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模拟岩体结构面锚固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模拟岩体结构面的无锚、非预应力锚固和预应力锚固的试验研究,得到锚固及锚杆倾角与结构面的剪切刚度、抗剪强度、抗剪强度参数之间的关系和影响大小,对认识锚固机理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人民黄河》2015,(9):99-101
软弱结构面对坝基抗滑稳定极为不利,古贤水利枢纽工程坝址区岩体软弱结构面发育,为确定其软弱结构面抗剪强度参数,在坝址区PD204、PD205、PD207、PD302试洞开展了现场软弱结构面抗剪强度试验,根据试验观测数据,计算得到了软弱结构面的抗剪断和抗剪强度参数。从试验结果分析来看,其抗剪断强度略大于抗剪强度。  相似文献   

3.
预应力技术在我国水利水电工程中已广泛应用土层预应力锚索是一种安设在土层深处的受拉体,它一端与构筑物相连,另一端锚固在土层中,安设时施加预应力,改善结构内部应力状况,维护构筑物的稳定。  相似文献   

4.
在输水隧洞衬砌结构环锚索一次张拉锚固过程中锚索二次张拉可有效降低由锚具夹片回缩产生的锚固预应力损失和锚固回缩量,从而显著增强锚固效果,更好的发挥预应力的作用。文章以辽宁省某输水工程为例,对环锚锚索的二次张拉预应力施工从设备选择、工艺流程、技术要点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环形预应力锚索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预应力技术在我国水利水电工程中已广泛应用,土层预应力锚索是一种安设在土层深处的受拉体,它一端与构筑物相连,另一端锚固在土层中,安设时施加预应力,改善结构内部应力状况,维护构筑物的稳定。  相似文献   

6.
铜街子水电站导流明渠坝段,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厂房坝段开挖过程中,边坡暴露出倾向河床的软弱结构面,危及明渠坝段右边墙的侧向稳定,必须加固处理。设计时曾对预应力锚固、单锚桩与钢筋拉锚等方案进行了研究。通过比较并结合施工设备现状,选用的钢筋拉锚方案,经实践考验,受荷载后运行正常。  相似文献   

7.
压缩分散型锚索在软弱岩土中的应用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预应力锚索在国内外的广泛应用和发展,压缩分散型锚索作为一种全新的预应力锚固结构形式,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具有独特的受力机理和优越性,得到了工程界的普遍认可。对于岩土体软弱或岩土质复杂的工程,锚固力不足是其最大的问题。压缩分散型锚索锚固段混凝土承载压力而不是拉力,充分利用了浆体的抗压性能,并通过在锚固段设置若干承载体,达到将内锚固段受力分散的作用,从而有效提高锚固效果。本文将这一新型的锚索结构应用于软弱岩土锚固工程,并就锚索施工工艺及影响因素进行了一系列的现场试验研究,提出了压缩分散型锚索设计与施工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预应力锚索加固是一种比较成熟的岩土加固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许多工程,同时预应力锚固是改善结构稳定性的重要手段。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进行模拟计算,利用预应力锚索加固复杂地基导流墙,研究了锚索设计参数对复杂地基导流墙预应力锚固的影响,提出针对台阶状复杂地基的布锚方式。结果表明:锚索设计参数对复杂地基导流墙预应力锚固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导流墙的侧向抗滑稳定对锚固角、锚固高程及锚固间距的变化极其敏感,锚固效果受锚固高程的影响最为显著。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9.
大岗山水电站在右岸坝肩槽开挖过程中,形成了高陡人工边坡,由于该边坡受多组软弱结构面的控制,形成了不稳定滑体,影响工程安全。为保证边坡的稳定,拟采用以抗剪洞、锚固洞为主的加固方案。通过对3种备选方案的计算分析,提出了最优加固方案。同时,针对当前锚固洞无成熟设计理论的问题,采用有限元方法对边坡锚固洞结构布置位置及其长度等参数进行了优化,缩短了锚固段长度。可为类似边坡的加固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某个实际工程支承结构为深梁式闸墩的预应力锚固体系设计计算,基于三维有限元方法研究了不同工况下竖井对拉式和U形锚固两种预应力锚固型式闸墩应力分布规律,详细分析了两种锚固方式下的对锚固区、大梁、闸墩以及坝体等特征部位的影响状况,得出各自锚固方式的优势和不足,最后提出关于预锚闸墩设计方面几点探索性的认识,以供同类工程参考和类比。  相似文献   

11.
含缓倾角软弱夹层坝基的预应力加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闭述了含缓倾角软弱夹层(倾角小于25°)坝基的受力持征和破坏机理。其次从预应力加固软弱夹层和坝基岩体两个方面,以夹层破坏范围较小、抗滑稳定安全系数较高、坝基岩休应力状态较好、坝体位移较小及方便施工为原则,根据有限元计算成果,分析和验证了合理的预应力锚固位置及锚固倾角。  相似文献   

12.
岩基础上的重力坝基础为非均质的,基础中往往存在断层带、软弱夹层、不利结构面等地质问题,对混凝土重力坝的抗滑稳定造成严重影响。结合某工程坝基软弱夹层地形地质条件,择优选择在坝基增设抗剪桩方案,从抗滑稳定角度考虑,在坝基增设抗剪桩对重力坝深层抗滑稳定改善效果明显。推荐采用在坝基布置排9根抗剪桩方案,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斜拉桥桥塔多采用A型或倒Y型的结构形式,其索塔锚固区域处于复杂空间受力状态,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已经难以满足受力要求。结合某斜拉桥索塔锚固区的混凝土拉应力超限的现象,进行合理预应力配束。建立三维ANSYS有限元实体模型,对施加预应力后的索塔锚固区进行局部应力分析。分析表明:合理施加预应力可以有效改善索塔锚固区的受力性能,克服了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拉应力超限的问题,且预应力钢束布置并不引起桥塔的附加位移。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4.
汾河二库坝基软弱结构面工程地质特征及工程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汾河二库坝基岩体中软弱结构面的分布和发育规律,分析研究了软弱结构面的物质组成、抗剪强度、成因及类型等工程地质特征,论证了其对坝基岩体抗滑稳定的影响,以及所采取的工程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外混凝土补强纤维材料的研究开发与工程应用概况,重点介绍了纤维材料及其复合制品的种类和基本特性:作为混凝土补强材料使用时的有关抗拉、抗压、抗剪强度,与混凝土的握裹和锚固强度,耐化学性和耐气候性以及疲劳和徐变特性;特别是作为预应力构件时的耐久性和力学特性的研究进展,以及纤维材料生产应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漫湾水电站的两组带有软弱结构面的原状试样进行了无锚索加固及预应力锚索加固的抗剪强度对比试验,分析了试样的剪切破坏机理和抗剪强度变化。从试验成果看出:施加预应力锚索后试样的屈服强度C值和f值分别提高了0.08MPa和0.04;峰值强度C值和f值分别提高了0.05MPa和0.16。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论述了汾河二库坝基岩体中软弱结构面的空间分布和发育规律 ,分析研究了软弱结构面的物质组成、抗剪强度、成因及类型等工程地质特征 ,论证了其对坝基岩体抗滑稳定的影响 ,并采用了相应的工程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水电站枢纽工程闸墩与锚索结构在不同工况下应力特征,利用仿真计算平台获得静力与地震动力荷载下水工结构应力分布特征。静力工况下,闸墩最大拉应力以顶面、下游面较显著,而闸墩颈部以受压为主;锚固洞顶、底面最大拉应力均以Y向最大,且超过材料安全允许值,锚固洞顶、侧面受拉较小,最大拉应力仅为0.7 MPa,下游面处于受压。地震动荷载工况下,闸墩底部拉应力为最大,蓄水位愈高,则底面拉应力愈大,其中B方案相比A方案增大6.6倍;锚固洞最大拉、压应力分别位于下游面与锚块侧面;抗震设计应注重张拉预应力防护部位的配筋加固。研究结果可为水利枢纽工程中闸墩以及预应力锚索应力状态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针对工程中因地梁锚索锚固角设计不合理而导致锚固失效的工程问题,该文以地梁锚索和坡面岩体间不发生相对滑动为初判条件,以锚索提供最大抗滑力为设计目标,对锚固角进行分析。得到了预应力地梁锚索的合理锚固角计算公式,进而提出了预应力的利用率这一概念,并以工程实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方便、可靠;以抗滑力和预应力的比值作为预应力利用率指标,并用其下限值作为是否采用预应力锚索地梁加固措施的判断标准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20.
胡敏 《水电站设计》2009,25(3):24-26
在治理二广高速公路怀集至三水段K49+057~K49+258m段的方案研究中,采用r预应力锚索锚固桩板墙。文中阐述了预应力锚索锚固桩板墙的设计关键点、设计方法、锚索锚固的分析及计算等,并与传统桩板墙方案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预应力锚索锚固桩板墙是一种抗滑利用率高、加固效果可靠、工程成本低的新型加固支挡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