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下农村建设如火如荼,乡村景观的发展遇到了一些瓶颈与问题:设计语汇的匮乏、乡村景观的规划设计难于落地、改造趋于形式化。从乡村问题出发,适时地反思乡村景观是有必要的。而风景园林学科视野下,乡村景观的反思更突出的反映在"时代"与"地域"两个方面。前者决定了乡村景观应结合"营造"重新联系乡村"人地"的角色定位,后者则要求从具体村庄入手深化已有的地域景观研究层次与差异分析。  相似文献   

2.
传统乡村景观是一种以整体人文生态系统为核心的典型文化景观,是具体地域文化的空间载体。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传统乡村景观保护面临巨大挑战。以无锡市西部地区为研究对象,以乡村景观破碎化分析为切入点,通过乡村区域景观分类及破碎度评价体系构建对该区域内的传统乡村景观破碎化进行分析,并对分析结果予以生态化解读。在此基础上,通过以乡村景观人文生态网络与自然生态网络为核心的复合网络规划对无锡市西部地区的传统乡村景观进行系统的梳理、整合与保护,以期为区域传统乡村景观空间的保护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出发分析城市绿地系统的结构和生态功能,应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来分析昆明城市绿地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20世纪荷兰乡村景观发展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0世纪荷兰乡村景观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土地开垦将荷兰部分自然景观转变成文化景观;20世纪,在不断出台的一系列的土地整理政策的指导下,荷兰的乡村景观开始发生演变,从丰产的景观,过渡到农业、休闲和自然保护平衡发展,再到注重"新自然"的创造这样一个动态发展过程。"二战"之后,乡村景观规划在乡村景观的重塑中扮演了重要作用,使得荷兰乡村景观表现出功能性、可读性和生态性的特征。20个国家景观区域的确立将保持荷兰的景观独特性。  相似文献   

5.
刘颂 《风景园林》2013,(4):98-102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村庄整治已成为当前的热点问题,而如何优化村庄的布局是其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这其中既有加快农村发展的客观需要,又要努力避免整治过程中对原有村庄的生态和景观格局的过度破坏。机遇与挑战并存。本文以山东省广饶县大王镇为例,尝试结合景观生态学与区域规划的理论方法来进行整体的研究和思考,揭示村落景观格局内在的演变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发展潜力预测和景观格局优化,以保护乡村景观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为村庄整治和乡村景观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传统乡村景观与诗人情怀境界融合并符号化为古诗词,是传统乡村景观的诗化意象。基于乡村居住文明价值认同,针对当前乡村景观与诗意栖居理想相悖的建设现状,以及当代乡村景观规划理论诗意语境缺失的理论现状,从古诗词入手,运用语义分析方法,以成都平原为例运用符号学理论建立空间源词条-标准词条对照表,以此为参数结合文本挖掘技术对成都平原古诗词乡村景观信息进行词条挖掘、词频分析和聚类分析,从中析出成都平原乡村景观语义及诗意意象图谱,在此基础上构建与现实地域相对应的在地性诗意乡村景观意象特征,以探索优化乡村景观特征及乡村诗意栖居之可能。  相似文献   

7.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设计在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尤其是城市植物的多样性保护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在空间战略中,建立缓冲区、构筑廊道、引入或恢复栖息地被认为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相似文献   

8.
从感知到认知 北京乡村景观风貌特征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北京的乡村景观建设存在乡村景观风貌逐渐丧失、并日趋城镇化,乡村景观风貌特征、乡村地域美学不够突出和乡村规划项目缺乏统筹、建设紊乱三大凸显问题。以北京乡村景观风貌特征为研究对象,沿用从感知到认知——景观特征研究方法,基于阅读文献资料法和问卷法、访谈法、抽象归纳法,通过古代田园类诗词、《园冶》及风水学反映出中国传统乡村景观风貌特征,包括13个"呈现型"特征和14个"营造型"特征;通过文学作品、民居建筑、传统植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总结归纳出3类北京传统乡村景观;此外,通过针对北京乡村居住者与旅游观光者研究对北京当代乡村景观风貌特征进行补充,从而构建北京乡村景观风貌特征研究框架。未来可深入研究并系统化北京乡村景观风貌特征,建立《北京乡村景观建设导则》与《北京乡村建设项目景观风貌评价体系》,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把握其发展,促进"美丽乡村"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10.
11.
温全平 《风景园林》2013,(6):144-148
在城乡统筹背景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工作重心由以建成区为主向建成区内外并重转变已成为当下及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在坚持广义绿地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城乡绿地的特性及其对绿地系统规划的影响,包括主导性、多样性、多功能性、动态性、实施主体的多元性。文章对当前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城乡统筹背景下绿地系统规划的若干重要问题。提出赋予城乡绿地系统规划相对独立的地位,形成与城乡规划平行和互动的规划体系,在规划对象、组织系统、技术系统、规划内容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过渡与转变。  相似文献   

12.
日本都道府县广域绿地规划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芸 《中国园林》2007,23(5):42-46
城市大环境绿化建设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形成合理城市结构形态、满足城市居民现代生活需求、有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从区域的角度来探讨城市绿地的保护与利用已成为必然。日本建设省在1994年对原有的《都市绿地保全法》进行了部分修正之后,将编制“都道府县广域绿地规划”的工作形成制度,并掀起了新一轮绿地系统规划的高潮。试图通过对日本广域绿地系统规划的背景、概要与内容的介绍,分析其主要特征,探究其在广域绿地系统规划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为我国目前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的研究工作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3.
徐波  赵锋  郭竹梅 《中国园林》2007,23(6):75-77
常规意义上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已经初步形成规范,但是,在城市总体规划编制阶段同期开展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却是一个新的课题。结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探讨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绿地系统规划的工作目标、工作思路和工作阶段的划分,从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范围、城市绿地概念的延伸等基本问题着手,寻求与城市总体规划建立对话关系,从而提升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生态基础设施规划如火如荼的开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与现行城市规划发生矛盾,基于对生态基础设施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区别与冲突的探讨,将霍州作为例证,从城市发展方向、建设用地布局与绿地系统等几方面的具体冲突入手,探讨了协调途径。包括溯源城市传统聚落选址,推敲城市发展方向;保留廊道,补充冲突的建设用地;调整道路保证大型斑块的完整性;绿地建设结合EI,增加水系廊道。  相似文献   

15.
王浩  徐英 《中国园林》2006,22(6):56-60
绿地是形成城市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宿迁、临沂、盐城3个城市为例来分析绿地系统规划强化城市特色的手法,总结为“三步走”。首先对城市资源进行梳理,从空间特征、文化特征、产业结构特征这三个方面来提炼体现城市特色的资源要素;其次从宏观层面(特色资源在绿地系统布局结构层面的体现)对特色资源作整体、全局地调控,使之成为城市的特色骨骼框架;再次详细考虑公园绿地规划中特色资源的分级整合问题。  相似文献   

16.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的实践修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现行的行业标准《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 85-2002》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与矛盾,诸如绿地划分依据不统一、统计计算重复、校核和评价困难、管理不便等,以安徽省六安市绿地系统规划为例,结合城市绿地规划设计和管理控制的实践需求,在建立城市绿地属性表和绿色空间数据库的有益尝试的基础上,对城市绿地分类标准进行实践修正,以期对此标准进行优化和补充,从而更好地指导城市绿地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  相似文献   

17.
城市开敞空间是指城市边界内的非建筑用地空间,主体是绿地系统。简述城市开敞空间规划的基本生态原理,并通过江门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例,探讨了该生态原理在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塑造城市特色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王浩  王亚军 《中国园林》2007,23(9):90-94
从城市特色及其构成要素的把握与辨识出发,分析了城市特色危机的原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缺乏特色的内在因素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塑造城市特色的意义。阐述了绿地系统规划塑造城市特色的实践策略:即梳理城市自然脉络、挖掘地域性自然地理特色,构建以城市绿地系统为先导的城市空间结构,强化城市生态绿地空间格局、塑造结构特色,实现在自然环境中寻找特色;保护并营造城市整体文化风貌,通过绿地系统保育城市文化,实现在人文环境中塑造特色;通过城市绿地系统详细规划与园林设计层次特色的构建,实现在人工环境中发展特色。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蓬莱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案例的分析总结,提出了当前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需要注重的发展方向,并探讨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