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内模--PID控制的球磨机负荷控制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蓉  吕震中 《电力设备》2005,6(1):30-33
基于中储式制粉系统的工作特性和控制难度,提出了把振动信号和差压信号相结合表征磨煤机的存煤量,并采用比例、积分、微分控制(PID)与内模控制相结合的控制球磨机负荷的串级控制模型。良好的仿真效果表明,这种方法能有效地提高系统的自适应能力,改善了系统的控制效果。内模控制与PID控制相结合的控制方式能广泛用于工业过程控制。  相似文献   

2.
基于风险进行电网运行控制决策,可以实现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性和经济性的有效协调,而通常的电网运行控制规范都是基于确定性原则,为此,提出了遵循安全稳定导则进行运行安全风险控制决策的基本原则。结合在线安全稳定分析与控制决策技术工程应用的现状,分析了目前可实现的电网运行安全风险在线控制决策范畴。提出了基于风险的预防控制在线决策和紧急控制在线决策的技术路线和实现方法,计及了预防控制对紧急控制与校正控制的影响,以及紧急控制对校正控制的影响。以期促进电网运行风险控制技术的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模型预测控制(MPC)已经广泛应用于交流传动系统。首先介绍了经典MPC策略——有限控制集MPC和连续控制集MPC的原理。其次综述了多步预测控制、多矢量预测控制、具有参数鲁棒性的预测控制、广义模型预测、显式模型预测这些常见的改进MPC的研究现状,并提出相关研究思路。最后,根据MPC的应用需求和研究现状,展望了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入和拓展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介绍一种实用的中储式球磨机制粉优化控制系统,此系统分为稳态优化控制和制粉系统启停优化控制。稳态控制采用三层控制方式,将控制分为模糊回路控制层、解耦系数控制层和目标优化控制层。系统启停控制将过程控制、调节控制、协调控制相结合,实现优化复杂系统过程控制。系统的实际实施效果表明,该优化控制系统实现了制粉系统的全自动控制,运行稳定可靠,节能效果显著,可自动适用于各种不同煤质。  相似文献   

5.
汽轮发电机组的鲁棒性控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主要介绍了基于反馈线性化的非线性变结构控制、模糊变结构控制、带等效控制项的非线性变结构控制、非线性PID控制等几种控制方式,以及它们在电力系统励磁、汽门及其综合控制中的应用。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这些控制器提高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及控制系统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6.
张天生 《电气传动》2012,42(8):50-54
研究了电动钻机绞车变频调速控制策略,讨论了电动钻机绞车位置控制及最佳速度控制、悬重限速保护控制和电网功率限速保护控制,给出了在位置控制模式下绞车最佳速度控制方案及相关设计程序,实现了电动钻机绞车系统的快速准确控制、安全可靠运行和有效节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基于模糊预测的自适应控制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带有时滞、不确定性的工业过程 ,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预测的无辨识自适应控制方法。这种方法不需要过程的数学模型 ,只要在线检测过程的实际输出和期望输出 ,通过模糊预测控制校正无辨识自适应控制律 ,即可以对时滞、建模困难的工业过程实现自适应控制。采用这种控制方法对冷轧过程中局部板形缺陷进行控制 ,取得了理想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8.
感应电动机2种解耦控制方案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感应电动机是一个多变量、强耦台、非线性的控制对象。文章对基于传统的矢量控制和基于微分几何控制理论的非线性多输入—多输出状态反馈2种解耦控制方案做理论和试验对比研究。理论和仿真试验结果都表明,矢量控制是一种磁链与转速没有完全解耦的控制方案,而基于微分几何控制理论的解耦控制实现转速与磁链完全解耦,从控制性能而言,后者控制方案优于前者。  相似文献   

9.
谐波问题日益严重,有源电力滤波器(APF)是补偿电力系统谐波及无功功率的重要装置,其控制方法对其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提出了许多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控制方法.简要介绍了单周控制、滞环电流控制、空间矢量调制、无差拍控制、滑模控制、重复控制、预测控制、模糊控制、自适应控制、迭代自学习控制、无源性控制、人工神经网络控制在APF中的应用,进行对比分析,指出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及一些改进的方案,并展望了未来控制方法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研究投入紧急控制后阻止系统失稳的有效性和经济性,为控制方案的制定、实施提供依据。总结了影响紧急控制有效性和经济性的3个要素:控制施加时间、控制量的大小和控制地点选择。以切机控制为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超前失稳侧切机控制投入时间越早,控制效果越好;因闭环控制切机量无法一次精确计算,可以一次略微过量控制保障有效性或多次控制兼顾经济性;超前失稳侧切机的地点不同,阻止失稳的效果不同,需要寻找有效、经济的控制地点。  相似文献   

11.
有源电力滤波器控制方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谐波问题日益严重,有源电力滤波器(APF)是补偿电力系统谐波及无功功率的重要装置,其控制方法对其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提出了许多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控制方法。简要介绍了单周控制、滞环电流控制、空间矢量调制、无差拍控制、滑模控制、重复控制、预测控制、模糊控制、自适应控制、迭代自学习控制、无源性控制、人工神经网络控制在APF中的应用,进行对比分析,指出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及一些改进的方案,并展望了未来控制方法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双馈电机变速恒频发电系统是通过调节转子绕组励磁电流的频率、幅值、相位及相序来实现变速恒频控制的。目前,研究最多的控制方式是转子励磁电流矢量控制。比较了三种常用的双馈发电机励磁控制策略:矢量控制、直接转矩控制和直接功率控制,分别对其控制原理和优缺点进行了详细分析,为双馈发电机励磁控制系统的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双馈电机变速恒频发电系统是通过调节转子绕组励磁电流的频率、幅值、相位及相序来实现变速恒频控制的。目前,研究最多的控制方式是转子励磁电流矢量控制。比较了三种常用的双馈发电机励磁控制策略:矢量控制、直接转矩控制和直接功率控制,分别对其控制原理和优缺点进行了详细分析,为双馈发电机励磁控制系统的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交流电机是非线性、多变量、强耦合的被控对象,在要求高性能控制的场合,传统控制策略难以对其进行有效控制.反推控制是一种新颖的非线性控制策略,算法简单,易于工程实现,是目前交流伺服控制研究热点之一.介绍反推控制的基本思想,详细阐述了其在电机控制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指出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提出一种新颖的配电网动态无功发生器(D-STATCOM)直流侧电压综合控制方法,它将非线性控制与模糊预测控制有机结合起来,吸取非线性控制对稳态负载控制精确性和瞬态负载模糊预测控制的自适应性、预测性。模糊预测控制由自适应因子自动实时地修正模糊规则以满足动态补偿需要。仿真分析和现场工程应用证明,综合控制比常规PID调节具有更强的鲁棒性,有效地抑制了电压超调与电流涌流,提高了D-STATCOM补偿无功功率、三相不平衡和抑制谐波的效果,体现了良好的动态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现代控制理论在有源电力滤波器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和控制技术的飞速度发展,现代控制理论在有源电力滤波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以便充分了解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概括了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技术特点,详细论述了自适应控制、滑动模控制、反馈线性化解耦控制、无源性控制和智能控制在有源电力滤波器中的应用,给出了各种控制算法的特点及现有研究的不足。有源电力滤波器现有控制算法研究的缺点以及系统中不确定性较多的特点,需要应用鲁棒性较强,对模型依赖性不强的控制算法。如滑模控制、鲁棒控制、无源性控制和智能控制等,才能达到更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7.
发电机调速控制由于在电力系统稳定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一直以来都是众多电力科研工作研究热点。近年来,随着控制理论的快速发展,发电机调速控制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局面,几乎所有的先进控制理论均被应用到同步发电机控制系统中,但目前实际工程仍以传统控制方式为主。秉着理清思路、抓住重点、明确方向的目的对多种先进控制方法在同步发电机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剖析,总结现有成果及问题,同时对未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交流永磁伺服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陈荣  严仰光 《电机与控制学报》2004,8(3):205-208,236
电机控制方法主要有矢量控制和直接转矩控制两种控制方法。在系统控制结构、控制方法对系统硬件的要求、系统的控制性能等方面对两种控制方法做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直接转矩控制方法对系统控制的硬件要求较高、低速性能较差、电机调速范围较窄,适用于速度变动范围不宽的调速系统。而使用矢量控制方法时,系统调速范围较宽,低速性能良好。根据永磁同步电机的自身特点,只有选择矢量控制方法才能满足交流永磁同步伺服系统的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9.
电压控制型并网逆变器由于其特有的优点,如便于孤岛运行、可脱离锁相环、有利于提高电网稳定性等,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针对电压控制型并网逆变器瞬时功率控制需求,文中提出了时间常数与功率幅度可自由调节的有功惯量支持控制与下垂控制。所提算法采用前馈与零极点消除的方式,将原有二阶有功控制系统降阶为一阶系统,从而有效改善了功率控制的动态响应,且由于前馈的引入,有效提高了系统的控制自由度,使得功率调节时间与功率-频率调节幅度可独立设计。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控制方法可以实现具有良好动态性能的惯量支持及下垂控制。  相似文献   

20.
本工程的基本功率控制模式有三种:单极电流控制、双极功率控制、双回功率控制。单极电流控制用于控制单极电流为设定的电流定值。双极功率控制用于某一回直流的直流功率的分配和调整。双回功率控制用于双回直流的直流功率的分配和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