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评价寒冷地区混合钢结构住宅的节能性能,通过对该地区典型钢结构住宅的调研,选取一幢具有代表性的混合钢结构住宅进行现场节能检测,根据实测数据计算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和实际能耗,分析能耗影响因素、评价主要耗能部位的节能效果,检测结果表明:典型建筑仅达到节能50%,不满足现阶段节能65%的要求;混合结构中钢框架部分形成的热桥对整体热工性能产生较大影响;混合钢结构建筑常用的蒸压轻质混凝土墙板存在明显的热工缺陷。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相关热工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2.
严寒地区乡村住宅热工质量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严寒地区乡村住宅热工质量的现状分析 ,根据传热传湿理论提出了消除严寒地区乡村住宅外围护结构热工缺陷的对策 ,并给出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3.
既有居住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热工性能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既有建筑物窗墙比差异较大,在节能改造过程中窗墙比和窗的热工性能对保温层厚度的影响不可忽视。在《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围护结构节能设计规定的基础上,提出围护结构等效传热系数限值,综合考虑朝向、窗墙比、窗户的类型等因素,建立了外墙保温层厚度计算模型和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参数优化模型,并以徐州地区某既有住宅为例,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宋冰  杨柳 《建筑科学》2020,36(4):33-38
采用敏感性分析方法,量化分析了寒冷气候区7个代表性地区农村住宅不同朝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以及窗墙面积比向对建筑能耗的影响差异,并结合全生命期收益投资比指标SIRM对围护结构各单项节能措施进行经济性评价。研究发现虽同属寒冷气候区,但各参数在不同代表性地区所表现出的对农村住宅能耗的影响程度不同,尤其是气候相对特殊的区域差异显著;寒冷地区农宅建筑节能的重点应放在非透明围护结构,尤其是对北墙和屋顶热工性能的控制上可以获得较大的节能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为促进一种新型装配式承重复合墙结构体系民居在陕西村镇地区的应用与推广,对其外围护结构的传热性能进行了理论与实验研究。以寒冷气候区为背景,采用热流计法对西安地区一装配式民居的复合外墙传热系数,以及室内热环境进行现场检测,以综合评价这种新型装配式复合墙体热工性能。结果表明,采用夹芯保温构造的新型装配式复合墙传热系数满足寒冷地区农村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标准,具有良好的保温与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6.
预制轻骨料混凝土空心结构墙板是一种新型的建筑围护结构板材。设计A、B、C、D 4种不同断面的墙体,进行热工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夏热冬冷地区,4种断面墙体的传热系数K及D值均符合GB 50189—201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要求;在寒冷地区,C、D两种断面墙体的传热系数符合规定,且只有C墙体满足建筑节能要求;外墙增加水泥保温砂浆后热工性能有所改善,将内置水泥空心管换成挤塑聚苯板保温条后热工性能有较大提升,外墙增加挤塑聚苯板及混凝土面层后保温隔热效果最优,热稳定性相对最佳。  相似文献   

7.
严寒地区的建筑能耗中围护结构的热传导占主导地位,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对于降低建筑能耗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严寒地区,公共建筑的全年空调采暖能耗中,大约有50%由外围护结构传热所消耗。因此对于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研究非常重要。本文从建筑的体形系数、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出发,采用DEST能耗模拟软件来分析办公楼建筑能耗,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严寒B沈阳地区,建立办公室模型,分析办公楼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对于室内设备耗能的影响。指出建筑设计和规划中要尽量选取建筑底面形状接近圆形或者是方形的建筑并且尽量选取中高层建筑来降低建筑的体形系数;严寒B区的地方传热系数一般K≤0.5W/m2·K,窗户和屋顶尽量选择传热系数低的材料,通过降低传热系数来达到保温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严寒地区村镇典型住宅建筑(未做保温)作为研究对象,在深冬时期,对典型建筑实施以下实测:围护结构热工缺陷检测,室内热环境测试,围护结构热工性能以及采暖耗热量测试。采用原位测量非破坏性方法采集实测数据,进行周期为50 d连续测试,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和论证。结果表明:该村镇典型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超标严重;采暖耗热量大;建筑本身气密性差;室内热舒适度不佳。进而,为严寒地区村镇典型住宅建筑降耗增效、节能环保研究及升级改造工作提供有效实测依据。  相似文献   

9.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是影响建筑物节能效果的重要指标.通过测试东莞某装配式钢结构示范项目两种不同构造复合墙板的传热系数、隔热性能及外立面红外热像法热工缺陷,对比2种复合墙板热工性能的差异及墙板与钢质梁、型钢骨架之间节点构造对建筑物能耗的影响;分析两种复合墙板在夏热冬暖地区低能耗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围护体系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
刘震 《建筑技术》2023,(2):163-166
针对北京市某办公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对建筑围护结构热工缺陷、传热系数、室内温度等热工参数进行测评,并结合实测数据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围护结构节能改造对提高建筑的热舒适性、降低建筑能耗效果显著,尤其可以明显降低冬季热负荷;在围护结构改造措施中建筑外窗和外墙改造的节能效果明显,而屋面改造节能效果较弱。此分析结果可为既有公共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严寒和寒冷地区农村住宅建筑规模持续增加,但基本为自建,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和室内热舒适性普遍较差。为响应“清洁取暖”和“双碳”目标号召,推动农宅向绿色宜居方向发展,对严寒和寒冷气候区农村住宅进行调研,分析农宅节能发展现状,确立农宅绿色宜居目标。在此基础上,采用DesignBuilder建立典型农宅模型,对提升目标约束下的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和加设阳光间两种节能技术进行模拟研究,并进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为实现绿色宜居农宅目标,严寒和寒冷地区农宅围护结构热工性能需在当前标准基础上分别提升35%和40%,若增加阳光间则热工性能仅需提升20%和30%,并在第11~12年可收回提升改造成本。  相似文献   

12.
蒸压加气混凝土与岩棉复合的围护墙板是一种新型的建筑围护结构板材,不需要附加保温层就可满足寒冷地区的热工要求。GB 50176—2016《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就如何计算围护墙板的热工参数给出了计算方法,但需要相邻部分热阻比值不大于1.5,当热阻比值大于1.5时需要通过传热有限元计算考虑热桥的影响,给传热系数计算带来困难。基于此,提出了一种传热系数的简化计算方法,借助线性变截面的热传导公式,考虑了复合板肋部热桥影响,以综合传热系数最大为条件,得到了综合传热系数和综合热阻。利用所提出的计算方法对某工程外围护墙板进行了传热系数计算,并与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相差仅0.3%,可以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3.
以某近零能耗居住建筑为例,应用围护结构热桥二维温度场计算软件P-Temp,对几种典型结构性热桥进行线传热系数计算,分析我国严寒及寒冷地区外墙保温材料厚度对结构性热桥线传热系数引起的平均传热系数分项的影响,进一步分析热桥对围护结构整体传热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严寒和寒冷地区外墙平均传热系数限值内,随着保温材料厚度的增加,由热桥线传热系数引起的传热系数修正系数可达1.2~1.8,为我国近零能耗居住建筑围护结构传热量计算和热桥优化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7,(1)
利用热湿耦合数学模型,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不同因素时湿传递对围护结构的传热影响,并将该影响等效为对传热系数的修正。结果表明:传湿时围护结构传热系数随材料水蒸气渗透系数的增大而增大,随导热系数增大而减小。室外温度高于室内温度,传热系数修正幅度随室外气温升高而增大,反之减小。当室外气温低于室内时,传热系数随室外相对湿度的升高而增大;反之减小。室内外温湿度相差较大地区,更需考虑湿迁移对传热的影响。从减小湿传递和节能角度考虑,炎热潮湿地区宜采用内保温,传热系数比外保温时低约4.0%;寒冷干燥地区宜采用外保温,传热系数比内保温低约0.7%。  相似文献   

15.
使用De ST软件,以某公共机构办公楼为模型,对严寒、寒冷、夏热冬冷、夏热冬暖4个气候区外围护结构性能对建筑负荷的影响进行了模拟分析。通过模拟分析发现夏热冬暖地区建筑负荷随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减小先降低后上升,其他3个气候区建筑负荷均与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正相关,但部分随k值减小有减缓趋势。因此,超低能耗公共机构建筑围护体系性能的选择,应通过负荷模拟,选取负荷较低范围内的k值,并采用全生命周期耗费分析法,确定适宜的围护体系热工性能参数。除严寒地区外,随k值降低,冷负荷均占比50%,成为影响建筑负荷的主要因素。因此,还应采取被动措施、人节能行为模式等,降低建筑冷负荷。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黑龙江省国有林场职工住宅建筑的节能现状,本文对黑龙江省海林市大石沟林场职工住宅建筑进行了调研和分析.通过使用温度采集记录器、传热系数现场检测仪和手提式红外热像仪等设备,对住宅建筑室内温度、外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及热工缺陷等进行了测试.分析表明,该地区住宅建筑存在室内温度低、舒适度差和能耗高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布局优化、提高围护结构保温性能、加强门窗保温等措施.这些措施将有助于改善该地区住宅建筑的人居环境,减少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的排放.  相似文献   

17.
以寒冷地区住宅建筑为研究对象,引入岩棉保温板作为墙体保温材料,采用斯维尔能耗计算软件,计算墙体保温材料的经济厚度,通过计算岩棉板外保温外墙改造方案的传热系数,制定了典型既有住宅低能耗改造方案,并对3个试件的热工性能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经过低能耗改造之后,典型既有住宅保温砌块的热工性能良好,围护结构的热稳定性更好,提高了典型既有住宅的保温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8.
在内蒙古地区,窗墙比和窗户的热工性能对围护结构外墙平均传热系数有着重要影响。根据围护结构等效传热系数限值,计算外墙平均传热系数,并将朝向、窗墙比、窗户的热工性能等因素考虑在外墙保温中,建立外墙外保温厚度计算模型和居住建筑围护结构优化模型。结合呼和浩特市某居住建筑,确定围护结构的优化方案,证明优化方案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9,(6)
目前我国能源形势紧张,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一半左右,其中采暖空调能耗占建筑能耗的50%以上,采暖空调能耗中建筑围护结构的耗热量又高达30%以上。根据"十三五"规划的要求,降低建筑采暖空调能耗,可以着重从建筑围护结构方面入手,通过对墙体,门窗,屋顶等结构进行合理的设计,改善围护结构的热工特性,最大程度减少冬季采暖和夏季空调的负荷,控制室内的热湿环境,满足人们对室内舒适环境的要求。因此,课题组对国内外现有的改善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几种方法进行总结;基于部分严寒地区的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提出了新型变传热系数墙体,并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对所提出的墙体进行了研究。研究所提出的新型变传热系数墙体为改善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减少建筑能耗提供一条新路径。  相似文献   

20.
寒冷地区,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是建筑节能设计中的关键,节能设计就是通过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而改变其热工性能,达到降低建筑能耗的目的。本文对围护结构中的多方面的节能设计进行了阐述,提供了寒冷地区住宅围护结构节能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