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聚羧酸减水剂、缓凝剂和纤维素醚是制备石膏基自流平砂浆的重要建筑添加剂。通过比较流动度与力学强度等性能指标,研究了3种聚羧酸减水剂、缓凝剂和纤维素醚对脱硫石膏基自流平砂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减水剂A和C,减水剂B对自流平砂浆适应性更好;缓凝剂可显著延长自流平砂浆的凝结时间,但超掺会导致砂浆强度损失明显;纤维素醚掺量的增加,提高了砂浆的保水效果,同时降低了力学强度;优化后的脱硫石膏基自流平砂浆的性能指标满足JC/T 1023-2021《石膏基自流平砂浆》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金天 《江西建材》2022,(1):24-26
为研究影响轻质抹灰脱硫石膏砂浆性能的因素,测试了不同石膏粉掺量、轻骨料掺量、缓凝剂掺量及纤维素醚掺量时轻质抹灰脱硫石膏的凝结时间、抗折强度及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表明:轻质抹灰石膏的抗折及抗压强度随脱硫石膏粉掺量的增加整体呈上涨趋势;轻质抹灰脱硫石膏砂浆的抗折强度及抗压强度均随玻化微珠掺量的增加而减小;轻质抹灰脱硫石膏砂浆...  相似文献   

3.
陈侠 《山东建材》2008,29(4):11-14
通过试验几种用磷石膏替代天然二水石膏做缓凝剂生产缓凝水泥的配比方案,研究磷石膏对缓凝水泥凝结时间、强度、标准稠度用水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用磷石膏完全替代天然二水石膏做缓凝剂能生产出合格的缓凝水泥:同时适当增加粉煤灰、石灰石等混合材掺加量有助于延长水泥凝结时间。  相似文献   

4.
以磷建筑石膏为主要原材料,复掺水泥和矿渣制备磷建筑石膏复合胶凝材料,研究了缓凝剂掺量、胶凝材料比例、水胶比和减水剂掺量等4个因素对磷建筑石膏复合胶凝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因素对磷建筑石膏复合胶凝材料的性能均有显著影响。随着缓凝剂掺量的增加,复合胶凝材料的凝结时间延长,力学性能降低;随着矿粉掺量的减小,复合胶凝材料的凝结时间延长,强度提高;随着水胶比的减小,复合胶凝材料的表观密度和强度增大;随着减水剂掺量的增加,复合胶凝材料的表观密度、软化系数和强度逐渐增大,吸水率降低。  相似文献   

5.
将干法脱硫灰掺入轻质抹灰石膏砂浆中,探究了干法脱硫灰对石膏砂浆凝结时间、流动度和强度的影响及其与不同缓凝剂的适应性。结果表明,掺入干法脱硫灰后降低了缓凝剂XQ的缓凝效果和流动度。干法脱硫灰中含有的氢氧化钙是造成缓凝剂XQ缓凝效果降低的主要原因。当氢氧化钙掺量超过0.2%时,石膏砂浆的凝结时间明显缩短、流动度下降,选择耐碱性的缓凝剂SH可解决该问题。当干法脱硫灰占比为30%时,石膏砂浆的7 d抗压、抗折强度均得到提高,掺加缓凝剂SH可有效延长凝结时间、增大流动度。  相似文献   

6.
利用钛石膏单掺、钛石膏与天然石膏复掺制备P·Ⅰ型水泥研究钛石膏作水泥缓凝剂的可行性。对制备的P·Ⅰ型水泥进行了物理力学性能和水化放热特性研究,通过XRD、SEM对水泥水化产物的物相和微观形貌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单掺钛石膏会增大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缩短凝结时间,但其强度与单掺天然石膏试样强度相当;对于钛石膏和天然石膏复掺的水泥,随着钛石膏掺量增加,其标准稠度用水量增加,凝结时间先增大后减小,在钛石膏掺量为2.50%时凝结时间最长,强度均先增加后减小,在钛石膏掺量为1.25%~3.75%时,试样28d抗压强度均高于对照组。掺加钛石膏的水泥安定性合格,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和强度均符合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不同玻化微珠、纤维素醚、缓凝剂掺量对轻质抹灰石膏砂浆性能的影响,得出玻化微珠适宜掺量为10%~15%,纤维素醚适宜掺量为0.1%~0.15%,缓凝剂适宜掺量为0.05%~0.1%,并制备了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的轻质抹灰石膏砂浆。  相似文献   

8.
以流动度为控制指标,讨论了纤维素醚掺量和分子量变化对脱硫石膏基自流平砂浆性能的影响,测试了纤维素醚对脱硫石膏水化热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纤维素醚掺量和分子量的增加,显著增大了砂浆的黏度和保水性,同时,凝结时间延长,力学性能呈下降趋势,相较而言,分子量的增加对砂浆宏观性能的影响小于掺量的变化。在相同流动度时,纤维素醚掺量增加导致的用水量增加和体积密度的下降是砂浆力学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S型石膏缓凝剂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建筑石膏中掺入S型缓凝剂可使凝结时间显著延缓 ,但强度略有降低。而在石膏制品生产中 ,掺S型缓凝剂不仅可以缓凝 ,而且强度比不掺的高。为了评价S型缓凝剂的使用效果 ,宜按实际生产情况确定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时间  相似文献   

10.
以工业固体废弃物脱硫石膏为主要胶凝材料,掺入纤维素醚、缓凝剂等来制备底层抹灰石膏砂浆。通过对凝结时间、黏结强度、抗折/抗压强度等性能的研究,得到了性能满足要求的底层抹灰石膏砂浆。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S型石膏缓凝剂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建筑石膏中掺入S型缓凝剂可使凝结时间显著延缓,但强度略有降低。而在石膏制品生产中,掺S型缓凝剂不仅可以缓凝,而且强度比不掺的高。为了评价S型缓凝剂的使用效果,宜按实际生产情况确定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时间。  相似文献   

12.
以级配较为单一的工业副产β石膏作为基本材料,研究聚羧酸减水剂、三聚氰胺减水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蛋白类缓凝剂、有机酸类缓凝剂、碱性磷酸盐缓凝剂对单组份β石膏基自流平砂浆的扩展度、30min流动度损失、凝结时间、抗折强度、抗压强度等主要性能的影响。以及通过合理填料的复配,进而制备符合建材行业标准《石膏基自流平砂浆》JCT 1023-2007的石膏基自流平砂浆。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4种减水剂对β-半水磷石膏流动度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掺量聚羧酸减水剂PS-L对β-半水磷石膏流动度、凝结时间、标准稠度用水量及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SEM)、全自动压汞仪(MIP)分析了磷石膏的晶体形貌、孔隙率及孔径分布。结果表明,PS-L可有效增大β-半水磷石膏的流动度,延长凝结时间。当PS-L掺量为0.5%时,标准稠度用水量降低至49%,抗压、抗折强度分别为14.8、3.85 MPa,比空白样分别提高了62.6%、57.1%。PS-L使得粗大的板状晶型减少,晶体间搭接更紧密。当PS-L掺量为0.3%,孔隙率和中值孔径分别为51.6%和1065.3 nm,与空白样相比分别降低了12.17%、27.50%。β-半水磷石膏颗粒越细,在0.1%~0.5%范围内,聚羧酸减水剂PS-L掺量越高,硬化体的力学性能越好。  相似文献   

14.
研究木质素类MG、萘系FDN和聚羧酸类KH-JS减水剂对建筑石膏的凝结时间、流动性、28 d强度的影响规律,并通过扫描电镜(SEM)研究了水化后石膏晶体形貌的变化.结果表明,掺KH-JS减水剂石膏水化体系的流动度最大,但初始流动度较小;掺FDN的流动度次之,初始流动度最大;掺MG的流动度最小.MG减水剂对建筑石膏的缓凝作用最强,KH-JS减水剂次之,FDN对建筑石膏的凝结时间不产生影响.在水固比不变的情况下,建筑石膏28d强度随着减水剂掺量的增加而减小,3种减水剂中,掺FDN建筑石膏的强度降低最小.减水剂的缓凝作用越强,流动度的保持时间越长,对水化后石膏晶体形貌的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15.
通过在建筑石膏中应用不同类型的缓凝剂进行试验,探讨了缓凝剂对建筑石膏基本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缓凝剂在掺量较低的条件下可较大幅度延缓建筑石膏凝结时间,同一种缓凝剂随掺量增加其凝结时间延长。试验发现,不同缓凝剂对各种建筑石膏的适应性差别较大。同时,适量的缓凝剂对建筑石膏流动性能有一定改善作用。过量的缓凝剂会损失石膏基材硬化体力学强度,对于大多数的石膏缓凝剂其适宜掺量应控制在0.1%以内。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DF、PF两种复合缓凝剂对脱硫石膏凝结时间、水化进程、力学强度及耐水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缓凝剂都能明显延长脱硫石膏的初、终凝时间和养护峰值温度出现的时间,且养护峰值温度皆出现在石膏终凝以后的一段时间,DF缓凝剂对脱硫石膏的缓凝效果大于PF缓凝剂。两种缓凝剂随掺量增加,脱硫石膏的抗折强度呈下降趋势,但抗压强度则呈先小幅度提高后下降的趋势,掺量越大,下降幅度越大。DF、PF两种复合缓凝剂对脱硫石膏的耐水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随掺量的增加呈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下降拐点掺量为脱硫石膏质量的0.020%。  相似文献   

17.
通过在脱硫石膏中添加缓凝剂来改善石膏的凝结时间、水化进程,结合微观测试来分析脱硫石膏凝结硬化过程。结果表明,小掺量的缓凝剂P和缓凝剂CA即可延长脱硫石膏的凝结时间,有效延缓水化进程;但掺缓凝剂CA的脱硫石膏强度损失较大。综合考虑,缓凝剂的P的综合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通过系统试验,探讨了不同粉煤灰掺量对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流动度和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变化幅度不大,微呈先降后增趋势;凝结时间随掺量增加而延长;流动度在掺量0~25%时呈阶梯式增大的趋势,掺量超过25%后流动度呈下降趋势;水泥早期抗压强度因掺量增加而呈递减趋势,28d强度在掺量0~15%时下降不明显,之后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9.
以α、β石膏、铁尾矿砂为主要原材料,掺加适量外加剂,设计正交实验,研究α石膏、β石膏、铁尾矿砂、减水剂掺量对砂浆凝结时间、流动度、用水量、收缩率、强度的影响,试配出符合JC/T 1023—2007要求的石膏基自流平砂浆,考虑经济因素,确定砂浆最优配比(g)为:m(α石膏)∶m(β石膏)∶m(铁尾矿砂)∶m(减水剂)∶m(缓凝剂)∶m(保水剂)∶m(可再分散乳胶粉)∶m(消泡剂)=640∶320∶220∶2.12∶4.8∶2.88∶14.4∶0.96。微观分析表明,厚片状和短柱状水化产物数量增加和紧密结构增多使得自流平砂浆强度提高。  相似文献   

20.
针对长江口航道疏浚淤泥(砂)特点,研究其应用于底层抹灰石膏的临界掺量、外加剂改性技术等。研究表明,疏浚淤泥(砂)可用于制备底层抹灰石膏。当疏浚淤泥(砂)过细、含泥量过大时,一方面将增加拌合物需水量,另一方面将使二水硫酸钙晶体与骨料界面结合不再紧密,从而降低硬化体强度。缓凝剂宜选用蛋白质类缓凝剂,保水剂宜选用中等黏度纤维素醚,其掺量应根据疏浚淤泥(砂)含泥量的增加而适当提高,并可配合掺入淀粉醚改善施工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