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等分析测试方法,以原淀粉为参照,对非晶颗粒态玉米淀粉的颗粒形貌以及酶降解过程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发现,在非晶化处理过程中发生了从内向外爆裂式膨胀而形成大小、深度、位置不同的爆裂孔,以此爆裂孔为突破口,在酶作用下非晶颗粒态淀粉逐渐降解,直至淀粉颗粒的完全消失,而原淀粉具有致密的结晶结构,在相同条件下酶降解活性远远低于非晶颗粒态淀粉。  相似文献   

2.
非晶颗粒态木薯淀粉的结构及酶降解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等分析测试方法,以原淀粉为参照,对非晶颗粒态木薯淀粉的颗粒形貌以及酶降解过程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发现,在非晶颗粒态淀粉的侧面形成了一个大且深浅程度不同的孔洞,即爆裂孔,其位置一般位于颗粒首端脐点处,以此爆裂孔为突破口,在酶作用下,非晶颗粒态淀粉逐渐降解,直至淀粉颗粒完全消失,而原淀粉具有致密的结晶结构,在相同条件下酶降解活性远远低于非晶颗粒态淀粉。  相似文献   

3.
非晶颗粒态玉米淀粉酶解活性及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等分析测试方法,以原淀粉为参照,对非晶颗粒态玉米淀粉的颗粒形貌及酶降解过程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发现,在非晶化处理过程中发生了从内向外爆裂式膨胀而形成大小、深度、位置不同的爆裂孔,以此爆裂孔为突破口,在酶作用下非晶颗粒态淀粉逐渐降解,直至淀粉颗粒的完全消失,而原淀粉具有致密的结晶结构,在相同条件下酶降解活性远远低于非晶颗粒态淀粉.并在此基础上对常温下非晶颗粒态淀粉的酶解工艺进行了研究,探讨了酶量、温度、时间等因素对DE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非晶颗粒态木薯淀粉微生物降解特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光学显微分析方法,以原木薯淀粉为参照,对非晶颗粒态木薯淀粉在微生物作用下的降解过程进行了观察和研究. 结果发现,在微生物作用下,从淀粉颗粒的爆裂孔开始,沿着淀粉颗粒爆裂孔逐步深入,直至最后将淀粉颗粒完全降解,而原淀粉颗粒具有致密的结晶结构,淀粉颗粒表面没有明显的孔洞,因此在同样条件下,生物降解性能要远远低于非晶颗粒态淀粉.  相似文献   

5.
非晶颗粒态淀粉是一种特殊的淀粉物态形式,具有颗粒性,但不具有结晶性.通过非晶颗粒态淀粉的形貌分析可以看出,颗粒内部的结晶结构被破坏而消失,颗粒表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呈现出网络状结构,有明显的爆裂孔.以非晶颗粒态淀粉为原料,通过中温α-淀粉酶在常温30℃下实现水解,在同样条件下与原淀粉进行对比,表明非晶颗粒态淀粉的反应活性远远高于原淀粉.探讨了酶量、温度、时间等因素对DE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非晶颗粒态淀粉是一种特殊的淀粉物态形式,具有颗粒性,但不具有结晶性。为了实现对原淀粉颗粒的改性,本文以玉米淀粉为原料,采用乙醇溶液处理法制备非晶颗粒态淀粉。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这种非晶化处理方法对玉米淀粉的颗粒形貌、结晶性质、溶解度与膨胀力及体外消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淀粉经非晶化处理后颗粒性仍保持完整,但颗粒表面有较大爆裂孔生成,并出现明显褶皱;非晶颗粒态玉米淀粉呈现V-型衍射结构,其结晶性基本消失,颗粒由多晶颗粒态结构转变为非晶颗粒态结构;与玉米原淀粉相比,其溶解度和膨胀度在相同的测定温度下均明显增加。原淀粉经乙醇溶液处理后,其快消化淀粉含量由92.83%下降到81.64%。而慢消化淀粉和抗性淀粉总含量由7.17%上升到18.36%。因此,采用乙醇溶液处理法对淀粉颗粒进行改性将有助于开发低热量和慢血糖应答的产品。  相似文献   

7.
非晶化淀粉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淀粉是一种天然多晶聚合物,随着对淀粉结晶结构研究深入,人们发现淀粉颗粒在某些条件下淀粉结构有序性被破坏,具有非晶化现象。非晶化淀粉颗粒称为非晶颗粒态淀粉,其颗粒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具有较高酶降解性、反应活性等,使淀粉更适于改性和深加工。该文对非晶颗粒态淀粉研究概况、结构、性质等作相关阐述,并对其今后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8.
非晶化淀粉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淀粉是一种天然多晶聚合物,随着对淀粉结晶结构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了淀粉颗粒在某些条件下淀粉结构的有序性被破坏,具有非晶化现象.非晶化的淀粉颗粒称为非晶颗粒态淀粉,其颗粒结构发生较大的变化,具有较高的酶降解性、反应活性等,更加适于改性和深加工.对非晶颗粒态淀粉的研究概况、结构、性质等作相关阐述,并对其今后的研究作相关展望.  相似文献   

9.
以木薯原淀粉为原料,选择压力为300、450、600 MPa的高静压处理,保压时间为30 min,含水量为50%,制备非晶颗粒态木薯淀粉。借助扫描电镜、偏光显微镜、激光粒度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快速黏度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仪等仪器来研究非晶颗粒态木薯淀粉的理化性质及结构性质。结果显示,600 MPa处理后的偏光显微镜照片显示颗粒的偏光十字消失,X-射线衍射仪结果显示淀粉的相对结晶度为0,木薯淀粉的颗粒结晶结构消失,扫描电镜显示淀粉仍然保持颗粒状态,则非晶颗粒态木薯淀粉的制备条件是:木薯淀粉的体积浓度50 g/100 m L,处理压力为600 MPa,处理时间为30 min;在此制备条件下得到的非晶颗粒态木薯淀粉的膨胀度为16.48%;PV、TV、BD、FV显著下降,PT、SB、Pt显著增加;剪切应力的上升速度显著加快。非晶颗粒态淀粉可以作为原淀粉的替代品制备酶降解产物和变性淀粉,黏度性质显示非晶颗粒态木薯淀粉可以应用于谷类即食粥等制品的增稠剂和抗淀粉老化剂,焙烤食品表面涂膜剂等,具有很大优势。  相似文献   

10.
非晶颗粒态淀粉是一种特殊的淀粉物态形式,具有颗粒性,但不具有结晶性,其具有较高的酶降解性、反应活性和吸附性能等。为了使非晶颗粒态淀粉工业化生产,对非晶淀粉颗粒进行了乙醇洗涤+常压烘箱干燥、真空烘箱干燥、常压烘箱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喷雾干燥等不同干燥工艺。结果表明,不同的干燥工艺对非晶淀粉颗粒产生了不同的颗粒形貌。对其形貌的产生机理进行了科学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非晶颗粒态玉米淀粉制备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系统地报道了水分散体系高温溶胀、常温碱分散体系强碱溶胀作用非晶颗粒态玉米淀粉制备方法,采用偏光显微镜对多晶态向非晶态的变化进行了确认,提出在一定条件下,高交联玉米淀粉可以由原淀粉多晶颗粒态制备成只含无定形结构的非晶颗粒态淀粉。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水分散体系高温溶胀、常温碱分散体系强碱溶胀作用非晶颗粒态马铃薯淀粉的制备方法 ,采用偏光显微镜对多晶态向非晶态的变化进行了确认 ,提出在一定条件下 ,高交联马铃薯淀粉 ,可以由原淀粉多晶颗粒态制备成只含无定形结构的非晶颗粒态淀粉  相似文献   

13.
高交联玉米淀粉的非晶化特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以三氯氧磷为交联剂的高交联玉米淀粉的制备方法,报道了高交联玉米淀粉颗粒随反应取代度增加而逐渐非晶化的现象.采用偏光显微镜和广角X-射线衍射对其由多晶态向非晶态的渐变过程进行了研究,提出高交联玉米淀粉中存在不同于原淀粉多晶颗粒态的只含无定形结构的非晶颗粒态。对非晶颗粒态高交联玉米淀粉颗粒的粒度分布的进一步研究结果还表明,此时的淀粉颗粒发生了轻度的膨胀。  相似文献   

14.
高交联木薯淀粉非晶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以三氯氧磷为交联剂的高交联木薯淀粉的制备方法,报告了高交联木薯淀粉颗粒随反应取代度增加而逐渐非晶化的现象;同时,采用偏光显微镜和广角X-射线衍射对其由多晶态向非晶态的渐变过程进行了研究,提出高交联木薯淀粉存在着不同于原淀粉多晶颗粒态的只含无定形结构的非晶颗粒态。对非晶颗粒态高交联木薯淀粉颗粒的粒度分布的进一步研究结果还表明,此时的淀粉颗粒发生了轻度有限的膨胀  相似文献   

15.
以捏合机为反应器制备非晶颗粒态玉米淀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捏合机为反应器,研究制备非晶颗粒态淀粉的新方法。将淀粉与水分按不同比例混合并在高温下反应,用偏光显微镜观测处理后的淀粉颗粒结构。结果表明,当淀粉与水分质量比为3∶6时,温度80℃维持30min,90%以上的原玉米淀粉多晶颗粒态转化成无定形结构的非晶颗粒态。  相似文献   

16.
采用已二酸和醋酸酯的混合酸交联处理玉米淀粉,然后对交联淀粉水浴加热至80℃制备非晶颗粒态淀粉.本文考察了不同的交联剂用量对玉米原淀粉非晶化的影响.用偏光显微镜观测处理后淀粉颗粒结构,结合X射线衍射曲线确认淀粉由多晶态向非晶态的变化.结果表明,当交联剂用量达到13%(淀粉干基)的时候,玉米淀粉可由多晶颗粒态的原淀粉制备出只含无定形结构的非晶颗粒态淀粉.  相似文献   

17.
甲醛交联高温溶胀法制备非晶颗粒态玉米淀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醛作为交联剂,高交联改性玉米淀粉后水域加热至78℃制备非晶颗粒态淀粉。考察不同的交联剂用量对原玉米淀粉非晶化的影响。用偏光显微镜观测处理后淀粉颗粒结构,结合X射线衍射曲线确认淀粉由多晶态向非晶态的变化。结果表明,当交联剂甲醛用量达到12.5%(淀粉干基)的时候,玉米淀粉可由多晶颗粒态的原淀粉制备出只含无定形结构的非晶颗粒态淀粉。  相似文献   

18.
采用环氧氯丙烷高交联改性的方法处理玉米淀粉,然后对交联淀粉水浴加热至100℃制备非晶颗粒态淀粉.考察不同的交联剂用量对玉米原淀粉非晶化的影响.用偏光显微镜观测处理后淀粉颗粒结构,结合X射线衍射曲线确认淀粉由多晶态向非晶态的变化.结果表明,当交联剂环氧氯丙烷用量达到8.0%(淀粉干基)的时候,玉米淀粉可由多晶颗粒态的原淀粉制备出只含无定形结构的非晶颗粒态淀粉.  相似文献   

19.
高交联马铃薯淀粉非晶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研究了以三氯氧磷为交联剂的高交联马铃薯淀粉的制备方法,报道了高交联马铃闰随反应承代度增加而逐渐非晶化的现象,同时,采用偏光显生镜和广角X-射线衍射对其由多晶态向非晶态的渐变过程进行了研究,提出主交联马铃薯淀粉存在着不同于原淀粉多晶颗粒态的只含无定形结构的非晶颗态。对非晶颗粒态高交联马铃薯淀粉颗粒的粒度分布的进一步研究还表明,此时的淀粉颗粒发生了轻度有限的膨胀。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一种简单的制备非晶颗粒态淀粉的方法。将原淀粉在一定温度下用乙醇和碱的混合液处理,用HCl中和,醇洗,最后在50℃左右的烘箱中干燥6h,得到非晶颗粒态淀粉(NCSG)。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未看到偏光十字,表明淀粉的结晶结构发生了变化。比较通过X射线衍射图谱而测定的结晶度,结果表明淀粉的结晶度降低即大部分的淀粉多晶结构变成非晶结构。光学图片显示NCSG保持完整的颗粒形态,扫描电镜结果表明NCSG失去了甲坦或光滑的表面,而变得粗糙或伴有不同程度的凹陷。不同的反应条件,颗粒的形貌不尽相同。较低浓度的醇,较高浓度的碱或较高反应温度,淀粉颗粒表面粗糙些。反之,颗粒表面光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