性投射到人的身上,即基于"动物是人"这个概念隐喻延伸出的大量的动物隐喻。通过对汉日语中表动物词语的喻人现象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既有共性也有差异,共性是基于人类共同的认知基础和思维方式,而差异则是来源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习俗、生活环境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