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2.
XIONG Zheng YAO Zhongkai 《材料导报》2004,18(Z3):70-71
通过试验研究了SiCw/6061Al复合材料和6061Al基体的拉伸和压缩变形行为.结果表明,SiCw/6061Al复合材料和6061Al的拉伸变形行为相同,而压缩变形曲线上出现应力峰,这与不同应力状态下SiC晶须的转动有关.拉伸时SiC晶须逐渐转向与外力平行方向使SiCw/6061Al复合材料的应力增大,而压缩时SiC晶须转向与外力垂直方向使其应力减小,而不是由动态再结晶引起. 相似文献
3.
采用SEM 和 Magiscan-2A 图像分析系统研究了晶须取向对SiCw/6061Al复合材料在300℃压缩变形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晶须取向影响着晶须折断程度和转动角度; 随着晶须取向角的增加,晶须转动和折断行为所导致的软化效果下降.同时晶须取向也影响复合材料的热压缩应力-应变曲线的形状.在热压缩变形过程中,晶须取向角为0°和30°的复合材料表现出明显应变软化现象, 晶须取向角为45°的复合材料无明显软化现象.晶须取向角为90℃的复合材料表现出应变硬化现象. 相似文献
4.
5.
晶须取向对SiCw/Al复合材料切削表面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切削与晶须取向方向间的夹角对SiCw/Al复合材料切削表面质量有很大影响。当切削角为45°时,晶须拔出和转动现象均较少,复合材料切削表面粗糙度最低。当切削角为135度时,晶段转动造成的撕裂破坏程度很大,复合材料切削表面粗糙度最大。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压铸态及挤压态20%(体积分数SiCw/6061Al复合材料中晶须取向及其拉伸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压铸态复合材料中晶须取向趋于混乱分布状态,因而其力学性能具有较高的各向均匀性,复合材料经过挤压变形后晶须呈定向排列,沿挤压方向的各项力学性能均有所提高,尤其是伸长率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SiCw·SiCp/2024Al复合材料的热变形行为,对压铸法制备的SiCw·SiCp/2024Al复合材料进行了热挤压变形,并测定了其变形前后的室温拉伸性能.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复合材料热变形前后的微观组织进行观察.研究表明:增强体在基体中分布均匀,并与基体有良好的界面结合;热挤压后,纳米颗粒分布的均匀性和分散性得到改善,SiC晶须产生了沿挤压方向的定向排列,且SiC晶须与基体合金的界面结合良好;随着SiC颗粒含量的增加,混杂增强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随之升高,挤压后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进一步提高;与基体合金相比,混杂增强复合材料的延伸率下降,热挤压有利于提高混杂复合材料的延伸率. 相似文献
8.
在1-6GPa范围内原位合成Al3Ni晶须增强Al基复合材料。原位合成的Al2Ni晶须尺寸小,在高致密度的复合中分布弥散;并研究了对Al3Ni昌须尺寸及晶发布取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SiCw/Al-Al3Ni复合材料断口的分维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所研究的复合材料,其基体Al-Al3Ni合金具有很好的组织热稳定性,因而可以通过改变拉伸温度并在组织结构基本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使材料的分维和断裂功发生变化.分维的测量采用断口轮廓法(FPM).研究结果指出,SiCw/Al-Al3Ni复合材料的分维可分为三部分,每部分分维存在的尺寸范围与组织结构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文中还讨论了断裂功与分维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11.
12.
SiCw/Al复合材料中SiCw的空间取向函数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SiCw/Al复合材料中SiCw的平面取向函数与空间取向函数的关系,研究了压铸态及挤压iCw/Al复合材料中SSicw的平面间取向函数。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SiCw平面取向函数与空间取向函数存在明显差咖;其中空间取向函数代表复合材料中SiCw的实际取向分布状态,与复合材料中的各工异相符合。 相似文献
13.
14.
15.
研究了晶须体积分数为25%的SiCw/Al复合材料的残余淬火应力及在较大预压缩变形条件下的Bauschinger效应。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的残余应力随淬火温度的提高而增大,复合材料压缩变形后,晶须发生了转动。晶须转动与残余应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复合材料的Bauschinger应力在的淬火温度下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6.
利用复合材料细观有限元分析方法,对SiC颗粒增强6061Al合金复合材料的单拉行为、单轴棘轮行为进行数值模拟。模拟中讨论了耦合自由边界、界面结合状态对复合材料棘轮行为的影响;同时,分析了基体和界面的微观变形特征及其演变规律。选取1组合理的微结构参数,对复合材料的棘轮行为进行数值模拟,并通过与实验结果的比较,检验有限元模型的合理性。结果表明:耦合边界很大程度改善了模拟结果;界面结合状态越好,即界面弹性模量、屈服强度和硬化模量越高,产生的棘轮变形越小;具有合理参数值的弱界面模型给出的棘轮变形预测结果比完好界面模型的结果更接近于实验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