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庄伟  段玉侠 《风景园林》2019,26(1):42-46
植物作为自然界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多样性的保护与发展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之一,对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当今中国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以上海滨江森林公园一期工程为例,通过总结建设过程中自然生境的恢复与重建、现状植物保护和开发的经验,探索郊野公园设计建造中植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措施,为今后城市郊野公园的建设和原有绿地的绿化改造等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
该项目设计运用地景梯度,地景密度的设计技术,以"生态保护、生态恢复"的理念为依据,将一个生产型苗圃改建成一座自然、生态、郊野,适合游人休闲活动的森林公园.  相似文献   

3.
贾虎  陈敏 《风景园林》2008,(2):64-67
上海滨江森林公园是城市近郊的生产性苗圃改建项目,公园建设的关键在于"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重点保护原生态景观,侧重于内部调整和完善,在充分保护利用原有生物资源的基础上,结合郊野森林公园的内涵,从规划设计到施工过程中,一直贯彻"自然-生态-野趣"的主题,以生态为主,以乔木为主,凸现野趣和自然风貌,形成公园自身的特色。  相似文献   

4.
朱祥明 《园林》2007,(9):22-25
公园内园林建筑的体量、形式、材质也注重自然、简约,并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如图为溪边凉亭一景:乔木林、水生植物、河水、小品构成了一幅自然、和谐、有序的画面。  相似文献   

5.
上海滨江森林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自然、生态、野趣、保护、创新、人性化”一直是城市郊野森林公园的建设主题。从一个工程项目实例——上海滨江森林公园一期工程入手,以生态保护、生态恢复为出发点,结合地景梯度、地景密度的应用,以及公园规划布局、公园主体植物群落的实践操作、湿地景观的营造等诸多方面,全面阐述了当今城市郊野森林公园规划设计的方向,并提出了在环保节能技术运用方面存在的诸多困难因素,还有待于设计方和建设方共同努力解决。  相似文献   

6.
1项目概况上海滨江森林公园位于黄浦江长江交汇处,规划面积300万m2,于2004年第4季度开工建设,一期工程预计今年年底基本建成开放。这是本市近年来规划建设的最大的近郊森林公园。通过滨江森林公园和炮台湾公园的建设,将形成黄浦江与长江交汇处的标志性滨江景观,也是水路进入上海的门户景观。公园的建设可以进一步平衡城区绿地布局,缓解宝山和浦东高桥地区缺少特大型公园的现状,成为中心城区市民可以到达的最近的森林公园。滨江森林公园的规划设计以上海市园林设计院和英国阿特金斯公司设计(并融合其它方案进行优化、改进)的联合体方案为主,…  相似文献   

7.
郊野公园是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乡空间景观层次和游憩功能的重要载体。该文以榆林市郊野公园景观设计为例,综合城市特征、场地条件、空间关系等因素,以多"规"结合、明确设计理念、制定设计目标为设计策略。并提出:"三生"(生态、生活、生产)共融的设计理念,塑造宜居、宜游、宜憩的生态景观长廊,实现回归边塞风貌的榆林市郊野公园景观设计。  相似文献   

8.
《上海城市规划》2013,(5):51-61
郊野公园是落实国家生态文明战略,推进上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任务。依据郊野公园选址原则,在上海市郊区选址27个郊野公园,其中,青西、嘉北、浦江、松南和长兴作为5个试点郊野公园先期规划建设。郊野公园规划遵循“聚焦生态功能、彰显郊野特色、优化空间结构、提升环境品质”的总体思路.坚持尊重自然生态.尊重地域文化.关注游憩需求.确保综合效益等规划原则,打造市民休闲游乐的“好去处”、“后花园”。  相似文献   

9.
上海滨江森林公园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上海滨江森林公园依据景观设计理念和调查结果划分为11个景区,将其270个斑块归纳为9种斑块类型,运用FRAGSTATS在斑块类型、景观2个级别上计算多个景观指数,来分析上海滨江森林公园的景观空间格局特征。结果表明,公园中斑块数量多且粒径差异大,多数斑块形状复杂;斑块分布密集,但同类型斑块分布较离散,景观丰度和景观多样性依景区不同而有所差异。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是公园景观基质,主要斑块类型为常绿阔叶林,建筑斑块和水域斑块具有重要的服务功能和生态功能,其他斑块类型丰富了公园的景观多样性。从公园整体看,公园由景观外貌和结构特征差异明显的11个景区镶嵌分布组合而成,整体景观异质性程度高,客观地模拟了自然景观。  相似文献   

10.
以城市近郊郊野公园选址为目标,以北京北郊森林公园选址作为研究的具体对象,由数据驱动从整体到局部逼近进行选址。即先通过数据分析对选址的总体范围进行划定,再对总体范围内的用地进行筛选,逐步确定具体的选址范围。通过建立空间数据库,对相关的数据,按照不同的尺度、粒度,对数据可视化效果、计算负荷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以生态保护为导向,在数据驱动下对目标用地进行了整合,进而提取选址范围。  相似文献   

11.
以上海市青浦区青西郊野公园肉的典型村落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郊野公园肉现状村落风貌景观要素的提取与分析,对要素的提炼与各元素整合方式进行研究,提出重塑郊野公园村落景观风貌技术框架的3个层次:人文精神景观塑造、村落整体景观风貌塑造、村落微观场景茸造。研究目的在于寻找村落中的群体组合类型,建麓空间的总体特征,自然景观肌理,及其背后所承载的风土人情、历史变迁、地形地貌等要素,并融入到当代的村庄规划设计中,以挖掘、保护、开发为基本理念,通过村风、村景、村貌、村业、村艺、村建、村乐、村居再塑村落风貌景观。  相似文献   

12.
可达性是评价城市绿色空间合理布局、公平使用的重要指标之一。近年来城市形态学新兴的量化分析手段,为精确研究滨江绿地步行可达性提供了技术基础。以虹口和杨浦滨江为例,通过街道、街廓、建筑3个层级以及对应的5个空间形态指标计算得到“设计可达性”,和基于实地调研和百度热力图的“实际可达性”比较分析,构建“基于城市形态的滨水步行可达性评价方法”。研究发现,影响滨江绿地可达性的关键性因子为街廓的长宽比例。研究结果为滨江绿地及周边城市形态的空间优化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3.
14.
在“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的国家战略指导下,上海借助土地综合整治平台积极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将城乡规划与土地规划结合,在郊野地区①构建土地整治规划体系,并通过集建区内外的管理联动,使郊野地区规划在纵向、横向上实现全覆盖和“三化”管理②,是上海规划和土地工作的一次创新,也是实现城乡统筹目标的途径之一。在阐明当前郊野地区规划编制主要问题和必要性基础上,介绍郊野地区规划体系、区县土地整治规划、郊野单元规划、郊野公园规划4个方面创新性探索成果,并提出“3个转变”的规划思考。  相似文献   

15.
郊野单元规划是根据所在镇(街道、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对集中建设区外郊野地区的用地规模和结构布局、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所作的一定期限肉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是落实集建区外现状建设用地减量化任务的实施规划;是指导集建区外土地整治、生态保护和建设、村庄建设、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规划编制和土地管理工作的依据。梳理了郊野地区现有的规划并分析了郊野地区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导向,结合松江区新浜镇郊野单元规划实例,总结了目前上海郊野单元规划的作用、意义和主要肉容,提出了郊野单元规划需要继续深化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城市规划展览馆布展策划研究——以杭州为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汤海孺  顾倩 《规划师》2009,25(5):10-16
城市规划展览馆是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是学术交流的平台,也是市民参与城市规划的重要渠道。布展策划是城市规划展览馆工作的灵魂,在展览内容的选定上,应着重体现规划与城市、建筑、生态、文化和市民的关系,要掌握全面性与典型性、专业性与通俗性等原则;在展览方式的选定上,应遵循针对性、新颖性等原则,可选取的方法包括中性的独立展示法、个性的场景展示法和趣味性的互动展示法;在展览内容的组织上,应把握有序性和统一性原则,采取线性序列组织和非线性序列组织形式;在人员组织上,应具备总负责人、各专业技术负责人和备专业策划人员。  相似文献   

17.
围绕"上海2035"总体规划关于国土空间格局、生态建设、乡村发展等方面的总体安排,上海国土空间综合整治不仅是落实总体规划、完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重要手段,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土地整治作为统筹安排村庄各类空间资源的实用性工具,重在实施示范效果.面对郊野地区多元化融合的发展趋势,其空间规划的编...  相似文献   

18.
韩亚旭 《园林》2020,(7):48-53
文章结合上海海湾国家森林公园的实例,探讨落羽杉、墨西哥落羽杉、池杉、水杉、中山杉等杉树在植物造景中的应用。通过速生和慢生树种,常绿和色叶树种搭配,以及不同杉树品种结合,与百鸟湖水体、园路等各主要景观的打造,营造园区的重要观赏节点,增加游园的趣味性,创造多样化、多季节的景观。  相似文献   

19.
反思当今景观“生态化”设计普遍 缺乏人文目标体系,在归纳总结景观生态设 计基本途径与重要倾向的基础上,提出四种 景观生态设计模式,包括地方传统型、保护 节约型、生态循环型和示景模拟型,并确定不 同生态设计模式的主要景观空间表征因子与 综合特征。之后遴选上海黄浦江滨江绿地中 具有代表性特征的16个景观空间样点,应用 问卷法进行滨江景观生态感知的公众偏好调 研,分析影响公众生态感知强度的绿地景观 空间特征,探讨不同生态设计模式的公众感 知倾向,以期为未来城市绿地空间的景观生 态化设计提供一定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主要通过对上海市崇明东平国家森林公园的改造设计(二期),探索城郊型森林公园的新设计观。区别于城市森林公园更注重公园化的设计及风景区的自然山水,介于两者之间的城郊型森林公园如何避免生搬硬套、借助自身的地理及环境优势,打造突出自身特色并能满足人们多样化需求的森林公园新景观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