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应用国内外两种数控系统对同一型号立式加工中心进行综合补偿,阐述了两种补偿方式的建模方式和过程,研究试验了两种补偿方式的补偿效果,总结了两种补偿方式优缺点。对国内立式加工中心综合误差补偿应用具有实际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主轴是立式加工中心最精密最核心的零件之一。主轴内轴承长时间工作会产生大量的热能,导致主轴发生热变形,进而影响被加工零件的精度。以某型号高速钻铣立式加工中心主轴系统为研究对象,对主轴进行了热位移实验,得到了主轴的温度分布和X、Y、Z三方向的热变形位移,进而分析得出了主轴热位移对加工精度的影响,为主轴的热误差补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立式加工中心的加工精度,建立机床综合误差模型,对关键部件误差进行辨识分析。以齐次坐标变换为基础,对立式加工中心VMC850B进行综合误差建模,分析机床空间位置误差的形成;基于全局敏感性分析判定法,结合综合误差模型,建立辨识机床关键部件误差辨识方法;最后,结合关键误差识别理论和实际测量的机床VMC850B的空间位置误差,对整机空间位置误差进行贡献度分析,量化VMC850B机床部件误差对于机床空间位置误差的影响。通过基于敏感性的立式加工中心关键部件误差识别分析,为立式加工中心设计制造生产相关的关键部件精度控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首先对主轴动态误差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采用API的SPN-300主轴动态误差分析仪对某立式加工中心的主轴径向平均误差和异步误差、轴向平均误差和异步误差、主轴最小径向间距等进行了测试,给出了主轴动态误差在不同转速下的3次测试结果;最后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主轴箱的动态特性是影响机床整机加工精度与平稳性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以某型号立式加工中心主轴箱为对象研究了其动态特性,利用ANSYS Workbench对主轴箱的模态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到了该主轴箱的固有频率和振型。为了验证仿真结果的准确性,进行了模态测试实验,帮助了解主轴箱的动态性能,为有效地提高立式加工中心的性能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大幅提升立式加工中心加工精度,满足当代数控机床对高精度的需求,针对立式加工中心3个运动轴,深入分析了其轴向运动空间几何误差,提出了可有效辨识运动轴轴向运动空间6项几何误差的辨识方法.建立了空间6项几何误差辨识模型,并针对关联轴联动垂直度误差进行了有效分析,建立了垂直度误差辨识解析模型.同时,针对3个独立运动轴轴向定位...  相似文献   

7.
针对高速立式加工中心高加速度、高精度等特点,以某型号立式加工中心为研究对象,利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了其三维模型。考虑了结合面刚度的影响,通过Ansys Workbench软件对其进行静刚度仿真分析,得到3个方向的静刚度值。为了验证仿真结果的准确性,设计了静刚度测试实验,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比较接近,X、Y、Z三个方向的误差分别为9.03%、2.07%、8.92%,误差均在10%以内,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以DVG850立式加工中心为研究对象,运用SolidWorks软件进行三维建模。考虑到结合面对整机动刚度的影响,对整机进行模态及谐响应分析得出x、y、z方向的动刚度,结果表明整机动刚度测试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高度吻合,3个方向的误差分别为9.184%、8.477%、7.143%,均在10%以内,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结合实际测量方法,建立了适合实时补偿的误差模型,并利用Fanuc数控系统"扩展的外部机械原点偏移"功能和FOCAS开发包针对装有Fanuc数控系统的机床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高机床精度。  相似文献   

10.
《机械》2005,(4)
M系列综合加工机具高刚性底座,采铸铁铸造之坚固封闭箱型结构,稳定性高,底座滑动轨道采四轨式设计,四个滑道面经高周波硬化处理及精密研磨加工,轨道表面均有油路配置,磨擦系数低,滑动平稳。三轴滑道采完全支撑,不会产生悬空现象,确保切削之稳固性,并采用高精密滚珠螺杆,由AC伺服马达直结式驱动,减少背隙。所有滑轨防护周全,确保滑道面不受冷却液及切削屑损伤,延长机器寿命。具高精度高刚性之主轴,长时间高速运转也不会产生热变形。斗笠式及圆盘式自动换刀机构设计稳固,换刀动作迅速确实,易于操作及维修,钣金采全罩式密闭钣金,外型美观,电…  相似文献   

11.
英国Toolmex Polmach公司现在是美国生产的Dyna系列机床在英国与爱尔兰的独家代理。它代理的机床包括4种尺寸的立式加工中心。其中最小一种的X,Y,Z轴行程分别为254mm,178mm和254mm;而最大一种则分别为1092mm,559mm和559mm。此最大的加工中心备有8000r/min的主轴,自动换刀系统(带24刀位的刀  相似文献   

12.
SPT -V3 2 /4 0 5 [60 5 ]立式加工中心工作台面尺寸 (长×宽 ) /mm :1 2 4 0× 650 [1 740× 650 ]最大工作台承重 /kg :1 0 0 0 [1 50 0 ]行程 (X×Y×Z) /mm :1 0 0 0× 70 0× 460 [1 50 0× 70 0× 460 ]主轴锥度 :50号主轴转速 / (r/min) :5 0 0 0主轴功率 /kW :2 0 (30min)刀库容量 /把 :30快移速度 (X/Y/Z) / (m/min) :2 4 / 2 4 / 1 8SPT -VM 60 0立式加工中心工作台面尺寸 (长×宽 ) /mm :850× 50 0最大工作台承重 /kg:30 0行程 (X×Y×Z) /mm :60 0× 450× 450主轴锥度 :40号主轴…  相似文献   

13.
论文根据机床长时间加工零件时,会导致机床局部运动部件的温度升高而影响加工精度。通过实验介绍了TMV-850A立式加工中心在零件加工时的主要热误差来源和实际精度补偿方法,进而提高了机床长时间加工时的精度。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主轴运转条件下的发热和散热条件,在考虑结合面热阻的情况下,建立了机床热态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机床的发热及其导致的变形进行了仿真分析,设计相关实验验证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仿真模型可靠性较高,可为机床热态性能优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针对立式加工中心床身的静态特性对机床加工精度的影响,以T-V855立式加工中心的床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床身进行静态特性分析,确定床身结构静刚度,发现床身位移变形量对机床加工精度有较大影响,对床身进行优化设计分析。对关键尺寸进行灵敏度分析,选取对结构影响最大的尺寸进行BP神经网络非线性拟合关系,通过遗传算法对床身进行多目标优化,依据优化结果重构模型,再次进行静态分析,对比优化前后结果,优化后床身总变形量减少11%,床身质量下降13%。该优化设计结果表明,这种优化方法可以提升机床结构件刚度以及机床加工稳定性,对机床性能改进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立式加工中心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应用FMEA法对立式加工中心进行故障分析 ,查清整机各故障部位、故障模式的比率 ,找到可靠性薄弱环节和潜在的弱点 ,并把故障分析的结果反馈给设计、制造、装配及供应等部门 ,从各方面采取措施 ,明显地提高了加工中心产品的可靠性水平  相似文献   

17.
针对立式加工中心的特点,设计开发了具有龙门结构的三轴立式加工中心,并提出其扩展为四轴加工中心和五轴加工中心的实施方案。利用有限元的方法,进行了龙门立式加工中心的模态分析,计算了各阶模态和振型。采用力锤对机床样机进行模态试验,测得各阶固有频率和振型等模态参数。采用有限元分析计算和试验测试的方法获得的机床基本振型大致相同,固有频率结果一致性良好,床身及立柱稳定,薄弱点为主轴箱与X轴滑板的连接处。  相似文献   

18.
空间误差建模和补偿已成为提高机床精度和性能的最经济方法之一。然而,空间误差元素测量耗时多等原因限制了空间误差补偿的广泛应用。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灵敏度分析的空间误差快速建模和补偿方法。首先,基于齐次坐标变换,建立了立式加工中心的广义运动学模型。其次,根据立式加工中心的所有误差元素的灵敏度分析,确定关键误差元素。根据灵敏度分析结果,在误差补偿过程中忽略了影响因子较低的角度误差元素。然后,基于关键误差元素的测量数据和切比雪夫多项式,建立了简化的空间误差快速补偿模型。接着,利用Fanuc数控系统的EMZPS功能开发了实时误差补偿系统,实现了空间误差的补偿。为了评估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对每个平动轴和每条体对角线误差补偿前后的测量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沿三个轴的最大平移误差从21.9μm到6.5μm,最大体对角线误差从81.6μm减小到35.5μm。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一批20个立式加工中心,进行批量补偿试验。所有加工中心补偿后的精度均优于40μm。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将灵敏度分析作为简化机床误差模型的理论依据,并提出了出一种快速批量化建模和补偿的方法。该方法能有效提高误差补偿效率...  相似文献   

19.
《现代零部件》2008,(3):108-108
VTC-160A采用先进的全动立柱、固定工作台式的结构,高精度的主轴部件轻松实现高速加工,高品质的驱动部件是机床达到最优的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20.
在第十届中国国际机床博览会上,立式加工中心的参展厂家很多,展品精彩纷呈,下面对部分展品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