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一、前言早在五十年代后期,阻燃剂就已广泛用于塑料工业。随着塑料工业的发展,阻燃剂的生产和消费数量也不断增长,它早已成为塑料加工助剂的主要门类,仅次于增塑剂,居第二位。目前,世界上阻燃剂生产的增长率较大,平均每年在10%以上。如美国在1978年阻燃塑料占塑料总产量的10%左右,达100万吨以上;日本1975年塑料总产量为517万吨,其中阻燃塑料达26.1万吨。  相似文献   

2.
据欧洲商业通讯公司(BCC)最新研究报告显示,2006年全球导电塑料消费量将比2005年增长10%,从7万吨增加到7.75万吨。预计到2011年,全球导电塑料消费量有望达到近11万吨,年均增长速度超过7%。  相似文献   

3.
日本塑料阻燃剂发展动向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日本塑料阻燃剂发展动向黄汉生(武汉化工研究所,430064)1日本阻燃塑料的增长[1]阻燃塑料广泛使用于建材、汽车、铁路车辆、船舶、飞机、电气电子设备、家用电器、办公机械。日本1975年阻燃塑料的需求量约为26.1万t,占塑料总需求量的5%,1995...  相似文献   

4.
一、塑料树脂产量 1984年世界塑料产量为7321.8万吨,1985年世界塑料产量达到7647.6万吨,比1984年增长4.4%。其中美国在1984年塑料产量突破200万吨大关之后,1985年塑料产量约达到2200万吨,占世界塑料总产量的28.8%,居世界首位,日本的塑料产量达到923.2万吨,占世界塑料总产量的12.1%,居  相似文献   

5.
饶兴鹤 《国外塑料》2006,24(4):13-14
根据美国塑料委员会第15届“APC塑料回收研究”年会的报告称,2004年消费塑料瓶的回收量增加了11.2万吨,为增幅最大的年份,塑料回收总量达到54万吨。增加最多的塑料品种为PET和HDPE,分别增加7.5万吨和3.7万吨。美国塑料委员会(APC)解释说,回收塑料的需求量已超过消费者参与的回收计划量,塑料瓶总体回收率到达22.6%。据该份报告称,回收利用的主要挑战在于厨房以外的消费品(如浴室产品、发动机油、洗衣房产品包装瓶等),因为消费者通常忘记这些瓶子是可以回收的。  相似文献   

6.
《塑料加工》2006,41(6):46-47
美国塑料(原料)的产量多年来一直雄居各国之首。早在80年代前期,美国塑料产量就已达2000万吨之多,1986年增至2310万t,占全球总产量8100t的28.5%。此后美国塑料产量继续呈现稳定增长之势,1988年、1990年、1992年、1994年、1996年和1998年分别增加到2710万t、2810万t、3010万t、3410万t.4000万t和4360万t。占世界总产量的比例从1996年起提高到30%以上。2001年美国塑料产量为4170万t.其中以聚乙烯为最多,达1500多万吨。  相似文献   

7.
《国外塑料》2004,22(10):85-85
据2002年12月在日本举行的第28届远东塑料业恳谈会提供的数据。2001年韩国塑料出口总金额为20亿716.1万美元.比2000年下降5.85%。其中出口到日本的塑料总金额为4亿2258.6万美元,占总量的21.05%.比上一年减少6.57%.但仍是韩国第一大出口市场.出口到中国大陆的塑料总金额以2000年3亿604万美元提高为3亿3445万美元.占总量的16.66%,同比增长9.29%.并超过美国成  相似文献   

8.
1976年日本的塑料产量为570万吨(见表1),和1975年相比只增加10%。如果以塑料生产最多的年份,即1974年为100,则:1973年 6,537(千吨)97.7(%)  相似文献   

9.
一、概况 1979年日本塑料总产量为820万吨,比1978年增长21.7%,系经受二次石油危机冲击,生产波动而恢复和发展至厂史最高产量。塑料制品产量为414万吨,比1978年增长18.5%,比历史上最高产量359万吨(1973)增加15.3%。  相似文献   

10.
根据日本碱工业协会的报道,2006年上半年日本烧碱总销售量为217.3万吨,同比减少了5.1%。其中日本国内烧碱的需求量为187.8万吨,同比减少了0.7%。今年上半年日本烧碱的出口量为29.2万吨,同比减少了26.2%。此外2006年L半年日本烧碱的生产总量为218.6万吨,同比减少了3.0%。  相似文献   

11.
国外动态     
1981年日本塑料实际产量日本1981年塑料材料总计生产702万4千吨。和1980年的751万8千吨相比(占93.4%)有所下降。下降幅度较大的是氯乙烯树脂,由1980年的143万吨降到去年的113万吨(为1980年的79%)、三聚氰胺树脂为12万5千吨(86%)、尿甲醛树脂为50万吨(88.1%)、聚乙烯167万吨(89.8%),见下表:  相似文献   

12.
章文 《上海化工》2004,29(12):45-46
2003年世界苯酚总生产能力为805.3万吨,其中北美地区为2977万吨,占世界能力37%;西欧为242.8万吨,占30.1%;日本为93万吨.占11.5%;中南美为14万吨,占1.7%;中东欧为301万吨,占3.7%;亚太地区(不含日本)为121.3万吨,占15.1%;其他地区为6.4万吨.占0.8%。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乙醇胺各下游产业均以较高速度增长,国内乙醇胺产量远不能满足下游产业的需求。乙醇胺产量虽然由2000年9800吨、2001年1.69万吨、2002年1.21万吨增加到2003年2.1万吨和2004年2.3万吨,表观消费量相应由2000年5.99万吨、2001年6.17万吨、2002年7.37万吨增加到2003年10.94万吨和2004年11.13万吨,进口量也相应由2000年5.06万吨、2001年4.52万吨、2002年6.19万吨增加到2003年8.89万吨和2004年8.85万吨,进口依存度达到2000年84%、2001年73%、2002年84%、2003年81%和2004年79%;2005年产量虽提高到3万吨,但表观消费量也提高到11.65万吨,进口依存度虽稍有下降,但也高达75%。2000-2005年我国乙醇胺供应及表观消费量见表。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世界塑料工业的发展速度减慢。1983年世界塑料总产量为6782.8万吨,比82年增加12.2%。84年世界塑料总产量7321.8万吨,比83年增加7.9%。85年世界塑料总产量7647.6万吨,比84年仅增加4.4%。85年世界各发达国家的塑料工业都无很大  相似文献   

15.
钱伯章 《上海化工》2004,29(11):47-49,53
1 世界产能和需求趋势。1995~2003年,世界聚酯纤维所占份额从28%上升到36%,而腈纶所占份额从5.6%下降到5.0%,其间,腈纶市场年均增长率为1.6%。据PCI纤维和原材料公司预计,2000~2010年世界腈纶需求年增长率为1.7%,将从1994年254.9万吨、1997年277.3万吨、1999年255.7万吨、2000年263.8万吨、2003年281.3万吨增加到2005年292.3万吨、2007年300.7万吨、2010年313.4万吨。  相似文献   

16.
根据日本碱工业协会的报道,2005年上半年日本烧碱总销售量为228.6万吨,同比增加了4.6%,已连续4年超过了上一年度的同期水平。其中日本国内烧碱的需求量为189万吨,同比增加了1.5%,日本烧碱的出口量为39.5万吨,同比增加了22.6%。此外2005年上半年日本烧碱的生产总量为225.4万吨,同比增加了3.3%,其产量已连续3年超过了上一年度的实绩。  相似文献   

17.
国外动态     
1978年日本塑料产量日本塑料工业经过73年的石油危机之后,78年塑料材料总生产量达674.7万吨,回复到过去最高的74年的生产水平(669.3万吨)。热固性树脂生产了152.5万吨,比前一年增加了9.4%,其中密胺树脂增长最显著(25.1%)。相  相似文献   

18.
中国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极大带动了汽车用塑料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据专家预计,到2005年汽车用塑料将达到76万吨,到2010年将达到128.7万吨。随着汽车轻量化的发展要求和汽车塑料技术的扩大应用,汽车材料的构成近些年来有了显著变化。目前塑料的使用量平均占汽车自重的5%~10%,汽车塑料的单车用量今后还将进一步增加。汽车塑料的用量现已成为衡量汽车生产技术水平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世界磷肥工业的现状和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磷肥工业的现状和进展范可正(中国化工信息中心)【磷肥产量】1992年世界磷肥产量为3356.1万吨(以P_2O_5计,下同),比1991年的3740.7万吨减少384.6万吨,下降11.46%;比1990年的3884.2万吨下降15.74%,下降...  相似文献   

20.
严华 《增塑剂》2004,(2):43-44
到2003年底,世界偏苯三酸酐总年产能力已经达到23万吨,年产量也达16.5万吨。装置开工率约为72%,总消费量约16万吨。其中,美国消费量约3.6万吨,占总消费量的22.5%:西欧消费量约3.9万吨,占总消费量的24.4%:日本消费量约为3万吨,占总消费量的18,8%:其他地区消费量约5.5万吨,占总消费量的34.3%。预计到2005年,世界偏苯三酸酐总能年产能力将超过30万吨。产能将严重过剩,未来竞争将更加激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