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聚芳醚醚酮酮腈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曲  余义开  蔡明中  宋才生 《石油化工》2003,32(11):999-1002
在KOH和K2CO3存在下,通过2,6-二氯苯甲腈与苯酚在N-甲基吡咯烷酮中的缩合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单体2,6-二苯氧基苯甲腈。在无水AlCl3及NMP存在下,将其与对苯二甲酰氯、间苯二甲酰氯在1,2-二氯乙烷中进行低温溶液缩聚,合成了聚芳醚醚酮酮腈(PCEEKK)。用IR、DSC、TG、WAXD等方法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160~180℃,比聚芳醚酮酮(Tg=156℃)要高,失重温度(Td)为471-495℃;DSC和WAXD的分析表明,PCEEKK为非晶态聚合物。  相似文献   

2.
采用连续流微通道法,以2,6-二叔丁基苯酚和苯甲醛为原料,哌啶为催化剂合成了2,6-二叔丁基-4-苯基亚甲基-2,5-环己二烯-1-酮(QM-ph),评价了其阻聚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适宜反应条件为n(2,6-二叔丁基苯酚)∶n(苯甲醛)∶n(哌啶)=1∶1.1∶1.05,120℃下停留30 min得到中间产物;按照m(甲酸溶液)∶m(中间产物)=1∶2.5,脱胺得到最终产物,收率达到96.4%,QM-ph的阻聚效果优于DNBP。相较于传统釜式间歇反应,连续流微通道法减少了哌啶的用量,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高了产品收率。  相似文献   

3.
用4,4′-二苯氧基二苯砜(DPODPS)分别与对苯二甲酰氯(TPC)、间苯二甲酰氯(IPC)或2,5-二氯对苯二甲酰氯(DCC)在1,2-二氯乙烷(DCE)中,以无水 AlCl_3为催化剂,在 N-甲基吡咯烷酮(NMP)存在下,通过付-克亲电聚合反应,制得了五种不同结构的聚醚醚酮酮砜(简称PEEKKS)。用红外光谱(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差示扫描量热(DSC)、热重(TG)及耐溶剂试验,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五种聚合物的对数比浓粘度(η_(inh))均达到0.85以上.具有较低的熔融温度、良好的溶解性能和耐高温性能,PEEKKS 属于非晶态聚合物。  相似文献   

4.
以联苯二甲酸为原料,经氯化亚砜酰化合成联苯二甲酸氯,再与二苯醚缩聚,合成聚联苯醚酮酮.用IR,DTA,TGA等对聚联苯醚酮酮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聚合物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244℃,热分解5%的温度(Td)为357℃,是一种热稳定性很高的高分子聚合材料.  相似文献   

5.
以自制1-丁基-3-甲基咪唑溴盐-三氯化铝([Bmim]Br-AlCl3)离子液体为催化剂及反应溶剂,催化邻二甲氧基苯与草酰氯的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合成二-(3,4-二甲氧基苯基)乙二酮。研究了几种不同Lew-is酸离子液体、离子液体用量、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酰化反应收率的影响。确定了较优的工艺条件:n([Bmim]Br-AlCl3)∶n(邻二甲氧基苯)=1∶1,n(邻二甲氧基苯)∶n(草酰氯)=1∶3,反应温度为15℃,反应时间为8h,在此条件下收率为55.76%。中间体[Bmim]Br及产物二-(3,4-二甲氧基苯基)乙二酮的结构经IR、1 H NMR确证。  相似文献   

6.
新型涂料添加剂—酮醛树脂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以环己酮、甲醛为原料制备具有良好综合性能的酮醛树脂的工艺路线和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 ,最适宜的反应温度为 5 0 -1 0 0℃ ,最佳的原料配比为 :n(己酮 ) /n(甲醛 ) =1∶(1 1 2 -1 2 0 ) ,n(甲苯 ) /n(环己酮 ) =0 94∶1 ,产品收率 92 % ,环己酮转化率达 94%。  相似文献   

7.
实验以丙二酸和丙酮为原料,乙酸酐为缩合剂,在碘催化作用下,合成2,2-二甲基-1,3-二噁烷-4,6-二酮,并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其最佳的反应条件为:取0.1 mol丙二酸,n(丙二酸)∶n(丙酮)=1.0∶1.1,催化剂用量为0.2 g/0.1 mol丙二酸,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为3.0 h,产物收率达77.1%。  相似文献   

8.
以4,5-二氢-3-甲基-1-(4-氯-2-氟苯基)-1,2,4-三唑-5(1 H)酮的钾盐为原料,与一氯二氟甲烷进行N-烷基化反应合成了4,5-二氢-3-甲基-1-(4-氯-2-氟苯基)-4-二氟甲基-1,2,4-三唑-5(1 H)酮。研究了不同原料、碱性试剂用量、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反应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n(钾盐)∶n(碳酸钾)=1∶2,m(钾盐)∶m(N-甲基吡咯烷酮)=1∶5,反应温度165℃,在此条件下,产物收率≥56%,质量分数≥95%。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脱除白油中的石蜡,降低白油的浊点,合成助滤剂应用到白油酮苯脱蜡工艺中。方法研究了白油酮苯脱蜡过程中酮比、溶剂体积比、脱蜡温度对脱蜡效果的影响,将马来酸酐-α-十八烯共聚物分别与苯胺、苯乙胺和氨基偶氮苯进行反应,得到3类梳型聚合物(分别命名为AMAC、EMAC、Azo-MAC),研究了聚合物的种类和添加量对白油酮苯脱蜡效果的影响。结果在未加助滤剂的条件下,酮比为55%、溶剂体积比为3.0∶1、脱蜡温度为-14℃时的脱蜡效果最好,得到的蜡收率为5.6%,浊点为-2℃;在所筛选的较优工艺下,添加100μg/g侧链与主链物质的量比为2∶1的AMAC和EMAC,可使蜡收率提升为5.9%和6.0%,浊点下降到-4℃。结论聚合物AMAC和EMAC表现出助滤剂的特点,在白油酮苯脱蜡工艺中加入助滤剂AMAC和EMAC可以改善脱蜡效果,提高析蜡点。  相似文献   

10.
磺化聚芳醚酮酮催化合成顺丁烯二酸二(2-乙基)己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以交联的聚芳醚酮酮和 2 0 %发烟硫酸合成了磺化聚芳醚酮酮树脂 ,并用于顺丁烯二酸酐和 2乙基己醇的催化酯化。最佳条件 :醇∶酐为 2 .5∶ 1 (摩尔比 ) ;催化剂用量为 9%~ 1 0 % (占酐重量 ) ,反应温度为 1 1 5~1 2 0℃ ;反应时间 8~ 9h,酯化率达 97.5%。经气相色谱分析表明 ,顺丁烯二酸二 ( 2乙基 )己酯的含量高达97% ,而反式异构体仅含 0 .4 % ,催化剂易回收且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11.
以2,6-二氯苯酚和氯化苄为原料,氢氧化钾-甲醇溶液作为反应体系,合成2,6-二氯苯基苄基醚。考察了原料摩尔比、氢氧化钾与2,6-二氯苯酚摩尔比、溶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6-二氯苯酚与氢氧化钾的摩尔比为1:1.1、2,6-二氯苯酚与氯化苄的摩尔比为1:1.2、甲醇的用量为60mL(以0.1mol 2,6-二氯苯酚计)、反应时间为4h、反应温度为70℃条件下,2,6-二氯苯基苄基醚产品收率达83.55%,产品熔点44℃,纯度达98.5%。  相似文献   

12.
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的合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使用 12 -磷钨酸为催化剂 ,以丙二醇单甲醚和乙酸为原料合成了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讨论了催化剂的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乙酸与丙二醇单甲醚的摩尔比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最佳反应条件 :n(乙酸 ) /n(丙二醇单甲醚 ) =1 3 /1,磷钨酸催化剂用量为反应液质量的 0 4% ,带水剂环己烷用量为反应液质量的 2 5 % ,反应温度 110℃ ,反应时间 2 5h ,采用减压蒸馏分离提纯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产品的含量 ,并通过沸程测定、元素分析等手段对产品进行了表征 ,产品的纯度 >99% ,收率 92 8%。  相似文献   

13.
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石油醚为携水剂,合成了性能优良的聚醚脂肪酸酯。考察了聚醚相对分子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及原料摩尔比等工艺条件对脂肪酸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聚醚相对分子质量1300,反应温度180qC、反应时N4h、催化剂用量占反应物总量0.5%、原料聚醚与脂肪酸摩尔比1.1:1的优化条件下,合成的聚醚脂肪酸酯作为单体之一,用于高速纺化纤油剂中,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平滑性、集束性与牵伸性。  相似文献   

14.
ZrO_2/MnO_x/ZnO催化剂上合成甲基异丙基酮和二乙基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丽  姜文凤  罗洪原  丁云杰 《石油化工》2004,33(11):1060-1062
考察了催化剂的焙烧温度和反应条件对ZrO2/MnOx/ZnO催化剂反应性能和产物分布的影响。催化剂的焙烧温度以673 K为宜。较合适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643 K、反应压力0.6-1.0 MPa、原料配比n(甲醇)/n(甲基乙基酮)/n(水)=1/1/1、原料液态空速1.0-1.5 h-1。在此反应条件下,甲基乙基酮的转化率可达44.36%,甲基异丙基酮的选择性可达41.71%,二乙基酮的选择性可达35.72%。  相似文献   

15.
丁伟  柏文启  曲广淼  马丽  于涛 《石油化工》2008,37(2):140-144
以对叔丁基苯酚、甲醛溶液为原料合成了对叔丁基杯[6]芳烃;以10-溴代癸酸、甲醇为原料合成了10-溴代癸酸甲酯;对叔丁基杯[6]芳烃和10-溴代癸酸甲酯经Williamson醚化反应,合成出对叔丁基杯[6]芳烃六癸酸甲酯醚。在n(甲醇)∶n(10-溴代癸酸)=10∶1、催化剂对甲苯磺酸用量为10-溴代癸酸质量的0.6%、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3h时,10-溴代癸酸甲酯的收率为67.0%以上。筛选出以氢化钠为Williamson醚化反应的催化剂,在n(对叔丁基杯[6]芳烃)∶n(10-溴代癸酸甲酯)∶n(氢化钠)=1∶6∶30、反应时间5h、反应温度70℃时,对叔丁基杯[6]芳烃六癸酸甲酯醚的收率为83.3%。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了中间体和最终产物的结构,证明了所得化合物的结构与所设计的分子结构相同。  相似文献   

16.
实验以芴、金属钠与氯甲基甲醚为原料两步合成了9,9-双(甲氧甲基)芴,包括制备芴二基钠及芴二基钠的烷基化反应。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1)制备芴二基钠:以二乙二醇二甲醚为溶剂,n(芴)∶n(钠)=1.0∶2.2,反应温度为65℃,反应时间为8.0h;(2)芴二基钠的烷基化反应:n(芴)∶n(氯甲基甲醚)=1.0∶2.4,反应温度为20℃,反应时间6.0h,在上述条件下,9,9-双(甲氧甲基)芴收率可达66.9%。  相似文献   

17.
以腰果酚和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在苄基三乙基氯化铵的催化作用下合成了腰果酚缩水甘油醚。考察了反应条件对产物收率的影响,腰果酚缩水甘油醚的适宜合成工艺条件为:n(腰果酚)∶n(环氧氯丙烷)∶n(氢氧化钠)=1∶6∶3,催化剂用量为2%,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10h,腰果酚缩水甘油醚的产率达到89.1%。利用红外光谱对腰果酚缩水甘油醚进行结构表征。常压下采用比重瓶法和乌氏黏度计法对腰果酚缩水甘油醚的密度和黏度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腰果酚缩水甘油醚的密度在给定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呈直线下降,黏度呈对数关系下降。  相似文献   

18.
丙二醇二甲醚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新宝  王甫泉  藏莹 《石油化工》2004,33(4):356-359
以丙二醇甲醚、NaOH、氯甲烷为主要原料,进行相转移催化反应制备丙二醇二甲醚。采用正交实验法确定的反应条件为:丙二醇甲醚(PM)/NaOH摩尔比为1/1.5、反应温度为60-85℃、反应时间为6 h、搅拌速率为500 r/min、m(催化剂TC-1)/m(PM)=1/1.5,在此条件下丙二醇甲醚反应的转化率达93.8%。确定粗产品精馏工艺的反应条件为:釜温99-100℃、顶温94℃、回流比为1,精馏得到丙二醇二甲醚的纯度大于9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