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要研究了海绵城市用彩色透水混凝土的强度和透水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对于特定性能的彩色透水混凝土应选择合适种类的集料和粒径;为了保证透水混凝土的强度和透水性,配料时应采用间断级配的方式进行、成型时应使用上置式的震动压实成型机。  相似文献   

2.
根据OGFC路面的特点,研究了混合料的原材料选用及级配组成设计,比较分析了在短期老化情况下,不同空隙率OGFC-13的路用性能,研究表明,随着空隙率的增加,OGFC-13的透水性更好,高温稳定性、抗裂性和水稳定性会有相应的降低。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美国超薄磨耗层TYPE-B级配空隙率要求为基础,OGFC-10级配为原型进行改进,并参考SMA-10高油石比和高矿粉含量的特性,提出了IOGFC-10型级配。最后采用马歇尔试验法对TYPE-B型、IOGFC-10型和OGFC-10型三种级配进行配合比设计,并对其各项路用性能进行测试及比对,结果表明OGFC-10级配的高粘弹混合料不适合用于交通量大和重车多的道路,而IOGFC-10和TYPE-B级配组的高粘弹混合料的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而且差异性不大。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13种不同级配的机制砂进行试验,分析机制砂级配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机制砂间断级配粒径小于0.30mm,混凝土的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下降;半间断级配机制砂对混凝土的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及耐久性影响较小;随着机制砂间断级配粒径增大,坍落度、泌水率下降,抗渗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5.
刘超 《江西建材》2024,(1):46-48
为有效提升市政沥青路面抗滑性能,保证道路运营能力及使用安全,文中对市政沥青路面抗滑性能优化策略展开综合探究,系统分析了原材料、级配类型、分异型矿料配比对沥青混合料抗滑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矿料级配对抗滑性能指标BPN、DF60影响显著,相较于AC-13级配混合料,OGFC-13的BPN及DF60指标分别提升8.6%和18.5%,骨架密实型矿料能显著增强沥青混合料抗滑能力,并具有优良的抗疲劳性能,该类型的级配可作为增强沥青路面抗滑能力的最优级配;合理增大矿料分异比例能有效提高沥青路面抗滑能力,经综合分析得到最佳分异型矿料比例为30%。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级配类型、SBS改性剂掺量对SBS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基于沥青路面中常用的连续级配(AC-13、AC-16)和间断级配(SMA-13、SMA-16),采用室内试验与工程应用研究了不同级配SBS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室内试验结果表明,掺入SBS改性剂后,4种常用级配下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均有较好提升,其中高温稳定性能提升最为显著,提升了约4~5倍;4种不同级配SBS改性沥青混合料中,SMA-16的高温稳定性能最为优异,SMA-13的低温抗裂性能与水稳定性能最为优异;4种级配中,SBS改性剂的最佳掺量均为5%。工程应用表明,采用SBS改性沥青混合料SMA-13作为沥青路面上面层后,实际应用效果优异。  相似文献   

7.
《混凝土》2017,(9)
采用4种不同级配粗骨料配制透水混凝土,通过测定透水混凝土的表观密度、孔隙率,透水系数,以及硬化混凝土的强度、收缩和抗冻性等性能。系统研究了粗骨料级配对于透水混凝土宏观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连续级配粗骨料配制的透水混凝土较单一级配的表观密度要大,力学性能,抗冻性和收缩性等都有明显提升,而透水性相对减弱。同等条件下,对单一级配配制的透水混凝土,随着粒径的增大,强度减小而透水性增强。拟合出了不同粗骨料级配透水混凝土的强度以及干缩系数与龄期的关系式,对工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白晓瑾  袁誉飞 《市政技术》2014,(1):142-145,150
通过试验得出如下结论:辉绿岩、石灰岩石屑可用作排水沥青混合料中粗细集料,壳牌沥青、RST沥青和橡胶沥青均可用作排水沥青混合料中高黏改性沥青。建议双层排水沥青路面下面层OGFC-13矿料级配采用美国NCAT矿料级配的中值,上面层OGFC-10矿料级配采用中国JTG F40规范级配范围的中值。通过谢伦堡析漏试验和肯塔堡飞散试验,得出OGFC-13最佳油石比壳牌沥青混合料为5.0%,RST沥青混合料为5.0%,橡胶沥青混合料为5.3%;GFC-10最佳沥青用量壳牌沥青混合料为5.3%,RST沥青混合料为5.3%,橡胶沥青混合料为5.6%,该结果业经马歇尔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9.
沥青混合料吸声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双传声器传递函数法测试骨架密实型橡胶沥青混合料(SDARC-13)、沥青混凝土混合料(AC-13)、玛蹄脂碎石沥青混合料(SMA-13)与开级配抗滑磨耗沥青混合料(OGFC-13)的吸声系数,研究了各沥青混合料级配类型、空隙率、厚度和噪声频率对其吸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OGFC-13沥青混合料空隙率大,吸声系数的峰值最大,厚度为6cm的OGFC-13沥青混合料的吸声系数峰值可达0.83,表现出良好的吸声性能;掺入橡胶粉能够提高沥青混合料的吸声性能,SDARC-13沥青混合料的吸声系数峰值高于AC-13和SMA-13沥青混合料;增加沥青混合料厚度会使其吸声系数峰值对应的频率向低频方向移动,说明沥青混合料厚度的增加有利于沥青混合料对低频率噪声的吸收.  相似文献   

10.
《工程质量》2017,(2):84-88
空隙率不仅是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需要考虑的重要参数,也是施工中控制和检验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选择改进型SMA-10和OGFC-10、美国TYPE-B超薄层级配和常用型AC-13级配,在最佳油石比下通过控制压实功改变其空隙率制备橡胶沥青混合料,对其进行常规车辙试验,研究空隙率对各级配类型橡胶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空隙率的变化对车辙深度、相对变形速率及动稳定度均有明显影响,其空隙率与动稳定度呈二次曲线关系并有较高的优度;不同级配类型的橡胶沥青混合料在最佳油石比下存在一个最合理的空隙率能使沥青路面的高温稳定性达到最好。对工程中应用不同级配类型的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施工质量控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郭健彬 《门窗》2013,(8):187+189
为研究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及其路用性能,基于实体工程,对橡胶粉的改性机理进行了分析,并对间断级配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了配合比设计,在此基础上,对间断级配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废旧橡胶粉对沥青进行改性,能够有效提升沥青的粘结性能与温度敏感性能,其成型的间断级配沥青混合料具有优良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12.
黄岩  王运强  赵忠会  曹颖  曹亮亮 《石材》2023,(2):123-125
本文研究了聚苯硫醚颗粒对大颗粒透水性沥青混合料柔性基层的性能影响,通过性能检测选择出矿料最佳级配,然后通过在最佳配比的矿料级配中用聚苯硫醚颗粒替代部分石料的方法,制备LSPM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件,进行LSPM技术指标检测,结果表明,聚苯硫醚颗粒可以提高大颗粒透水性沥青混合料柔性基层的性能。  相似文献   

13.
OGFC混合料孔隙率与路用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开级配沥青磨耗层(OGFC)是一种采用开级配矿料设计思想,具有大空隙率特点的新型沥青混凝土路面。其空隙率一般在15%~25%,具有排水性好、防滑、降噪等优点。通过系统的分析研究发现,OGFC-13混合料的多项路用性能与其空隙率的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实验结果表明空隙率18%~22%的OGFC-13混合料均衡了各项技术指标,为设计的最佳空隙率范围。  相似文献   

14.
《建材世界》2021,42(5)
彩色聚氨酯透水混凝土是采用聚氨酯为胶结剂,并掺入集料、颜料等,通过常温成型和化学反应,制作成的一种新型彩色透水混凝土,可应用于城市人行道、广场、停车场等。聚氨酯胶作为一种高分子树脂,光热老化是不可避免的一个过程。通过改变胶集比和颜料,并掺入纳米TiO_2,揭示其力学性能、透水性及耐老化性。研究结果表明:颜料不会对彩色聚氨酯透水混合料的强度造成影响;碎石由单级配变为复合级配,强度呈现上升趋势;随着胶集比增大,强度呈现上升趋势,而孔隙率和透水系数降低;掺加5%的TiO_2对彩色聚氨酯透水混凝土的老化性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5.
为了对采用双层连续摊铺和间断摊铺2种方式的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进行对比,通过模拟现场施工方式,同时制作2种级配组合的双层马歇尔试件和双层车辙试件.在常温、低温及冻融3种试验条件下进行不同摊铺方式的沥青混合料劈裂、剪切、弯曲等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双层连续摊铺的沥青混合料所有路用性能均好于间断摊铺的沥青混合料.  相似文献   

16.
文章根据目前国内外对透水性混凝土的研究现状,运用正交试验原理对高透水性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试验研究,研究了骨灰比、水灰比和骨料级配等因素对其透水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选出了最佳混凝土配合比,为透水性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透水性级配碎石填料因其良好的渗透性而逐渐用于透(排)水性基床结构层,其压实质量直接影响路面结构工后变形和耐久性等关键服役性能。针对由颗粒堆积理论提出的石砂比(G/S)指标所设计的7种不同的透水性级配,分别开展室内重型击实和新型平板振动压实试验,研究级配、压实方式和能量水平等因素对碎石填料宏观压实特性和颗粒破碎的影响以及平板振动压实的最优激振参数组合,提出并初步验证对同种类型填料级配、压实方法和能量等的改变不敏感的干密度–饱和度归一化压实曲线;进一步采用高精度工业XCT扫描技术,从细观尺度对比研究了最优激振参数组合下不同级配的碎石填料试样内部颗粒运动、空隙分布和连通性特征等。结果表明:石砂比(G/S)指标级配设计方法可有效地区分透水性级配碎石填料不同的颗粒堆积结构类型,存在最优G/S值范围可使压实后的干密度最大、颗粒破碎程度最低和空隙结构最佳;平板振动压实下干密度随激振时间呈现3个不同的阶段,最优激振频率范围为25~27 Hz,且存在有效的激振时间和激振力组合,XCT扫描结果从细观层面分析不同阶段颗粒的运动规律验证宏观压实特性的变化规律,对比不同级配的空隙分布和连通性证实石砂比(G/S)...  相似文献   

18.
针对机制砂级配不良的特点,试验对不同间断级配机制砂对新拌混凝土坍落度、泌水率、振动离析率等性能的影响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机制砂间断颗粒粒径增大,机制砂平均粒径减小,混凝土坍落度、泌水率和振动离析率均随之减小;强度等级越高,机制砂级配变化对混凝土泌水率影响越小;间断级配机制砂颗粒级配在合理范围波动时,也可配制出和易性良好的混凝土。  相似文献   

19.
采用石油树脂、脱硫剂、不同脱硫胶粉等添加剂和胶粉、SBS改性剂对高粘复合改性橡胶沥青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提出高粘复合改性橡胶沥青的不同掺配方案,分析不同方案下高粘复合改性橡胶沥青的综合性能。结果表明:2%SBS+15%胶粉的复配方案可用于AC类连续级配,3%SBS+15%胶粉的复配方案可用于SMA类间断级配,4%SBS+20%胶粉复配的复配方案可用于OGFC类开级配。  相似文献   

20.
道路路面的抗滑与耐磨性是反应路面安全使用性能的重要指标。本文从沥青路面抗滑与耐磨基本理论出发,选择AC-13、SMA-13和OGFC-1三种典型沥青混合料级配类型进行路面构造深度、摩擦系数和道瑞磨耗的试验测试,分析三种典型沥青路面抗滑与耐磨性能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