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避难层在方位、排烟、灭火等设计不合理问题,火灾中出现的安全隐患难以通过实验发现,选用设计期拟建综合性超高层大厦,计算避难层容量、设计方位。利用Pyro Sim建立所要研究部位模型,模拟对避难层影响最大的两个火灾场景,火源功率为6 MW,网格尺寸为1 m。假设火势在警报、喷淋的情况下未得到控制,则基于上次模拟仅研究优化排烟系统,再一次模拟看到烟气进入避难层情况有很大改观。结果表明,在无警报、喷淋、排烟情况下,t=60 s为烟气开始进入避难层临界时间,错位楼梯的设置阻挡了烟气传播且烟气主要通过普通楼梯和通风管道蔓延。综合性超高层大厦的通风管道要设置感烟装置,火灾中风机可以用来改变室内气压为正压,起到辅助排烟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针对近几年来国内商场、市场火灾时因烟气通过敞开楼梯间蔓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的问题,对不同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了三种解决火灾烟气通过敞开楼梯问向上部楼层蔓延的方法,并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3.
通过开展通天房实体火灾试验,利用监控系统记录楼梯间和房间烟气填充过程,利用热电偶测量楼梯间和房间的温度变化,利用压差计测量楼梯间内压力。试验过程中楼梯间除木质扶手外基本无其他可燃物。结果显示,通天房楼梯间内温度随高度呈指数衰减,且下部楼梯间温度随着房间发生轰燃将超过1 000℃。二层南侧房门被引燃导致二层南侧房间发生轰燃。通过门缝或隔断缝隙,各个房间均有大量烟气进入。楼梯间内压力峰值超过50 Pa,若房间内人员不慎开启房门,很难重新关闭。  相似文献   

4.
霍月平 《建筑安全》2001,16(7):26-26
当建筑物层数很多时,若失火,则有可能蔓延数个楼层甚至整个建筑,形成立体火灾,使受灾人员无法在短时间内撤离,因此,在超高层建筑中设置一定数量的避难层或避难间十分必要。   所谓避难层是指在超高层建筑中发生火灾时供受灾人员临时避难用的楼层。如果仅占用楼层的一部分或一个面积较大的房间,则被称为避难间。   1.避难层 (间 )的类型   避难层按其围护方式大体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敞开式避难层。敞开式避难层是指四周不设围护构件的避难层,一般设于建筑顶层或平屋顶上。这种避难层结构简单,投资小,但防护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5.
<正>今年7月份,在武汉市汉阳区的一个高层住宅,由电缆井内的电缆起火引发了一场火灾。这起事故中,由于电缆井竖向未每层封堵,造成火灾烟气沿竖向井道快速蔓延并扩大燃烧范围,火灾烟气通过23、32楼敞开的电缆井防火门和其他楼层电缆井防火门的门缝向楼层走道蔓延,进入前室、楼梯间。屋顶平台的疏散门被锁闭、外窗被关闭,烟气聚集上部,使23层及以上住户难以疏散。32层及以上住户和想利用屋顶疏散门逃生的人员长时间遭受烟气侵袭,终因吸入烟气而当场死亡或送医后死亡。该起火灾建筑为单元式住宅,建筑高度99.6 m,属于  相似文献   

6.
人口密集和物质集中的超高层建筑因高度高且楼层多,发生火灾时人员疏散与火灾扑救都十分困难,极容易造成重特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群死群伤的恶性火灾事故,因此为了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在超高层民用建筑中设置作为火灾时疏散人员临时避难场所的避难层(间)显得十分重要。论文通过对富林汇金广场超高层民用建筑避难层的设计方案分析,探析超高层民用建筑避难层(间)的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建筑功能越来越复杂,高度越来越高,火灾危险性也越来越大,防火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防火最重要的任务是保证人员安全。而疏散楼梯间是保证人员安全撤离的最重要通道,《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年版) GB50016-2014中8.5. 1条规定"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应设置防烟设施",《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中提出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防烟设施可采用自然通风或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其中自然通风是利用设置在外墙的可开启自然通风窗快速的排出防烟楼梯间及前室内存在的烟气,以保证楼梯间及前室的疏散安全;而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是通过向楼梯间及前室送入空气,使楼梯间及前室的压力大于走道,以防止其他区域的烟气进入楼梯间及前室。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多个高层住宅小区架空层发生火灾,烟气蔓延至楼梯间内,影响人员疏散,并造成人员伤亡。本文就架空层发生火灾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  相似文献   

9.
吴挺 《城市建筑》2014,(21):237-237
近年来,多个高层住宅小区架空层发生火灾,烟气蔓延至楼梯间内,影响人员疏散,并造成人员伤亡。本文就架空层发生火灾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4)
<正>1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1)可燃物多,火势蔓延迅速,受灾面积大。高层建筑的楼梯间、管道井、排风道等竖向井道部位,如果防火分隔或防火处理不好,一旦发生火灾就会产生烟囱效应,成为火势迅速蔓延的途径。高级旅馆、图书馆、办公楼等高层建筑,一般采用大量可燃物装饰装修,一旦起火,发烟量大,燃烧猛烈,火灾容易蔓延。据测定,在火灾初起阶段,因空气对流在水平方向造成的烟气扩散速度为0.3 m/s;在燃烧猛烈阶段,由于高温状态下的热对流而造成的水平方向烟气扩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揭示一些建筑中的机械防烟的新风入口设置在设备层(间)的问题。虽有的经检验指出已得到解决,但还有些未经检验,这说明问题严重,值得人们深思。机械防烟是现代建筑中一项重要的消防安全技术措施。机械防烟主要由加压送风机、新风入口、送风阀、送风风道、送风口等组成。它是借助机械力的作用,强行供给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封闭避难层(间)等处的新鲜空气,使这些部位的空气压力为相对正压,以阻止烟气的侵入,控制火势的蔓延,为人员安全疏散和灭火提供条件,并对减少人员伤亡和火灾损失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国内某城市地下交通联系隧道为原型,搭建1∶3的缩尺隧道试验平台,设置分支隧道发生火灾,通过对烟气蔓延现象、隧道纵向烟气温度变化情况的分析,探究城市地下交通联系隧道采用纵向通风排烟模式的排烟效果。在全纵向通风排烟模式下,分支隧道发生火灾时,烟气进入主线隧道后未向上游蔓延,主线隧道可按交叉口处发生火灾采取应急措施。  相似文献   

13.
避难层(间)的设置是超高层建筑消防安全设计的重要措施。从超高层建筑火灾发生的特征入手,通过对新旧规范的比照、相关政策法规的解读和工程实践的介绍,阐述了超高层建筑(包括250m以上)避难层(间)设计技术方法和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4.
从分析高层民用建筑的火灾危险性入手,对高层民用建筑疏散出口、疏散走道、安全疏散宽度、楼梯间、避难层等几个方面的安全设计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5.
针对采用自然防烟方式的避难层,结合超高层建筑使用功能,考虑最不利环境风条件,设计典型火灾场景,利用火灾动力学模拟软件研究外窗面积分别为避难区域面积的2%、5%、10%、20%时取得的自然防烟效果。结果发现,避难层开口增大能够有效增强避难区域的流场强度,促进流入烟气从另一侧开口流出,减少烟气在避难区域聚集的情况。假设下部楼层发生2.5MW火灾,在低风速条件下,避难层外窗面积需不低于10%才能避免烟气在避难层聚集。由此认为,相关技术标准应适当提高自然防烟避难层可开启外窗面积要求,以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避难区域的对流条件能够保证烟气不会发生大量沉积。  相似文献   

16.
高层建筑功能复杂,着火源和可燃物较多,人员多,一旦发生火灾,由于楼梯间、电梯井、管道井等所有竖向管井的烟囱效应和风力影响,将使火势迅速蔓延,容易造成较大的损失及伤亡事故。如何有效地防止烟气从着火区向非着火区蔓延扩散,特别是防止烟气侵入作为疏散通道的走廊、楼梯间及前室,以确保安全的疏散通道和疏散所需的时间。因此,防排烟工程已经成为建筑防火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张禾  丑国珍 《建筑安全》1999,14(3):35-37
火灾是高层建筑的头号大敌;高层建筑中避难空间的开辟为火灾中人员的疏散提供了良好的庇护。本文就前室避难、避难层避难、楼梯间错位、屋顶救援方面分别加以简述。  相似文献   

18.
发生火灾时,地下疏散楼梯间可防止烟气和热空气进入楼梯间,是地下室人员疏散的重要通道.对地下疏散楼梯间的防烟设计进行了探讨,认为当具有良好的通风条件时,地下疏散楼梯间可以采用自然通风的防烟方式,并提出了改善通风条件的做法.  相似文献   

19.
楼梯间的防排烟方式经历了多年的变迁与改进,目前在北美比较流行的方式是利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保持一定的正压值,防止烟气向楼梯间倒灌,为人员疏散创造有利条件。加压送风楼梯间的压力控制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主要因为火灾疏散时不断有人进出楼梯间,引起风量损失,压力随时都处于波动状态。因此,对送风机的性能和补充风量的控制都有比较高的要求。加压送风楼梯间要防止正压过高.开门困难c通常要在楼梯间顶部设余压阀泄压,送风机设回流旁通管,为适应风量的变化最好选用无级变速风机和有级变速风机。疏散楼梯分带前定的防烟楼梯间…  相似文献   

20.
本课题在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利用美国开发的FDS软件模拟火灾发生后高层建筑楼梯间内烟气流动情况,以便更加直观地观察火灾后产生的烟气流动,通过模拟测定产生的CO浓度值,确定楼梯间内的温度分布变化.通过研究,总结出火灾发生后楼梯间内的环境状况,为人员疏散提供理论依据,同时,提出更有效的防烟、排烟措施,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