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墨影 《纺织机械》2014,8(8):30-33
互联网时代,制造业前景不被看好,而"中国制造第一人"张瑞敏却认为这是制造业最好的时代。互联网时代正急速改变着商业竞争的特点,传统装备制造业将在时代赋予的新内涵中面临新一轮洗牌。不少纺机企业明显感觉到下游用户对人工、场地、能耗、效率等成本都在做重新认识,也在重新定位。一味追求量的时代过去了!如何用互联网思维做纺机,也是时候该好好思考了。  相似文献   

2.
新书推荐     
正《传统企业,互联网在踢门》作者:刘润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年7月编辑推荐: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认为,制造业将会由原来依靠成本优势大规模制造的模式转变成"专业化公司+信息化改造+小制造"的模式。在10年之内,会有50%~60%的中国传统制造业企业迈不过这个坎儿,惨遭淘汰。鉴于目前很多传统企业"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的现状,互联网掀起的是一场社会生活的革  相似文献   

3.
<正>如果你问我,传统企业如何向互联网转型,如何做互联网加法?我的答案是:不要"+互联网",而要被"互联网+"。传统企业要向互联网转型是非常艰难的,但如果能够开放心态,大胆并大方地启用互联网人才,让其在决策和股权上成为企业转型的主导力量,让自己的传统业务被这些人"加"进来,就能大大增加转型的成功率。曾经有一个传统企业的老板告诉我,他花了3年时间"搞懂了互联网",现在开始领导自己的企业向互联网转  相似文献   

4.
<正>[解读与思考]互联网正在改变着整个世界。关于互联网有以下几个基本观点。阿里巴巴的马云说:"2012年人类开始真正进入互联网时代,这是进入信息时代一个最大的变革。我们以前认为对的东西,今天再次审视时,都出现了问题。"百度的李彦宏说:"我们其实可以把很多传统产业推倒了重来,用互联网的方法再做一遍。"《大数据时代》一书的译者周涛在推荐序中指出:"互联网时代,尤其是社交网络、电子商务与移动通信把人类社会带入一个以‘PB’(1024TB)为单位的结构  相似文献   

5.
<正>自2015年3月人代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后,"互联网+"概念一夜之间火爆全国。做O2O项目的互联网创业者无不欢欣鼓舞,对这些创业者而言,O2O就是"互联网+",能受到国家战略层面的认可,对行业的发展是件里程碑式的大事。与此同时,还处在艰难转型中的传统企业却变得更焦虑了,2014年的"互联网思维"还没搞明白,互联网的野蛮人正在向各传统行业渗透,今年又冒出了"互联网+",到底加什么如何加却浑然不知。在此番互联网大潮之下,传统企业该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6.
<正>[解读与思考]相当长一段时间来,企业都希望做大,似乎大就意味着抗风险能力强,意味着市场影响力大,意味着生产成本低、市场竞争力强。但是,在互联网时代,在IT圈内做得风生水起的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却认为:"未来一定是小企业越来越好,大企业越来越累的世界。"而且,香港凤凰卫视主持人吴小莉在采访了柳传志、马云等一批商界精英以后,感慨地认为:"卓越"与企业规模无关,"‘卓越’不是一个结果,不是一种恒定的质地,而是一种态度,一种无差别地蕴涵于每个微小个体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互联网发展的白热化,印刷行业也催生了许多"互联网+"的印刷企业,这些企业以互联网为载体,实现网上接单、分工、派送的全供应链业务,而且业务做得风生水起。于是,许多印刷企业也希望通过全面拥抱"互联网"以分得一杯羹,但大部分印刷企业还是传统的以生产制造为主的加工型企业,要实现"互联网+",还得看自己所在行业的上下游供应链中(尤其下游)有无这方面的迫切需求,特别重要的是自身得具备拥抱"互联  相似文献   

8.
正当下,"互联网+印刷"越来越受人们关注,大有"谁用好了互联网,谁就能一展宏图"的态势。虽然这个说法略过夸张,但互联网确实为印刷企业带来了一条新路子。香港e-print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e-print")成立于2001年,为香港最大的印刷企业之一,致力于发展互联网印刷业务。15年来,他们一直在续写"互联网+印刷"的故事,在全港开设了15家门店,日均处理过万个订  相似文献   

9.
<正>《商界》2015年第23期上世纪60年代末,美国嬉皮士运动中有句著名的口号:"不要告诉我世界是怎样的,告诉我如何改造世界。"徐小平说,如果你问我传统企业如何做互联网加法,我的答案是:不要"+互联网",而要被"互联网+"。历史将会证明,2015年不仅作为"互联网+"时代落地开花的初始之年,更可能是人们津津乐道的互联网精神消散仙去的一年。全球化的世界需要  相似文献   

10.
观点     
"未来十年最有可能诞生大公司的领域,其中之一是传统企业的互联网化,比如印刷业、水泥行业等大量生产企业。"—天使投资人薛蛮子认为。他表示,要打开这个新市场需要相关行业的资深人士,懂行业、懂投资、懂互联网的思维方式,能迅速有效地调整生产、满足需求,这样产生的效益就难以估量。  相似文献   

11.
各印刷企业、各相关单位:过去的一年,面对不明朗的经济形势,印刷企业大多选择"静观其变"。然而市场变幻莫测,经济低潮期过后,企业所面临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或将翻天覆地。印刷企业不能不"抬头看天",印刷企业需要冲破迷茫的勇气。是继续在业内探索、做精做深,还是选择跨界与融合之路?怎样达成产业链共赢,又如何实现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2013全国印刷经理人年会,和您一起分享先锋企业创新路径,共同探寻新的突破口、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2.
正在大多数"互联网+法律"公司平台化做着类似"律师淘宝"般的业务,争夺案源市场时,履善更想放弃所有的"噱头"实实在在的为企业做一些更落地的实事。因此履善的创始人们一直在"做减法",更加精准的锁定"TOB"客户群体。履善的"创业基因"中所有的联合创始人都是专业于企业服务十年以上的人,做更擅长且更专业的事,让我们更加得心应手。也正是因为履  相似文献   

13.
十九大报告中党中央再次提出互联网要与企业深度融合。本文回顾了"互联网+"战略背景下企业转型升级模式研究文献,结合实践案例归纳提出了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社会化及柔性化协同制造、C2B服务型制造、远程智能运维服务及全产业链融合发展五种创新模式,认为在"互联网+"的作用机制下,企业转型升级的理论逻辑在于从企业到智造商、服务商以及整合商的转型升级转变。企业作为一个复杂适应系统在面对"互联网+"战略外部宏观冲击的适应性调节过程,强调企业借助互联网价值链中的价值创造要素,原有企业及市场基础进行改造重组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最后,提出了几点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4.
<正>本刊讯2014年12月15~16日,走进星创视界系列之——O2O电商论坛在上海千禧海鸥大酒店举行,本次论坛特邀了各界重量级嘉宾参加,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名眼镜零售商、代理商到场。星创视界董事长王智民率先登场,以《从平台电商转型到移动电商》为题,阐述了传统产业和互联网企业的区别,并分享了今年参与"双11"的过程和心得,以及宝岛是如何做的,用案例、视频结合大量的数据,分析互联网思维对眼  相似文献   

15.
奇虎360科技有限公司以颠覆式创新的模式和独特的竞争方式,改写了互联网安全市场格局,也引起行业和社会的广泛争议。文章认为,奇虎360靠"微创新"推动大变革的创新模式适应了互联网企业规律、市场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奇虎自身的发展需要,符合互联网企业发展特征,值得推广;同时,应加强政府监管互联网企业竞争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印刷经理人》2011,(10):44
在国内,哪些企业最爱把上市挂在嘴边?毫无疑问,新兴的互联网公司。对于不少数年来做着赔本买卖,为了某个概念或模式不断烧钱的网络公司而言,上市某种程度上是救赎。有人评论,近年来中国的互联网公司似乎习惯"流血上  相似文献   

17.
<正>"互联网+"的提出及逐渐落地,让印刷电商再度火了起来,越来越多的资本和企业摩拳擦掌,欲将之作为发力的一隅,而已介入者,则通过各类融资方式添足马力,大展拳脚。在"互联网+印刷"的竞技场上,各路豪杰竞相逐力,先行者能否乘势做大,定下大局?后来者能否用准巧力,  相似文献   

18.
文章运用互联网思维和移动互联技术,构建了"互联网+人才工作站"的新型人才管理模式。围绕人才的引、育、用、留,实现了远程分享与交流服务,开创了"线上"E化管理、"线下"多元化实施的新型管理生态,打造了服务企业人才工作的互联网家园。  相似文献   

19.
<正>从2014年国家为实体企业提出"互联网+"的创新发展方向到现在,印刷包装企业在融合应用方面作出了多种尝试。2017年的印刷圈被"智能制造"刷屏了。而讨论印刷包装企业的智能化建设是无法跳过"互联网+"的,尤其是目前工业互联网和工业大数据的概念和实践已经融入到制造加工类企业的各个方面,大量的新概念、新理念和新术语让印刷企业老总们有些不知所措。因此还是回过头来从"互联网+"的应用方面探讨印刷企业创新提  相似文献   

20.
<正>传统制造企业在"互联网+"中,究竟可以做什么?"互联网+"强调的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环境,是硬件和软件的共生共荣,所以传统制造企业转型必须顺应这一生态。眼下"互联网+"很火,但必须警惕四方面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传统制造企业在接入"互联网+"后,软件系统和用户体验没有随之完善。很多制造企业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生产经验,所以他们在"互联网+"时代推出的智能新产品在制造工艺、硬件性能上都已达到世界级水平。可用户在实际使用时发现,这类硬件的底层软件系统及上层用户交互体验仍有缺点,从而导致新品被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